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5T09:37:49.9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8月8期作者:罗希[导读] 此次课题研究特以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实施为切入点分析,探讨此模式实践后的具体效果,并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产科护理新模式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的效果。
方法:选择在2019年10月~2020年4月间的产妇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的要求分为不同组别,每组均50人。
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行护理新模式,最终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
结果:采用差异性护理模式之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2.0%,剖宫产率8.0%,而对照组对应为54.0%、46.0%,P<0.05。
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运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剖宫产
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产时选择剖宫产,以减少生产时所带来的巨大痛感。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我国剖宫产率达46.20%,超出世卫组织所推荐数据的三倍左右。
其实,要想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在临床上更多的是强调采用自然分娩法,从而帮助产妇在分娩后能有效康复。
在此背景下若是使用传统护理模式,不但不符合现代医疗服务理念,且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鉴于此,此次课题研究特以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实施为切入点分析,探讨此模式实践后的具体效果,并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下,本次实验特选择了100例产妇,其入院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4月。
根据随机数字表划分组别,每组均50人。
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在22.4~36.9岁,均龄(27.45±2.10)岁,孕周(39.00±1.70)周,平均产次(1.5±0.3)次。
而研究组中,产妇年龄在21.45~35.8岁,均龄(26.87±2.30)岁,孕周(39.15±1.54)周,平均产次(1.4±0.4)次。
对比其他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所有产妇最初均倾向于选择自然分娩。
具体实践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而研究组采取护理新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护理操作方面的优化,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1.2.1产前保护与产前教育
①入院教育。
安排护理人员为产妇及家属发放关于分娩、自我保护等相关宣教资料,同时提前告知产妇关于分娩前需准备好的物品;此外,还可为产妇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助产士、主治医师。
②心理指导。
一方面,积极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相关知识所具有的错误认知,使之明确到产道、产力、产妇的心理、胎儿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保障多种因素间达到协调状态,才能更好地保障分娩顺利。
另一方面,提前告知产妇分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自然分娩受阻而转用剖宫产的方式,因而宽慰产妇要保持良好心态,减少焦虑、过度担心等情绪。
③饮食护理。
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口味喜好、营养状况及需求等),合理安排饮食,不但利于减少高危妊娠的风险,还能为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创造出良好条件。
④强化护理管理:采用新型产科护理后,要保障能实现产妇生产的各个阶段的衔接。
若发现存在高危产妇,应当及时安排专科护理管理,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因高危因素给产妇分娩带来不利影响。
1.2.2产时人性化护理
新模式下的产科护理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除了保障顺利分娩外,更强调要保护及支持产妇,促进分娩理想值。
由于分娩时同时具备着内心压力和宫缩所造成生理疼痛,一旦未能做好情感支持,很容易加大产妇内心的痛苦。
鉴于此,在分娩时采用人性化护理,以保障产妇身心健康为工作核心有着重要意义。
①提前告知产妇分娩时相关护理流程,用专业化的态度来获取产妇信任,减少其内心恐惧、焦虑之感。
②尽量从颜色、光线等方面将产房布置地有温馨舒适感,从而缓解产妇担忧及不安,利于其分娩。
③采用导乐陪伴分娩。
当产妇开始有规律地宫缩,可安排助产士助产。
首先,积极做好精神上的支持,耐心回答产妇疑问,密切观察其分娩情况并认真处理。
其次,帮助产妇调整体位,并指导产妇使用拉玛泽呼吸法,必要时可轻轻按摩产妇下腹部以减少疼痛。
最后,则是分娩完成后帮助产妇和婴儿接触,提倡“早接触、早吸吮”。
④镇痛护理:产妇有需要时采用镇痛护理,以减少其分娩时痛苦。
1.3、评价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分娩结局。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处理,X2值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2.0%,剖宫产率8.0%,而对照组对应数据分别为54.0%、46.0%,P<0.05。
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两组分娩结局对比(n.%)
3、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可知,剖宫产的实施,并不有利于母婴双方远期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妇机体恢复时间。
因此产科临床更多是提倡自然分娩。
但从目前产妇的认知情况来看,还是有许多女性未全面地了解到自然分娩的优势。
因此,新型模式的实施便势在必行,它能强化产妇对于分娩、喂养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然分娩率。
此次研究中所使用到的护理新模式,主要从产前的保护和教育、产时的人性化护理两方面落实,完善宣教、饮食、环境、心理支持等多项细节,从而确保产妇分娩过程能更顺利。
且研究数据结果也可显示,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数更少,P<0.05。
总而言之,产科护理新模式能提升自然分娩率,进而保障母婴健康,具有较高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晓萍.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3):123-125.
[2]周昌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5):456-457.
[3]宋婷.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人人健康,2020(11):186.
[4]杨树芝.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9):141-142.
[5]孙清焕.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