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闫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1期
闫冰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实验小学,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深,给美术教育注入了更宽
泛的内涵。
现今,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大力倡导加强对学生评论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培养
学生的评价能力,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激发起他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愿望与追求。
美术评价是我们美术教育一项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是每个美术教育者亟待探索的问题。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评价的运用多样性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美术评价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评价;方式多样化;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1-0108-02
课堂评价是很多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总结深化主题,对学生具有激励、促进作用。
在
现实教学中美术课堂的评价一般设置在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学生完成作品后对其作品的优缺
点进行客观的。
然而在实施教学中,情况却不如人意,有些老师的课堂评价要么是简短苍白,
要么就是千篇一律。
如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真棒!”“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之类的话,时间长了难免使人产生枯燥、呆板、乏味的情绪,这样就很难对每个学生
作出具体的评价,加之课程又少,很多学生对美术课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尝试灵活多变的课堂评价,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实施一个
健康有趣、有效的评价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下面我们从“奖一奖”“说一
说”“评一评”“展一展”“观一观”等方式给学生多元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加学生的
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起点.。
一、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注重实效,教师的语言要温和多变而又要带有鼓励性,同时
可以借助一些“小物质”来“奖一奖”
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在上课过程中穿插进行,语言要亲
切温和,可以多采用些激励性的。
如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坐得很端正,教师可以说:“你真是个
守纪律的孩子,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发现学生涂色很认真,一丝不苟时,老师可以说:
“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每件事!”当发现学生制作手工时很特别,会运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这样赞扬他:“你真了不起!长大后肯定是
个小发明家!”总之,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评价要多一些指向性,少一些笼统性,千万不要出
现千篇一律的套话。
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适当的言语来评述。
另外教师多运用一些
“小物质”进行奖励会起到促进、激励的作用,如课上老师可以奖励一些“小红花”“小星星”等奖品给那些遵守纪律、积极发言和作画认真、完成作品很棒的学生,学生往往会因此激动、
兴奋好几天,从而对老师上的课也格外专心、认真。
二、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堂评价可多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来“说一说”
中高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一定主见,所以教师采用
的教学评价不能总以教师自己为主,而应该多聆听一些学生对作品的看法。
新《课标》指出:
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关注学生。
所以在美
术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机会来“说一说”自己的作品,例如,在《我的同学》一课的评价中,
我们通过让学生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小眼睛》作者:张哲—————她的眼睛特别小,所以我叫她小眼睛;《大嘴》作者:赵婉———他经常干活,脸面晒得多黑,看上去很强壮,每天吃很多东西,所以嘴很大,等等。
这简单的自我作品评述,是学生的内心独特感受。
其次,教师要一改从前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要让学生通过“自评、他评、同桌评、小组评、
一句话点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来点拨学生,调动学生的潜能。
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和
新颖,是从注重创作结果向注重创作过程的美术教育观发展,使学生不断感受到美术作品评价
的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潜能、个性、创新精神
等方面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多整理、搜集一些学生课堂作品,来“展一展”
美术课的特点就是立竿见影,每节课都有学生的作品完成,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其中不
乏有些是优秀作品。
教师不妨做个有心人,将它们整理搜集好,不定期举办一些展览,规模小
的就可以在班级中进行。
通过作品展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提高。
我们在走廊壁上设
置“七彩小画廊”不一定期进行更新;宣传窗开辟专栏“艺术园地”,陈列美术课上部分有创
意的学生作品;“画室艺角”“班级艺角”都放些留言本,供参观的同学留言评价,然后把留
言本交给作者本人,一句句、一条条赞美的留言或中衷肯的建议都给学生更大的鼓励或鞭迪,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四、家校合壁,让家长、班主任或校长到课堂做客,大家来“观一观”
在课堂上不断请家长、班主任或校长参与,建立美术课堂评价为主,辅以校长、班主任、
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在教学课堂中,我深深体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深
刻含义,校长,班主任,学生家长的评价更使学生受益匪浅。
如:有一次,我在评讲《我们入
队了》记忆画作业时,大部分作业表现为:(1)神情严肃地向队旗宣誓;(2)放声高唱对歌;(3)为红领巾争光时欢喜雀跃……。
有一幅作业却独辟蹊径,画中的小主人脸上挂着长长的泪珠,这与“我入队了”大相径庭。
我们仔细探究,原来在主人公手中捧着一条被撕破、玷污的
红领巾。
我们惊讶于其独特的寓意、出奇的想象力,在场的家长都大为惊讶,不由得拍手叫好。
评价之后用热烈的掌声和赞许的目光报以这位同学,顿悟后的同学也争相拍手。
这样的例子常
有出现,家长或校长的参与会把评价更加给予肯定,给学生一个社会来的评价,使学生更加增
加信心,也激起了学生创作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
总之,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美术教育者也应因时而宜,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独
特的教学风格,给学生提供乐于动手、乐于创新、乐于思维、快乐成长的天地,充分培养学生
个性张扬,引导学生在美妙的美术世界中傲游,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基础,才能使我们的美术
课评价方式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尹少淳.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