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声的分类与声乐演唱形式 《音乐鉴赏》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三、 通俗唱法
通俗歌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的“蓝 调”(布鲁斯,bluse)音乐。经过爵士乐、摇滚乐、 美国西部乡村音乐和欧洲通俗音乐等欧美主要通俗音 乐时期和形式的变化、发展,通俗歌曲形成了比美声 和其他音乐形式更为庞大且变幻无穷的世界。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视听媒体 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通俗歌曲成为现代都市和乡 村大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4)吐字的唇舌动作与自然的语言相比较为夸张,在“开放” 的状态下“宽”出来。 (5)在口形要求上,美声唱法是垂直(竖)和水平(横)意识的 综合,通俗唱法的口形则是“横”的,声音的位置靠前,使声 音得以充分展现。 (6)声带的张力较小。在声道和腔体的调节上,要求声道顺 畅,不受堵塞,不需有意识地去追求共鸣的空间和作用。 (7)强调气息的支持和运用,这是感情表现和一切方法技巧 的前提和支柱。气息的支持不需要像美声那样强的阻抗。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二、 民族唱法
1.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
民族唱法讲究“字正
腔圆”,其中特别强调
咬字、吐字,故将“字 正”放在“腔圆”的前 面,以发音服从吐字。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2.歌唱的呼吸和发音
尽管民族声乐将咬字吐字作为演唱中的首
要因素,但仍然认为单一的吐字技巧是不存在 的,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歌唱中的呼吸、气息技 法,被看做是获得优美歌声的重要因素,故有 “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 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弱”之说。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3.歌唱的型腔
“字正腔圆”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基 本演唱要求和标准。关于“腔”的概念, 有不同的解释,可以理解为“腔体”,可 以解释为中国戏曲中的“行腔”、“转 腔”,在表现手法上主要体现在连音、颤 音、滑音及其他各种装饰音的运用和音的 力度变化上。“腔圆”是吐字和发音技巧 有机结合的结果,其标准为歌唱的圆润、 流畅。“腔”的表现手法及其运用,是民 族唱法鲜明风格形成的又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3.歌唱的型腔
我国音乐家周大风先生研究并总结了民族声乐的行腔技巧,将 其归纳为以下28个种类:①收口腔(字重音轻);②喇叭腔;③橄榄 腔;④保腔(音的时值饱满);⑤特强腔;⑥夯腔(尾音处突然特强, 如砸夯一般);⑦上滑腔(飞腔);⑧下滑腔(坍肩胛腔);⑨抛腔; ⑩顿腔(一音或多音连续施用); 11打腔(主要用于调整字的读音); 12推腔;13双打腔;14双推腔;15颤腔;16掉腔(指尾音的慢慢 滑下);17迟腔;18分腔(把子、介、母音逐渐唱出),如唱“天”: “t—i—an”;19咽腔,即哭腔;20断续腔,声音停顿与连续相间; 21点头腔;22惯腔;23圆滑腔(连腔),把几个音、几拍甚至一乐 句唱得圆滑,以弧线连接;24气泡腔,在气泡音中吐字;25耳语腔, 经过前面的铺垫后,突出子音的轻唱;26韵音断腔,即一字过门后, 多次接该字的韵母再唱;27磨腔,即连续的推腔;28泛腔,即在某 一音的真声唱后,突然高八度,用假声唱。
音乐鉴赏
第二章 人声的分类与声乐演唱形式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形式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一、
人声的类别
1.童声
第一节Hale Waihona Puke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1)女高音
2.女声
( 1) 抒情女高音
( 2) 花腔女高音
( 3) 戏剧女高音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2)女中音
女中音的音域和音色都介于女高音和女低 音之间,音域通常从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f 或a,高音区的音比女低音明亮,低音区的音比 女高音深厚,很有表现力。如瞿琮作词、施光 南作曲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就是一首典 型的女中音独唱歌曲。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歌 曲饶有情趣地借助葡萄的成长和成熟的自然过 程表达了阿娜尔罕姑娘对守边战士克里木的纯 真爱情。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1)男高音
2.男声
(1)抒情男高音
( 2)戏剧男高音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2)男中音
男中音的音色和音域都介于男高音和男低 音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两者特性,音域通 常在大字组的降A到小字一组的g或a之间。如冼 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就是一 首著名的男中音独唱曲。这首歌曲以宽广、高 亢的旋律,雄浑豪放的气势,展现了一幅气象 万千的黄河壮丽图景,咏唱出中华民族伟大而 崇高的精神。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3)女低音
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域通常从小字 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e,音色不如女高音明亮,但比 较丰满、坚实、浑厚。如杜那耶夫斯基的《红莓花 儿开》(苏联影片《幸福生活》的插曲)中的女低音 独唱部分是典型的女低音作品,这首歌曲以风趣而 诙谐的口吻歌唱了集体农庄里富有个性的青年庄员 之间的纯真朴实的爱情。在这首曲子中,女低音领 唱,含蓄内在;女声合唱的舒展旋律与领唱部分交 织,充分表达了青春的欢乐与愉快的情感。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二、
人声的组合
1. 齐唱 6. 领唱 2. 重唱
5. 对唱 4. 轮唱
3. 合唱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一、 美声唱法
意大利文中称美声唱法为Bel canto,意为完美的歌 唱。对于美声唱法,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理解。一般 的理解是指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那种雅致、优美的意大利 歌唱风格,它的起源可追溯至17世纪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而美声唱法这一术语的使用则始于19世纪中期。 在演唱方法上,美声唱法要求保持口咽管道的开放和 喉型的稳定,以保证气流的流畅贯通和声音的纯净圆润、 铿锵有力,追求具有强烈光亮度的“声音集中点”;重视 口、鼻、胸式、腹式、胸腹式呼吸的协调、深沉,强调气 息的支持,要求自然放松;强调共鸣的作用,歌唱者必须 恪守这一发音模式,在服从共鸣的前提下,保证吐字的运 用自如;无论大音量时的声音饱满、坚实,还是音量控制 下的轻柔优美,均要求保持统一的口型和歌唱位置,保证 各音区之间的转换自如、音色统一。
第二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
据研究,与美声唱法相比较,通俗唱法在风格和方法上大 致有以下一些特征。 (1)歌唱强调自然与个性特色,不像美声那样规格化。形 成自然与个性特色的主要因素是“感觉+方法”。 (2)在体现“声情并茂”这一歌唱艺术准则上,对“情” 的要求更高。美声唱法的技巧难度和音色美化追求往往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演唱者“情”的不足;而对于通俗唱法来 说,在“自然与个性”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现。换 句话说,就是感觉比嗓子和技巧更为重要。 (3)歌唱时下巴放松,不压喉咙。在美声唱法中喉头要保 持稳定,不允许向上,而通俗演唱无此禁忌。
第一节 人声的类别与组合
3)男低音
男低音是男声中的最低声部,音域通常在大字 组的E到小字一组的e之间,按音色的特点也可分为 抒情男低音和浑厚男低音等。男低音的音色深沉浑 厚,适宜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情感。如马可
等作曲的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唱的那首《十里
风雪》,就是一首典型的男低音独唱曲,用浓重的 歌声充分表达了埋在心头的满腔悲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