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务教育地理学科中的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义务教育地理学科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把情感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法对青少年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逐步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美好的、纯真的、积极的、充满爱心的情感。

情感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中思想品
德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中心任务之
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学校教育就是培养真诚的关
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应”。

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是九年义务教育地理学科开宗明义的章节。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后面学
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科学,培养学生学习地
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

二、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
遗产的保护。

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

学习后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情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
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明确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了解聚
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初步树立
正确的人口观、种族观、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本章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简略
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基础,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等。

本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素质和全球观念,
激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四、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通过对我国辽阔的领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道理。

通过对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
区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保护
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
的国家,实现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国是个
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团结、平等是祖国繁荣富强的保证。

进一步让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口观、民族观。

五、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从中国地形的整体出发,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
国的主要地形,地形对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认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气候主要特征、
特殊天气和旱涝灾害及其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分布;以图表为主要载体介绍我国主
要的外流河、内流河,主要的湖泊,主要的水利枢纽工程。

通过对我国多姿多彩
的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使学
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环
境意识;通过讲述长江、黄河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国、
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操。

六、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理论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章节,在教材
体系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和条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不断加
深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由此过度开采资源和不合理利用资源而带来的一系列
问题困扰着人类。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一点就要少一点,对可再生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又造成了对资源的破坏、浪费和污染。

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节约每
一滴水”,要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相协调,要努力开发新资源和替代能源,
进一步认清我国的地理国情,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懂得人类在发展进程中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再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成就,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水平。

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良好载体,我们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深层次挖掘。

七、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介绍构成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部门——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则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这些产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直接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行认识、感悟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中也最容易做到情景交融和触景生情。

八、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本章由“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中国走向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既是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又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章节,重要载体。

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世界观及可持续发展观。

此外,教材中插有众多的地理图像,能反映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风光、名山大川、珍禽异兽、寺庙楼宇、城市特色、历史文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艺术作品、土特物产,以及地质、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借助这些图像进行情感教育,既能从感官视觉上引起共鸣,又能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联系、挖掘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仁义之心、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裴新生殷培红孟胜修——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