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施工原型观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施工原型观测
9.1 工程概述
本标原型观测项目为本合同施工图所示的永久建筑物(拦河大坝、水垫塘)、临时建筑物以及山体和边坡稳定的观测仪器和设备的安装和埋设,包括观测仪器和设备的率定、安装、埋设、维护、施工期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

9.1.1 主要观测内容
大坝的外部变形观测;
大坝的内部变形观测;
大坝的渗流观测;
大坝砼的应力应变、无应力应变钢筋应力及内部温度观测;
库区水位、水温等观测。

9.1.2 主要工程量
见表9-1。

表9-1 原型观测主要工程量表
观测人员、设备及埋设仪器采购
观测人员根据本工程需要,高峰期配备8名观测人员。

9.2.2 自带仪器设备
为了保证本工程顺利实施,我们将充分利用在安全监测项目上自有仪器、设备的优势,建立并完善现场试验室应具备的条件,拟配备的仪器设备见表9-2。

表9-2 拟自带仪器设备表
仪器设备采购、运输及保管
设备及仪器由发包人采购后运到工地,我公司对仪器进行外观检查,并用读数仪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测试,发现问题应采取进一步手段进行检查,若确认仪器存在缺陷应马上与厂家联系更换事宜。

仪器安装前30 天按照规程规范对仪器进行率定,不合格的仪器坚决予以淘汰。

将检验合格的仪器储存在干燥、通风、防盗的仓库内,避免相互挤压、碰撞。

9.2.4 仪器率定、检验
仪器率定检验是保证仪埋完好率、取得准确数据的重要环节,拟派一名高级工程师进行严格把关,对埋设在建筑物内的仪器设备按相应标准进行,对没有检验标准的仪器设备则参照相应标准规范进行。

现场配备率定设备并建立满足规范要求试验环境的试
验室,率定检验的项目及指标见表9-3。

9.3 原型观测土建施工
原型观测土建施工主要是各种仪器钻孔、观测站、观测墩等。

表9-3 仪器率定检验参数表
9.3.1 钻孔钻孔主要是倒垂装置、基岩变位计、测压管和渗压计等仪器的仪埋钻孔。

钻孔特性
①钻孔精度要求高,最大孔深达25m,孔径φ64mm~φ218mm;
②廊道钻孔,场地狭小,机具布置受到一定限制;
③孔位数量多,但大多数孔深度较浅,搬迁钻机频繁且搬距较远。

水、电布置
利用钻孔附近施工项目的水、电供应系统。

(3)施工程序
跟踪测斜清基→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孔→{}→仪器安装→仪器测试→灌浆回填
扫孔、清洗
钻孔与灌浆方法及技术措施
①拟用XU-300型地质岩芯钻机、金刚石钻头或合金钻头造孔,采取岩石芯样。

②钻进过程中遇失水、坍孔等特殊情况,采用套管护壁处理。

③钻孔过程认真记录钻孔进尺、回水颜色、失水、掉钻等特殊情况。

④为保证钻孔孔斜要求,采用经纬仪测量放样,用角度尽放钻孔顶角,用锚筋锚固钻机,钻进中采用加长钻具和跟踪测斜。

⑤钻孔后回填灌浆采用SNS100/50灌浆泵,浆液配比由设计监理单位审定,灌浆最大压力不超过0.5Mpa,边灌边拔护管,逐次注满。

(5)钻孔进度安排
在施工过程中,优先施工有仪埋孔部位,使仪埋钻孔与周围开挖同步进行,不占直线工期。

9.3.2 观测房、观测墩
观测房主要是将原型观测仪器埋设后的电缆集中牵引到观测房内,以便用测试仪器集中进行观测。

在施工初期,观测房还未形成前,承包人在现场设置临时观测站,将分期埋设的仪器电缆逐一集中进行测读,以便获得仪器埋设后的初好读数。

永久观测建成后,电缆再集中进行测读。

观测墩用于对大坝外部变形进行变形观测,按照《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中有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墩的施工。

仪器埋设安装
大坝内观测仪器
(1)温度计对于观测砼内部温度的温度计,在观测部位的砼刚振捣完后,挖开此部位的砼,将温度计水平置于砼中,人工覆盖并仔细插捣。

观测库水温的温度计,事先加工好夹具和保护管,温度计置于保护管中,两端用密封胶封闭。

在浇筑砼时,将温度计用夹具固定在楼板上,砼拆模后,即露出温度计进行水温观测。

(2)渗压计
对渗压计埋设在围岩内的情况,在埋设位置先钻孔挖坑,将渗压计放入灌满砂的砂包内,砂包浸水饱和后放入坑内,坑内填砂,至坑口时用木板隔离,最后用水泥砂浆封闭坑口。

对渗压计埋设在砼水平施工缝的情况,在浇筑下层砼时,靠缝面预留一个深30cm、直径20cm 的孔,在预留孔内铺一层细砂,将渗压计放在砂垫层上,再用细砂将仪器埋好,孔口放一盖板,即可浇筑上层砼。

