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洞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交底
涵洞施工中主要出现以下施工质量问题:
1、表面蜂窝、麻面
主要表现在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形成麻面。
或者石子多,砂浆少,石子之间出现很多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强度和抗渗性。
2、沉降缝漏水
主要表现在沿沉降蜂漏水,严重的发生沉降缝发生错位。
影响墙壁的美观、通道积水,妨碍两侧居民通行。
3、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混凝土拆磨硬化后,混凝土颜色不一致。
影响混凝土外观。
4、墙身不顺直、跑模
主要表现在墙身垂直度偏差过大,或墙身厚度不一。
影响墙身外观质量,并产生墙身局部受力不均匀。
5、整体式通道不均匀下沉
主要表现通道沉降缝产生差异沉降。
不均匀沉降导致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通道刚度及其耐久性安全性能以及路面行车安全。
6、盖板台帽标高偏低或偏高
主要表现在台帽高低不平,纵坡线形较差。
主要影响现浇盖板钢筋保护层偏厚或偏小,影响盖板受力不均匀。
下面根据上述现象,逐条分析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措施。
(1)蜂窝麻面
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处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等杂物,
拆模时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特别是
高温时,蒸发失水很快,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失水过
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涂,拆模时混凝土表面
粘结模板。
4、摩板接缝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沿缝隙漏浆,混凝土
沿模板缝面出现麻面。
5、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筑,振捣不密
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
振而产生蜂窝。
6、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
振不出水泥浆,导致离析。
预防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等杂物。
2、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
不留积水。
模板缝隙拼装严密。
如有缝隙采用土工布、
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处理措施:采用水泥砂抹面处理,具体如下:先将表面松
散不牢的石子剃凿掉,用钻子将表面凿毛,清理后,用刷子冲水刷干净。
如窝、麻面不深,表面处理后,可用水泥素灰打底,用1:3.5水泥砂浆找平抹压密实。
如蜂窝、麻面面积大而稍深,基层处理后,用水泥素灰和1:3.5水泥砂浆交替模压至基层相平即可。
干硬后,进行打磨处理使混凝土颜色一致。
(2)沉降缝漏水
原因:主要是
1、油毛毡固定位置不当,造成位置偏移。
2、涂沥青不规范,油毛毡粘结不严。
3、地基沉降变形,构造物产生差异沉降,造成沉降缝上
下错位,止水带被剪切破坏。
预防及处理措施:
1、及时做好涵洞墙身PVC管的封堵填塞。
用木塞楔入孔
内,外摸砂浆填平。
2、墙身外侧沉降缝用沥青油毛毡包裹三层,三层沥青涂
抹均匀,宽度大约30公分左右。
要保证沉降蜂位置处于正中。
台背回填前,整个涵洞外侧除基础部分、八字墙外涂沥青防水材料,回填时应注意不要破坏油毛毡。
洞内沉降缝用M10水泥砂浆处理。
3、在沉降缝构造处理上,应使沉降缝防止垂直错位、阻
止剪切破坏的功能。
就是在涵洞划分施工单元组时应
特别注意不同土质的承载力处理。
做好基底换填工作。
(3)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原因:
1、使用了不同品牌或不同批次的水泥。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没有达到最短的搅拌时间。
3、浇筑混凝土中间间隔时间过长。
预防:由试验室派专人负责搅拌站的材料和监督搅拌时间。
(4)墙身不顺直,跑模
原因:
1、放样不准确。
2、支撑不稳固,模板受物体猛烈冲撞后,发生倾斜变形,
事后又未进行纠正。
3、模板刚度不够。
大模背面的槽钢(龙骨)间距过大或所
用面板钢板太薄<4MM,模板自身变形,扭曲严重。
4、振捣器长期猛振模板表面,使板面局部损伤。
5、安装及拆模过程中用大锤或撬棍猛击模板板面,使板面
造成严重缺陷。
预防措施:
1、支摩过程中要反复用线锤靠吊,先安装正面大模,
通过地脚螺栓调整,用线锤吊垂直后在安装反面大
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侧用线锤在校核。
最后用穿
心螺栓或拉杆固定正面、反面大模并随着用线锤校
核其垂直度。
2、支模完毕经校正后如遇有较大的冲撞,应重新用线
锤复核校正。
3、日久失修变形严重的模板不得继续使用。
4、刚度不够的大模板,可加密背面钢龙骨,即在原来
两根之间加一根。
5、不得用振捣器猛振大模板或用大锤、撬棍击打钢
模。
6、穿墙螺栓或拉杆部位的钢板宜适当加固,加固方法
采用贴上一块小的方行厚钢板。
处理方法:垂直[偏差在3MM以下的,可将部分墙面剔毛,用107胶水泥浆刮平,超过3MM而在15MM以内的,将部分墙面剔毛后,宜用水泥砂浆找平。
此项处治方法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
垂直偏差严重者〈全高垂直偏差超过30MM〉,应在拆模后立即将混凝土凿掉,重新立模浇灌混凝土。
对凹凸不平的墙面,拆模后立即进行修补。
(5)整体式通道不均匀下沉
原因:主要原因是通道下的地基下层承载力不足,引起通道不均匀下沉。
次要原因是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着支撑底部松动,以及拆模时间过早,导致不均匀沉降裂缝出现
预防措施:
1、加强地基的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
开挖后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地基部位处理后方
可浇筑通道基础。
2、合理设置沉降缝,一般5-6米一道。
并保证沉降缝宽
度。
3、模板应支撑牢固,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6)盖板台帽标高偏高或偏低
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收浆工作未作好。
预防: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派专人负责台帽的找平和收浆。
处理措施:对于偏高的台帽在现浇盖板之前人工凿平,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平;对于偏低的台帽在现浇盖板之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补平。
在现浇盖板时注意台帽位置铺三层油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