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刑法学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诬告陷害罪
刑法第243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一、诬告陷害罪的概念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诬陷他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1、客体: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主体:一般主体。

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主观方面:故意,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

4、客观方面:捏造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1)捏造“犯罪”事实。

犯罪事实,是指依据刑法规定,应当或者足以引起刑事追诉的事实。

(2)向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

至于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是否相信了行为人的告发,或者被害人是否真的由于行为人的诬告受到了刑事追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认定
1、诬告与错告、检举失实的界限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本罪。

2、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诬告陷害罪主观要件必须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客观上捏造的是“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诽谤罪不需要捏造犯罪事实,主观上不是为了让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主要通过散布、传播捏造的事实侵犯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