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阳光心理马老师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心理马老师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指导
阳光心理马老师:
亲爱的元和家人们,大家晚上好!很开心,和家人们一起分享关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的问题.关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呢,我略知一二,今天晚上呢就是跟大家随便讲一讲,欢迎大家多多的提问题,在提问题的过程当中呢,我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会讲一些关于青春期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然后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来讲是12到18岁,青春期孩子他的那个心理任务啊,就比如说我们说每个年龄段孩子,他都会有一个成长的任务比如说:0岁到1岁半的孩子他的成长任务是什么呢?他的成长就是要不要信任这个世界,要不要怀疑这个世界啊,我有没有安全感,如果说很多妈妈对这个不是很了解的话呢,就给不到在孩子0到1岁半的时候心理需要.没有办法帮助孩子建立很好的信任让他对外界,对父母产生信任感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人,经常会说我感觉到不安全没有安全感就来一次。
那么一岁半到三岁的孩子,它发展的任务是什么呢,他要发展出他的自主性,你会发现一岁半到三岁的孩子,他更愿意去用身体去尝试跟外界有一个互动,他会去探索我的空间,我的空间范围有多大。
你会发现那个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会把勺子扔很远,然后让妈妈去拣.然后妈妈拣过来呢,他又去又扔得很远。
这样其实他在探索,探索我的那种自主性,我可以自己去用自己的手和脚去探索外在的世界,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去探索的话,那就会产生一个冲突,这个孩子就会觉得累,哎!因为生命的动力在这里,我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可是当父母禁止他探索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父母是嫌麻烦嘛。
不让孩
子去探索,那么这孩子就会觉得好像是自己出犯错了,自己不对哦,然后他就会觉得很害羞啊,他就没有办法再去发展他的自主性,那么他以后呢,他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产生问题。
那么我们刚才说了零岁到一岁半的孩子,他主要是要不要对外界产生一个信任还是不信任,那么他需要发展出他的人格品质是什么呢,就是充满希望,还是对未来没有希望。
那么我们都发现在身边有一些人他有人格特质,就是有些人总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而有些人的生活总感觉很绝望,或者没有意思很无聊啊,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那么有可能就是在零到一半的时候你的那种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啊.那么如果说很多人就是好奇,哎,怎么才能给到一岁半以前的孩子以安全感,怎么给到他们那其实就是有三点,我们会讲,婴幼儿心理学的书讲的很细。
就是陪伴零岁到一岁半的孩子有三点最后务必要注意的,尤其是妈妈是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你跟孩子讲话的时候要轻柔,声音要很轻柔啊,不要有太大的动静,然后那你的目光要跟小宝宝的目光有接触,你的目光的最好是饱含着深情,然后眼睛里要满含喜悦。
然后呢,你用手去抚摸婴儿的时候,最好是很轻柔,你的手是很温暖的,很轻柔的。
而不是那种很粗暴的很粗糙的很冰凉的,那么对孩子来说这样对她都是一个不良的刺激?
那好了,我们刚才说的是零到一岁半的孩子婴儿哈。
那么一岁半到三岁的孩子呢。
他需要发展出来的是什么品质呢,叫意志力.就是这个孩子他能不能坚定的很好的去完成一个任务,需要那种意志的力量能有吗,那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岁半到三岁的孩子的父母要注意:在帮助孩子去主动探索外在世界的时候,要给一定的支持啊。
然后呢,还不能让他的乱动,就是把家里危险的东西要不
要藏起来。
所以说,你看父母多么不容易,养一个孩子麻烦,但是也一定要规避这些风险,因为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他不会不懂得保护自己,所以说做父母的要辛苦一些,如果能提前做一些功课解决好。
那么三到六岁的孩子也不一样,三到六岁的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他需要发展出他的主动性。
然后他需要有目标,然后他需要去知道。
哎,我的目标在哪里?你看这是每个年龄段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说,每个人他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他有发展出她的那种品质出来。
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要发展的他的内心冲突是什么,然后它要发展出来的人格品质是什么,今天可能我们主要的话题就是这个。
我特别希望我们元和的家人们,如果你的孩子青春期然后十二到十八岁,当然了,如果你的孩子十岁或者九岁,愿意提出问题也可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都会跟大家一个交流和探讨。
好吗?然后给大家一些建议。
在等大家提问题的过程当中呢,然后我简单讲一下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他的那个大脑和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逐步的发育成熟哈,然后,嗯,他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现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比如说你还是他会有月经啊,然后男孩子呢,他会有那个,比如说体毛啊,他会有一些新的特征出现,那这个时候他就会对自己有很多的好奇,然后有的孩子他不愿意跟父母讲,然后他们小伙伴私下里面会去说:唉,你怎么怎么样?然后我想怎么怎么样啊,他们会互相交流都是很有意思,就是对自己身体的探索.
