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urism Overview
86
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
吉安市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成亚军
引言
吉安,古称庐陵,位于江西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的美称。
吉安人杰地灵,又有“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
由于历史悠久,庐陵文化异彩纷呈。
近现代以来,又给这块土地注入了红色文化的血液,使吉安的地域文化焕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而今的吉安,已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依然传承着庐陵文化的序曲,奏响着新时代的最强音,憧憬着经济与文化的再一次腾飞。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动文化的复苏,而文化又是旅游的灵魂。
吉安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发展本地的旅游事业,在当下一定大有可为。
一、吉安旅游的文化元素
(一)书院文化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教学载体,也是极具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官学垄断的局面,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求学的机会,书院文化由此而诞生。
位于市中心赣江中流的白鹭洲中学,它的前身就是声名远播的白鹭洲书院,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即公元1241年。
白鹭洲书院自成立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了,其中涌现出了许多的历史名人,古代的有:爱国将士江万里,爱国英雄文天祥,著名教育家欧阳守道,忠义守节的邓光荐等;近现代从这里走出的有:原辽宁省委书记黄欧东,原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张开荆,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等。
正是由于对书院文
化精神的传承,才使得本地区英才辈出,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至今,白鹭洲中学还保留着风月楼、
云章阁等古建筑。
(二)古村落文化
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活以农耕为主,步入工业化的时间不是很久,当下,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大多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近年来,国家对古村落的保护、开发越来越重视。
古村落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仅是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多的是承载着人们对“家”的诠释,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着对家族的强烈归属感。
总的说来,古村落文化的特点是集自然与人文一身,既有亲近大自然的便利性,又有家族历史的厚重感,还有远离城市喧嚣、田园生活般的舒适与宁静。
吉安地区保留了比较多的古村:吉州区兴桥镇的钓源古村;
青原区富田镇下陂村、横坑村,文陂乡渼陂村;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桑园村、仁和店村,白沙镇桥上村;安福县洲湖镇塘边村,金田乡柘溪村。
这些古村中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有祠堂、学堂、牌坊、古井、古塘、民宅等。
(三)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既有本土的,又有外来的。
宗教在我国民间影响最大、普及面最广的是佛教。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被中国化了,迎合了人们的心理。
以往人们对宗教的态度是谋求保佑、乞求平安,有事才会去求神拜佛。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观念的更新,人们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念即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主张信仰自由,而寺庙除了
是教徒们的活动场所外,同时也是一种承载文化与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安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20GHA106)。
作者简介:成亚军(1977—),男,甘肃秦安人,硕士研究生,教师。
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旅游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江西吉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旅游的客观条件。
本文将从挖掘吉安本地的旅游文化资源着手,分析当前吉安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开发的策略。
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
艺术的场所——人们去寺庙不一定是为了求神拜佛,更多的是去观光,因为寺庙本身就有着历史的积淀,如精美的壁画、雕塑等。
吉安有众多的寺庙,光在市区附近就有铁佛寺、西塔寺、静居寺、地藏庵等。
这些寺庙都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
(四)陶瓷文化
声名远播的吉州窑就坐落在吉安永和镇,始建于唐朝,到两宋达到发展顶峰,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吉州窑以黑釉瓷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巾花天目”饮誉中外。
与吉州窑隔江相望的吉州临江古窑也始建于唐代,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窑遗址之一,规模宏大,光窑区面积就有2700m2,出土瓷器16 000余件。
(五)山水文化
吉安地区总体属于丘陵地貌,且在丘陵中隆起的一座座名山为吉安增添了不少韵味。
吉安地区的主要名山有青原山、武功山、大东山、玉笥山、玉华山、天湖山等。
拿青原山来说,被宋代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
从古到今,很多名人都来过青原山,而且留下来很多墨宝和文章,颜真卿书写的“祖关”和文天祥所书写的“青原山”至今被人们所称颂。
青原山还是南宗禅创始人慧能的弟子行思的道场,并且他圆寂在此,建有塔冢。
吉安地区年降雨量比较充沛,水资源得天独厚,有28条支流注入赣江。
赣江穿城而过,像一道白练将吉安分为东西两半,整个吉安市仿佛在画中一般。
(六)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个热点。
吉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保存比较完整的革命遗址就有100多处,其中国家文保单位有25个,省级文保单位14处。
除了革命圣地井冈山外,永新县是“三湾改编”和“龙源口大捷”的所在地,这里也是贺子珍的故乡,是全国第四大将军县。
吉安还有第二次反围剿的陈列馆、红一方面军旧址、公略亭、“二七”会议旧址、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龙冈反围剿遗址群等。
一个个革命遗址,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吉安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不足
当今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但是,对于很多非江西籍的人而言,人们只知道井冈山,不知道吉安,知道庐陵文化,却不知道庐陵文化就在吉安,说明吉安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
(二)吉安旅游产品的质量不高
纵观吉安这年来的旅游发展,风格比较传统,项目比较单一。
许多旅游项目还停留在“游览”的层面,没有给游客提供一个体验的平台。
游客未留下深刻的印象,反响也是平平。
杭州的印象西湖、昆明的印象云南等之所以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反响,深受游客的欢迎,是因为策划者合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并为其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才打造出了一系列反映当地文化的高质量旅游品牌,满足了当今人们的审美心理。
