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被彻底分解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曼⼟⽿其是如何被彻底分解的?正如那句”罗马不是⼀⽇建成的“所⾔,奥斯曼⼟⽿其的解体是⼀个长达数百年的过程。

奥斯曼⼟⽿其从⼀个安那托利亚⾼原上的西亚⼩国发展到横跨三⼤洲的⼤帝国,给当时的东西⽅⽂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权之⼀,与⼤明帝国同时崛起,与⼤清帝国同时⾛向终结,它本⾝就是⼀个”神话“。

奥斯曼帝国对西⽅⽂明影响举⾜轻重,由于横跨亚欧⾮三⼤洲,所以其掌控东西交流通道数百年,并间接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从诞⽣之⽇起,帝国便⼀直扩张,在1453年灭亡历史长达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国势更达最⾼峰。

然⽽,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奥斯曼⼟⽿其从14世纪建⽴⼀直到20世纪初期灭亡,前后延续600多年,它经历过数次成功的改⾰,但最终还是⾛向灭亡。

附图,奥斯曼⼟⽿其扩张图。

附图,1453年,奥斯曼⼈攻占君⼠坦丁堡。

军事上的失败
1571年,以威尼斯海军为主⼒的天主教联盟军队在地中海击败奥斯曼海军,这场战争的象征意义很⼤,打破了奥斯曼海军数⼗年不败的不败的历史。

1683年,奥斯曼帝国被哈布斯堡王朝与波兰联军击败,战后签订了《卡尔洛夫奇条约》,奥斯曼帝国⾸次割让其控制的欧洲领⼟,此后奥斯曼军队在欧洲战线上处于守势。

真正把奥斯曼打的半死的是沙俄。

17世纪,沙皇俄国崛起后致⼒于对外扩张,⽽奥斯曼⼟⽿其成了最⼤受害者。

俄⼟战争从17世纪⾄19世纪⼀共延续⼆百多年,前后⼗⼏次战争使得⼟⽿其先后丢失⾼加索、巴尔⼲、克⾥⽶亚、⿊海等等地,⼟⽿其逐渐衰落。

欧洲早在17世纪前期就已经进⾏了⼤规模的军事改⾰,⽽奥斯曼军队则在往⽇的辉煌中不能⾃拔,他们抗拒⼀切新⽣事物,奥斯曼军队再也不是经过改⾰后的沙俄军队的对⼿。

经济结构的破坏也使得军队失去了财源,政治腐败导致军⼈⼠⽓愈发低下。

附图,⼟⽿其禁卫军。

奥斯曼⼟⽿其的⽡解并不仅仅是内政问题,更是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

实际上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中败给奥地利-波兰联军之后,奥斯曼在欧洲的扩张就已经停⽌。

⽽在之前由于奥斯曼⼈垄断了东西⽅贸易,所以西欧国家积极寻找新的贸易通道,并最终使⼈类进⼊⼤航海时代。

附图,1683年,维也纳之战。

新航路的开辟对奥斯曼来说是⼀剂慢性毒药,来⾃南美的⽩银涌⼊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奥斯曼也深受其害。

当西欧国家纷纷通过改⾰进⼊快速发展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却在宗教领袖及⼟⽿其新军的把持下仇视改变,⽽中世纪的科技已经不能使奥斯曼⼈保持优势。

迟滞的政治改⾰。

帝国军队⾃17世纪以后在欧洲就处于守势,哈布斯堡王朝和沙皇俄国持续不断的给帝国放⾎,其他民族脱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直接导致奥斯曼中央政府的衰弱,进⼀步使得各地实⼒派崛起。

为了挽回颓势,奥斯曼的苏丹渴望改变。

苏丹塞利姆三世最先尝试欧洲化的军事改⾰,但是因损害⼟⽿其禁卫军的利益⽽被推翻;继任的马哈茂德⼆世继续进⾏改⾰,他成功解散了⼟⽿其禁卫军,开始建⽴西式军队。

但是在坦志麦特时期的主动改⾰⼤⼤提⾼了⼈们对于改⾰的期望,它超出帝国所能承受的范围,从⽽引起农民、军队、教⼠阶层等⼏乎所有⼈的不满,专制统治随之回归,导致以前的改⾰成果化为乌有。

附图,马哈茂德⼆世,奥斯曼现代化的开端。

民族主义的兴起。

⼗九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思潮传⼊奥斯曼帝国,帝国境内的各个民族纷纷寻求独⽴。

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帝国的丧钟,错误的民族和国家政策使得国家⽆⼒应付民族主义。

就在这期间英、法等国直接⼲预帝国内政,俄罗斯利⽤东正教对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东正教徒与斯拉夫⼈施加影响。

1832年,希腊经过⼗余年的战争取得独⽴,这进⼀步刺激了巴尔⼲半岛的独⽴情绪,⽽苏丹的政治改⾰没能制⽌塞尔维亚的独⽴倾向。

1875年,在俄罗斯的⽀持下,塞尔维亚、⿊⼭、⽡拉⼏亚及摩尔多⽡寻求独⽴,⽽在1877-1878年的俄⼟战争后正式确⽴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及保加利亚的独⽴地位。

波斯尼亚被奥地利帝国占据,巴尔⼲其他地区仍旧置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奥斯曼帝国仅在名义上保有它,并在第⼀次世界⼤战中失去,⽽在北⾮的奥斯曼帝国领⼟也逐渐被列强国家吞并。

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末能够存在的原因仅仅在于列强的权⼒平衡。

附图,漫画,俄罗斯⽀持巴尔⼲各民族独⽴。

彻底解体。

进⼊20世纪,奥斯曼帝国彻底成了任⼈宰割的羔⽺。

先是奥匈帝国在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和⿊塞哥维那,⽽1912-1913年的第⼀次巴尔⼲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将欧洲的领⼟丢了个⼲净,要不是巴尔⼲各民族爆发内⽃,伊斯坦布尔要改回原名了,⽽年轻的青年⼟⽿其⾰命党上台后⼜搞丢了亚洲的领⼟。

第⼀次世界⼤战中奥斯曼⼟⽿其站错了队,直接导致灭亡。

虽然⼟⽿其军队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些胜利,例如加⾥波第战役等,但是在1916年的阿拉伯⼤起义之后,⼟军⾛向奔溃。

1918年,《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后,奥斯曼帝国失去了⼏乎阿拉伯半岛的全部;⽽在俄国⾰命后乘机夺取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也都失去。

《⾊佛尔条约》则正式确⽴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在原奥斯曼领⼟上建⽴的国家多达数⼗个。

1919年,协约国军队占领占领君⼠坦丁堡后,奥斯曼⼟⽿其帝国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