因为身体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生理上有一些变化,让这个孩子内心会产生一些不安,然后同时有很多的好奇,这些不安和好奇就会相互交织,就导致我们的孩子心理上很不稳定,那么这种不稳定他表现为:就是太容易跟大人反着干,爱跟身边的大人唱反调,为什么,因为他们那个时候特别是受生理激素的影响,
有可能就是有些小激动啊。
有的时候乱发脾气啊,和大人唱反调啊,其实并不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一定要跟大人唱反调,而是因为这个时候他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就说他开始构建一个他认为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经常会跟父母讨价还价。
就说,哎,做什么事情也要按我自己的意思来办,如果大人要干涉的话,或者约束,他会非常不舒服。
那么这个不舒服的话,就会表现为态度不好,然后行为上就有反抗,然后往往家长领会到的体会到的就是怎么
说话就不听啊。
那你以前那么听话现在怎么都不听呢,大人就很头疼。
除了反抗以外,青春期的孩子还会有些困惑,困惑就是来自于理想和现实,就是他们发现哎一旦视野开阔,他不再像一个孩子一样,只是去玩就好了啊,只实简单的学习,他发现生活中多了很多其他的内容,然后他的观察力也增加了,然后感受力也提高了,然后他们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一种审视,而他觉得好像有一种就是我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呢,然后我要参与这个世界的建设啊,然后他发现这个世界跟书本上讲的东西很多好像还不太一样,然后他就会产生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怎么好像我听到的和我看到的好像不太一样,那么这个时候他开始就会有一些困惑产生,他需要从我们长辈身上或是老师身上可能会去寻求一切答案!
那么除了这个反抗呢,还有是理想和现实的那个困惑,那么还有就是说有的孩子会产生一个就自卑感,就是他们往往过度关注于自己哪好哪不好,别人哪好哪不好。
往往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好,看不见自己的好,然后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好,然后,比如说我个子比较矮小,我皮肤比较黑,然后呢头发比较舒或者是我的眉毛不够好,或者是我的字比较胖,等等。
这些东西会让孩子产生一个就是我好像不如别人,我总是低人一等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引导的不好的话,那有可能就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自卑感,那么这个自卑感就会让他觉得
自己低人一等.然后,变得孤僻不太合群儿。
然后,常常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头,然后不太主动去跟别人搭讪是这样子。
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还有一个特点叫“自我显示”,这个应该是很多家长都有同感哈,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虚荣心特别强,他们喜欢去看别人穿什么、用什么,头发弄成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会做出一些哗众取宠的举动啊,他最终的目的就是显示我自己,哎!看看你们看到我了吗?你们看到我了吗?
