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湘潭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测试
1.新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是()。
A:道德成人
B:精神成人
C:心理成人
D:立德树人
答案:ABCD
2.思想政治心理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的科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适性。
A:对
B:错
答案:B
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的研究
B: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的心理研究
C: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
D: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研究
答案:ABCD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一样,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
学科。
A:错
B:对
答案:A
5.心理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区别有()
A:方法不同
B:理论基础和背景不同
C:功能不同
D:对象的地位不同
答案:ABCD
第二章测试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A:错
B:对
答案:A
2.工作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对受教育者的成长、
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A:错
B:对
答案:A
3.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注意品质、智慧品质记忆品质话语品质和意志品质。
A:错
B:对
答案:B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任何富有成效的实践过程都不可
能是一帆风顺的,离不开良好的()保证。
A:记忆品质
B:意志品质
C:注意品质
D:智慧品质
答案:B
5.()也称思维品质,使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独立思维、灵活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等。
A:记忆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智慧品质
答案:D
第三章测试
1.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青春期是18-25岁。
A:错
B:对
答案:A
2.心理转换系统、心理输出系统和心理执行系统共同构成了个体心理的完整结
构, 它们共同作用从而产生了个体心理机能。
A:对
B:错
答案:B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
A:错
B:对
答案:B
4.社会角色是指与人的()和()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A:义务
B:身份
C:社会地位
D:社会责任
答案:BC
5.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使个体在行使社会赋予的权利和履行社会赋予的义务时,清楚自己所扮
演的社会角色,保持个体同社会的互动,顺利实现社会化。
A:错
B:对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个人图式指我们对某一特殊群体的认知结构。
A:错
B:对
答案:A
2.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而这种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A:对
B:错
答案:B
3.由意志支配与制约的行动被称为意志行动。
A:对
B:错
答案:B
4.所谓行为就是人在一定的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做出的反映。
A:对
B:错
答案:B
5.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的支配,具有()。
A:预见性
B:自觉性
C:自主性
D:反思性
答案:C
第五章测试
1.需要,就是有机体缺乏某种物质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有机体对客观
事物需求的反映。
A:对
B:错
答案:A
2.双因素理论把马斯洛提出的前两种需要称为必备因素,后三种需要称为激励
因素。
A:错
B:对
答案:A
3.态度一般由认识因素、情感因素、行动因素三部分构成。
A:错
B:对
答案:B
4.认识因素,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或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及其他事物带有
()的看法。
A:结论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正确性
答案:A
5.使人的态度发生转变,该从哪个因素着手呢?
A:意志因素
B:行动因素
C:认识因素
D:情感因素
答案:D
第六章测试
1.榜样示范理论认为()是反应信息的首要来源。
A:言语
B:榜样
C:标准
D:言行
答案:D
2.“反面教材”可以起到反省的作用。
A:错
B:对
答案:B
3.理想信念塑造的心理途径有
A:以知育情
B: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C:情感的感染性,激发理想信念培养
D:加强理想信念的实践教育
答案:CD
4.美感包括自然美感、()和艺术美感
A:绘画美感
B:个体美感
C:人工美感
D:社会美感
答案:D
5.我国古代就有“近珠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的说法,说的是人文环境对人的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
A:对
B:错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
式和行动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A:对
B:错
答案:B
2.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自我,通过与外界的他人、社会、自然发生关系,
而达到对自己的特性、地位、价值以及发挥其潜力可能性的意识,包括:自我、本我和超我。
A:对
B:错
答案:B
3.良好的人格品质离不开身心的和谐发展,即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发
展与统一。
A:对
B:错
答案:B
4.要实现知行统一,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的训练。
A:对
B:错
答案:A
5.英国诗人德莱顿说:“首先,我们培养习惯,然后,习惯塑造我们。
”
A:错
B:对
答案:B
第八章测试
1.1995年,上海复旦大学20名学子第一次通过校园网络接受网上授课,成
为国内首次远程教学试验的受益者。
A:对
B:错
答案:B
2.网络信息的可同时性,使所有教育对象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
A:对
B:错
答案:B
3.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包括()
A:虚拟性
B:趣味性
C:开放性
D:互动性
答案:ABCD
4.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有()
A: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复杂化
B: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挑战
C:对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挑战
D: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答案:ABCD
5.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将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
心理交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听、你说我通”的单向强制性心理教育方式。
A:错
B: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