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A:你好,读弟子规了吗?
B:没,老师没让。
A:快读吧,警察最近查这个,你不会抓你局子里去。
B:晕,快背。
《弟子规》剧本点评大盘点
2010年1月7日接到老师的任务要为我们四(5)班写一个《弟子规》剧本。
虽然以前写过一个剧本,但有关《弟子规》的剧本还是下笔难。
于是,我借助cy52这个平台发布了求教纸条。
很快就收到很多建议,并写了博文《大家都在帮我写“《弟子规》剧本”》。
10日中午,我终于写完了剧本。
中午13:00又借助cy52平台,向老师发了纸条,请老师批改和点评,到发稿为止,已收到许多点评意见。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如何写好《弟子规》剧本或其他剧本,获得一点知识,现盘点如下:
★洋妈
中天的这个剧本写得非常好!情节紧凑,刻画分明,重点突出,主题明确。
预祝你演出成功!演绎中,要处理好剧中人物的定位:
爷爷:《弟子规》的终身受益者形象。
爸爸妈妈:《弟子规》的践行者形象。
哥哥小明:《弟子规》的初学者形象。
妹妹小红:《弟子规》的待学者形象。
《弟子规》是中华礼仪的精髓,所以应让这种精华融汇渗透到剧中的所有情节之中!例如:
1. 妈妈出场语中“那两个小兔崽子”可改为“那两个小懒虫”。
突出语言之“雅”。
2. 哥哥下场叫醒凌乱的妹妹上场时,既然妹妹是慢吞吞,哥哥就应该跑在前头而不应该“在后面跟着”,建议改为“哥哥在后面用力地推着妹妹上场”,突出妹妹的“惰”。
3.“大清早的就叫大家起床”改为“大清早的就叫人家起床”,突出妹妹这个“反面”。
4.“我还没有做呢!”改为“我还没有做完呢!”。
妈妈不“惰”。
5.“那我再等等吧!咦?我怎么总感觉忘了什么呢?”改为“那我再等等吧!咦?我怎么觉得小明忘做了什么啦?”爸爸作为“谨”的榜样是不应该“忘”的,所以把这个“忘”交给初学者小明来做会更合适些。
因此下句也改为“小明:哎呀!我忘刷牙洗脸了!这就赶紧去!”
6.“刷牙可以让牙齿清洁、更加坚固!你看《弟子规》上写的……辄净手。
”这句改由“爸爸”来说。
反衬《弟子规》的权威性。
7.“张红(用赌气的口气):哼!刷就刷。
(愤愤抓起杯子,拿起牙刷刷牙)”建议改为“张红(用接受的口气):噢!知道了!我这就去刷。
”(离场,下句“吃什么呀?”应答中返场)表示妹妹在《弟子规》指引中获得进步。
8. “爸爸、妈妈:小红呀,粥是很有营养的。
快吃点粥吧!”改为:“小明:粥很有营养,也可润喉啊!”反衬下句《弟子规》论述中的说服力。
9.“张明: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拿起《弟子规》,翻到某页,读起来)对饮食,……不要吃饱了硬撑。
”拆为两句:
“爸爸: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拿起《弟子规》,翻到某页,读起来)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妈妈:那意思是说,对于饮食,我们不要挑挑拣拣;吃饭吃饱就行了,不要吃饱了硬撑。
”这是第一定格场景,注意语气身份、形象定位,并通过相互对话使出场人物汇集出镜。
10.“张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又翻开《弟子规》)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意思是:做事不要急,否则就会频频出错;做事不要因为难就不做,也不要因为简单而马马虎虎。
”拆为两句:
“爸爸:是啊,《弟子规》上说: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意思是说:做事不要急,否则就会频频出错;做事不要因为难就不做,也不要因为简单而马马虎虎。
”
“张明: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11. 结尾朗诵非常不错,作为第二定格场景,全员出镜,集中点题。
赞一个!
补1、张红(用接受的口气):哼!知道了我这就去刷。
(抓起杯子,拿起牙刷离场)
妈妈:快来吃早餐呀!
(张红返场)
这段应该是张明、张红一块离场去洗漱。
接着又一起返场的。
补2、爸爸、妈妈:小明,粥是很有营养的。
也可润喉啊!
这段角色弄混了,应该改为:
张明:粥是很有营养的。
也可润喉啊!
以上是我走马观花之后的建议,给你修改参考,再次预祝你表演成功!