你们看到我了吗?这是一个心理的需要,就是说如果你们看到我了,他就觉得我是个东西,我挺像样啊,会让他在心理上会获得一个满足,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特点。
他往往讲话做事情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那么这个注意会让他觉得,看我还是可以哈!能够帮助他增加自信.那么如果这个需要能够去正确地引导他的话呢,就能帮助孩子将来取得一些成就,更好的让他获得成就,拥有更好的成绩,而更加努力.但是如果引导不好的话,孩子就会用一些不好的方式来获得这个满足,那么反而可能就会走上家长特别不喜欢看到的道路。
就是偏了。
问:马老师,我家孩子上高一,谈女朋友,孩子觉得是正常的事
阳光心理马老师:
对于高中的孩子来说,谈女朋友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对异性开始感兴趣,很关心异性。
一方面是由于他的那个性激素已经到了,性激素会给他一些刺激对不对,然后呢,他们彼此之间同性之间也会去交流关于异性的看法,关心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地位啊!然后受异性关注的程度,这些事情都会受到了孩子们的重视,因为他在我们说的青春期孩子,他的主要冲突叫自
我统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这个,如果这个孩子现在他需要知道,我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别人是怎么看我?我受欢迎吗,别人喜欢我吗?如果别人都不喜欢我,没有人对我表达好感,这个孩子回去了就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说往往我们说孩子是去谈恋爱,其实并不是谈恋爱,他们只是确定我受不受异性欢迎而已.所以,如果父母不要把这个事情太过在意的话,那就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我们叫危机,也叫说孩子认为是早谈恋爱,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验证他们自己受异性的欢迎程度而已!
问:马老师好,我想请教一下,孩子19周岁,男孩,有爱心讲义气,懂礼貌,可就是遇事老给自己找台阶下,咋样培养孩子遇事不退缩?
阳光心理马老师:
有男孩子遇见事情爱给自己找台阶下,退缩。
其实说明他对自己的信心还不是很足,在生活中他比较有爱心,讲义气,然后比较有礼貌。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讲,他在发展他的社会化的我,很多时候是为了讨好别人,让别人夸他,他才做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从内心去主动做这样的事情,他是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我要让您们知道我是一个好孩子,有正义感的,有爱心的,然后很有礼貌的,但如果真的认为是有礼貌的有爱心的,非常欣赏自己的话他遇见事情不会退缩,我们说遇见事情是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半斤八两比如说您让我去抗100斤的东西,我一定要退啊因为我知道自己扛不动,我只能抗50 或 30斤,所以说我一定不会去做,因为我做了就把真实的我就暴露了,所以说孩子遇到事情爱自己找台阶下,父母千万别责备孩子,因为那个时候真实的自己就已经暴露出来了,那么你要怎做,接着他:哦,是这样的,那我们这个事情先不要做,先去做那样的事情您看看这样做是否合适。
然后他如果发现父母不那么逼他的话,这
个孩子会慢慢接受自己,就不是扛不了100斤的东西,接纳自己只能扛30—50斤的东西。
那么他对自己最真实的认识,是来源于父母对他的最真实的接纳,我想大家能听懂,对真实自我的接纳,而不是虚假自我的接纳。
问:马老师好,我家男孩高三,学习主动比较努力,但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家长如何引导?
阳光心理马老师:
如果孩子不太会表达情感,这个跟什么有关系,跟这个孩子成长的环境有关系,就是父母是不是那种比较会表达情感的人,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环境,就是家里的环境,父母也是孩子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提供给孩子的这个环境是能够去表达情感,而且情感非常融洽的话,这个孩子会学到这个能力,如果在家庭中父母也不太有情感的表达,这个孩子本身以前小的时候,可能会表达一些情感,但是慢慢的他也不太会表达情感,是因为他认同了家里的这个环境和氛围。
所以说如果要孩子表达情感的话,那么就需要父母首先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就是父母能够主动去谈一些情感类的话题,就比如说在家里经常说一些我喜欢你,老公我爱你,当儿子的面说儿子我爱你.儿子你今天开心吗?妈妈看见你开心我往往也很开心,然后你今天一天愉快吗?就是说一些情感的词,说一些情感的词汇,帮助孩子去增加情感的表达,我想我说清楚了吗?
