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会跳舞的陀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陀螺教案
简介
通过跳舞陀螺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探究重力、角动量等科学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整体流程
1.手工制作陀螺
2.分组跳舞陀螺
3.观察、探究跳舞陀螺现象,引导幼儿探究角动量、重力等
科学概念
具体步骤
手工制作陀螺
1.准备材料:木棒、毛线、彩纸、颜料、颜料盘、橡皮筋、
剪刀等。
2.给每个幼儿发放材料,并进行简单的安全教育。
3.按照图示示范,让幼儿依次完成以下步骤:
1.用剪刀将彩纸剪成圆形,作为陀螺的上盖。
2.用颜料在彩纸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3.将彩纸与木棒连接,用毛线将陀螺下盖搓制完成。
4.在木棒的中央绑上橡皮筋并旋转,看看自动旋转的陀
螺是怎样旋转的。
分组跳舞陀螺
1.将幼儿分组,每个组5人左右。
2.启发幼儿探究陀螺跳舞的原因,并手把手教授跳舞陀螺的
技巧,鼓励幼儿自己创新发明。
3.获胜组有奖励,并探究原因,引导幼儿理解重力、角动量
和离心力等。
观察、探究跳舞陀螺现象
1.让幼儿在观察跳舞陀螺的时候发现,陀螺跳舞的过程中,
上盖是不动的,对木棒中心点的偏离是有一个极限值的,木棒中心点偏移角度超过这个值后,陀螺就会失去平衡,停止旋转。
2.引导幼儿回顾制作陀螺的过程,在手工制作陀螺时,为了
搓制成功,可能存在一些重量、大小不一或者垂直木棒的长度不同,这些因素是影响陀螺跳舞的重要因素之一。
3.激发幼儿思考:陀螺在跳舞的过程中,中心点偏离的角度
越大,离心力也就越大,重力相对减弱,那么是否转动的时间就不一样呢?是否不同陀螺的离心力大小也不一样呢?让幼儿小组自己进行探究,期间老师给予帮助和引导。
总结
通过手工制作陀螺,跳舞陀螺这个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社区
的温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锻炼幼儿协作精神,在探究陀螺跳舞的
过程中,让幼儿轻松学习了解到角动量、力矩等科学概念,促进幼儿
科学思维和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