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学专业知识一选择50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药学专业知识一选择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C药物的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转运
答案:B
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称之为药物转运;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自血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转化或代谢的过程;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分布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单选题
2、下列不属于水溶性栓剂基质为
A20~25℃
B25~30℃
C30~35℃
D35~40℃
E40~45℃
可可豆脂在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塑性好,无刺激性。

熔点为30~35℃,加热至25℃时开始软化,在体温下可迅速融化。

单选题
3、药物警戒的定义为
A研究药物的安全性
B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
C可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保证用药安全
D评价用药的风险效益比
E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答案:E
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单选题
4、以下药物的给药途径属于,肾上腺素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A原来敏感的细菌对药物不再敏感
B耐药菌包括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C多药耐药性是导致抗感染药物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D细菌产生PABA增多可产生对磺胺药的耐药性
E药物抗菌谱的改变可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性(抗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

药物抗菌谱的改变并不是导致耐药性的原因
单选题
5、口服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A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片剂>包衣片>溶液剂>混悬剂
C胶囊剂>溶液剂>混悬剂>片剂>包衣片
D片剂>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包衣片
E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答案:A
口服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单选题
6、含有酯键,在肠壁吸收后可代谢生成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是
A
B
C
D
E
答案:D
泛昔洛韦是喷昔洛韦6-脱氧衍生物的二乙酯,是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泛昔洛韦口服后在胃肠道和肝脏中迅速被代谢产生喷昔洛韦,生物利用度可达77%。

单选题
7、下列关于老年人用药中,错误的是
A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人可有不同
B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
C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D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与成人相同
E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反映在药效学和药动学上
答案:D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对药物的代偿和排泄功能降低,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故用药量一般应低于成年人的用量。

单选题
8、下列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属于碳青霉烯类的药物有
Aβ-内酰胺类抗生素
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C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D四环素类抗生素
E喹诺酮类药物
答案:B
阿奇霉素是含氮的15元环大环内酯抗生素。

单选题
9、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
A变色
B沉淀
C产气
D结块
E爆炸
答案:E
发生爆炸大多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而引起。

如氯化钾与硫,高锰酸钾与甘油,强氧化剂与蔗糖或葡萄糖等。

单选题
10、多巴胺注射液加入5%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渐变成粉红色
A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B给药途径的变化
C适应症的变化
D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E化学的配伍变化
答案:E
化学配伍变化:(1)浑浊或沉淀①pH改变产生沉淀②水解产生沉淀③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④复分解产生沉淀(2)变色(3)产气(4)发生爆炸(5)产生有毒物质(6)分解破坏、疗效下降
单选题
11、与青霉素合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排泄速度,从而增强青霉素抗菌活性的药物是
A丙磺舒
B克拉维酸
C舒巴坦
D他唑巴坦
E甲氧苄啶
答案:A
青霉素的钠或钾盐经注射给药后,能够被快速吸收,同时也很快以游离酸的形式经肾脏排出,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只有30min,为了延长青霉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可将青霉素和丙磺舒合用,以降低青霉素的排泄速度。

单选题
12、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丙磺舒
E阿司匹林
答案:C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别嘌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促尿酸排泄药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苯溴马隆是苯并呋喃衍生物;长期应用秋水仙碱会产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兆,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单选题
13、除下列哪项外,其余都存在吸收过程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C药物的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转运
答案:E
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称之为药物转运;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自血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转化或代谢的过程;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分布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单选题
14、下列对福辛普利描述正确的
A赖诺普利
B福辛普利
C马来酸依那普利
D卡托普利
E雷米普利
答案:B
福辛普利为含磷酰基的ACE抑制剂,以磷酰基与ACE酶的锌离子结合,福辛普利在体内能经肝或肾所谓双通道代谢生成福辛普利拉而发挥作用。

单选题
15、下列辅料中,可作为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有
A甘油
B乙醇
C丙二醇
D液体石蜡
E聚乙二醇
答案:D
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单选题
16、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评定标准: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A肯定
C可能
D可能无关
E待评价
答案:C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ADR因果关系评价将关联性评价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6级标准。

(1)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根据机体免疫状态某些ADR反应可出现在停药数天以后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即再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2)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 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3)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除外。

(4)可能无关:ADR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ADR不相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5)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资料佐证。

(6)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单选题
17、有关滴眼剂不正确的叙述是
B后马托品
C生育酚
D氯化钠
E注射用水
答案:D
眼膏剂中常用的调整渗透压附加剂为氯化钠、葡萄糖、硼酸、硼砂等。

单选题
18、C-3位含有酸性较强的杂环,可通过血脑屏障,用于脑部感染治疗的药物是
A头孢氨苄
B头孢克洛
C头孢呋辛
D硫酸头孢匹罗
E头孢曲松
答案:E
头孢曲松的C-3位上引入酸性较强的杂环,可广泛分布全身组织和体液,可以通过脑膜,在脑脊液中达到治疗浓度。

