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全球气
候变化协议。
该协议于2015年12月1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通过,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以下是对该协定的一些
相关参考内容:
1. 协议目标: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加强全球对抗气候变化的行动。
协议的核心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
2摄氏度以下,并尽可能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以减少全球暖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2. 自愿减排:巴黎协定采用了国家自愿减排的原则。
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能力制定减排目标并提交国家自愿贡献目标(National Contributions)。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衡量、可追踪和可
核查的。
各国必须每五年重新评估和加强其减排目标。
3. 透明度与监测:协议要求各国报告其减排努力和成果,并接受国际评估和审议。
各国需要提供关于减排行动和支持政策的详细信息,并允许其他国家对其行动进行监测。
此外,透明度还包括了关于资金流动和技术转移的信息披露。
4. 资金支持与技术转让:协议承认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责任。
协议鼓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帮助他们实现减排目标。
5. 弹性机制:协议为各国提供了灵活性,允许各国采用不同的
途径来实现减排目标。
协议鼓励各国共同开展减排计划,并通过可转让和可退还的减排单位间接合作,例如碳市场等。
6. 影响最不发达国家和适应:协议特别关注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和支持适应措施。
协议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减排措施时获得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
此外,协议还设立了“适
应基金”,用于资助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7. 协同行动和合作:巴黎协定强调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行动。
各国将加强互相努力和沟通,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以促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总结起来,巴黎协定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控制。
该协定强调了国家自愿减排、透明度与监测、资源支持与技术转让、灵活性、最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和适应,以及协同行动与合作等关键原则。
通过这些原则,巴黎协定为各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框架和行动方针,以应对气候变化并维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