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_木头和挪威的建筑_独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 新商务周刊
木, 但能用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木板建造出的建筑在北欧 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仍然能矗立几百年, 想想就觉得非常
悦·读
话题∣TOPIC
惊人。 去年, 挪威人在斯塔万格建造了一栋名叫 “挪威木 构” 的木质大楼, 这栋全北欧最大、 最高的木建筑, 重新 向传统致敬。 在经历了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潮的洗礼之 后, 挪威的建筑师们既有优良的关于抽象形体塑造的现 代意识, 又逐渐意识到, 挪威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刻板的 钢筋混凝土建筑。 由于气候条件恶劣, 加上国内本身的自 然景观以及挪威人日常生活和自然的亲密性非比寻常, 他 们要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在意节能、 环保、 可持续发展, 稍 不留意他们可能就会严重地破坏自然, 再被自然摧毁。 挪威的建筑在材料选用上越来越多地使用本地出产 的木料, 这要比工厂生产的钢筋混凝土更加低碳。 大窗 引入更多自然光照, 设计与工艺俱佳的密封与保温层、 有 组织的换气通风确保了在建筑的热工效能方面能最大限 度地利用任何现实条件。 对于材料和建筑垃圾的回收, 国家也有明确的规定。 这种可持续的建筑意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挪威 国家馆的设计上也体现得很全面。 挪威馆的设计主题是 “15棵树” , 属于一座 “森林” 的15棵松树模型展示了整 个国家的特色景观, 它们高度在5~15米之间, 连接搭建 成一个起伏延绵的“棚” , 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群落生 境” 。 木材本身的气孔和含水量可以有效地调节馆内的 微环境, 设计者考虑了能源和再利用问题, 在建筑的屋顶 上布置了最大面积的太阳能板, 使用半透明材料, 让自然 光能够进入室内。 同时还布置了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 把上海梅雨季节的雨水转化成饮用水和室内景观用水。 在其他国家力争将国家馆标新立异的时候, 挪威馆已经 计划好要把这 “15棵树” 在世博会结束后运走, 让它们能 在城市里各自发挥功能。 挪威建筑设计的崛起是从1996年开始的。 时任文化 部长的奥茜尔 · 克莱沃克兰德主导, 将建筑设计作为文化 部的工作重点之一, 为建筑设计制定了国家政策, 颁布了 一套国有建筑和构筑物的审美标准手册, 由行政部、 文 化部、 交通部联合推出, 明确了从政府机构的角度支持 的审美倾向, 提出项目的各个阶段应该由审美问题专家 来负责把关。 从那时开始, 受到国家文化部支持, 挪威的 建筑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 展览、 出版物、 竞赛以及采取 其他有效手段扩大了建筑设计的影响力, 出现了像JVA 建筑事务所和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这样具有国际声誉 的机构。 到今天, 挪威的政策仍然在强力支持建筑设计质量
木料与挪威人的生 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的提高, 同时帮助整合和开展有关景观、 空间、 城市、 遗 产、 可持续发展和建筑相关的经济问题的讨论。 在上海 世博会的挪威馆里, 有一个部分专门展出了有关18条国 家旅游线路的内容。 从2005年提出计划开始, 预计将持 续建设十五年, 18条线路上设有几十个观景点和游客服 务设施。 为此, 除了邀请国内知名的事务所以及国际知名 的建筑师参与设计外, 政府还举办了相关的公开设计竞 赛, 选出了最适合空间场所的设计。 最终获得竞赛第一 名的团体和个人, 都一定会成为这个项目的实际设计人, 绝不会中途换人。 其中许多建筑已经建成, 它们的效果 非常特别, 尤其以Sn hetta建筑事务所为Dovrefjell国家 公园设计的游客停留亭和在悬崖上向下弯折的木质观景 台Aurlandsfjellet最让人印象深刻。 它们一个是极小的建 筑、 一个是景观构筑物, 建筑师们使用的最主要的材料 仍然是挪威人最喜欢的木材, 利用木材柔韧的性质将它 们弯曲成延伸的曲线, 这些建筑在雪山冰原里形成了温 馨、 自然, 既匪夷所思又给人安全感的特殊效果。 这些项 目太有意思了 , 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获得了不少国际 设计奖项。 2009年, 挪威又一次推出了国家建筑政策, 超过一 半的部级机构参与了起草工作, 形成了一份100多页的文 件, 突出了可持续发展、 城市与社会转型、 知识和创新等 内容, 强调了政府要作为社会的榜样, 来协助增强挪威建 筑的国际知名度。 从那年起, 中国和挪威建筑师之间开 始进行互访交流。 今年3月14日,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挪 威王国驻华大使馆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 了 “中挪建筑可持续交流大会” , 这是三年来中挪建筑师 交流活动的延续。 在会上, 挪威建筑师们介绍了有关绿 色建筑、 被动式节能、 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设计经验。
资源可持续的基础。 这些森林自古以来都出产高质量的 木材, 制作出了供应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大量家具。 披头 士乐队那首著名的《挪威的森林》 (Norwegian Wood)其 实唱的不是森林, 而是挪威的木头, 说的是歌中主人公和 女朋友所处的那个房子里满是挪威木头制作的家具。 这些挪威的木头, 厉害之处不止于此。 公元1100年至1300年之间, 挪威全境建造了1,000多 座木板教堂, 这些曾经风靡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建筑, 至今只有挪威南部还留有28座, 它们现在已经被列入了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与中国梁柱体系的木结构建筑不 同, 这些教堂由狭长而厚实的木板构成, 地基上装有水平 桁条, 再将垂直构件—比如立柱—装配到凹槽里。 每面墙由2~4根长约8米的狭板立柱作为支撑, 墙框架 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地面上完成, 然后整面墙竖立插入地 基, 再将作为外墙的墙板一片片榫接插进预留的槽口。 现 在描述起这些教堂的施工过程, 很像小孩子玩的插板积
悦·读
话题∣TOPIC
柴火、 木头和挪威的建筑
今天, 挪威的政策一如既往地支持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而且, 关于整合和开 展有关景观、 空间、 城市、 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也在讨论范围
撰文 独眼

段时间, 新浪微博上一条关于挪威的消息被转发了 8,600多次, 那篇长微博写的是挪威NRKLY
107
挪威法律 规 定砍伐 树木之后, 都必须在 限期之内补种幼苗
作的一档名为《全国柴火之夜》的节目, 时长12小时。 前4 个小时是挪威各地的人们在林中劈柴、 堆柴和烧柴, 再围 着柴火堆谈劈柴、 堆柴和烧柴。 接下来的8个小时, 电视 镜头对准一个农庄的壁炉, 一只属于摄影师本人的、 女性 的手偶尔会添柴, 或者烤香肠和棉花糖。 500万人口的挪 威, 有100万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虽然谈不上目不转睛, 但 很多人时不时看上一眼, 想知道柴烧得如何了 , 许多人在 Twitter和Facebook上激烈地争论堆柴的时候到底是树皮 朝上还是朝下 , 到底是该拨火还是添柴。 这个节目的灵感来源于挪威作家拉斯·麦汀的一本 畅销书《实木: 关于劈柴、 晒柴和堆柴的一切——以及烧 柴的灵魂》 , 这本书15个月内卖出了20万本。 柴, 只是可以做柴火的木头的一种形式, 木料与挪威 人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森林占挪威全国总面积的 四分之一, 法律规定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的森林, 砍伐树 木之后都必须在限期之内补种幼苗。 这是维持挪威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