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提称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枉顧(註十四),實不敢當。弟 之行期,約在下月中旬, 有勞關注,謹致謝意。茲有請者:弟之此行,約須數月逗留,而庶務繁多,需辦甚殷, 是以出國期間,可否請代覓人手,協助處理。勞神之處,容後面謝。專此奉達,並祝 道安
弟 王棧宮拜啟 三月廿二日
第一種用法,以「敬啟者」引出全文;第二種用法,在開頭語之後,以「茲有懇者」提 出本書信的請求;第三種用法,以「謹啟者」引出全文後,再用「茲有請者」提出本書信的 另一目的。
由此可見,書信中所用的提稱語,可以從兩方面去考慮:一從收信人相關的處所,一從 收信人察閱信件的情況。如果收信人為師長,便可以用「某某夫子函丈」或「某某老師道鑒」。 「函丈」意指「容有一丈見方的處所」。「函」為「包容」,「丈」指「一方丈」。禮記曲 禮:「席間函丈。」注:「函,猶容也。講問宜相對,函丈,足以指畫也。」老師講課,須 有一個適當的地方供師生相處。所以提稱語用「函丈」即表示這一封信係呈放在老師的左右, 再轉請老師察閱,這是一種禮貌的表示。用「道鑒」為提稱語,則是因為老師的職志在「傳 道、授業、解惑」(註三)。
這種啟事敬辭現在已經很少見了,不過一些正式而結構完整的信件,還是會用到。 啟事敬辭的使用有三種情形:
一、用於提稱語之後,開頭語之前。 二、用於開頭語之後,正文之前。 三、既用於提稱語之後,開頭語之前,又見於開頭語之後,正文之前,而連用兩次。
下列一封信的啟事敬辭,屬於第一種用法: 慕蘭吾師道鑒:敬啟者,自拜別返鄉,瞬即三年,每憶過往,思慕時深。學生 畢業後, 即至南投任職,每以資質愚鈍,且社會變遷快速,非經常閱讀,不足以跟上時代,伏惟 吾師學識淵博,關心時事,故敢請詳示有關青少年問題之書籍數種,俾便購讀,則雖 遠離教導,仍如親炙(註十三)明訓也。肅此馳稟,恭請 誨安
假如能找到雙方共同關切的話題或是彼此最為難忘的往事很巧妙的與寫信的目的相結書阮籍傳說阮籍對所厭惡的人會給以白眼對所喜歡的人會以青眼去看他
第三講
第二節 書信中的提稱語
書信中的提稱語緊接在稱謂之下,係提請收信人察閱信件的用詞,所以又叫知照敬辭。 使用時,必須切合收信人的身分地位,為比較正式且須講求適度禮貌的書信所常見的要項。
1
茲依輩分的不同,將常見的提稱語,分類表列如下,以供參考: 一、長輩 1. 祖父母及父母 膝下、膝前、尊前。 2. 親戚及世交 尊鑒、賜鑒、崇鑒、鈞鑒、慈鑒、尊前。 3. 師長 道鑒、尊鑒、函丈、尊前。 4. 長官 鈞鑒、賜鑒、尊鑒、崇鑒。 5. 其他 賜鑒、尊鑒、鈞鑒、崇鑒、尊前、座右。
2
二、平輩 1. 親戚及世交
台鑒、惠鑒、雅鑒、英鑒、偉鑒、大鑒、左右、足下、閣下。 2. 同學
台鑒、惠鑒、雅鑒、英鑒、偉覽、大鑒、硯右、硯席、文席。 三、晚輩 1. 子孫 收閱、收覽、收悉、閱悉、知悉、知之。 2. 親戚 青覽、青鑒、如晤、如面、如見、如握。 3. 世交 青鑒、青覽、青閱、英覽、英鑒。 4. 學生及部屬 鑒、大鑒 (註四)。
或是: 「日昨承 教,獲益良多。」
告慰用語,則是: 「諸事安適,足告 雅懷。」
或是: 「舉家平安,乞釋 錦懷。」
13
自愧用語,則是: 「鞭策雖加,驅馳無效。」