单选题
19、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特异质反应
答案:B
毒性作用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一般较为严重。

毒性反应可以是药理学毒性、病理学毒性和基因毒性。

单选题
20、下列有关高分子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胶剂属于非均匀状态液体分散体系
B溶胶剂中的胶粒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C有双电层结构
D溶胶剂具有布朗运动
E溶胶剂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B
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称为疏水胶体,有极大的分散度,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所以B选项为错误的,此题选B。

单选题
21、下列液体剂型属于均相液体制剂的是
A分散度大,吸收快
B给药途径广,可内服也可外用
C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
D携带、运输方便
E易霉变、常须加入防腐剂
答案:D
液体制剂的优点: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程度高,吸收快,作用较迅速;
②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内服、外用;③易于分剂量,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④药物分散于溶剂中,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通过调节液体制剂的浓度,避免固体药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引起胃肠道刺激作用。

液体制剂的缺点:①药物分散度较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从而导致失效;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不方便;③非均相液体制剂的药物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列物理稳定性问题;④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

单选题
22、下列不属于水溶性栓剂基质为
A20~25℃
B25~30℃
C30~35℃
D35~40℃
E40~45℃
答案:C
可可豆脂在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塑性好,无刺激性。

熔点为30~35℃,加热至25℃时开始软化,在体温下可迅速融化。

单选题
23、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拉布立酶
E阿司匹林
答案:A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别嘌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促尿酸排泄药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苯溴马隆是苯并呋喃衍生物;长期应用秋水仙碱会产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兆,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单选题
24、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丙磺舒
E阿司匹林
答案:A
秋水仙碱能抑制细胞菌丝分裂,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可以控制尿酸盐对关节造成的炎症,可在痛风急症时使用,长期用药可产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兆,症状出现应立即停药。

其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口服比静脉注射的安全性高。

单选题
25、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特异质反应
答案:E
某些个体对药物产生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与其遗传缺陷有关,称为特异质反应。

单选题
26、下列不属于水溶性栓剂基质为
A脂肪酸
B白蜡
C氢化蓖麻油
D硬脂酸铝
E苯甲酸钠
答案:B
栓剂中常用的硬化剂有白蜡、鲸蜡醇、硬脂酸、巴西棕榈蜡等。

单选题
27、下列有关受体拮抗剂与受体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因子
B环磷酸鸟苷
C钙离子
D—氧化氮
E三磷酸肌醇
答案:A
第二信使是指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质内产生的信息分子,包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钙离子、一氧化氮、二酰基甘油和三磷酸肌醇等。

第三信使是指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包括转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单选题
28、以下药物的给药途径属于,肾上腺素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呼吸道给药
D经皮给药
E口服给药
答案:C
呼吸道给药:某些挥发性或气雾性药物常采用吸入给药方法,挥发性药物主要是通过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而迅速生效。

单选题
29、在药品含量测定中,精密称定照品10mg,精确到
A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 1ml中溶解
B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
C溶质(lg或l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
D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
E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
答案:B
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10ml 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10000ml中溶解。

单选题
30、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是
AUV
BIR
CHPLC
DTLC
EGC
本题考察各个方法的英文缩写,需要熟练记忆。

UV为紫外分光光度法,IR为红外分光光度法,HPLC为高效液相色谱法,GC为气相色谱法,TLC为薄层色谱法。

单选题
31、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不包括
A加强认识,慎重用药
B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
C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D加强医药科普教育
E尽量使用新药
答案:E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1.加强认识,慎重用药 2.加强管理 3.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4.坚持合理用药5.加强医药科普教育 6.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单选题
32、以下药物的给药途径属于,肾上腺素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呼吸道给药
D经皮给药
E口服给药
呼吸道给药:某些挥发性或气雾性药物常采用吸入给药方法,挥发性药物主要是通过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而迅速生效。

单选题
33、属于单环类β内酰类的是
A甲氧苄啶
B氨曲南
C亚胺培南
D舒巴坦
E氨苄西林
答案:B
氨曲南是全合成单环内酰胺抗生素。

单选题
34、气雾剂常用的润湿剂是
A氢氟烷烃
B乳糖
C硬脂酸镁
D丙二醇
E蒸馏水
答案:E
常气雾剂常用的润湿剂有蒸馏水和乙醇。

单选题
35、下列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有
A胃
B肠
C脾
D肝
E肾
答案:D
药物的主要代谢部位是肝脏。

单选题
36、以下举例分别属于影响药物作用的哪个因素:青霉素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需临用前现配
A药物剂型
B给药时间及方法
C疗程
D药物的剂量
E药物的理化性质
答案:E
药物的溶解性使药物在水和油溶液中的分配比例不同,有机酸、有机碱在水溶液中不溶,制成盐后可溶于水。

每种药物都有保存期限,超过期限药物性质可能发生改变而失效,如青霉素在
干粉状态下有效期为3年,而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需临用前现配。

