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教案《渔歌子》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教案《渔歌子》课堂实录歇后语比赛: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师:这儿就有一首写孩子钓鱼的诗:胡令能《小儿垂钓》。

读读,这小孩钓鱼时做什么了?再读读。

师:知道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来说两句。

生:姜太公钓鱼的钩子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

师:我还听说,他的钩离水面三尺,这能钓到鱼吗?
生:不能,他是在钓有个人。

师:哦,此话怎讲?
生:因为他在等一个好的皇帝来。

师;我明白了,你说的那个皇帝其实是一个王,是--
生:周文王。

后来周文王果然来了。

师:真的,姜太公是钓来周文王对他的重用,果然帮助周武王推翻了暴政,建立周王朝。

一、谈词,了解词牌:
师:在中国的诗歌宝库中,有很多诗词是写钓鱼的。

这节课,我们去欣赏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感受他的钓鱼世界。

师:咱们先来读读渔歌子。

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

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还有渔歌子。

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渔歌子,你会想到什么?
二、初读,读得有点词味
师:读这首词,每人最少读三次,第一次,要读得一字不错,字正腔圆。

第二次,要读得有板有眼,第三次,如果能读出点儿词的味道来,那你很了不起。

(指名朗读)(读音: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要读得像画。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
师:词的作者是张志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读了这么多遍了,你眼中呈现什么画面了?(闭目,听老师配乐朗诵)
师:你的脑海中有些画面了吗?试着读一读,脑中最清晰的那个画面要得让别人也能感受到。

生:(朗读)
师:读得有点儿画面的味道了,这样吧,动笔划划,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交流)
师:不仅是这些景物啊,还有很丰富的色彩呢,你看到哪些色彩了?
生:我看到西塞山是郁郁葱葱的,虽然词中没有写到山的颜色。

师:好,透过词看颜色。

生:粉红的桃花一大片。

还有白鹭和蓝天的颜色。

生:流水是绿的,因为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水也绿了。

生:还有青箬笠,绿蓑衣。

师:这样说着,我似乎觉得这画面中还有一些声音、还能让人闻到一些气息。

来,静静地,让我们走进这画面中,听--再闻闻--
(课件:流水声、鸟鸣声、蛙鸣......)
师:(音乐)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云雾缭绕,一群洁白的鹭鸶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近处,桃花盛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从你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画面了,拿起笔,用心写下那画面。

生:(写话)
生1:我看到......
师:等等,你站在哪儿看的?
生1;站在西塞山脚下,我看到一群白鹭悠闲得飞着,发出欢乐的叫声。

桃花声了,粉红的一大片,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红了。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唱着歌儿,一位老渔翁穿着绿蓑衣,戴着青箬笠,在溪上钓鱼。

生2:走在小桥上,只看见白鹭在苍翠的西塞山前慢悠悠地飞着,发出悦耳的歌声。

溪水唱着歌儿,哗哗地流向远方。

吸一口气,还能闻到桃花淡淡的清香。

桂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

蒙蒙的细雨飘在身上,凉凉的,真舒服。

老渔翁就这样静静地垂钓。

师:这桃花,这流水,不就是--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吗?来,咱们对读,你读画面,我读诗句。

生: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师:桃花流水鳜鱼肥。

(男女生对读。


师:这斜风,不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吗。


生:吹面不寒杨柳风,风里带着些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花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师:这正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啊!
(男生读画面,女声读诗句)。

师:这细雨,也正是--
生:雨丝细细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大地全笼着一层轻纱。

师:此景此情,情不自禁想吟一曲《渔歌子》。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我们似乎忘了什么?是画中的人。

青箬笠,绿蓑衣,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此时,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样的?
生:我看到他的神情是那么悠闲的,
生:是自在的,从容的。

生;他是快乐的。

师:啊,青箬笠,绿蓑衣里藏着是一份悠闲和自在。

来,让我们静静地站在桥上,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吟诵--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我们刚才通过词去想象画面,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富的画面。

这是读诗词的好方法。

三、拓展,品出钓中情:
师: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有这样无限的想象空间。

读诗歌,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

了解张志和吗?
师: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

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

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生:哥哥,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

生:哥哥,我不想去做官了,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

生:哥哥啊,看到那些官场上的人那么明争暗斗,我实在不想跟他们一起,在这里,我天天在钓鱼,多舒服啊。

师: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
生:我钓的是自己悠闲的生活。

生:我钓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这
面镜子,想着想着,仿佛自己就是跟一些神仙高人在谈话。

后来写成《玄真子》。

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

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让我们再来诵读。

(配乐)
四、延伸,研究钓之蕴:
师: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古诗就有很多写垂钓、渔翁的诗歌。

(课件出示)
绝句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配情景图)
(齐读)你的脑中一定有了很多问号,请说说。

联系他的生平,也许你会有所了解。

师:柳宗元的这一钓,也许有更多的含义,这并不是我们童年纯真的心灵用三言两语便能读透的,就让它做为一个问号保留在我们的
心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你们对诗歌的那份执着和热情,你会读得越来越多的含义。

江村即事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鱼翁柳宗元
鱼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钓鱼诗唐李贺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菰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余。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像张志和一样,他们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所有就有了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诗歌。

要读懂这些诗歌,我们得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