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数学二上《第3课时 小小商店》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谈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体育锻炼的教育。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学难点: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一支钢笔是4元。
生4:1个足球72元,1个排球45元,足球比排球贵。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各自的发现,为学习新课的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笑笑买了什么玩具,又是怎么来付钱的呢?
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4-15页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教学难点
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4、总结规律:
生:1+2+3+4+5+6+7=28(场)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我是从列表过程中发现规律的,并讲发现规律的过程,师课件配合。
重点分析:为什么+2、+3、+4呢?让学生充分地看图理解,并充分让学生说出从列表中所发现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问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问应找回多少钱?或者贵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
计算有关元、角、分的加、减法时,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
计算几元几角相加减时,要把元与元相加减,再把角与角相加减,最后把几元与几角相加。
五、教学板书
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在有些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就采取“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
课前你们了解我,这节课我有认识了聪明的你,努力探究吧,成功在向你们招手!
补评:
课后反思:
概括所有的情况, n个人比赛,规律是:1+2+3+……+(n-1)= 比赛场次
师:他的说明大家听懂了,以5人参加比赛为例:每人都进行4场比赛,5人进行的20场比赛中每人都重复了一次,所以还可以得出怎样的规律?
生:n×(n-1)÷2
师:我们在列表中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那从画图中也能发现这个规律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4人进行握手游戏开始
(二)走进生活,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六(1)班 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这类问题我们以前就学习过,那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画图、列表。)
2、自学活动:(1)学生独立自学第58页,指名讲解第58页的图。
北师二上第二单元《购物》
第3课时小小商店
课题
小小商店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小小商店》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三课时,本课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购物,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老师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堂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3.课堂中把所以解决问题的机会都给力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1课时比赛场次
教学内容
比赛场次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阅读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练一练2
解决了乒乓球比赛的问题,这场体育比赛对于我们来说已是轻而易举了。那么我们继续来看看“星星体操表演队”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呢?
四、全课总结、再次激发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自己学到了些什么?
(能够解决类似乒乓球的比赛场次的问题)
(知道了可以通过列表或画图来寻找做题的规律)
(在寻找规律时尽量采用写算式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
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
4.师:淘气想买一个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生1:1张2元和3张1元,正好就是5元。
生2: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生1: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
2.师:我们来看一看奇思又想买什么?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所以就用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棒!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大家可以说说你的想法。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说得非常正确,真棒!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可见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我们找出的规律可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生:握手、拥抱、查线段……
师生交流完成
师小结: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什么策略?
生齐答: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三)体验练习,巩固知识。
1、 练一练1
乒乓球比赛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又要进行赛后握手,读题后,生自己解决。全班交流,展示结果。
六、教学反思
1、通过创设购物这个具体情境,把购物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助探究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多种算法,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都喜欢逛超市或者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和文具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我们看看里面都有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14~15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喜欢飞机,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生2:我喜欢的玩具机器人的价钱是25元。
(2)概括方法: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
师:我们还可以用“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的这种方法来解决。
师:用原来的策略——“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会产生什么问题?(太麻烦、容易数错,数漏。)
师:演示画图法,证明太麻烦、容易数错
3、自学活动:
既然用原来的方法麻烦,而且还容易数错,那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就让我们集中智慧,在组长的组织下,找到简单可行的办法。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