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优化案例:“六大举措”快速提升5G驻留比优化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大举措快速提升5G驻留比优化案例
XX
一、问题描述 (3)
二、分析过程 (4)
2.1 NSA 架构 (4)
2.2 5G驻留比宦义 (5)
2.3 影响5G驻留比因素 (6)
三、解决措施 (10)
3.1网络测疑策略优化提升5G驻留比 (12)
3.2修改锚点站网络侧时间同步方式-提升5G驻留比 (13)
3.3优化共建共享策略,提升5G驻留比 (13)
3.4 5G覆盖优化提升5G驻留比 (14)
3.5终端驻留策略优化-提升5G驻留比 (14)
3.6 5G上行受限开启LTE fallback策略-提升5G驻留比 (15)
3.7优化效果 (16)
四、经验总结 (17)
广东-XX “六大举措”快速提升5G驻留比优化案例
欧阳晖,杨九宏
【摘要】为了更好的发挥5G站点的效能,使用户更好的提要5G网络,XX电信将5G驻留比定为当前的首要工作。
本文主要从影响驻留比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包括覆盖、网络策略、终端策略、共建共享配合等,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提升电信用户的5G驻留占用时长。
【关键字】5G驻留比、网络策略、终端策略、共建共享、覆盖
【业务类别】优化方法
NSA建网初期,5G网络商用后大力推进宣传,大量用户升级5G套餐,但5G网络建设进度却赶不上5G用户的增长速度。
随着用户的大量增加,也伴随凸显出各式问题,结合DT侧主干道拉网测试,5G驻留比指标远远低于商用期望值,5G驻留比提升列为当前首要重点工作,并针对5G驻留比的问题及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基于5G用户驻留网络的行为,将5G驻留比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网络侧下发测量控制。
需分析网络侧的配置或限制导致的异常;
阶段2:终端上报测量报告。
需分析终端上报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阶段3:网络侧进行SCG添加。
需分析网络侧是否正常进行5G添加:
阶段4:用户在问题的驻留和体验。
需分析是否由于网络体验问题,导致用户不愿使用5G 网络:
通过分析和验证,对5G驻留比的影响要素和优化进行梳理,形成5G驻留比提升解决方案。
XX网格测试评估指标:
NSA 测试
区域测试
里程
测试总
时长(s)
NR驻留时长
(s)
LTE驻
留时长
(s)
5G Camp
Time
Rate
Coverage of
Center
(RSRP2-
UO&SINR
NR DL PDCP
THR(Mbit/s)
NR UP PDCP
THR(Mbit/s)描述
A3)
Rate(%)
优化
1561848212257622566. 32%87. 46%35862前
二、分析过程
2.1 NSA架构
XXNSA采用组网方式:option3X组网(SCG Split组网)
在Option 3x架构下,都仅将5G基站引入到现有的4G LTE基础架构中,核心网依然沿用4G 核心网,而5G基站连接到4G基站和4G核心网。
4G基站是主节点,是5G基站的控制锚点,5G 手机的网络接入、连接建立、切换等控制信令都由4G基站来处理。
用户而的数据首先到5G,从核心网来的数据进入gNodeB的PDCP,再由gNodeB的PDCP 进行数据分流,通过X2接口分流数据到eNodeB侧的RLC。
Option 3 | Option 3X
一-X2按口控制面数揺
一X2^UW户面数祀
2.2 5G 驻留比定义
在NSA 组网阶段,5G 驻留比即5G NSA 用戸占用5G 承载时长与5G NSA 用户占用4G 、
5G 总时长的占比。
5G NSA 用戸驻留比指标上义:
5GNSA 用户占用5G 承载时长
5G NSA 用户占用5G 承载+ 5G NSA 用户占用4G 承载时长
含义解释:
1) 5G NSA 用户:4G 附着成功、且终端和网络均开启双连接(DCNR );
2) 占用5G 承载时长:数据业务用户而承载在gNB 网元的时长,5G 承建结朿时间-5G 承载
开始时间,逐条累加值:
3) 占用4G 承载时长:数据业务用户而承载在eNB 网元的时长,4G 承建结束时间-4G 承载
开始时间,逐条累加值:
4) 剔除无效时长:用户关闭终端5G 开关后,打开5G 开关前,必然无法占用5G 承载,
这段时长不在统计范围内。
| TUE | 「孩心网
[RRC 迟立
5GNSA 驻留比=
X 100%
S1-U
;.X2-U
gNodeB_PDCP
AAA
5G NSA 用户占用5G 承载 5G NSA 用户占用4G 承载
2.3影响5G 驻留比因素 2.
