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试题招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招教考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布鲁纳
2.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语文老师通过小红的作文来了解小红的心理,这样的研究方法是()
A访谈法B个案法C观察法D产品分析法
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
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
6、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联结,因此他的学习理论成为()
A顿悟说B试误说C刺激—反映说D完形说
7、先行组织者是指()。

A教师B学习指导者C学习前呈现的资料D预习课文8、加涅认为学习是()的过程。

A信息加工 B 顿悟 C 试误D发现
9、最近发展区是由()所提出的。

A夸美纽斯B维果斯基C阿特金森 D 赫尔巴特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
11.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1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
A.加涅B.柯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
13、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动机程度(),取得的学校效果最好。

A比较低 B 非常低 C 比较高 D 中等水平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感觉对比
B.听觉适应
C.嗅觉适应
D.味觉刺激
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 脑的机能
B 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 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6.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过: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实践
17.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
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18、“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 创造性
B 学习迁移C发现法学习法D学会学习
19、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的是()
A 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 “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 “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 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A.捷克的夸美钮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法国的赫尔巴特22.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2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5.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26、单元测验属于()评价。

A 诊断性评价B准备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27.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 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8.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29.某人在商场购物时,既喜欢质量高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

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 趋避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双趋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式冲突
30.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A.罗夏克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31.小明解开了一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欢乐,这种情感体验属于()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应激
32.“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
C.应激D.理智
33.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34. 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多少时,记忆效果最佳()
A 50%
B 100%
C 150%
D 200%
35. 吟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A 记忆表象
B 再造想象
C 创造想象
D 幻想
36.“樵夫进山只见柴草,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这种现象主要反映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引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3.直观教学形式都有()
A.实物直观
B.教具直观
C.言语直观
D.图形直观
4、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

A.交往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认知领域D.情感领域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6.流体智力是()。

A.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度量
B.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C.用于处理熟悉的问题
D.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E.20岁左右达到顶峰
7、奥苏贝尔根据学校情景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将学习动机分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建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8、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

A 定向阶段B模仿阶段 C 整合阶段D熟练阶段
9、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0、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的义务包括()。

A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B 忠实执行教育方针,努力实现教育目的
C 遵守教育规章制度,努力工作
D 履行学校聘任合同规定的各项聘约,完成教学任务
11、教育目的基本层次包括()
A教育方针B国家的教育目的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
12、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
A个体智力水平B家庭教育方式
C社会环境因素 D 教师的管理方式E个体的个性特征
13.下列属于意志的品质特征的是()
A自觉性B独立性C果断性D坚韧性
14.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包括()
A.马斯洛
B. 皮亚杰 C .罗杰斯D.华生
15. 《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指出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是()。

A 遵守法律法规
B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 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三、填空题
1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大教学论____》。

3.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___人的全面发展__学说基础之上的。

4. 一题多解是___发散_ 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_推理__。

5.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是_斯巴达_教育和____雅典_教育。

6. 孔子是我国最早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

7. 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8、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成。

9.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10.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1、智力技能的形成经历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阶段。

12.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和适度。

1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例的关系。

14. 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其核心是思维力。

15. 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___5-9___个单元的信息。

四、判断
1.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这是思维的间接
性的体现。

(T )
2. 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F )
3.癸卯学制是我国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学制(T )
4.“白板说”是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它反映的是遗传决定论。

(F )
5.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兴奋型的,其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 F )
6.“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体现了德育教育中的陶冶法。

(T )
7.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
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T )
8、将无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也是有意义学习
的形式之一。

(F )
9、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是影响有意义习得的和机械习得的知识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T )
10.“白板说”是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它反映的是遗传决定论。

(F )
五、简答题
1.简述如何组织复习。

答:(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动员多种感官参与,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5)活动有助于记忆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问题情景,问题表征,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认知策略,个体的情绪和动机。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不仅直接影响着解决问
题的动力,而且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3.简述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P315-316
4.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

P139-141
5. 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P75
6. 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P67-69
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301
8.简述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答: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在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在学科类型上,区域综合化和一体化
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9.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P393
10.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P212
六、论述题(注:论述和案例题只给出思路和要点,需要自己进一步分析)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P324
2.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P64-67
3.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P238-239
4. 新课程改革应树立怎样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答:教师观: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是社区里开放的教师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5.结合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特点,谈一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

答:人的身心发展有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遗传、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存在于智力、人格、认知方式等各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类型,学习方式和人格特点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6.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P123
7.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答: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七、案例分析
1.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谈梦想,一个男生怯怯的举起了手,说我有一个梦想,在皓月的下面,我想变成一只老鼠……话未完,同学们哈哈大笑。

老师说梦想应该是高尚的,不能是丑陋的,低下的。

男生就哭了,十年后,男生长大成人,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老师当年您未听我说完梦想,我的梦想是变成一只老鼠偷走冬日的余晖,送给金秋,偷走春天的鲜花,去装饰夏天的流装……即有寒风刺
骨我也不会收回我那只“黑暗”的手。

老师看完信,懊悔不已。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的看法。

可以从教师的教育方法、学生观方面谈,自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要尽量涉及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
2.小小年纪的苏珊,体内长了肿瘤,在经过三个月的化疗,她的头发全掉光了,这对一个7岁的女孩来说是残酷的,很担忧再次回到学校,老师在下星期一前通知学生说从下星期一我们班每个同学都要观察,并认识戴帽子,越新奇越好,学生们根本就不知老师的良苦用心,只是很听话都戴上了帽子,当苏珊站在教室门口看到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帽子,自己那顶普通的帽子根本就不起眼,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已忘了帽子的事,而苏珊也很顺利返校并学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育理念知识分析此案例,并根据上述案例,谈一谈你自己的想法。

可以从教师的教育机智或者教师素养或学生观方面来谈
3.有一个从地震灾区过来的学生,非常的自卑。

他的班主任非常关心她,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学习用品,同时发动学生们来关爱这名学生。

但是这名学生并没有走出来,还是非常的自卑。

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请问你将如何帮助他?
例如开以地震为主题的生命教育集体班会,或者开展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的活动,也可以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干涉。

总之,要尽量写一些具体的方法,如组织活动或开展班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