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5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
题(4-5班)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也会促进主根的伸长生长
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减少
D. 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在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从窗口射入,把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如图所示),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1周.假设1:暗箱可以转动而盆栽幼苗固定不动,假设2:暗箱和盆栽幼苗同步转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依次为()
A.③② B.③① C.②③ D.④①
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
4、将植物横放如图甲,测量根和茎的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2,4﹣D是植物激素的一种,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B.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含有两种植物激素,其中一种激素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C太空中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甲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也不同于图乙中任何一条D.乙图中P点最可能对应甲图中的位置是a,G点最可能对应甲图中的位置是d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6、在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放置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42 只田鼠,将捕获的田鼠进行标记后原地释放;几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再次捕获了 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2 只。

两次捕获的田鼠年龄组成都属于增长型,雌雄个体数量比合理。

下列各项中对该田鼠种群的分析及估算正确的是()
A.该农田中田鼠的总数量约为42只
B.第二次捕获之前有田鼠迁出则导致估算出现偏差
C.预测未来该田鼠种群数量基本稳定不变
D.该种群中雌鼠繁殖能力降低对未来数量的变化无影响
7、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
图甲图乙图丙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8、下列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轻轻震荡试管再取培养液
9、如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间种群
增长率为0
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10、如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
C.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内互助的关系
D.由于三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蝙蝠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11、图(一)表示生物间的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12、某城镇旁的水库内生长着莲藕、菱角、茭白等经济植物,并放养有青、革、鲢、鳙四大家鱼,其中鲢鱼和鳙鱼主要以浮游动植物为食,草鱼主要以藻类和茭白等植物为食,青鱼主要以螺丝和小鱼等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统计水库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
B.水中的荷叶高低不同,说明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
C.草鱼与茭白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鲢鱼与青鱼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D.该水库生态系统能蓄洪防旱和净化生活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3、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B.d>b时,M与N的种间竞争激烈
C.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
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14、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15、如果一只老虎的食物有来自初级消费者,来自次级消费者,假如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10%,那么该老虎每增加2kg的体重,约消耗植物()
A.1500kg B.1100kg C.1750kg D.1250kg
16、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
②甲单一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中最多
③若a<5b,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
④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如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H占据3个营养级
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
在H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
⑤图中A、E均为生产者
⑥一旦G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8、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
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9、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

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 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 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 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
20、、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能。

这种气体信息与下列哪种情况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类型( )
A.蒲公英在很弱的磁场下,开花要晚很多
B.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
C.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
D.地鹆发现敌情时,雄鸟就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信
21、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以下方法错误的是( )
A.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要有严格的要求,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
B.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
C.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应将生态缸放置在直射光下
D.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23、下列关于cDNA 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DNA 文库中的DNA 来源于mRNA 的反转录过程
B .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 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
C .cDNA 文库中的基因都没有启动子
D .一种生物的cDNA 文库可以有许多种,但基因组文库只有一种
2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

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如图所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 、b 、c 点。

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25、下列对蛋白质工程和
基因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B .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C .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有的仍然是天然的蛋白质
D .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的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 、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

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 浓度的反应如右图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

如是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

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____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
范围在______________之间。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
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
为1)。

2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
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该小组还采用_________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

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

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____________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条食物链.请写出能量损失最
少的一条食物链:.
(2)猫头鹰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个营养级.该食物
网的主要成分是.
(3)食草鸟和食草昆虫的种间关系是,食虫鸟属
于第三营养级,是级消费者.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9、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l、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l、m2 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IV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III,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乙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C 表示____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营养级I、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
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I、II、III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
关系如右图。

若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8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kJ。

(5)与稻田生态系统比较,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 (高、低或相同),原因是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

30、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

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注: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

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I切割后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

(只写出切割后形
成的部分即可)。

②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并说出理
由: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3)获得转基因猪的关键步骤是_____(填序号),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

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要插入到启动子和_________之间。

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新干二中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
生物(4-5班)试卷
命题人:朱晋军 2017.3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 (1)①
②。


(2) ①

27、 (1)①;
②;
(2)
①② .
③ (3)
28、(1)
(2)
(3)
(4).
(5)、.
29、(1)
(2)
(3)
(4)
(5)
30、(1)①(2分)
高二(4)(5)生物答案
1、A
2、A
3、D
4、D
5、B
6、B
7、A
8、B
9、C 10、B
11、A 12、 C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A 20、C 21、C 22.C 23、B 24、B 25、B
二、非选择题
26、(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促进 F或D
③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①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
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答一点即可) 5
27、(1)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宜标志重捕偏大
(2)①理想 ak/2 ②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所以投药后田鼠的数量先下降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水平③A、B、C
(3)消费者减弱
28、(1)3 草→食草鸟→猫头鹰
(2)三草(或生产者)
(3)竞争次分解者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9、(1)太阳能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有机物逐级递减
(2)II所同化固定的能量 II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分解者的分解(或呼吸)作用(4)100 (5)高营养结构复杂
30、(1)①
②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2)显微注射技术
(3)②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终止子; 器官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②①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