3.1 因素1:网络测量策略
① 基站基于业务量判定,下发B1测量控制事件
常用情况下,一般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确保终端省电的情况下,基站开启 基于业务量判定是否下发B1事件的策略。
基于该策略的情况下,小包业务很难 占用5G 网络,影响
5G 占用时长。
②5G 终端起呼VOLTE 时,是否配置SCG 策略
由于5G 终端在发起VoLTE 业务时,可能由于SCG 变更导致与QCIl 建立冲突, 引起未接通;同时保留SCG 和QCIl ERAB 情况下,终端发射功率低于纯4G 状态 下功率,影响上行覆盖。
因此,现网在大部分情况下,釆用建立V OLTE 业务时删 除SCG 的策略,影响5G 占用时长。
2.3.2 因素2:网络侧时间同步方案
S
UE
gNod<B
基于测虽 添加
SGNB ADD REQ
尹 NB ADD REQ ACK
RRC_MEAS_RPRT . (NR01 measure report
RRC 垂配置过程 〉 (NR Bl measure contro 、丄
业务量大小判老是否下发
! B1事件
电信由于LTE采用FDD方式,因此在建网初期为了提升下行空口性能,均釆用频率同步的方式配置。
但由于5G终端,在占用锚点小区时,需对5G小区进行测量。
但频率同步的方式下,5G NSA终端在4G网络可能无法测量到5G邻区,导致无法添加5G辅小区,SCG无法建立。
40ms
GAP
2.3.3 因素3:共建共享方案及配置策略
①单锚点区域,锚点优选功能不开启导致驻留比低
现网单锚点区域,当5G用户驻留普通4G小区时,需对其向锚点进行推送,确保5G用户能够及时占用5G网络。
如下,由于锚点优选功能未开启导致部分区域5G驻留比低。
② 联通承建区共享锚点数量不足,影响电信用户5G 驻留
联通承建方共享锚点数量不对等,双方5G 用户驻留占比差异大。
使用方 锚点覆盖 承建方 锚点覆盖
2.3.4 因素4: 5G 覆盖分析
5G 覆盖盲点是影响5G 驻留比的基础要素。
通过DT 、CQT 及MR 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岀5G 覆盖
的盲点,并实施优化或站点规划。
通过对问题区域的分析,优先实施故障排查和RF 优 化调整,在无优化空间的情况下,实施规划补点。
3.2.5因素5:终端驻留策略
终端因为考虑功耗的因素,会针对5 G 用户的占用5G 进行限制。
如下场景下,终端会主动 删除5G 或抑制5G 添加。
锚点配置不全
! 站点故障告警
站点RF 问题 无5G 信号覆
基础配曽 故障处理
-RF 优化/场景补
幺
* 聲
使用方 锚点着盖
;处理 !方案
3.2.6因素6: 5G±行受限分析
5G山于穿透能力差,先于4G上行受限。
网格情况内如下,5G终端用户功率用满占53%, L2100终端用户功率用满占18%o
30
L2100 PHRAg -^L2100 SIMRA\£
同样评估统一区域内,5G±行优先小区明显多于4G小区数量:
受限小区数(评估小区456个)
40
4G 5G
■ RSRP< 门限@50% ■RSRP< 门限@40%
三、解决措施
5G驻留比低问题分析:针对上述影响5G驻留比的六因素,共优化调整问题小区252个,其中“阶段1”优化调整问题小区120个,占比46. 69%;“阶段2”优化调整问题小区23 个,占比14. 01%;“阶段3”优化调整问题小区78个,占比30. 35%, “阶段4”优化调整问题小区23个,占比8. 95%o
5G驻留比低问题分类占比如下:
■网络测址策略配■网络侧时间同步方案■共建共亨方案及配宜策略・G覆盖分析■ 5G上行受限■终端驻留策略
5G驻留比低问题分类占比
■阶段1 ■阶段2 ■阶段4 ■阶段4 问题点详细明细如下:
问题分类
阶段1阶段2阶段3阶段1
网络测虽策略配
修改
网络侧时间
同步方案修
改
5G上行受
限优化
共建共寧方案及配宜
策略
5G覆盖分析
优化
终端驻留策略
开启
优化小区
数
408036185523 5G驻留比低问题点分析分布情况如下:
影响5G驻留比低因素分析占比分布情况
3.1网络测量策略优化提升5G驻留比
针对业务触发B1下发的策略实施优化调整,在确保终端节电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配置门限要求,提升5G时长驻留比。
5G Camp Time Rate (%)优化效果
降低门限前后,5G时长驻留比变化
基于现网情况,可选择采用中近点保留SCG,远点删除SCG的策略,实施优化提升,针对策略下发前后进行对比,该策略执行情况下,提升5G驻留比约1.4%。
5G Camp Time Rate(%)优化效果
VOLTE与SCG共存策略下发前后对比
