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2-2022学年高中政治 单元综合检测(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题2分,共12分)
1.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开展方向。

( )
点拨:T
2.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
点拨:F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 )
点拨:F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4.价值观念一定不能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 )
点拨:T
5.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 )
点拨:F 人生的价值有多种实现途径,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说法过于绝对。

6.个人素质指的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 )
点拨:F 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7.( 2022·温州中学10月卷)?三国演义?开篇便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942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到了中国历史存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以下说法中对两种观点评析正确的选项是( )
A.都认为人类社会是向前开展的
B.都正确阐述了社会历史开展总趋势
C.都没有揭示人类社会开展规律
D.都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解析:选C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没有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开展的规律,没有看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开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根底开展的规律,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8.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19个示范区的名单。

“县管校聘〞这种模式先在示范区试行, 2022年在全国落实推广。

此项改革的实施(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开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根底的开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属于上层建筑不是生产关系,因此②正确,①不选;“示范区试行〞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不符合题意。

该题选D。

9.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财税体制改革扮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底和重要支柱的角色。

2022年,我国将根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2022年各项改革根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根本建立。

从唯物史观来看,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 )
①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开展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①表述错误,生产方式的变革不能够起决定作用。

②的表述与题意无关。

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所决定的,通过这种改革会直接促进社会的开展,③④入选。

此题选D项。

10.“断舍离〞指的是舍弃家里不需要的,脱离对物的执念,去营造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它折射的不仅是当下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材料表达的哲理是( )
①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意义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断舍离〞折射了当下的生活方式,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正确;“脱离对物的执念〞表达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正确;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因此①说法错误;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起推动作用,②说法错误。

该题选D。

1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22~ 2022年?强调,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本钱,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
①思维决定存在,守信创造卓越人生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根底状况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属于上层建筑,②正确;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④正确;存在决定思维,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③不符合题意。

该题选B。

12.( 2022·温州中学10月卷) 2022年12月7日,中纪委网站刊发?以德治党确立高标准?一文指出:党员学思践悟道德“高线〞,就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和道德修养,真正补足精神之“钙〞,拨亮理想之“灯〞,祛除污浊之“念〞。

广阔党员要学思践悟道德“高线〞的依据是(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
②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
③价值观作为真正的哲学,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影响人们在公义与私利中进行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底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①错误;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③错误。

②④正确,应选D。

13.( 2022·金丽衢模考)近年来,我国提出和实施精准扶贫,也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由此可见精准扶贫( )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表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历史观
③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客观与主观,④错误。

①②③正确,应选A。

14.下面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
A.有坚决的理想信念 B.以客观条件为根底
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 D.努力开展自身才能
解析:选B 来来回回许屡次,还是很难站上高点,说明制定的目标太高,没有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必须以客观条件为根底,切勿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故B入选。

A、C、D均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

15.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让大家直抒胸臆、有话就说,可以直接触及民意,问出真话、问出真心。

政府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价值观具有正确导向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人民群众的认识都是真理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解析:选D 此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做法充分说明政府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开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D符合要求;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A错误;材料没有表达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排除B;人民群众的认识不一定是正确的,故C不选。

答案选择D。

16.( 2022·学军模拟)群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擦亮自己最优秀的那局部潜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拒斥平凡。

一个崇尚奋斗的社会,也不能以成功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因为它会同时定义出人生失败者。

这告诉我们( )
①从失败走向成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人生有无价值主要看有无奉献而非奉献大小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和开展
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A.①③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 材料表达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并不是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相互转化,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投身于为人民效劳的实践,①④排除。

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B。

17.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是不可能的
②既要抓住事物开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无视事物开展的外部矛盾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表达了创新的观点,
③正确;“从内打破〞启示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正确;材料讲的是个人奋斗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社会矛盾,①②不合题意。

该题选D。

18.到了年终岁尾,全国各种“感动人物〞“最美人物〞“孝星〞“道德模范〞等评选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大事,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享受一次精神的大餐。

举办上述模范人物评选活动( )
①可以引导人们认识正确的价值观标准
②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可以鼓励人们开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通过举办社会性的先进评选活动,就是要引导人们认识把握正确价值观标准,①正确。

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不能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②不符合题意。

题干只是笼统反映先进人物的成长,并不反映才能对人生价值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通过举办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正确。

应选D项。

三、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
19.(20分)材料城乡户籍制度是被普遍批评的一种具有福利身份区隔和歧视性的制度。

目前我国共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长期以来“户籍差异〞所造成的“身份差异〞,让他们感到城乡间的“高墙〞。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已刻不容缓。

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结合材料;(2)知识范围: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3)设问角度: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其次,应联系材料,调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开展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等有关知识。

再次,此题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的模式组织答案。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源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开展现实,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开展起促进作用。

(2)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底具有反作用。

此项改革适应了经济根底,有利于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底的反作用。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此改革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

20.(20分)( 2022·嘉兴模拟)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推进,传统村落承受着巨大冲击,抢救、保护、活化工作迫在眉睫。

材料一W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到极大冲击。

微博达人Wepon持之以恒,历时两年,通过社交网络(微博、微信)召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志愿者和当地志愿者,组成团队进行现场踏勘。

同时,团队利用微博和微信工具,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信息并且进行宣传,敦促有关部门采取及时的措施,落实了当地传统民居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材料二北京某创新中心开发的?传统村落?APP是一次互联网与传统村落很好的跨界尝试。

?传统村落?APP利用已有的百度Geocoding API技术获取位置坐标,增加了村落简介、上传图片、评分、路线、附近等常规的功能,还新增了报警功能,使用者可以在村落遭遇破坏、需要维护或者利用不当的情况下进行报警,这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足够的内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谈谈微博达人Wepon保护传统村落带给我们的启示。

(1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传统村落?APP的开发是“事物自身的否认〞。

(8分)
解析:第(1)问知识指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可调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知识作答;第(2)问知识指向为“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辩证否认观原理,可调用辩证否认观的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开展自己,辩证否认观的特点是开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及辩证否认观的实质是“扬弃〞等知识作答。

答案:(1)①微博达人Wepon召集志愿者组成团队,现场踏勘,投身保护传统村落的实践,说明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微博达人Wepon在保护传统村落中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利用各种先进科技手段,说明人的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微博达人Wepon面对W地传统村落遭破坏的情况,积极行动、持之以恒,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①辩证的否认是事物自身的否认。

?传统村落?APP的开发是辩证否认的过程,是自己否认自己,自己开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认是开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传统村落?APP的开发是对原有传统村落保护的突破,活化了传统村落。

③辩证的否认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传统村落?APP利用已有的百度Geocoding API技术,增添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新功能,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村落的跨界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