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摘要:当前社会格局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
中流砥柱,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至关重要,是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组织结构臃肿、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机动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塑造可以有效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凝
聚力,借助思想文化的塑造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斗志,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
动力。

而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党员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能够帮助企业党员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发展观,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够提高企业发展空间,实现可持
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企业;党建文化;思政教育;融合
前言:企业文化属于国有企业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
中应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结合,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与创新精
神的传承,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保证国有企业性质的基础上,提高其经
济效益,促进良性运转。

1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指导性
首先,部分国企存在跳槽与兼任问题,政工人员队伍并不稳定,部分国企管
理者与员工兼任党组织政工人员,缺乏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以致
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度。

同时,政工工作与相关工作人员地位与待遇较低,工
作人员缺乏积极性与责任意识,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
作用。

其次,部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僵硬且方法陈旧,无法与国企生产经营
与管理方法密切连接,缺乏企业个性。

同时,政工部门被看做国企发展的附属品,党务政工机构被虚化,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被边缘化。

除此之外,部分国企功利化
现象严重,领导片面看到经济利益,将员工看做赚钱工具,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1.2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当前部分国企领导人员照抄西方企业文化,没有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与生产
模式,对文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缺乏了解,文化建设缺乏正确领导。

同是,国企文
化建设缺乏系统规范标准,过于看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文化建设内容
的共性成分较多,个性成分较少,以致文化建设具备盲目性。

除此之外,企业并
未成立专门的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也没有明确执行机构的具体工作职责,文化建
设工作发展缓慢,流于形式。

1.3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互相掣肘
部分国有企业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主导文化建设工作,缺乏文化建设部门,由党组织负责,以致文化建设具备浓厚的政治色彩。

同时,部分文化建设领导属
于直接任命,并未详细了解国企的发展情况,缺乏管理经验,无法真正融入企业
发展过程。

也存在部分国企认为发展应看重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建设工作,丧
失了国企性质,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1.4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互相分离
当前部分国企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互相分离的状
态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感召力,无法保证员工由
内心深处接受理论知识。

同时,国企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内容也并不
完整,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甚至出现价值观偏离为,不但限制了思
想政治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自身的和谐发展。

2企业党建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对策
2.1重视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各个企业内部,党建工作虽然与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两方
面的工作并不能完全画等号,虽然如此,二者在工作目标方面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为促进党建和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融合起来,各个企业都应该从思想上重视
二者的融合,只有改变了思想认识偏差,才能够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政教育在企业
其他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大在此项工作方面的投入。

企业领导者应密切关注
市场和行业动向,不断就相应政策方针变动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党建和思政教
育融合策略的调整和优化,从思想、制度、文化、人才等各个方面来给予党建和
思政教育融合以一定的保障。

2.2创新党建思政工作方法
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良好的工作方法是基础,如果企业在二者融
合的过程中能够彻底突破传统工作方法的限制,积极用先进的工作方法来改变当
下的融合路径,就能够在企业内部更好地发挥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作用。

工作
方法对融合效果的影响非常直接,作为企业中的管理者,各个管理人员在党建思
政工作方法的创新中,不仅要保持工作方法的先进性,更要保持方法的多样性,
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的现实情况,选择单一或者多种的方式来
加快融合进程。

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企业内部各个岗位人员的
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成效更为突出。

首先,企业应
构建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由部门领导牵头来负责企业内部的纪律约束和实施,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为党建、思政教育融合提供良好的保障。

其次,企业应保持
融合方法的多元化,通过多种工作方式的有效结合使得党建、思政教育的活动形
式更为丰富,使得员工能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党建、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中来。

再次,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应以党组织牵头定期组织各项的活动,比如,演讲
比赛、摄影和书画作品展示等多种活动使得员工可以在这些活动的参与中更为深
刻地意识到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进而积极参与到二者融合的工作中。

最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二者融合时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来改变当
下的工作不足,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作用,借助于各种新媒介来进行党建、
思政教育思想、政策和方法等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来保障党建、思政教育信息
掌握的及时性和充分性。

2.3优化人才结构体系
无论是企业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效率还是质量方面,为保障融合效果,企
业都应该结合融合的工作要求,不断企业内部的人才结构加以优化和调整,使得
各个岗位上的人员配置都能够与融合工作的要求相符合。

针对当下很多企业内部
所存在的人才结构体系不合理问题,各个企业的人才结构体系优化中,不仅需从
人才引进出发,更要加强对各个岗位人员的培训,通过科学的岗位责任细分来将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保持人岗匹配,使得在党建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各个岗位人员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在自我的岗位上提升自己。

人才引进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全面考核,通过严格考核来使得引进人才的专业素质可以达到岗位要求,而人才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专业素质和技能方面出发,更要培养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保障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4加快信息化传递效率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企业为加快其融合效率,提升融合质量,都应该加大在二者融合方面的信息技术投入,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善当下的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现状,推进融合的高效化开展。

因为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内容较多,如果要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就需要构建相应的信息系统,在该系统内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能够共享关于党建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全部信息,以信息作为基础来开展对应的融合工作。

结束语:
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各个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都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用新的理论、技术和制度等来进行融合创新,提升融合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智兴.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
[2]付屹.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
[3]李永明.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9(S2).
[4]王智兴.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
[5]付屹.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
[6]朱晓.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J].中外企业文化,2021(1).
[7]周江.国有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J].时代报告,2020(6).
[8]李永明.企业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9(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