★王者风范
真不错,剧情中人物特点分明,通过妹妹不早起床及吃早餐妹妹挑食等事例,将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贯穿其中。
可以将妹妹的表情再鲜明一点,夸张一点就会更好,比如作鬼脸,伸舌头,嘟着嘴角,不但可爱而又调皮,爸爸描写的太少了,本应该是起模范作用的大人物让你弱化了,只有两三句话。
可以在小明说完后,耐心地面带微笑地对小红说:”你哥哥说的对啊,不应该挑食,这样营养会不均衡的。
只有不挑食,你才会又聪明又漂亮的。
同学和老师会更加喜欢你了“,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妈妈不要打呵欠这个表情也许会好一点,你认为呢。
★豆豆小管
中天,你好!惭愧呀,姐姐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不过妄加修改,只说一下我的感觉,我们一起讨论咯。
我剧本整体觉得写得很好呀,不过好像缺少张明的表情,比如他读《弟子规》的时候要怎样表现呀,还有,也要备注一下爸爸妈妈听到兄妹两的对话,是什么反应呢,他们不必用语言,表情就好。
剧本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相应的语言(包括说话的语气)、动作及心理动态的,你说呢?另,我觉得名字也要改改,张明张红太普通的名字,就像我们博客昵称一样,最好是角色和名字相匹配!
周三就要交稿,时间很紧啊,中天加油!
★◆`尐儍苽♂剧中人物特点鲜明,很有韵味,赞一个喔!!!
★陈英健
看了你的剧本,受益匪浅。
我也背过《弟子规》。
★小猫咪
谢谢你的信任,但是你的剧本真的是无可挑剔,不能帮你修改,真是不好意思啊!
★玄武居士
中天:
你好!我把你编写的剧本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且放大了仔细研究了一遍.不是我敷衍,真的是你写得太好了,简直是无可挑剔!只要你们在演出的时候再下点功夫,保证一炮打响.在此,我提前预祝你们的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09届12班弟子规剧本《言而有信》
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剧情梗概:明朝著名文学家宋濂,他从小就很爱读书,但家里太穷,根本买不起书,他常常只有借书读。
但是许多富有的人家虽然藏书很多,却不愿意借给他。
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厚厚的书。
到了第十天早晨了,天下着大雪,那富户人家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着风雪把送了回来。
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人物:宋濂、宋濂母亲、老师、张大人
道具:一张桌子、一支毛笔、一卷书
旁白: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
每次借书,他都
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向张大人借书。
张大人:濂儿,此处好书尚多,随意挑选吧!
宋濂:好书啊,好书!张大人,此书三日之内一定奉还,绝无延期。
张大人,濂儿告辞了。
旁白:可是宋濂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母亲:濂儿,子时都过了,这么寒冷,天明时再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着这卷书看。
宋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不管人家等不等这卷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
旁白:次日宋濂来到张大人家里还书。
张大人:呵呵~濂儿年岁尚小,却为人守信,贵为难得呀!
旁白: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
母亲: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旁白:于是宋濂冒着严寒风雪向老师家赶去,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称赞道。
老师: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呀!
旁白:从宋濂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宋濂的诚信,促使了他今后的成功.宋濂的诚信故事,都是一些非常非常微小的事情.这,正是我们诚信文化发展的基础。
也许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我只要在大事上做到诚实守信,对于一些微小的事情,常常因为不重要而忽略掉.诚然,在大事情上,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谨慎,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信用.但是古语曾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有做小事情的点点滴滴,我们才会在大事情上临危不乱。
《弟子规》主题话剧
剧情梗概:主线讲述一个年轻人,通过与家人、同事的接触,一点点完善自己,经历迷茫、徘徊、反省的阶段,最后完成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升华。
辅助线路则在这个过程中穿插《弟子规》中的思想,以其为主旨,阐述圣人古训在当今社会的渗透与延展。
第一幕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剧情设定:作为总序,独立于整个剧情之外,回归古代,展现先圣教学场景,配以群诵《弟子规》声,外加古典音乐及舞蹈,作为烘托。
角色设定:一位先生(陈旭栋),六位学生(梁皓郑宇新邢梦洁郭晓廷李婷李仁炜),一位舞者。
道具设定:桌子一张,椅子六把,戒尺一把,纸张若干。
服装设定:7套古代学士装(区分师生),水袖服装一件。
剧本:略
第二幕
入则孝出则悌
剧情设定:初始为主人公家庭成员间的日常交流,随后主人公出场,推动剧情发展,针对他的学业和以后的发展,一家人表现出了不同的回应。
在这样一个剧情发展中突出弟子规中“入则孝出则悌”的章节。
角色设定:父亲(韩涛),母亲(赵婉莹),奶奶(刘铭),姑姑(霍珊珊),长子(马铭泽),次子(李仁炜),儿媳(上官鹏超)。
道具设定:桌子一张,椅子六把,扫帚一个,水壶一个,杯子若干,报纸一张,纸张若干。
服装设定:符合人物特质即可。
剧情:
第一节:
(父母坐于客厅,父看报纸,母扫地,长子上,开门入室)
长:爸、妈,我回来了。
“出必告返必面”
母:回来了啊,吃饭了么,妈去给你做点吧。
“亲爱我孝何难”
父:嗨,你没闻见他一身的酒味么,来,坐下,陪我聊会天,这退休以后啊还真不习惯,每天就是闲着。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唉。
父:这话说回来了啊,酒这个东西,能不喝就不喝,必要的时候也是适量的喝,容易误事的。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长:嗯,爸,我知道了。
“亲所恶谨为去”
父:最近工作上怎么样了?