问:孩子有时去网吧跟同学一起打游戏,应该怎么处理? 阳光心理马老师:
青春期的孩子十二到十八岁的孩子更喜欢和同伴在一起,而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我想所有做父母的都知道的,那么跟同龄人在一起很多时候就会去比如说网吧,父母不愿意孩子去的就是网吧,很多时候我们会对网吧有一个偏见,就
是说网吧那个地方不好,在里面可能会浏览一些,打打杀杀或者是有一些有关于性或者什么样子的。
其实这里面就有一种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管制和控制,还有约束一样,我们特别担心孩子跟着坏人学坏。
这是家长的一种焦虑,担心的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可是还是那句话,就是这个世界充满着什么,充满着我们不喜欢的一些些东西,比如说灾难,疾病和病菌!所有人怎么样怎么样的事件,那我们能不能真的就是很好的规避这些呢?不见的我们有的能力。
对吗?
既然我们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完全干净的安全的纯净的一个空间,一个环境.不如去把孩子放到外面的世界当中去,当然了,你愿意不愿意孩子也是要跟外界打交道的,那么就是父母怎么帮助孩子,就是你事先要跟孩子有一个约定,就是每次去网吧玩儿多久啊,你们都玩什么游戏,你对孩子最好事先讲明白,然后关于怎么去管理金钱,比如说你去上网吧,有用到别人的钱有没有?有没有欠别人的钱?然后你们平时玩什么样的游戏,然后你们在一起怎么怎么样,你跟孩子的关系一旦建立起来的时候,孩子会跟你畅所欲言,讲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故事,但是麻烦就麻烦在我们做家长的,能不能跟孩子建立起一个好的关系,能够让孩子跟你讲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跟家长讲的话题呢。
我觉得带孩子的心和家长的心之间,如果你要想走进孩子的心,那么首先理解和尊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够理解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他有自己的需要,他需要和同伴在一起,哪怕几个同伴是你眼中的坏孩子,你也去尊重他的时候,往往能够帮助这个孩子更好地规避风险,为什么?因为他能够从你的言行当中,得到一个幸好就是你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你一旦真正的尊重和信任他,他的是非观就会去尊重你的是非观,那个时候他自己会主动的去选择他的圈子,而往往会你会很奇怪地发现,他会按照你的标准去选择他的朋友圈子,为什么,因为你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来自于你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尊重和信任讲起来很容,往往我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点头,嗯,尊重和信任。
可是什么是尊重和信任,这里面去往往不容易做到的是:因为里面有着严格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当妈妈是妈妈,孩子是孩子,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你的孩子,他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是他自己的,你虽然给了他生命,给了他所有生存的下去的条件.但是你必须认清一个事实,他的生命不属于你,它的生命属于他自己的,如果你能够看清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去尊重一个生命!你会很欣喜的去为这个生命提供这个生命所需要的一些养分,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去给这个生命以自己认为有用的营养。
因为很多家庭很多家长不能够很好的区分我刚才说的那个界限的问题,所以就会导致很多的悲剧,因为他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就说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我说什么你听就行了,这个时候他往往是在跟自己的复制品说话,而不是在跟一个独立的生命在讲话,这里面就没有尊重和信任,只有控制和要求。
所以,那个生命那个孩子就一定会去反抗。
为什么,因为他要自由的呼吸,他要决定他自己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他语言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他就只会用一些很简单的语言回复父母说:我不我偏不我就不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着!是因为他的语言不够丰富,不够丰满。
他不能讲妈妈我理解你,你是把我当成了你的你是完全是为我好,我听你的话就会少走弯路。
孩子是讲不出这样的话的。
你知道这样的话往往是要接受很多很多的训练才能讲出来的。
我跟很多的父母在谈话的时候,我在想跟孩子说一句温暖的话跟孩子讲一句贴心的话,他们都讲不出来。
他们张嘴就是你兜里还有钱吗?你还有多少功课没做?你的东西为什么不去找你,唉,你那个东西放在哪儿了?唉,你怎么回事?你跟老师打电话没有?你补课什么时候补课?他们往往一张嘴全都是跟学习有
关系的,然后对还有很多要求。
然后你还对孩子又百般数落和指责,但是你说你去给孩子讲一讲贴心的话。
他就说,我不去讲他是我生的不需要讲。
不想想他应该了解不是这样的。
有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太想当然了,太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应该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明白父母的苦心,应该明白父母的希望,应该明白父母要求,他们做什么应该明白家长怎么怎么怎么样,但是,你不说还不明白吗?孩子也明白.你看每个孩子来找我咨询过,我问他我说嗯,你觉得你爸爸妈妈讲的都是为你好还是为你不好?他都是回答为我好。
然后,我说那你父母辛苦不辛苦?然后,你看很多孩子都说,她活该那么辛苦,我说,为什么活该辛苦?他们都会说那他们自找的,本来就不需要那么辛苦,他们自己搞的那么辛苦,所以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这么说的时候,他们会很气愤的同时,也很感觉很悲哀,就是这孩子怎么会这样?
