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无锡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无锡市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卷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0小题,60分)
1、“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一思想主张出自()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2、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3、《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
“山呼”万岁实质上是宣扬()
A.天赋人权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
4、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文臣地位不断提高C.宰相权力不断削弱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5、下列绘画作品中,能体现“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C.《墨梅图》D.《步辇图》
6、盛泽镇,本来是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上述材料说明()
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B.明代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7、下列各项中,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①冶铁技术的进步②政府的重视和扶植③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④井田制的实施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的萌发
B.郡县制、“百家争鸣”、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持续增加B.中国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通国之公仆隶也。
”该思想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11、民国时期的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李鸿章B.薛福成C.康有为D.陈独秀
12、“循进化之理,有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
”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D.奖励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13、下列证物,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同盟会党员证B.红军临时借谷证
C.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邮票D.“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店”照片
14、右图示1931年10月5号刊登在《申报》头版整版的华成烟草公司的“美丽”牌香烟广告。
改广告()
①注重市场的营销
②带有宣传抗日含义的广告
③警示平津危机
④预示日本即将全面侵华
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史新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为了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你应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的拥护
③家庭来农场承包制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的很高,它使得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崛起的过国家的实力”。
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1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欧洲,最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9、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有利于()
A.打破对教皇与上帝的崇拜B.否定封建神学的创世说C.进一步解放民众的思想D.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20、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1、“俾斯麦在1871—1890年在他任联邦帝国宰相的二十年间,往往设法使下议院多数支持自己,不过他并不认为在原则上非依靠多数不可,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
下列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B.该国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宰相兼任该国下议院的主席D.呈现进步与保守并存的特点
22.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3. 15.“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
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
不少工厂往往昼夜开工,
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
”以上现象最早发生在哪个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4. 1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
理查德•奥维瑞如此选择是因为()
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认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论著深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D.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25.不同的历史十七,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向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①电子计算机②经典物理学的危机③人造地球卫星④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6.高二的小明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遍仍是一头雾水,七主要原因是()
A.小明的思想素质太低B.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令人颓废
C.作品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时间空间跨度太大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说决定27.右图名画《亚维农少女》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
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
与这一名画风格一致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28.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29.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新经济政策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0.右图漫画《全球货币—美元》代表美国、日本、西欧的三人组成了一个美元的符号。
美
国人高高在上,得意洋洋。
该漫画的寓意主要包括()
①美元处于强势地位②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扩张
④美国、日本、西欧的经济曲折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
31.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达成“上海共识”。
()
32.下图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33.东汉开始出现的纸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34.康有为曾说:“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尤遭戏侮,斥为臀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这推动了近代的“剪辫断发”。
()
3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制定《义务教育法》。
()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两大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材料三……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
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足以发现它们的性质。
我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这就是我所谓的各种政体的性质。
应该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进步意义。
(2分)
(2)概括材料二顾炎武的治学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3)材料三孟德斯鸠所说的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分别是指什么政体?孟德斯鸠在国家权力结构方面提出了什么学说?(3分)
(4)材料一、三,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对封建制度的态度有何差异?差异的根源是什么?(3分)
37.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不同的地区,社会政
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材料三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四西方的民主就是三寂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
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古代雅典政治制度有何重大贡献?(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改造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
(1分)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中美两国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不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哪些成就?(4分)
(4)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1分)
(5)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四、问答题:(10分)
38.在人类历史上,近代文明的演进过程异彩纷呈,特点显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郑永年教授认为英国“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入口处”,请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其具体表现。
(2分)
(2)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中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三个阶段。
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三种“觉悟”的主要实践活动。
(3分)(3)学者张宏杰认为近代中国文明转型艰难,请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转型艰难
的主要原因。
(3分)
(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现代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请举例说明“新纪元”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AC6—10:DBDBC
11—15:DBCAD16—20:DDACB
21—25:CBBDC26—30:DDBBA
二、判断题:
31—35:ABBAA
三、材料解析题:
36.(1)观点: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进步意义: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治学思想:经世致用。
认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指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三权分立。
(4)差异:黄宗羲不反对封建制度,孟德斯鸠反对封建制度。
根源:阶级立场不同。
37.(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
(2)举措: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3)国情。
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加强法制建设。
(5)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民主具有多元性。
(任意一点)
四、问答题:
38.(1)政治上: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学术觉悟:林则徐、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
政治觉悟: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功。
(3)原因:政治上,专制制度的阻碍;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传统思想文化的制约和禁锢。
(4)“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