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道”
师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
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课件出示词语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道”
1、自读课文,读顺读懂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2、检查词语,想象画面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你们读一读。

出示第一组:巢穴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嘲鸫用尖嘴啄企图
①看,谁会读这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仔细。

抽一生读词语。

②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
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齐读)
出示第二组:焦急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①抽一生读词语。

(生读)这些词是描写谁的?
②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第三组: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
抽一生读词语。

(生读)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出示第四组:补救气喘吁吁饱餐一顿响彻云霄后悔不
已愚不可及
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
3、抓关键词,练说主要内容
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也写了一段,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

“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精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2.交流练读情况。

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

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3.整体感知。

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

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三、探读课文,自我发现
1.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

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2.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

教师做要点板书。

四、作业:熟读课文,会写本文生字
六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23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
然规律的教育。

2、深入学习“救幼龟”的经过。

3、运用讨论的方法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自学指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靠着这种自然之道,太平洋绿龟的种群得以世代繁衍。

然而,由于人类的无知,致使成百上千的幼龟成了肉食鸟的腹中美食。

自学自练: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本课中的一些词语,我会根据下面提示来默写词语(24分)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
5、一个劲的责怪自己,特别后悔。

()
6、吃的特别饱。

()
二、选择刚才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25分)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上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
把幼龟抱向大海。

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三、检查整体感知:(20分)
这篇课文按顺序写。

讲的是作者和一个生物学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

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看
到,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结果
四、读课文填空。

(15分)
“我”和同伴一开始很焦急,是因为,
而后来又很后悔,是因为,
这是我们不遵循造成的
五、填一填:(6分)
“我们”和“向导”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我们”()——()——()
向导()——()——()
六、学后收获(10分
七、自学反馈
当堂检测:
阅读句子,按要求做题: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4分)
(1)从向导若无其事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懂得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

(2)你是怎么理解自然之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的蠢事。

(4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蠢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12分)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

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4、仿写句子。

(10分)
1)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

(用加点词语写话)2} 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了大海。

(改为“把”字句)
5、把句子补充完整。

(30分)
1)如果我是教师,我将
2)如果我是阳光,我将
3)如果我是春风,我将
6、分析下列句子。

(40分)
1)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

2)向导极不情愿地捧起那只小龟,把它送往大海。

那只嘲鹰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

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3)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4)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