3.2修改锚点站网络侧时间同步方式•提升5G 驻留比
对网格内的LTE 站点的同步方式进行改适,优先采用GPS 时间同步方式,确保5G 终端 能够正常对SSB 进行测量上报。
对网格进行时间同步修改后,大部分指标性能基本不变,CQI 均值下降约O ・ll. 5G 驻 留比有提升,修改同步方式后复测5G Camp Time Rate (%)由77. 51%提升至80. 35%o
;;:心 AMI
MM E (•他
CO>T?fl ・•', •
MU
补t •事
***** EUMX 上玉行应 A DS 久和5
014%
1■眾
1.1 IM g” 1 WK
44*% 1M4 77 1g AMU QE
• 41% w ” TH
©.10*
CLG7
%
a-H%
1LA2
lit%
way%
1.5J%
12.M 72 £4% awe aw*
a»5* 1.JW
■earn
O.W%
•a 10%
■ass%
&M
au%
0.1>%
a 林 <.11
-an%
-4X»%
•i.m
5G Camp Time Rate (%)占比
81.00% 80.50% 80.00% 79.50% 79.00% 78.50% 78.00% 77.50% 77.00% 76.50% 76.00%
3.3优化共建共享策略,提升5G 驻留比
1、 完善单锚点区域功能配置:单锚点区域存在的无开启锚点优选功能问题数13个,涉及锚 点小
区数20个,开启锚点优选功能后,问题点闭环13个。
2、 针对共建区域,实施连片锚点共享,确保策略和方案一致:对网格内联通承建无共享的
站点实施共享,共5个站点,保证了锚点信号的连续覆盖
对问题区威复测5G 驻留比由12.46%提升至88.37%,改善效果明显。
80.35%
优化前 优化后
5G Camp Time Rate (%)占比
3.4 5G覆盖优化提升5G驻留比
RF优化调整问点10个,闭环5个,其余RF无法解决转新增资源:处理NR站点故障告警6个,网格内已建设NR站点全正常;处理邻区配置错误88条:邻区漏配问题264条:X2配置错误6条:X2链路漏配9条;新增锚点参数配置215条:锚点参数修改调整150条:13个NR资源建设,实际优先完成NR资源建设5个,剩余新增资源问题逐步完成。
对问题区域复测5G驻留比由15.37%提升至84.95%,改善效果明显
5G Camp Time Rate (%)占比
3.5终端驻留策略优化•提升5G驻留比
通过提升终端的节电效果,增加终端的5G占用比例。
5G80.37%81.42%
5G Camp Time Rate (%)占比
3.6 5G上行受限开启LTE fallback策略•提升5G驻留比
开启LTE fallback策略,针对上行受限场景,保留5G边缘覆盖,提升用户的体验。
对网格区域复测5G驻留比由81.59%提升至82.62%
5G Camp Time Rate (%)占比
3.7优化效果
1、各优化段对网格5G驻留比提升情况如下:
2、通过对影响5G驻留比因素的优化调整,网格复测对比提升显著,5G Camp Time Rate由66. 32%提升至87・ 90%: Coverage of Center(RSRPN-110&SINRN-3) Rate (%)由87M6E提升至93. 58%:XR DL PDCP 均值(Mbit/s)由358 Mbit/s 提升至616 Mbit/s: NR UP PDCP 均值(Mbit/s)由62 Mbit/s 提
>-3) Rate(%)
优化前 156 181S2 12257 6225 66. 32% 87. 16% 358 62 优化后
161 19228 16902 2326 90. 93% 93.58% 616 93 提上址
5
746
•1615
-3899
24. 61%
6. 12%
258
31
NSA 网格DT 测试关键指标优化效果如下:
NSA 网格DT 测试驻留比相关指标优化效果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优化前■优化后
四、经验总结
5G 驻留比优化需要从网络策略、终端策略、覆盖能力、感知情况、同步方式、共建共享策 略
等方而,综合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六大举措”的落地实施,快速提升5G 驻留比,改 善5G 网络质量,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感知,为后续5G 网络优化提供经验积累以及推广借鉴。
Coverage of Center (RSRP>-110&SINR>-3)
Rate(%)
5G Camp Time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