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控制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6月中心ICU、检验科、急诊病区、产科四个科室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这四个科室的物面荧光标示外环境清洁情况及ICU外环境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临床控制措施,2016年9月随机抽取我院重点科室中心ICU、烧伤一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控制措施的效果。
结果:三季度中心ICU清洁前、后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0.00%和16.67%、烧伤一科的分别为50.00%和27.27%;三季度中心ICU和烧伤一科清洁前后的细菌检出率均相差较大,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季度烧伤一科、中心ICU的清洁率均为100%,比二季度中心ICU的清洁率61.19%大幅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x2=7.6350,P<0.05)。
结论:清洁消毒是保证医疗环境达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而物面的清洁消毒能有效去除多重耐药菌在物面的定值。
我院通过提高保洁工作的质量,有效地降低了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防止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减少了医院的感染。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检出率;保洁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简称院感科)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然而,日益增多的多重耐药菌导致控制工作面临非常大的困难[1]。
多重耐药菌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具有耐药性,引发细菌感染后,患者病情复杂并具有反复性。
特别是对于容易发生感染的例如中心ICU、产科、烧伤科等重点科室来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多种治疗操作具有侵入性,从而患者具有高危的医院感染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细菌的感染[2]。
我院院感科针对本院2016年二季度的荧光标示外环境清洁情况及ICU外环境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临床控制措施,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3月-6月我院院感科对四个科室(中心ICU、检验科、急诊病区、产科)物面作荧光标示,全院的物面平均清洁率43.20%;中心ICU的物面清洁率为61.19%;检验科物面清洁率为21.43%;急诊病区物面清洁率为32.26%;产科物面清洁率为26.87%。
对中心ICU进行外环境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分析,清洁前采样16份标本,5份标本检出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31.25%;清洁后采样15份标本,2份标本检出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13.33%。
1.2方法
二季度荧光标示外环境清洁情况数据表明全院重点科室的外环境清洁率较低,而中心Icu清洁前后的外环境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表明,清洁前后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相差较大(31.25%vs 13.33%;X2=6.3847,P=0.0014),物面的清洁消毒能有效去除多重耐药菌在医疗环境中的定值。
院感科根据二季度数据指导各科室采取下列相应的临床控制措施:(1)院感科每天把全院各病区的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通过OA通知保洁物流部;(2)院感科与保洁物流部一起制定更详细的病房各种物品的清洁消毒的指引;(3)保洁物流部参考消化科的工人培训教材,加强对全院工人日常操作的培训;(4)临床科室加强对工人日常操作的指引;尤其是病区多重耐药菌的病人物面,要告知工人一天三次用含氯消毒剂擦拭;(5)医疗仪器的物面擦拭由临床科室的护士执行,不得交由工人执行。
2016年9月院感科随机抽取我院重点科室中心ICU、烧伤一科作为研究对象,监测临床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1.3判定指标
观察医院病区外环境清洁率和病区外环境细菌检出率,清洁率高、细菌检出率低表示临床控
制措施有效[3]。
病区外环境清洁率通过调查病区物体表面的环境生卫保洁情况来判定。
调查方法及判定标准为:第一天清洁工人进行保洁工作后,先采样然后再用荧光笔标识目标区域。
标识的区域包括:病人的台面、床头柜面、床栏、电脑鼠标垫、心电监护仪面板、治疗车、治疗台等。
第
二天清洁工人进行保洁工作后,用荧光电筒照射第一天标识的区域,如果标识均被清洁擦拭
干净不留痕迹,则清洁率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26.0的统计学处理。
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
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区外环境清洁率
2016年9月对烧伤一科、中心ICU进行外环境荧光标示共87点,87点均被有效清除,外环
境清洁率为100.0%,与二季度中心ICU的清洁率61.19%相比,清洁度大幅提高,数
据具有统计学差异(X2=7.6350,P<0.05)。
2.2外环境细菌检出率
2016年9月对中心ICU清洁前采样10份标本,阳性检出标本为6份,其中1份检出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1份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其余4份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阳性检出率为60.00%,清洁后采样12份,阳性2份,其中一份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1份检出阴沟肠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6.67%,清洁前后的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X2=8.6047,P<0.05)。
对烧伤一科清洁前采样8份标本,阳性检出标本为4份,其中1
份检出屎肠球菌,1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份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
为50.00%,清洁后采样11份,阳性3份,其中1份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2份检出凝固
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为27.27%,清洁前后的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3061,P<0.05)。
清洁前后细菌检出率详见表1.
3.讨论
本院2016年2季度院感科调查数据发现,我院的物面平均清洁率仅为43.20%,数据表明清
洁工人平时的清洁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无法保障医院医疗环境达标。
为了提高保洁
工作质量,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院感科根据二季度数据指导各科室采取相应
的临床控制措施,实施后,三季度医院的清洁率达到100%,数据表明,我院各科室的保洁
工作质量大大提高,各科室相应的临床控制措施有效[4]。
同时,对我院重点科室中心ICU和
烧伤一科清洁前后的细菌检出率进行调查发现,清洁前后,细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物面的清洁消毒能有效去除多重耐药菌在物面的定值,各科室应该
重视物品的清洁消毒,有利于医疗环境达标。
但是,中心ICU清洁后的细菌检出率仍有
16.67%、烧伤一科仍有27.27%,数据说明清洁消毒工作虽然能够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但是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因此,各科室应当进一步加强工人使用含
氯消毒剂浓度的测试,一床一巾的落实到位,同时,临床科室落实医疗仪器的物面擦拭应由
临床科室的护士执行,不得交由工人执行[5]。
总之,通过提升保洁工作质量,以提高清洁率,能显著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保障
保洁工作质量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曲俊彦,吕晓菊.感染科多重耐药茵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6,28(1):57-62.
[2]许新玲,王春香,梁华,等.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9):871-873.
[3]田文成.李兴祥.浅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防控对策 [J].饮食保健,2017.4(23):56-57
[4]周斌.吴伟.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部医
学.2014.26(4):428-429
[5]高世华.陈家龙.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9):53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