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习题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展 9.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 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C)。 A. 教 育 内 容 B. 教 育 方 法 C . 教 育 目 的 D.教学组织形式 10.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 (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 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 果,这是在说(A )。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 学大纲 1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 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B )。 A.从各自理想出发,使各个价值得到充分发 展 B.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 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C.德、智、体、美相结合的全面发展 D.自由天然性得到自由发展 1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我国教育目的发生了多次变化,说 明了教育目的受( C)的影响。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理论 C.政治经济的影响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二、多选题 1.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ABCD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 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C.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师的教学质量 E.教育方法的选择 2.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ABCDE ) A.教育政策的制定 B.教育制度的建立 C.教育内容的确定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教育效果的评价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 ABCDE)。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C.人们的教育思想 D.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E.马克思阐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判断题】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 制度,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V) 3.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 的出现 4.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5.【多选题】学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类型 有(ABC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多轨制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 子癸丑学制 7.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 子癸丑学制 8.今后一个时等教育 C.改革创新 D.提高质量 9.【多选题】义务教育的特点是( BCD)。 A.系统性 B.普及性 C.强制性 D.免费性 10.义务教育发源于( C)。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11.我国在哪一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 A.1982 年 B.1986 年 C.1988 年 D.1990 年 12.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是( )。 A.《终身教育》 B.《论终身教育》 C《. 终身教育导论》 D《. 终身教育——21 世 纪的教育改革》 13.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 教育家( )。 A.保罗朗格朗 B.耶克利斯 C.瓦根舍因 D.布鲁纳 14.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展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率作用 的是( A)。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D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 12.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 造精神和(C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 造能力 课堂练习五 一、选择题 1.“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 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 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和( A)。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 导作用 4.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涂尔干 C.巴格莱 D.卢梭 5.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6.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和要求是( )。 A.培养劳动者 B.全面发展 C.社会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机器大生产 7.规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是(B )。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法 D.教 育途径 8.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 A.提高国民素质 B.面向全体学生
育的 4 个支柱,包括(ABDE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做人 D.学 会共同生活 E.学会生存 一、单选题 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 初期的现代学制是(D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我国于(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1984 年 B.1986 年 C.1988 年 D.1990 年 3.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 A.6 年 B.5 年 C.8 年 D.9 年 4.20 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 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5.“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 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 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 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 6.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培养目 标是( )。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 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 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7.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 A“. 壬寅学制”的颁布 B.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C.义务教育的普及 D.废科举,兴学校 8.2010 年颁布,指导我国未来 10 年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9.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
4.素质教育的特点有( )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发展性 D.开放性 E.教育性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________________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 过程中,在完成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 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 生的预期变化。 3.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唯一途径。 4.素质教育以________________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的教育。 四、判断题 1.教育无目的论承认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 身。(V ) 2.学校教育产生以后,学校教育(狭义的教 育)与广义的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 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 更强。( V) 3.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科 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V ) 4.持社会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 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 人。( X) 5.20 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 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 具 体实践。( V)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 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X ) 7.从我国教育目的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 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分向,始 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V) 8.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X) 9.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 好。( X) 10.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 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X ) 五、名词解释题 1.教育目的 2.素质教育
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称为(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 务教育 10.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A.创新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多选题 1.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 )。 A.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 等教育 E.职业技术教育 2.学制具体规定着( )。 A.学校的性质 B.学校的任务 C.入学条件 D.修业年限 E.学校之间的关系 3.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有()。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D.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E.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 4.教育制度在形式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分别 为(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后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E.无制度化教育 三、填空题 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 初 期 的 现 代 学 制 是 _____ 壬 戌 学 制 _633__________。 2. 我 国 于 ____1986____________ 年 颁 布 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 九年制 义务教育。 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 4.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 ________学制________。 5.小 学阶 段 要注 重“双 基”的 培养 , 其 中 ,“ 双 基 ” 是 指 ____ 基 础 知 识 __________和 __基本技能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 )活动 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 切教育 2.(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 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 育目标 3.【多选题】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4.【多选题】教育目的层次包括(ACD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 目标 E.社会的价值取向 5. 【 多 选 题 】 教 育 目 的 评 价 作 用 指 的 是 (ACE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 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 是 (C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全面发展教育中(A )起着灵魂和统率的 作用。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 8.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D )。 A.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 B.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 开拓精神的人 C.适应时代精神,强调个性发展 D.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四有”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 9.素质教育是以( B)为重点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