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操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与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7卷)第33期
学校体育学147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①作者简介:周济汶(1987,10—),女,陕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DOI:10.16655/ki.2095-2813.2017.33.147
我国高校体操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与改革
①
周济汶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 要:体操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
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高校中,体操专业课程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体操,学习体操的运动基础知识、技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等意志和品格。
所以,体操专业课程在高校中的发展对高校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体操专业课程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
本文着手于我国高校体操专业课程现状,做出简要分析,最后着重探究我国高校体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 体操 教学现状 改革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c)-0147-02
体操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较早开设的体育专业课程之一,它直接关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科发展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体育运动改变生活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体育体操教学模式,必然违背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因此,认真彻底地对我国高校体操专业教学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现状,对体操专业教学进行深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1 体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概述
体操属于一种徒手的体育项目,可以徒手进行,也可以借助器械进行。
我国体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年间,就有类似体操的乐舞杂技。
现在体操由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是传入我国较早的一项现代体育运动。
在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运动员屡屡获奖,在体坛上大放光彩,使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体操、了解体操、爱上体操。
2 高校体操专业教学现状
2.1 体育教师情况
首先,体操运动中,男女生体操所学的体操项目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所以男女生不能混合教学。
但是在体操教师中,男女比例不协调较为严重,女教师较男教师多。
其次,教师数量过少,我国体操运动员在世界体坛屡放光彩,群众对体操的热情只增不减,高校学生对体操的热爱也使选修体操专业课程的学生逐渐增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这也是阻碍高校体操在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因。
2.2 高校学生体操学习情况
高校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心理等都会影响到高校体操教学的水平。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体操学习情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学生身体素质大部分较差,甚至一些学生长期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身体体能和机能都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无法快速地进入体操的学习,需要长期进行锻炼。
其次,体操专业教学内容大部分较为艰苦,需要接受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这就需要学生强大的忍耐度。
最后,由于体操并不是一项普罗大众都能轻松完成的运动,所以对一些专业器械,学生会产生恐惧心
理,害怕受到伤害,无法完成训练。
2.3 教学观念落后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也经过了多次改革,但是体操方面,由于诸多限制,成效不大。
主要原因有:(1)新的体育教学概念的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已经发生转换,学生才是体育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没有更新观念,依然将教师放在主要地位。
(2)注重对体操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实际应用,学生即使掌握了技能,也不能将技能完全地运用,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技能的教授,忽略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从而使学生学无所用,无法理解体操运动的价值,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将其运用到体育锻炼中去。
2.4 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在以前的高校体操运动课程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设置模糊,教学目标不清楚。
部分高校的体操专业内容较浅显、基础,造成学生无法深层次地理解体操,感受到体操的体育价值。
其次,教学方法陈旧,主要方式主要是老师分解动作,学生模仿学习,这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
在体操教学中,老师过度地重视技能的传授,没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学生的自主思维,最终影响了高校体操专业的教学水平。
2.5 高校专业体操教学改革对策
(1)提升高校体操教学教师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在体操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应加大力度对体操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平衡男女教师资源。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更要协调,由于体操作为一项有着较高难度的体育运动,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协调,将造成学生对体操学习的不足够或教师资源过剩。
(2)提升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加强学生心理建设。
体操要求坚持不懈,能忍受痛苦反复练习一个动作,将体操技能提升到逐渐完美,是一个长期又艰苦的过程。
学生需要加强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使自己能更好更快地接受体操高强度的体育训练。
把坚持、忍耐放在体操学习的第一位,
(下转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