或是: 「歲月蹉跎(註三十五),依然故我。」
謝贈用語,則是 「辱荷 隆情,下頒 厚貺(註三十六),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或是: 「蒙賜 瑤章,褒獎備至,展誦之餘,感愧良深。」
(二) 接信語(註十九) 頃奉 賜諭,敬承一一。
(三) 思慕語 仰望 慈雲(註二十),孺慕彌切。
(四) 敘別語 自違 膝下,忽已半載。
9
二、給其他長輩 (一) 寄信語
前肅寸箋,計呈 鈞鑒。 (二) 接信語
刻奉 鈞示,敬悉種切(註二十一)。 (三) 思慕語
仰望 光輝,思慕時深。 (四) 敘別語
睽違 教範,荏苒(註二十二)經年。 三、給平輩
對商界的祝福,則說: 「駿業日隆,百務順遂。」 12
或說: 「商務亨通,指揮如意。」
贊美醫界,則說: 「全心濟世,妙手回春。」
或說: 「術妙軒岐(註三十三),功著杏林(註三十四)。」
對於人品,則說: 「德潤珪璋,材含錦繡。」
或說: 「高懷霽月,雅量淵深。」
會晤用語,則是: 「晉謁 高門,備領教言。」
7
這種啟事敬辭,由於收信人輩分地位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常用語。茲舉例如下: 一、用於祖父母及父母 叩稟者、敬稟者、跪稟者、謹稟者。 二、用於長輩 敬肅者(註十五)、敬啟者(註十六)、謹肅者、謹啟者、茲肅者。 三、用於平輩
敬啟者、謹啟者、敬陳者、謹陳者、茲陳者、茲敬陳者、茲再陳者、茲啟者、茲有 啟者、逕啟者(註十七)。
註二:「青鑒」指一個人高興的時候用正眼相看。「青」為「青眼」,「鑒」即「看」。晉 書阮籍傳說,阮籍對所厭惡的人會給以白眼,對所喜歡的人會以青眼去看他。後人因 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視,以白眼相待,表示輕視。這裡用「青鑒」二字,是請收信人正 眼看待的意思,一般用為寫信給晚輩時的提稱語,表示一種客氣。
16
註三:見唐代韓愈師說。 註四:可依年紀大小的不同,參用其他提稱語。 註五:可依出身的不同,參用其他提稱語。 註六:可依身分的不同,參用其他提稱語。 註七:可依對象的不同,參用其他提稱語。 註八:指祭奠死者,慰問喪家。祭奠死者為弔,撫慰生者為唁。唁,音ㄧㄢˋ。 註九:苫,音ㄕㄢ。居喪時,常編草為席,故曰苫次。 註十:同註七。 註十一:指喪家寄給親友敘述喪事的信件。 註十二:荃,音ㄑㄩㄢˊ,香草。楚辭中用以比喻國君,遂為祈人鑒察的用詞。 註十三:音ㄓˋ,薰染。 註十四:枉,屈就。 註十五:肅,敬禮。 註十六:啟,陳述。 註十七:逕,音ㄐㄧㄥˋ。直捷行事。 註十八:「寄信語」意在表示曾有信給對方。有兩種作用:一是探詢有否收到,一做為與本
如果是朋友,或是不相識的各界人物,有時很難分出輩分,或不必依輩分選用提稱語, 則下列所舉,可供參考:
3
一、政界 勛鑒、鈞鑒、鈞座、閣下。 二、教育界 道鑒、有道、道席、講席、文席。 三、民意代表 議席、座右(註五)。 四、婦女 慧鑒、雅鑒、妝次、妝閣 (註六)。 五、軍界 崇鑒、鈞座、麾下。 六、宗教界 道鑒、有道。 七、團體 公鑒。 八、眾人 均鑒、同鑒。
15