长:这两天上面来人了,要视察工作,这不刚才陪领导吃饭了么,顺路就回来看看您二老,待会取点材料还得赶回公司。
父:噢。
对了,前阵子你提起你们那里要改革的事情怎么样了?
长:现在我在的这个地方是我们集团的下属酒店,我刚调过来不久,发现这里管理上有很多问题,还要做一些工作的交接,反正挺麻烦,希望您能给我一点建议。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父:一个管理者接手一个企业,必定会给这个企业带来新的东西,摒弃一些陈腐的方面,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很好。
不过毕竟我也对你这个行业不太了解,不能给你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但是,孩子,切记,不管做什么,考虑的要全面,而且不能心急,片面和狭隘都是一个管理者身上的忌讳。
长:嗯,您放心,您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了。
“父母教须敬听”
父:对了,你弟弟可是有好几天没有回来了,他和你联系了么?
长:他给我打过两个电话,也就是闲聊聊。
父:他这次高考失利,我和你妈也理解他,想跟他说点什么吧,他也听不进去,你这个当哥哥,有时间了好好和他谈谈。
母:学校这边啊,我托我的一个老朋友在给他找,好点的学校无奈于他的分数太低,次点的我和你爸爸也看不上。
想和你弟弟商量这个事情,他又一天到晚不着家的,就知道和他那帮朋友混在一起了,唉...
长:爸、妈,这个事情我会好好和他谈的,也许我们同辈之间的话他能比较容易听进去。
父:嗯。
长:酒店里还有点事情要处理,我回屋取点东西,马上要赶回去了。
父:行,你先忙你的事情,到你奶奶的屋子里看看你奶奶,她这几天老毛病又犯了,身体不舒服,天天挂念着你们兄弟俩呢。
长:唉,好的。
(长子出,片刻,上,手中拿一文件夹)
长:爸,妈,您二老注意休息,我就先回单位了。
(轻轻退出,关门)“进必趋退必迟”(儿媳与次子登台,一前一后)
媳:你刚才回家了,不是有应酬么。
长:刚才回家取点文件,这不马上还要回单位啊。
媳:你看你,又一身的酒味,告诉你少喝点的了。
(些许关心动作)
长:这不工作需要么,我也不愿意喝啊,没办法。
媳:噢,对了,刚才在路上看见亮亮了,和几个小混混在一起,我就把他叫回来了。
(回头招手)快过来。
次:哥...
长:我知道你最近不好受,可是也别自暴自弃啊,家里人还给你担心呢,你说你一天天和那帮人在一起待着能对你有什么好处?“兄道友弟道恭”
(弟不语)
媳:好了好了,我都在路上说了他一路了,你赶紧回公司吧。
长:嗯,这几天奶奶不舒服,待会你好好陪陪她老人家。
媳:好啦,放心吧。
长:那我先走了。
(看看弟弟,拍下肩膀,下,媳开门,与弟入室)
媳:爸、妈,我回来了,刚才在路上碰见弟弟了,他正好要回家,就一起过来了。
父:这几天干吗去了?
次:和朋友在一起玩玩。
父:玩?那也得有个限度吧?你看你这都几天没有着家了。
我和你妈天天给你张罗着学校的事,你一点都不在乎,加上你奶奶最近身体又不好,当年她从小看着你,为你操了多少心,你也不知道尽尽孝心,哎...
母:好了,孩子这不是回来了么,来,上妈这儿,有几个学校给你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次:妈,我,我不想看。
母:怎么了啊?
次:我...我不想上学了
父:什么?!你再说一遍?
次:您别着急啊,听我说完啊,我的一个朋友,他爸爸是做房地产的,他跟我说要是我愿意他能给我推荐,以后能挣大钱...
父:别说了!瞧瞧你现在的样子!穿的不伦不类的,年轻人是需要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想法,我理解你,可你看你说的什么?!挣大钱,你有什么资本现在,再说,你现在要钱干什么,家里缺你吃的了还是缺你用的了,有一天你要承担这个家庭,但是不是现在!!!