药物需在常温下干燥、密闭、避光保存,个别药物还需要在低温下保存,否则易挥发、潮解、氧化和光解。

如乙醚易挥发;维生素C、硝酸甘油易氧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硝普钠、硝苯地平易光解等。

单选题
37、《中国药典》贮藏项下规定,“阴凉处”为
A不超过20℃
B避光并不超过20℃
C25±2℃
D10~30℃
E2~10℃
答案:A
本题考查储存条件的温度和区别。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单选题
38、在脂质体的质量要求中,表示脂质体化学稳定性的项目是
A载药量
B渗漏率
C磷脂氧化指数
D释放度
E包封率
答案:C
表示脂质体的化学稳定性的项目:①磷脂氧化指数,一般规定磷脂氧化指数应小于0.2;②磷脂量的测定,基于每个磷脂分子中仅含1个磷元素,
即可推算出磷脂量;③防止氧化的一般措施有充入氮气,添加抗氧剂,也可直接采用氢化饱和磷脂。

单选题
39、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是
AUV
BIR
CHPLC
DTLC
EGC
答案:B
本题考察各个方法的英文缩写,需要熟练记忆。

UV为紫外分光光度法,IR为红外分光光度法,HPLC为高效液相色谱法,GC为气相色谱法,TLC为薄层色谱法。

单选题
40、栓剂的给药途径是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呼吸道给药
D经皮给药
E口服给药
答案:A
栓剂按给药途径分类:分为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剂等,如直肠栓、阴道栓、尿道栓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直肠栓和阴道栓。

单选题
41、气雾剂中可作抛射剂的是
A亚硫酸钠
BF12
C丙二醇
D蒸馏水
E维生素C
答案:B
气雾剂中常用的抛射剂为
(1)氢氟烷烃:主要为HFA-134a(四氟乙烷)、HFA-227(七氟丙烷)、F12等。

(2)碳氢化合物:主要品种有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

(3)压缩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氮等。

单选题
42、胺类化合物N-脱烷基化的基团有
A脱S-甲基
BO-脱甲基
CS-氧化反应
DN-脱乙基
EN-脱甲基
答案:D
利多卡因进入血脑屏障产生N-脱乙基代谢产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单选题
43、既可作为TDDS骨架材料又可作为控释膜材料的是
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B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
C不存在皮肤的代谢和储库作用
D延长有效作用时间
E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易口服给药的患者
答案:C
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效应,提高了治疗效果,药物可长时间持续扩散进入血液循环。

(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

(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减少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经皮给药制剂的局限性:(1)由于起效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

(2)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

(3)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单选题
44、上述药物中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是
A沙丁胺醇
B噻托溴铵
C倍氯米松
D色甘酸钠
E氨茶碱
答案:B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为茶碱类;M胆碱受体阻断药有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孟鲁司特、色甘酸钠、齐留通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单选题
45、下列药物水溶性较强的是
A卡马西平
B吡罗昔康
C雷尼替丁
D呋塞米
E特非那定
答案:C
药物溶解性和渗透性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统一的性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第I类是高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两亲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胃排空速率,如普萘洛尔、依那普利、地尔硫䓬等;第Ⅱ类是低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溶解速率,如双氯芬酸、卡马西平、匹罗
昔康等;第Ⅲ类是高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受渗透效率影响,如雷尼替丁、纳多洛尔、阿替洛尔等;第IV类是低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疏水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比较困难,如特非那定、酮洛芬、呋塞米等。

单选题
46、属于单环类β内酰类的是
A甲氧苄啶
B氨曲南
C亚胺培南
D舒巴坦
E氨苄西林
答案:D
本题考察各种药物的归类及用途。

舒巴坦为广谱的、不可逆竞争性&beta;-内酰胺酶抑制剂。

单选题
47、拜糖平药物名称的命名属于
A药品不能申请商品名
B药品通用药名可以申请专利和行政保护
C药品化学名是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
D制剂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剂型名
E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通用名
答案:E
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通用名。

单选题
48、以下哪种剂型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A分散片
B颗粒剂
C咀嚼片
D舌下片
E胶囊剂
答案:D
口腔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口腔黏膜吸收能够避免胃肠道中的酶解和酸解作用,也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

局部作用剂型多为溶液型或混悬型漱口剂、气雾剂、膜剂,全身作用常采用舌下片、黏附片、贴片等剂型。

单选题
49、药物的作用靶点有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呼吸道给药
D经皮给药
E口服给药
答案:A
直肠给药:将药物栓剂或药物液体导入直肠内由直肠黏膜血管吸收,可避免胃肠道刺激及药物被破坏。

单选题
50、下列不属于水溶性栓剂基质为
A20~25℃
B25~30℃
C30~35℃
D35~40℃
E40~45℃
答案:C
可可豆脂在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塑性好,无刺激性。

熔点为30~35℃,加热至25℃时开始软化,在体温下可迅速融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