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的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推动康
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根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和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其专业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结果:发现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与其生源地、认知渠道、家长的文化程度、
高校的教学制度、师资力量、学生自我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有关。

结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认知度普遍偏低,可以通过干预各个影响因素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提高康复对口就业率。

[关
键词]康复;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1)43-0184-02
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慧1,寇桂香1,朱晓田1,高建业2
(1.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专业认知可以理解为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具体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学习目标和学习要
求以及对未来职业岗位和职业环境的全面整体认知[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对于康复治疗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由于新专业的开设,学生缺乏对其
专业认知度的了解,以至于对其专业的不自信、对于自我的不自信,进而影响其学习的态度以及职业的发展。

同时专业认知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2]。

因此对于选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他们的要求就更高,不管是从专业的认知上,还是从对待实践工作的思想上都应具备正确的认识,为以后从事康复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研究对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和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三年制学生的专业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认知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了解学生专业认知的现状,发现影响其专业认知度降低的原因,探索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的方法,以促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

一、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问卷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104名学生和202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10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网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42人,女生163人。

学生年龄范围在16到22岁。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认知三个方向进行调查,其中将专业认知划分为专业认知渠道、家长文化程度、专业知
识的了解程度三个方面,将职业认知划分为职业大致
方向、职业内容、职业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将自我认知划分为自我学习态度、自我学习兴趣两个方面,并设置相应问题,经过预调查,修改后正式实施该调查。

二、结果
此次研究以调查问卷中学生的专业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认知评价为研究内容,从不同的专业认知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学生生源地、家长文化程度对其专业认知影响较大;康复专业职业方向、就业前景对其职业认知影响较大;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的感兴趣程度对其自我认知影响较大。

三、讨论
(一)分析影响大学生专业认知度的因素1.在专业认知方面
由调查可知,学校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生
源地大多为农村,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不管是在文化上还是在信息传递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农村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渠道有限,很多时候是在父母亲的引导下进行的选择,但是大多数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自己对康复专业的了解少之又少,以至于学生在选择其专业时陷入迷茫,并不能够明确了解这门专业。

而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没有经历过康复专业方面的知识传播讲座,相对于已经有了一年专业课知识积累的大二学生来说,对专业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 All Rights Reserved.
2.在职业认知方面
目前我国康复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各地区康复体系的建立还不完善,存在对康复人才的需求大于供应的现象,加之城乡康复医疗的水平差异较大,宣传推广力度也不足,以至于全国各地区的人民对于康复的知识不够了解、熟悉,甚至还有些偏远地区仍错误地认为“康复没有必要去做”,同时国家对于康复行业的帮扶力度不足,使康复医疗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也存在弊端,影响康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的高职院校对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制度、实训实操基地、教学书籍的选取,师资的建设、专业宣传力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是专业宣传力度与师资方面的建设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学生对康复专业的就业方向、职业内容以及发展前景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方式也影响着学生对于其专业的感兴趣程度,高校仍存在教师照本宣读、课堂不活跃的现象。

学生可能会由于对学校制度以及教师的厌烦情绪,从而使其专业认知度下降。

3.在自我认知方面
大部分学生的年龄处于16~22岁,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表现不积极,加之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诱惑太多,学生更多地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学业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学习态不端正,导致对其专业认知度下降。

(二)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度的措施与建议1.转变思想,尊重学生自身的自主权
家长应该摒弃陈旧的思想,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资源不断更新,任何专业的开设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家长应该与时俱进,了解康复专业最新、最前沿的资讯,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修养,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尊重学生的自我兴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2.加大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宣传力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中医疗行业康复人才缺口大,康复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基层康复医疗、社区和社会福利机构就业[3]。

而各高职院校招收康复治疗技术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应该从招生简章、学校公众号、学校官网入手,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学校可以定期向其乡镇卫生院发放专业招生信息,丰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内容。

对于在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其思想上要进行积极鼓励式教育,做到课程思政,应该通过开展康复讲座、临床康复治疗师指导、新老生会谈等方式,提高其专业认知、职业认知。

培养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以优质的师资、灵活的教学方式去教授康复专业学生,让其对康复课堂更感兴趣,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更愿意接受所学专业,钻研专业,提高专业认知度。

3.重新规划康复专业认知结构,树立学生的专业信心
学生应该通过在学校里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康复知识讲座,提高其专业认知。

当然,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教师不仅要教授康复专业课知识,还需对康复专业的就业方向、职业内容以及当今社会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适当的解说,让学生清楚、明确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就业形势,增强其专业信心。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认知度的调查,学生专业认知度普遍偏低,表现为其生源地、家庭因素对其选择专业影响较大,而高职院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学习状态对学生择业影响较大。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应得到国家、高职院校以及其家庭的重视,针对其影响因素,国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助推康复事业发展,高职院校完善专业学科建设,加大专业宣传力度,调整专业认知结构,建立专业自信,家庭转变陈旧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4]。

力求在康复人才如此紧缺的情况下,从提高专业人才的专业认知度着手[5],促进康复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蕊.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及满意度相关性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8):16-19.
[2]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大学新生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6):94-98.
[3]陈卓颐,陈健尔,周菊芝,等.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基本标准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9):894-897.
[4]刘纹纹,王丽媛,马米琼,等.康复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情况调查及专业认知路径探究:以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187-188.
[5]张雪,潘钰薇,莫玉兴,等.康复治疗技术高职生专业认同感初步调查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3):57-59.
因编辑马燕萍
185--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