(奶奶出)
奶:吵什么呢你们这是,哎呀,亮亮回来了啊,快过来,让奶奶看看。
(儿媳之前在打理家务,给母亲捶背,现在过来搀扶奶奶)
母:妈,您怎么出来了,您这身体还没好呢。
奶:我没事,咋了啊?刚才那么大声音?
父:还不是您这宝贝孙子么,好好的说是不想上学了,要去做什么房地产。
什么都不懂呢光想着挣钱了,现在正事充实自己的时候,不去学习,社会那么险恶,知道么你?(转向次子)奶:孩子总有自己的想法嘛,你也是,有不对的地方好好劝他,老这么吼来吼去干吗啊。
父:您不知道,他...(转向次子)你呀,有你哥哥一半懂事就好了。
“德有伤贻亲羞”
次:我是我,他是他,干吗总拿我和他比啊!
父:你再说一遍?!(卷起报纸,作势要打)
奶:好啦!你想干吗啊你!
母:(对次子)你就听你爸爸一句吧,都是为了你好啊。
次:我都已经决定了,谁说都不管用。
父:你敢?!你从小到大我都没打过你,以为你什么都懂,看来我今天就要破这个例!(站起,持报纸)
次:以后我不要你们管我!
(之后进入演员临场发挥,冲突明显,奶奶因情绪激动晕倒,灯暗,演员下)
第二节:
旁白:奶奶由于情绪激动晕倒,加上疾病缠身,入院后接受治疗,两个月后离开了人世,家人开始处理后事,又过了两月之后...
(父亲,母亲,长子坐于客厅)
父:你奶奶过世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家里人都不好受,本来下个月是她老人家80大寿的,现在也...(哽咽)“丧三年常悲咽”
长:爸,您别难过了...
母:明明啊,下个月准备准备,咱们好好祭奠祭奠你奶奶。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长:恩,好,您放心吧...
父:还有啊,你奶奶住院那段时间总是惦记着你姑姑,她家里的情况你也了解,不是很好,
你奶奶生前有一部分积蓄,你爷爷过世的也早,现在这些家产我准备留给你姑姑,这也是你奶奶愿意看到的,待会你姑姑就过来,我和她说这个事情。
“财务轻怨何生”小娟(儿媳)啊,一会你去炒几个菜。
媳:哎,我这就去。
母:你奶奶住院的时候你弟弟天天陪着,哪里也不肯去,他学校的事情也耽误了,老人家过世后他也很少回家,整天不说话,你看看,他的事情怎么办。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长:上学的话,现在去了也会跟不上进度,可以现在让他尝试着做点什么,之前不是也说想创业么,给他个机会,让他了解一下工作的不容易,等认识到不足了他也就塌下心来去学习了,等到明年再找个学校也不迟。
再加上奶奶的去世对他打击也不小,正好也能让他分分心。
父:嗯,我和你妈也是这么想的。
长:那爸、妈,我看姑姑也快来了,我出去接一下。
“事诸父如事父”
父:好的,你去吧。
(出门,数步,见姑姑,快步相迎)“路遇长急趋揖”
长:姑姑,您来了啊。
姑:唉,明明啊,你这么着急是去哪呢?
长:刚才听爸爸说您要过来,我专门出来接您的。
(语气轻缓)“尊长前声要低底不闻却非宜”
姑:呵呵,好孩子,还是那么懂事。
长:走吧,姑姑,咱到家里,外面怪冷的。
姑:唉,好。
(两人走向家里,姑在前,长子在后,入室)“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姑:哥,嫂子。
父、母:来了啊,快坐下。
媳:姑姑,您过来了啊,先歇一会啊,我去做饭,一会就好了。
姑:唉,这孩子们啊,一个个真乖。
父:呵呵,最近家里怎么样啊?
姑:还是老样子啊,厂里效益不好,孩子马上又要考大学,我也发愁呢...
父:今天让你过来啊,也是为了这个事情。
咱妈走的太突然了,你也知道,她老人家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
姑:哥,你别说了,我这两天才刚缓过来一点...
母:妹妹啊,你哥他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替他说完吧。
(与父交流眼神)咱妈生前是有点积蓄的,合法的继承人是你俩,你哥哥现在想把所有遗产都给你,我们虽然不是富的流油,但是你更需要这比钱那。
姑:哥,那样可不行...
父:你别说了,就这么定了,妈也会同意我这么做的,就算是我尽的一点孝心吧。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姑不言)
母:行了,不说这个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哥哥处理吧。
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啊?
姑:他挺用功的,在班里一直是前三名,他们班主任也找我谈过话,说现在的水平上二本是绝对没问题,目标就是上名牌大学。
这有时候看看他,就觉得特别的欣慰,自己平时累点也没什么了。
母:恩,那就好。
(次子上走到门口听到屋内说话不进在门口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