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一、教学目标:
K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接受友谊的淡出。

2、能力目标:(1)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2)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接受友谊的改变,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能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
二、教学重难点:
K教学重点:友谊的特质
2、教学难点:学会分辨良友与损友,远离不良影响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一—马克思
同学们是如何理解友谊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来了解友谊,学会维护友谊。

(二)新课教学
K友谊的特质
活动一:阅读教材P44运用你的经验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①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②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③在新的集体中,你找到那个理解你的朋友了吗?④和其他同学关系相比,你和他(她)的关系特殊在哪里呢?
(2)教师归纳: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和朋友在一
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45)
(1)学生:阅读课本P45页的案例一一我和李鸣的故事。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2)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知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从而学会分享与分担。

(3)教师归纳: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4)学生齐朗诵古诗《木瓜》,感悟友谊的特质。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45)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①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②分享和分担是对等的吗?
(2)教师归纳: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这三种特质层层递进,与朋友之间友谊的深度、浓度相关。

2、友谊的澄清: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46)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①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②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③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澄清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敞开心扉接受新的友谊。

(3)教师归纳: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友谊。

(4)教师过度:还有一类情形是朋友之间的进步速度不一样,因为处理不好友谊中的竞争关系而伤害友谊。

活动五:阅读教材P46下面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①竞争会伤害友谊吗?②如果朋友赢,是否就意味着自己输?
(2)教师归纳: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

在竞争中自我
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感受友谊的意义。

活动六:阅读教材P47 “小川带给我的烦恼”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①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②答应
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③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2)教师归纳: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友谊特别是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

(3)教师总结: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

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路程。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友谊的特质和友谊的澄清,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
收获心灵上的朋友,与朋友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同时注意交友有原则。

在友谊中
努力做到欢喜多一点,忧愁少一点。

(四〉作业布置:
复习
2、完成本课的学导案
3、完成教材第48页“拓展空间”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