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饮食秋季大闸蟹的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前饮食秋季大闸蟹的吃法
一、大闸蟹小知识
别名:河蟹、毛蟹、稻蟹、中华绒螯蟹、横行介士、无肠公子。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
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
根据产地可分为河蟹、江蟹、湖蟹三种。
河蟹以河北、天津产的最为著名,江蟹以南京产的最好,湖蟹以江苏常熟阳澄湖、山东微山湖产的品质较好。
螃蟹盛产在8~9月,特别是高梁红时是吃蟹的最好时节,有“七尖八圆”之说。
螃蟹的头胸甲呈圆形,褐绿色,螯足长大且密生绒毛,频足侧扁而长,顶端尖锐,螃蟹肉白嫩,味鲜美。
二、大闸蟹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
大闸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硒、锌、钾、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促进人体组织细胞的修复与合成,提高免疫功能。
大闸蟹营养丰富,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之功效。
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
瘀、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
蟹肉也是儿童天然滋
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和各种微量元素。
三、挑选大闸蟹应谨记六大原则
对于钟爱大闸蟹美味的女性,除了在外面的餐馆挥霍一番,也可选择在家里自己烹饪,说不定更有另一番风味。
但前提是需保证大闸蟹
的鲜活肥美。
目前不少商家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用死蟹或一些不
好的蟹以次充好推销给消费者,消费者应掌握主动权,谨记选蟹6大
原则。
1、看蟹壳壳贝色泽鲜明,有光泽,且呈墨绿色的,一般都体厚坚实;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能挑选到“金毛金爪”的更好。
2、看肚脐肚脐突出来的,一般都脂肥膏满:凹进去的,大多是膘
体不足。
当用手拿蟹时还要觉得够“重”,这才挑到肥美多膏,蟹肉
丰满的大闸蟹。
3、看蟹足足爪结实,蟹足上的“脚毛”丛生,一般都膘足老健;
无毛的,大多是体软无膘。
4、看雌雄俗话说:“农历八月挑雌蟹,九月过后选雄蟹”。
因为
农历九月过后雄蟹性腺成熟好,滋味营养最佳。
一般肚脐圆形的为雌蟹,肚脐尖形的为雄蟹。
5、看活力将蟹翻转身来,能迅速用蟹足弹转翻回的,说明活力强;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时间不能长。
6、也可通过其“横行”来观察,爬行时肚腹离地者就是好货。
当然,其蟹足均被绑住,那就不在此列了。
不过,还可看蟹是否反应灵敏,若用手或枝条触动其眼睛旁边时,眼珠子会灵活闪动,反应敏捷,或者会“口喷白泡”者,还是够生猛和新鲜的。
四、秋季大闸蟹吃法有讲究
大闸蟹三大常用烹饪法
1、蒸蟹这是最好的吃法。
材料:大闸蟹、生姜、紫苏、黄酒、食盐、酱汁和黄酒。
过程:挑选个大、肢体全、活力强的阳澄湖大闸蟹,放在清水里洗净,用绳或草把大闸蟹的两个夹子和八条腿扎紧成团状,入锅隔水蒸熟。
也可以放在水里煮熟。
下锅时可放一些生姜、紫苏、黄酒、食盐
与之同煮,可以避寒去腥。
食用时配上自己精心调制的酱汁和黄酒,
既能调味驱腥,又能完全吊出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
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煮20分钟。
2、蟹酿橙。
材料:大闸蟹,橙子、配料、酒、醋和食盐。
过程:选熟透且带有两片叶子的大橙子,把顶部切下去瓤,留下少许橙汁,把大闸蟹的黄、肉塞入其中,再以切下的顶部封口放入蒸锅中,加酒、醋、水蒸熟。
吃大闸蟹时蘸醋、盐,滋味清香,令人悠然
而生雅趣。
3、醉蟹。
材料:大闸蟹、精盐、葱、老姜、桂皮、八角和花椒。
过程:首先配制醉液、醉露,用精盐、葱、老姜、桂皮、八角、花椒组成“醉液”,倒入锅中用旺火烧沸,稍煮片刻,捞去葱姜桂皮等,用纱布过滤除去杂质,冷却后倒入干净的坛中,再以白糖、味精、高
粱酒制成“醉露”,将醉露倒入醉液坛中搅匀。
然后再处理大闸蟹蟹,取健壮的活大闸蟹洗净后在水中暂养两到三天,并每天换水,为了排
除大闸蟹体内污物。
然后捞取放置让大闸蟹吐干水分,再在大闸蟹脐
内放少许精盐稍候片刻。
最后,就可以把大闸蟹放入坛中且全部浸没,密封保存10天就可以食用了。
大闸蟹食用指导
1、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
寒性。
螃蟹可以用来蒸、煮、炸或制小吃馅心。
2、蒸蟹时应将蟹捆住,防止蒸后掉腿和流黄。
生螃蟹去壳时,先
用开水烫3分钟,这样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费。
3、买回螃蟹后不用水冲洗,放入干净的缸、坛里,用糙米加入两
个打碎壳的鸡蛋,再撒上两把黑芝麻将蟹盖淹没,然后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气能流通,但又不能使蟹见阳光,这样养3天左右取出,由
于蟹吸收了米、蛋中的营养,蟹肚即壮实丰满,重复明显增加,吃起
来肥鲜香美。
4、蟹易动风,故不易冷食。
另外死蟹不要食用。
五、吃大闸蟹的注意事项
虽然秋季大闸蟹的肥美让不少人垂涎,但不要忘记,吃蟹的时候需注意一些饮食禁忌,切勿为了贪一时美味而犯了健康禁忌。
1、不能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
一是因
为茶水会冲淡胃液,不利于蟹的消化,二是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使蟹肉
中的蛋白质凝固。
两种原因均不利于蟹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2、不能与柿子同食:秋季蟹肥之时正是柿熟时,但二者不能混吃。
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
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
蟹、柿均为寒性,
同食寒重则损伤脾胃。
蟹最好也不要与葡萄、石榴、山楂、梨、苹果
等同食。
3、不能与花生同食:花生脂肪含量高达45%,油腻之物与蟹同食,易致腹泻。
4、不能与泥鳅同食:泥鳅其性温,而蟹其性冷,二者同食不利于
健康。
