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图画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有方41低年级图画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徐艳
【摘要】图画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情感发育等,
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阐述在低年级的图画书教学中借助图画培养学生观察、
想象等思维能力,深入主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通过补充故事细节、重复句式的训练、复述故事、
交流感受以及续编故事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低年级图画书教学策略
图画书又称绘本,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与以往的连环画、小人书以及一般带插图的书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故事书中的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加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而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图画书不是简单的“图画+文字”,而是“图画X文字”,透过图画与文字的相互作用构成跌宕起伏而又立体丰满
的故事情境,文是图的阐述及补充,图是文的载体以及深化。
著名心理学专家郝滨老师认为: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发展,又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图画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鉴于图画书重要的阅读价值,笔者所在的学校将图画书纳入低年级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了一节图画书阅读课。
那么在图画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能力训练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在以下方面展开探索。
一、借助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1.单幅图的细节观察
图画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图画内容非常丰富而饱满,图画中往往隐藏着文字中没有叙述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更生动地暗示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的心情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这些细节,更深地体会故事情境。
如《大卫上学去》是笔者引导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第一本绘本,这本书中文字很少,出现的都是故事中老师对大卫的命令:“大卫,不要乱跑!”“大卫,排队去!”“手不要乱碰!”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中呈现的周围环境、主人公的动作神情、周围人的表现等,让学生明白大卫做了什么,对别人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而一个调皮的、没有规则意识的_年级新生的形象逐渐鲜明起来。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也是一本文字很少的经典图画书,笔者不仅让学生注意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还让学生留意诊所外面的招牌、诊所内的器械、桌上的物品,等等,逐步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观察能力。
2.多幅图的连贯及对比观察
有些图画书的情节发展是通过连贯的画面呈现的,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将几幅图画联系起来观察、思考,发现其内在联系。
如在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母鸡萝丝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的过程中狐狸的动作、遭遇的变化以及母鸡萝丝一成不变的昂首挺胸的姿态和气定神闲的样子,让学生感受其中强烈的反差,从而体会故事的滑稽有趣。
《小蛇去散步》讲述小蛇散步途中用身体架在一个大水坑上做桥梁让很多动物通过的温馨故事,在初步阅读故事之后,笔者又把几幅画面放在一起呈现,让学生观察:“先后有哪些动物从小蛇身上走过?你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学生发现刚开始过桥的那些动物体型很小,他们在小蛇的帮助下过了桥,都很礼貌地道谢了,后来过桥动物的体型越来越大,像狮子、大象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跨过水坑的,
42小学叢学祈究
可它们还是从小蛇身上踏过,过桥之后连“谢谢”都没说一声,太不应该了。
在引导学生阅读《我的名字叫克丽桑斯美美》时,笔者把克丽桑斯美美第一天上学和受到同学嘲笑之后上学路上的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比较,通过图片色彩的明暗、周围景物的变化以及人物动作、服饰的变化等,体会人物心情的巨大落差。
在这样的观察指导中,还培养了学生前后联系、整体把握的思维能力。
二、深入主题进行情感熏陶
图画书的人文性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其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对学生来说不但是极好的情感熏陶,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逃家小兔X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深沉博大,《南瓜汤》让学生感受友情和合作,《爱心树》让学生思考付出与给予的不同,《我是霸王龙》让学生感受超越物种的真爱,《我的名字叫克丽桑斯美美》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则让学生思考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读一本图画书,学生不但能收获很多乐趣,而且能从中汲取很多情感的养料,明白一些生活的道理。
三、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低年级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要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一些词汇的积累和句式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提高其说话写话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而图画书因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生动有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O
1.讲述过程中让学生补充故事细节
图画书教学刚开始以教师讲述为主,但是也不是一味地由教师讲,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停下来,抓住一些重点画面,让学生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如在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笔者让学生观察鼠小弟看到小鸟叼走苹果时的表情,猜想这时他会想什么。
在《我的名字叫克丽桑斯美美》中,体现克丽桑斯美美长大过程的九宫格图片,并没有相应的文字叙述图片内容,笔者让学生观察这些图,说说图上画了她经历的哪些事情,引导学生阐述从这些事情中能感受到克丽桑斯美美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
2.抓住不断重复的句式进行练习
很多图画书的语言和结构是不断重复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些重复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能有效地降低难度,训练思维和语言。
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鼠小弟看到其他动物凭自己的本领轻而易举地摘到苹果,内心产生“要是我也能……”的想法,书中的句子并不完整,言有尽而意无穷,笔者出示句式:“要是我也像________那样有_________就能_________。
”让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阅读《逃家小兔》时,当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句式都是不断重复的之后,笔者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笔者做妈妈,学生做小兔,分角色讲述后面的故事内容。
在这样的练习中,这些重复的句式也不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3.复述故事,训练完整表达
在初步讲完故事后,笔者一般都会把图画书从头到尾再出示一遍,让学生试着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既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对重复结构明显的图画书,笔者常常指导学生练习讲述故事。
为了降低复述的难度,笔者会提取关键句式,并出示重复结构中出现的不同角色,帮助学生理清人物的出场顺序。
为了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笔者还重视创设复述的情境,为学生配上头饰,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
4.交流感受,练习说话
有趣的故事对学生的心灵有较强的冲击,他们在阅读之后往往都会有丰富的内心体验,找准有价值的交流话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很好的语言训练。
如在阅读《小蛇去散步》时,笔者问学生:“你想对故事中的小动物说什么?”学生有的说:“我想对小蛇说,你的身体都被压扁了还要帮助别人,你太棒了!”有的说:“我要对大象说,你身体那么重,把小蛇都快压扁T,你连句谢谢都不说,太不应该了!”还有的说:“我想对狮子说,你那么大,直接就能跨过水坑,为什么不自己跨过去呢?”这样的练习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5.延伸想象,练习续编故事
有些图画书的结尾是很含蓄的,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笔者就会指导学生练习续编故事。
在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后,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穿上衣服会出现搞怪的情况。
学生想象出了:猫穿上靴子走路会发出声音,吓跑老鼠;猴子穿上裙子在树枝间跳跃时会把裙子勾坏;蓝鲸找不到那么大的布料做衣服,穿什么都嫌小;鸟儿穿上衣服就再也飞不卿了……
总之,充分发掘每本图画书的独特表达方式,寻找有价值的训练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