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喉罩通气全麻在临床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喉罩通气全麻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带压力指示器普通型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本
院180例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90例,开腹妇科手术50例,骨科手术40例)
应用喉罩情况进行分析。
记录置入喉罩操作成功率,记录置入前、置入后2分钟、拔出前、拔出后2分钟的HR、S B P、D BP的变化,观察拔出喉罩后罩囊内有无
污物,有无返流误吸发生,询问患者有无咽喉部疼痛。
结果喉罩置入有1例失败,成功率99.6%。
HR、SBP、DBP置入后与置入前比较、拔出后与拔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拔出喉罩后有5例罩囊内出现少量分泌物,有1例自述有咽喉部痛,无返流误吸发生。
结论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维持方法,是气管内插管的补充。
在临床麻醉的应用中有其独到的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喉罩全麻应用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49-0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sure indicator with normal laryngeal mask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anesthesia. Methods: 292 cases of hospital surgery (includ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140 cases, 100 cases of abdominal gynecological surgery, orthopedic surgery, 52 cases) laryngeal mask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Record the success rate of
laryngeal mask insertion, into the record before, placed after 2 minutes, pull out the front, pull out after 2 minutes of HR, SBP, DBP changes were observed after laryngeal mask hood
pulled capsule with or without dirt , with or without reflux aspiration occurred, asking whether patients throat pain. Results: LMA insertion failed in 1 case, the success rate
of 99.6%.HR, SBP, DBP after im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 implantation, after
pull out pull out befor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ull out 5 cases
of laryngeal mask hoodcapsule after a small amount of discharge, 1 patient reported having throat pain, regurgitation without aspira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LMA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airway
maintenanc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s added. In clinical anesthesia application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Laryngeal mask anesthesia applicati
喉罩主要由套囊、喉罩插管、指示球囊、充气管、机器端接头和充气阀组成。
适用于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病人,以达到上呼吸道通畅。
特点有: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呼吸道机械性
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术后较小发生咽
喉痛;无需使用咽喉及肌松剂便可置入;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
可掌。
现将我院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腹腔镜手术90例(其中胆囊切除术45例,妇科手术45例),开腹妇科手术50例,骨科手术40例,年龄17~75岁,体重45~76k g,A S A分级I~I I级,无重要脏器疾患。
手术时间40~180分钟。
排除口咽部炎症、呼吸
道疾患及张口度受限的患者。
麻醉方法全部患者常规术前禁食水。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道,
同时常规检测ECG、BP、HR、SPO2。
体位均为仰卧位。
麻醉诱导用药:咪唑安定2~3mg,舒芬太尼0.2mg/kg,,丙泊酚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
采用天津美迪
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喉罩,为带压力指示器普通型。
根据体重选择喉罩型号,一般3~4号。
置入方法:将喉罩充分排气,用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其尖端和
背侧面,患者头轻度后仰,左手牵引下颌以展宽口腔间隙,右手按握笔式夹住喉罩,罩口朝下颌,正中线贴咽后壁向下置入,直到不能再推进为止。
喉罩插入后,气囊充气。
成功标准:施行正压通气,病人胸廓起伏良好,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
清晰,无气体从口咽部漏出。
当确定成功后放置牙垫,固定喉罩。
麻醉维持用丙
泊酚400m g+舒芬太尼50ug泵入,根据麻醉深度调节速度(10m l/h、15m l/h、
35m l/h),术中间断静脉推入维库溴铵2~4mg。
麻醉机参数设置:VT10m l/k g,R R12次/分,吸呼比1:2。
观察项目记录置入喉罩操作成功率(操作3次以上改为气管插管,视为失败),记录置入前、置入后2分钟、拔出前、拔出后2分钟的HR、SBP、D B P的变化,观察拔出喉罩后罩囊内有无污物,有无返流误吸发生,询问患者有无咽喉
部疼痛。
统计分析用S P S S13.1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喉罩置入有1例失败,成功率99.6%。
HR、SBP、DBP置入后与置入前比较、
拔出后与拔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拔出喉罩后有5例罩囊内出现少量分泌物,有1例自述有咽喉部痛,无返流误吸发生。
3 讨论
喉罩刺激性小,不引起呛咳,对口咽及声带无损伤,置入和拔出时心血管反
应小,术后并发症少[1]。
而气管插管能引起口咽、声带及气管各部位的损伤。
喉
罩避免了气管插管的缺点,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适用于仰卧位3h内
全麻的气道管理,也适合急救及困难气道的患者[2]。
因为体位改变可能使喉罩移位,所以不适合侧卧位手术。
由于喉罩容易耐受,病人苏醒过程非常平稳,体内
药物代谢完全,病人能很清醒地配合医生的要求。
拔除喉罩时所产生的心血管反
应很小,对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安全指数相对较高。
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
道维持方法,是气管内插管的补充。
在临床麻醉的应用中有其独到的优点,值得
推广。
我们应用的是普通型,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基层单位。
现在已有多种类型
的喉罩,功能更加完善,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更加广泛[3]。
手法操作和熟练程度在
此系统的操作过程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4]。
在熟练掌握了喉罩置入和气管导管置
入方法后,才开始正式本试验的研究。
在放置喉罩后如果喉头位于视野的中央,
直接进行气管插管。
如不能显示喉头,一般考虑可能是会厌的原因、组织阻挡或
分泌物影响,可分别进行调整[5]。
如视野中只显示部分喉头,可能是会厌偏大、
低垂影响声门暴露,可在直视下左右或前后调整喉罩[5],如无明显改善,可将喉
罩稍退后1c m左右,上提喉罩的前端暴露声门;如仍然不理想,可以将喉罩退
出后重新操作。
如发白的视野中有暗的区域,可能是光源太亮或分泌物太多影响
所致,可以调节光源,并通过喉罩管腔吸引分泌物;如果视野一片红一片白无任
何解剖结构,可能是会厌或组织阻挡或分泌物、润滑剂堵塞光纤通道入口,应充
分吸引,上提会厌,如果可以暴露声门,则可以直接气管插管,如果仍然无任何
解剖结构,则退出喉罩清洗分泌物后重新操作。
经过上述方法调整喉罩,仍有一
些病例喉头显示不满意或无法显示,此时可以直接尝试气管插管,大部分也能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在放置喉罩前即调整好焦距,如果在操作过程中视
野显示不满意与焦距关系甚微,故不建议在操作过程中调焦,可以调整光源的亮度来帮助获得清晰图像[5]。
总之,喉罩系统可以在直视下进行调整, 暴露喉头的位置, 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且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保证良好的氧气供应,从而在气道管理中尤其是困难气道管理中具有较理想的应用价值,为解决临床气管插管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维娥邵雪梅.喉罩通气全麻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536~537.
[2]薛富善,主编.麻醉科特色治疗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5.
[3]周仁龙,杭燕南.第三代喉罩的临床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880~882.
[4]Kumar A. Tracheal intubation of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Br J Anaesth,2007,98(4):547~8.
[5]Liu EH, Goy RW, Chen FG. An evaluation of poor LMA CTrach views with a fibreopticlaryngoscop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rective measures. Br J Anaesth,2006,97(6):8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