5、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六、哪些人不宜多吃大闸蟹
虽然正值大闸蟹上市的好季节,随处都可以品尝到鲜活肥美的大闸蟹。
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是大闸蟹,以下特殊人群需注意。
1、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2、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3. 胆固醇过高人士不宜吃大闸蟹。
4、哮喘患者慎食。
哮喘患者通常会对于鱼、虾、蟹等所含的动物卵白过敏,有相关过敏史者应禁食。
而明确对于此类卵白不过敏的哮喘患者,也不是绝对于禁止食用的。
5、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
人们吃大闸蟹就喜欢吃蟹黄,但蟹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冠芥蒂、动脉硬化者,尽量少吃蟹黄,以避免胆固醇增高。
小编总结:秋风起,蟹脚痒。
秋季是吃蟹的好季节,鲜活肥美让人欲罢不能。
小编提醒,食物多吃总有坏处,特别是大闸蟹本身的性质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多吃。
因此,秋季吃蟹需有度,特别是以上的特殊人群和备孕女性,过量食用只会增加
健康风险。
同时,在食用过程需谨记大闸蟹的饮食禁忌,以免出现呕吐腹泻等饮食不当的后果。
孕前营养的重要性
专家提醒:怀孕期间的孕妇要注意营养,因为准妈妈一人吃,二人补。
但是孕前营养的摄入也同等重要,因为孕前营养的摄入直接关系到女性能否正常怀孕、日后身体恢复是否容易、宝宝身体是否健康,等等问题。
不同身体状况与素质的女性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与补充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含量也不等,所以应当吃得杂一些,不偏食,不忌口,什么都吃,养成好的膳食习惯。
其次,在饮食中注意加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各种豆类、蛋、瘦肉、鱼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海带、紫菜、海蛰等食品含碘较多;动物性食物含锌、铜较多;芝麻酱、猪肝、黄豆、红腐乳中含有较多的铁;瓜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孕妇可以根据各自
家庭、地区、季节等情况,科学地安排好一日三餐。
保证营养的同时,也注意不要营养过剩,并注意多吃水果。
再次,应避免各种食物污染。
食物从其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直至食用前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金属、霉菌毒素以及放
射性核素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类及其后代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当重视饮食卫生,防止食物污染。
应
尽量选用新鲜天然食品,避免服用含食品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物质
的食品;蔬菜应充分清洗干净,必要时可以浸泡一下,水果应去皮后再
食用,以避免农药污染;经常饮用白开水,避免饮用各种咖啡、饮料、
果汁等饮品。
在家庭炊具中应尽量使用铁锅或不锈钢炊具,避免使用
铝制品及彩色搪瓷制品,以防止铝元素、铅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伤害。
但强调营养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多越好,一味多食会造成孕妇体重过重,增加行动负担;胎儿生长过度会给分娩带来困难。
有些孕妇因饮食
失调造成肥胖,产后数年仍不能恢复,从而影响体型。
据研究,营养
过剩与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血栓性疾病等发病都密切相关。
因此,
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孕妇的饮食,使之既能满足孕妇的需要,又不
过量,以保证母婴健康。
重点提醒:孕妇在孕前营养不足而导致孕初胎儿缺乏营养。
胎儿在母体内10个月的发育,前1~3个月胎儿的各个重要器官,如心、肝、肾、肠和胃等都要在这期间分化完毕,并初具规模,而且
大脑也在急剧发育。
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胎儿必须从母体那里获
得足够而齐全的营养,这些营养的一部分需要孕妇在孕前体内有所储备,否则将会供应不足。
再者,恰恰在怀孕以后的1~3个月这一关键时期,正是孕妇容易
发生妊娠反应的时期,会出现恶心、呕吐、不想进食等反应,从而影
响充足营养的摄取,如果孕前妇女营养不足,体内无必要的营养储备,胎儿不能从母体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就会影响胎儿早期发育,出现
分娩小样儿(足月出生体重小于2 500克)的机会增多,甚至有的母亲由于孕前缺乏维生素A或锌,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此外,孕前营养不良
的妇女,可能影响乳腺发育不良,产后分泌乳汁不足,会影响新生儿
的喂养。
相反,那些孕前营养状况好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不仅体重
符合标准,健康情况较好,而且抵抗力强,患病率较低。
因此,为了能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妇女在想要孩子的时候,就必须做准备,开始适当增加营养。
当然,具体从何时起作准备,增加什么营养,增加多少,还要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到怀孕时能达到比一般人体质稍好一些即可。
本来身体较胖或已超重的妇女,就不必过多增加营养。
如果是营养状况一般的妇女,应该从孕前3个月开始,注意多摄入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其中尤其不可忘记钙、铁、碘、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要多吃些水产品、骨头汤、瘦肉、动物肝、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这些食品会满足孕妇本身和胎儿各方面营养的需要,有利于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