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儿积滞的原因与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儿积滞的原因与治疗方案
关键词:小儿积滞原因治疗方案耳穴贴压
摘要:小儿脾胃病是小儿发生的主要疾病,而小儿积滞为首要,也是特别急的病之一,小儿积滞主要表现为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疼痛,大便不调。

所以较其他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各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生此病,但以婴儿多见。

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人工喂养及病后失调者更容易患病。

临床可单独出现,亦可兼夹出现于其他疾病。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因积滞日久,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气血化源不足,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

本病的诊断要点主要是:1、有伤乳,食伤史。

2、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疼,大便溏泄,酸臭或臭如败卵,或便秘为特征。

3、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

4、大便中含有不消化食物残渣。

临床将本病分为三型:1、乳食内积证2、食积化热。

3、脾虚夹积。

乳食内积证的主要表现有:不思乳食,呕吐食物,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酸臭,哭闹不宁,舌质淡红,苔白垢腻,脉弦滑,指纹紫滞。

这是明显的积滞。

治疗以消乳化食,和中导致。

先要分辨是乳积还是食积,乳积以消乳丸加减治疗,食积用保和丸加减。

从患儿所食食物区别食伤还是乳伤。

明·吴昆:伤于饮食,故令恶食,诸方以厉药攻之,是伤而复伤也。

是方药味平良,补剂之例也,故曰保和,山楂甘而酸,酸胜甘,故能去肥甘之积;神曲甘而腐,腐胜焦,故能化炮炙之腻;卜子辛而苦,苦下气,故能化面物之滞;陈皮辛而香,香胜腐,故能消陈腐之气;连翘辛而苦,苦泻火,故能去积滞之热;半夏辛而燥,燥胜湿,故能消水谷之气;茯苓甘而淡,淡能渗,故能利湿伤之滞。

(《医方考》)清·张璐:本方加炒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按保和丸、大安丸中表蘖伤肾,菔子伤脾胃之气,恐非丸剂所宜久服之品,当易枳实、香附子,功用不殊,而不致伤犯先后天之真气也。

(《张氏医通》)第二个证型:食积化热。

主要是积久化热,会在食积的基础上出现化热的表现,如:手足心热,口干,心烦易怒等症。

本证多见于素体内热较盛,或食积日久,郁而化热。

治法以清热导滞,消积化中。

枳实导滞丸汤方加减主之。

清·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

饮食伤滞,作痛成积,非有以推荡之则不行,积滞不尽,病终不除。

故以大黄、枳实攻而下之,而痛泻反止,经所谓通因通用也。

伤由湿热,黄芩、黄连佐之以清热,茯苓、泽泻佐之以利湿。

积由酒食,神曲蒸窨之物,化食解酒,因其同类,温而消之。

芩、连、大黄苦寒太甚,恐其伤胃,故又以白术之甘温,补土而固中也。

(《医方集解》)
脾虚夹积症,素体脾虚,病后失调或使用寒凉药物,脾胃不能运化食物所导致的,此病虚实夹杂,先健脾,健脾后脾胃可以助于化积。

枳术丸方主之。

元·李杲:以白术苦甘温,其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其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故先补脾胃之弱,过于枳实克化之药一倍。

枳实味苦寒,泄心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此一药下胃,其所伤不能即去,须待一两时辰许,食则消化,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则不峻利矣。

……荷叶之体,生于水土之下,出于秽之中,而不为秽所染,挺然独立,其色清,形乃空,清而象风木者也,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其主意用此一味为引用,可谓远识深虑,合于道者也。

更以烧饭和药,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胃厚,再不至内伤,其利广矣大矣。

(《内外伤辨惑论》)明·吴昆:健脾消痞,此方主之。

一消一补,调养之方也。

故用白术以补脾,枳实以消痞,烧饭取其香以益胃,荷叶取其仰以象震。

象震者,欲其升生甲胆之少阳也。

此易老一时之方,来东垣末年之悟,孰谓立方之旨易闻耶?(《医方考》)
中医针灸和推拿也可用于治疗积滞。

就推拿而言,1.治疗原则乳食积滞者,治宜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气血两亏者,治宜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2.常用穴位脾经、板门、四缝(四横纹),内八卦、腹、脐、足三里、脊柱等穴。

3.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捏法、掐法、按揉法等。

操作方法:(1)基本治法:患儿取仰卧位,先上肢手部操作,推脾经500次,推板门300次,推四横纹200次,运内八卦200次;继以上体位,摩腹与揉脐相合,约5分钟,使腹部有种温热感,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1分钟。

患儿取俯卧位,食、中两指分别双指揉脾俞、胃俞、三焦俞,每穴各1分钟;而后在患儿的脊柱穴施捏法,自龟尾穴起,上至大椎穴止,约3~5遍;为加强刺激可在脾、胃、三焦诸穴处多加提捏。

(2)随证加减:对乳食积滞者,加清脾土500次,清后加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清肾水100次,揉中院5分钟;对气血两亏者,加补脾经50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摩中院5分钟,摩丹田2分钟,揉血海30次,指揉肾俞、命门请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1.要合理喂养小儿,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意营养补充,要给予高蛋白及高热量正常饮食或软食,以分次多餐为宜。

2.纠正偏食和嗜食异常等不良习惯。

3.适当安排小儿户外活动及身体锻炼,以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4.保证小儿的充足睡眠。

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