(3)测缝计
①埋设在坝体横缝外的测缝计,在相邻先浇块砼施工时,在埋设位置用钢筋将测缝计的套筒固定在模板上,保持套筒垂直于模板面。

在后浇块施工到此部位后,挖开砼,将测缝计旋在套筒中固定。

②测缝计埋设在砼与围岩支界面处。

在埋设位置事先垂直围岩面钻孔,将测缝计的套筒放入孔中,用小石固定住套筒后,向孔内灌注水泥砂浆,孔口用橡胶塞塞住孔口,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取下橡胶塞,旋下套筒盖板,旋上测缝计,套筒内塞满棉纱,以防砼浇筑时灌入套筒内
损坏波纹管。

在浇筑砼中在仪器附近认真振捣。

(14)钢筋计
在埋设钢筋计的位置割掉比仪器短20~30cm的钢筋网上的钢筋,然后将钢筋计两端搭接焊在钢筋网上,在焊接过程中,钢筋计中部裹上棉纱并不断浇水,避免因焊接温度过高而损坏仪器,焊接完毕后,敲掉焊缝处的焊渣。

(15)砼应变计
在埋设位置首先将仪器的支座焊接固定在钢筋网上,支杆按照观测方向旋在支座上,应变计再旋在支杆的端头。

在浇筑砼时,时刻注意砼振捣不致使应变计移位或损坏。

(16)无应力计
在埋设位置首先将无应力计筒用钢筋固定住,仪器固定在筒的中部,在砼浇筑时,用同仓位的砼倒入筒中,人工插振密实,并保持仪器不移位,然后用木板将筒口封闭。

(17)测压管
在廊道内采用岩芯钻孔,孔径110mm,达到设计钻孔深度后,埋设PVC 管(φ60mm),孔底回填15cm厚水泥砂浆,管外上部再回填40cm厚砾石和20cm厚砂,剩余部分灌注水泥砂浆,管口设压力表保护装置。

9.4.2 大坝外观仪器
(1)三角网点、工作基点、坝体观测点
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观测墩的施工,墩顶面上埋设强制对中基座,保持基座水平,并设有保护装置。

(2)水准基点和水准点
在岩石基础上,人工挖坑,按设计图纸要求浇筑砼墩,墩顶面上水平埋设水准不锈钢的标头,并设保护装置。

(3)量水堰
量水堰布置在坝后或廊道内,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和尺寸进行,并安插好堰板和自记水位计,然后将引水设施引到量水堰处进行测读。

(4)倒垂装置
倒垂孔钻孔结束后,孔底先放入少量水泥浆,安装φ168mm钢管,将钢管底部插入水泥浆中,并将锚块浇固在保护管底。

安装浮体组时,使浮子水平,进行垂直,位于浮桶中心,处于自由状态,并在管口设保护装置。

(5)正垂装置
正垂线埋设在坝体预留的竖井内,按设计要求安设好细钢丝和正垂装置即可进行观测。

施工期观测和资料整理
9.5.1 数据校核
各原型观测设备安装完毕后,及时对观测仪器进行测试、校正、建立初始读数。

施工期观测做到“四无”,即无缺测、随时记录、随时计算、随时校核;“四固定”,即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

9.5.2 数据处理
各类数据均存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时将观测物理量转换成相应的温度、应力、位移、渗压水位等物理量,并绘制时间过程线和相关曲线。

读数频率
对每一个观测仪器测取初始读数,对卡尔逊系列仪器在埋设后,每15 分钟测取一次,至少5次。

观测仪器安装后前5天,每6小时测取一次。

从第6天到第30天,每12小时测取一次。

随后,依据中国标准SDJ336-89测取读数。

大坝位移观测在工程蓄水初期,每5天观测1次;当库水位至设计高程1年后,一般每月测1~2次。

大坝渗流观测在工程蓄水初期,每天观测1次;当库水位至设计高程1年后,若末发现异常现象,每5天测1次。

大坝上、下游水位每天观测1次。

9.6 原型观测仪器保护及配合
原型观测仪器埋设、观测工作和主体施工往往是同时进行,既是主体施工的一部分,又占主体施工相互制约影响,为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原型观测施工任务,要求施工单位之间密切配合,统一协调指挥。

必须将仪器施工纳入施工进度计划中,采取有力措施满足仪器埋设所需特殊要求和施工机械,以确保原型观测仪器及时按要求埋设。

原型观测进度计划
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工作应与现场土建施工进度紧密结合,将原型观测工作纳入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搞好仪器埋设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与协调,既不能因为仪器埋设而严重影响土建工程施工进度,也不能只顾土建工程施工而忽视原型观测。

及时整理、报送观测资料。

现场负责仪埋的人员要积极掌握现场施工进度,熟悉仪器埋设位置,提前做好仪埋准备工作,严格按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规范进行现场放样、仪器埋设,并妥善做好电缆牵引和保护工作,同时认真收集各项资料,准确绘制仪埋草图。

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前56天,将一份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仪器埋设安装前7天将埋设仪器型号、率定资料、位置、高程、准备情况及保证措施等详细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安装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监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