這種開頭語的敘寫位置,當沒有啟事敬辭時,通常就在提稱語之後,正文之前。如果有 啟事敬辭,便在啟事敬辭之後、正文之前,或在提稱語之後、啟事敬辭之前,這得依啟事敬 辭的位置是在那裡而定。茲分別表列如下:
一、無啟事敬辭時: 稱謂 + 提稱語 : 開頭語 + 正文 ………… 二、啟事敬辭緊接在提稱語之後時: 稱謂 + 提稱語 ︰ 啟事敬辭 + 開頭語 + 正文 … 三、正文緊接在啟事敬辭之後時 稱謂 + 提稱語 ︰ 開頭語 + 啟事敬辭 + 正文 …
對師長的祝福,則是: 「恭維 化雨(註二十八)溫良,講壇納福。」
或是: 「敬維 絳帳(註二十九)春深,杏壇(註三十)祥集。」
表示對長官的思慕,則說: 「引領 福星(註三十一),彌殷仰慕。」
或說: 「仁風德化,仰慕彌殷。」
頌揚商界,則說: 「運籌有策,貨殖多能。」
或說: 「大隱於市(註三十二),企業宏開。」
理想的開頭語應能與正文相關,否則容易流為俗套,而反見生疏。 所以,寫開頭語時,必須仔細思考,有那些話是既能涉及主題,又能做為緩衝的。否則 拉雜成篇,不如不要。 為了便於參考,下面引錄若干常見的開頭語,依輩分的不同,分類羅列,希望能藉以引 起聯想,以便推陳出新。 一、給祖父母及父母
(一) 寄信語(註十八) 前肅安稟,度已呈 鑒。
4
假如提稱語是用於婚喪喜慶的書信中,則又可以有下列的不同: 一、婚嫁 吉席、喜席 (註七)。 二、弔唁(註八) 禮席、苫次 (註九) 、禮鑒、素覽(註十)。 三、哀啟(註十一) 矜鑒、荃鑒(註十二)、荃察、荃照。
提稱語的使用,須配合稱謂的不同,不可弄錯。茲列舉書信中常見的稱謂與提稱語 的配合十種如下,以供參考:
一、舅父大人尊前 二、岳母大人尊鑒 三、親翁惠鑒 四、大姊夫英鑒 五、銓祺吾女知之 六、建誠學弟如晤 七、珮儀學姊吉席 八、悅翠小姐慧鑒 九、翊傑院長勛鑒 十、立仁總經理崇鑒
5
第三節 信中的啟事敬辭
啟事敬辭為書信中陳述事情的發語詞,或稱開頭敬辭,如」。啟,就是「陳述」。所謂「敬啟者」,意即「很恭敬的 向您陳述的事情是」。而所陳述的事情就是在下面所寫的信裡。
用於秋天,則是: 「水天一色,風月雙清。」
或是︰ 「爽氣朝來,新涼初透。」
用於冬天,則是: 「長天凍寒,大地飛霜。」
或是︰ 「冬殘臘(註三十九)盡,歲暮春回。」
在第一講中所引錄謝冰瑩老師答方子游君的信裡,開頭便說:「收到你的來函快一個月 了,還沒有回你的信,你一定以為我早已忘記你向我提出的問題,其實我一天也沒忘過。」 然後就慢慢引入正文,這便是很好的開頭語。
(一) 寄信語 昨上蕪緘,諒達 台鑒。 (二) 接信語 昨奉 華翰,拜悉種切。 (三) 思慕語 景仰已久,趨謁無從。
10
(四) 敘別語
揖別 丰儀(註二十三),又經匝月(註二十四)。 四、給晚輩 (一) 寄信語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 (二) 接信語
昨接來信,已悉一切。 (三) 思念語
久未晤面,時在念中。 (四) 敘別語
因時敘別,則是: 「春初話別,又到朱明(註三十七)。」
或是: 「春風握別,又屆歲寒。」
因地敘別,則是: 「咫尺(註三十八)相違,如隔千里。」
或是: 「山河阻隔,跋涉維艱。」
用於春天,則是: 「日麗風暄,鶯啼燕舞。」 14
或是: 「花容正麗,柳葉方新。」
用於夏天,則是: 「長風扇暑,茂樹遠陰。」
或是︰ 「炎威可畏,夏景偏長。」