(三)责任不清,开发不力
吉安地区有很多旅游文化点还处在待开发的状态,即便是有些已经开发的景点,也开发得不够彻底,没有使效能最大化。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营和管理的责权不分,使得旅游产业止步不前。
对此,要处理好各方的矛盾,尤其要处理好村民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因为在开发的同时,势必会牵扯到开发商的占地问题。
(四)基础设施薄弱
旅游开发要有全面的基础设施作为后盾。
景区应为游客提供食、宿方便,还可以配套一些休闲、娱乐设施。
吉安很多的景点在基础设施方面较为欠缺,如玉笥山、吉州窑、渼陂古村、钓源古村等。
开发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吉安旅游开发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旅游品牌
当今时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宣传,想要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也是枉然。
所谓宣传,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广告。
而“品牌=产品+广告”,由此可见广告对于品牌传播的重要性。
要打造旅游品牌,首先,应该由政府牵头来打造一个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旅游网,内容包括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古村名居、地方餐饮、红色文化等主要内容,以此来宣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信息资源,最终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形象。
其次,要通过各个渠道推送旅游品牌形象,除了通过报刊、杂志、电视、书籍等传统的渠道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比较热门的媒体进行推送,通过广泛的宣传来提
Tourism Overview87
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
升自己的知名度。
更重要的是,景区宣传应该常态化,作为一个长期工程,先立足于当地,再面向本省,最后走向全国,并要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议调,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二)旅游文化元素与新时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相契合
要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开发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旅游产品,动静结合,使旅游产品多样化,增强旅游吸引力,让无形的文化内涵以有形的文化形式展示出来,提高旅游魅力。
历史文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和人文情怀,使无形的文化转化成有形的体验活动是现阶段旅游改革的中心课题,也是激发游客的旅游积极性、使旅游更有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以清明上河园为例,通过开发,游客可以观看人们在汴梁大街小巷、商铺码头各个角落自导自演所发生的故事,同时游客也可以穿上古代的服饰参与其中。
再如秦淮河,通过开发,随着船舶的行进,游客可以体会到宋代都城汴梁两岸的繁华景象。
这些都是成功开发的案例,值得借鉴。
借鉴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身的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创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但感觉到不虚此行,而且有下次重游的欲望。
(三)科学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主题的定位是关键。
首先,对于已经经营的景点,要实行进一步的拓展。
深度拓展必须同当地的文化紧密结合。
其次,对于有待开发的景点,就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比如,永新县的龙源口大捷遗址、遂川县的热水洲温泉等,是较为成功的典范。
最后,应避免破坏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秉持因地制宜、良性循环的理念,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旅游开发主体的合作
在旅游开发中,经常会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阻碍着旅游事业的发展。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责权不分或利益分配不均等。
吉安的旅游开发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在古村落开发方面,政企不分,企业治理边界模糊和责任主体的空位,使得企业缺乏活力。
因此,各个开发主体必须统一思想,目标一致,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五)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吉安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虽然多,但是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因此在开发时除了深度拓展外,还应该进行资源整合,打造科学合理的旅游专线,以此来扩大规模。
以吉安市为中心,应该将青原山、吉州窑、白鹭洲书院、庐陵生态园、文天祥纪念馆等串联起来;以吉水县为中心,应该将杨万里故里、罗洪先故里、八都毛泽东祖籍游览园、大东山等景点串联起来。
当然也可以将同类型的旅游景点设置成专线,如渼陂古村、钓源古村、燕坊古村等。
规划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灵活交叉安排,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让游客自由选择。
(六)提高旅游中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团队
旅游不只涉及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涉及一个产业群,简单地说它包括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管理和服务的科学配置。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有一个好的团队。
因此,引进和培养人才,是合理开发旅游产业的前提。
要想做好一件事,应该交给懂得人去做,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当今社会也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吉安应该着眼未来,培养自己的人才团队,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综上,要使旅游产业创收,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是当前以及以后要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得从当地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着手,挖掘旅游文化元素,分析当地旅游现状,总结已有的经验,开拓创新,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旅游策略。
具体要做到: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资金投入;使当地旅游文化元素与新时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相契合;科学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开发主体的合作;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提高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团队。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Tourism Overview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