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 教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的歌会教案及答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2、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作品的风格。
3、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过程:
导入: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即兴唱歌,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今天,我们就走进文章,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酬和()熹微()譬喻()
忌讳()即物起兴()
凤哕()迤西()
2、根据解释写词语。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忌怕而隐避。
():形容直往上升。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快活的样子。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3、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围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
出版《月下小景》、《虎雏》、《石子船》、《八骏图》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多产作家之一。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
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
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
作者的云南之行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
(用四字短语回答)
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
五、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六、本文小结:
文章通过对云南歌会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赞美之情。
七、课下作业: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生要学会选择。
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___、淡定超然?
A、冷静运筹振作精神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冷静运筹谦虚谨慎
C、谦虚谨慎振作精神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冷静运筹
2、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1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2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3“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4“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3○1○2○4
B、○1○4○3○2
C、○4○3○1○2
D、○2○1○3○4
3、名著阅读。
(3分)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他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文中的“他”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云南的歌会》答案:
一、2、引经据典、忌讳、扶摇而上、别开生面、悠游自在、熹微、若无其事。
二、1、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2、“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
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
侧重对唱歌场面的描写。
三、1、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2、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
她一连打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
“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
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本色美。
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地唱歌。
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嘲讽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
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
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
四、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
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
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
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