我曾经就给一个高三的男孩做咨询的时候,她跟她妈妈是朝着价钱才来找的我,然后一进门那个妈妈就说那是你看你看啊!跟我大吼大叫的还骗我,然后那孩子就你大吼大叫跟他妈说的谁啊?是你怎么怎么怎么样?你说了不算数,你说几点接我然后怎么怎么样啊?然后就听他们俩吵架,然后就让他们坐在沙发上,我就问那个男孩儿我是你叫什么名字啊?然后你今年多大啦他说我十八了,我说你这样跟你妈妈讲话多久啦!然后他踌躇着没回答.我就又问他一句,我说你这么跟你妈蛮不客气的讲话多久啦?然后他就脸有点红就低下头,想了一想说:我从初二的时候就开始这么跟她讲话了.我说那你现在找我是高二,我说从初二到高二,哎呀!好几年了哈!我说你初二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他说初二的时候我有一天带一个同学回家,其实我们也没干啥,就两个同学一起看看漫画啊说说话,后来我妈回来了就冲我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然后把我同
学撵走了,当时气得我就想跳楼,我拿着球出去在小区里拼命踢每踢一下我就喊一下我妈的名字,就像踢我妈一样,我从那以后就决定跟我妈对着干,她说让我向东我偏不向东,她说让我向西我偏不向西。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就看了他妈看了一下,他妈低着头非常生气,然后突然扭头冲他孩子说了一句:根本没有这回事,你胡说八道!很多时候我们作家长的跟孩子说了一些话做的一些事情,他是往往都忘记了,可是孩子却深深地记得。
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跟孩子说过的一些话和做过的一些事己早早的忘记了.可是孩子还深深地记得,那么深深地记得是因为当时妈妈的那个愤怒,也许妈妈忘记了是因为妈妈在气头上,在气头上说话很多时候随便讲话是不考虑的,讲完话以后自己又不负责任然后又忘了,但是这个事对孩子伤害是很大的,然后他会一直记着。
然后也是被这件事情气的冲晕了头脑,然后不管妈妈说什么他也都对抗,不好好学习,拼命地挥霍妈妈的钱,那个妈妈说确实是这样的,确实从初中到高中已经花了她二十多万了,总是补课补课这样好那样好,始终不
见成绩上去,那个男孩后来也说了他根本就没想学习,妈妈不就是有俩钱吗?我就是要挥霍她的钱.只有我补课她才花钱,那就让他给我补呗,所以说您看当一个妈妈不会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是多么可怕,很多时候会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钱。
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谈性?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个妈妈也问到我,说:我家孩子才十三岁,我发现我儿子偷偷摸摸在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有的时候早上起床揭孩子被子的时候,发现这孩子在玩弄他的生殖器!然后呢,孩子已经有那个遗精的现象。
就问我说:怎么办呐?怎么跟孩子谈这个东西?我说很好啊!你要把有关性的方面的书放在那儿,给他买几本啊!放在那儿说:“儿子你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