開頭語的書寫,不可淡然無味,讓人覺得只是在虛應故事,一定要考慮到雙方的地位、 關係,以及正文的內容。否則,太過客氣,則顯得缺乏誠意;太過恭維,又好像是有意挖苦。 假如能找到雙方共同關切的話題,或是彼此最為難忘的往事,很巧妙的與寫信的目的相結 合,這樣的開頭語,將會是令人喜愛的。
註一:「硯右」指硯池的右方,也就是硯台的旁邊,為收信人讀書寫字的所在。所以如說「銓 祺學姊硯右」,就是說這一封信是先放到銓祺讀書寫字的地方,再轉請銓祺察閱的意 思,為一種禮貌的表示。
啟事敬辭的使用,由於從字面上的意義,可分辨出寫信的目的及所表示的禮貌程 度,所以必須與稱謂及提稱語相配合。
8
第四節 書信中的開頭語
一封書信,在講到正題之前,可能會先說一些客套話,這就是所謂的開頭應酬語。這種 應酬語,可能只談些天氣,或表達一些仰慕的情懷,如「你近來好嗎?非常想念」或「胸藏 萬卷、筆掃千軍」等是。但是,有些卻能針對寫信的目的,順勢利導,以引入正題。這種開 頭語,就兼具有正文的作用。而如果寫信的目的就只在應酬某一件事,那麼,這些應酬話便 成為書信的正文了。
學生 王建豐敬上 三月二十日
6
下列一封信的啟事敬辭,屬於第二種用法: 志華吾兄大鑒:自違 雅教,數年於茲,久慕 高風,倍切神往!茲有懇者:吾
兄前在 寒舍 所借之基度山恩仇記,因 弟 近日將有急需,不知可否先歸還一用。不情 之請,幸能見諒。耑此奉達,並祝 大安
弟 胡立行謹啟 三月廿二日
下列一封信的啟事敬辭,屬於第三種用法: 素禎校長有道:謹啟者,前蒙
自從北上,已經一月。 自從北上,已經一月。 開頭語必須因人、因事、因情、因時、因地、因景、因物的不同,而力求貼切。如對於 師長的思慕,有人則說:
「遙望 門牆(註二十五),常深思慕。」 也有人說:
「山川阻隔,立雪(註二十六)無從。」
11
與老師敘別,便說: 「不坐 春風(註二十七),倏已匝月。」
或說: 「不親 教誨,屈指經年。」
如「父親大人膝下」的「膝下」二字,就是寫給父親的信所常用的提稱語。「膝下」原 指小孩子依偎在父母親膝下的情形,也寫作「膝前」,這裡則表示這封信係呈放在父親大人 膝下,再轉請父親察閱的意思,是一種禮貌的表示。所以如果是寫信給同學,就可以用「硯 右」(註一)。
寫給平輩的信,常看到用「台鑒」做為提稱語,如「慶重吾兄台鑒」等是。這裡的「台」, 原指三台星,為天上巨星,略稱為「台」,而轉為對人的尊稱,有「高」、「顯」的意思, 如台命、台端、兄台等是;「鑒」是「看」的意思。「台鑒」意指請對方看信。如果對方為 尊長、就可以用「尊鑒」;如果是給「立平賢甥」寫信,就可以用「青鑒」(註二)。
啟事敬辭常用於長輩,或用於平輩。對晚輩,可用茲啟者、逕啟者、啟者,不過,一般 大都省略。至於或為二字,或為三字、或為四字,則須依前後語氣的需要,斟酌使用。
在回信中的啟事敬辭,就改用「敬覆者」、「肅覆者」、「謹覆者」、「茲覆者」、「逕 覆者」。
啟事敬辭也會因為寫信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語: 一、用於請求,如: 敬懇者、茲懇者、茲有懇者、敬託者、茲託者、茲有託者。 二、用於祝賀,如: 敬肅者、謹肅者、茲肅者、敬賀者、謹賀者、茲賀者。 三、用於報喪,如: 哀啟者、泣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