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仁之见悬壶济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仁之见悬壶济世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7年第16期
富仁堂,坐落在巍峨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城。

富仁堂的历史,正如长白山的沉默与稳静,改革开放30年以来,富仁堂创始人付兆柱以“养生济人仁心致富”为己任,展开了在抚松县城从事医药行业的杏林之旅。

如今,富仁堂旗下已经拥有17家连锁店,总经理付兆柱的创业史,见证了改革变迁的“以仁为上,仁利共生”创业价值。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此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形势形呈迅速复苏之势。

而位于遥远北方的小城抚松,依旧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知青经济势头正猛,尽管少数人已经开始了个体经营,但也仅仅限于浅尝辄止,致富还只是大多数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个本来有着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年轻人,毅然带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去到百里之外的白山市卫生局学习药品管理知识。

周围的许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地干好本职工作?拖家带口出去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年轻人并不解释,只是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努力完成学业,终于领取了药品管理人员合格证。

学成返乡后,年轻人筹集了2000元资金,开办了白山地区第一家个体药店——抚松县长白山地产药店。

在当时经济并不发达的抚松县,这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和挑战。

然而后来药店的发展事实证明,年轻人当时的选择,是一次多么有魄力的创举。

当年这个年轻人,就是现在的白山市富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兆柱。

付兆柱,1960年出生于吉林省抚松县。

1979年2月参加工作,1980年被推选为抚松制药厂知情包装材料厂副厂长,是抚松地区较早的经营医药类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之一。

1986年调任抚松县卫生局劳动服务公司任副经理兼药材批发站经理。

曾任抚松县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常委;白山市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吉林省工商联执委;白山市工商联副主席;抚松县工商联副主席;抚松县医药同业商会会长;中国慈善会吉林省抚松县分会副会长;抚松县收藏协会会长;抚松县中医院副院长;抚松县第一高级中学终身名誉校长;吉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吉林省成长药店分会副会长。

常年致力于医药经营事业,始终坚持“信誉为本,便民利民,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营销宗旨,在不断地探索和淬炼中,一步一步,将一个小小的个体药店经营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同时,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常年不间断地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困难家庭、参与抗洪救灾、支援民间文化事业,在抚松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为富且仁”的赞歌……
抚松县医药行业个人创业第一人
付兆柱19岁参加工作,即开始涉足医药领域,别看他体格魁梧,面相严肃,其实他的性格果断之中带着缜密,为人厚道热情,善于学习,对待工作踏实认真,工作短短几年,便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为了使自己在医药事业中有更大的作为,付兆柱先后两次赶赴白山、长春进修学习。

1991年,学成归来的他,被任命为抚松县中医院药品供应科科长,他深知药品质量关乎患者生死,因此,在任期间,他忠于职守,严把药品进货、供应渠道,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假劣药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不仅得到卫生医药部门领导的认可和器重,更得到患者以及家属的信任和好评。

1996年,他被任命为抚松县中医院副院长。

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工作中,付兆柱是一个踏实务实的人;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思维敏锐、决策迅速、敢想敢干的人。

1985年的抚松,市场经济刚刚萌芽,不多的先锋人物跃跃欲试,尝试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博得人生的第一次飞跃,然而大多数人创业的依托还是本地特色的农林牧副产品,或
者是小食品的加工和买卖。

医药行业,因其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还没有人敢于轻易涉足。


兆柱的优势在于多年的医药行业从业经验和两次专业学习为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事业
发展中领导和患者给予的良好口碑又为其沉淀了广泛的创业基础。

未曾有过太多犹豫,他在赴
白山第一次学习归来后,就毅然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药店——长白山地产药店。

当时是1985年11月,距他去白山学习相隔仅六个月。

创业,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满含辛酸。

缺少资金,没有门市店面,最初的药店是在租用他
人不足20余平方米的平房里,夫妻二人以2000元原始资金进行铺货,为了增加营业收入,同
时也方便患者,二人起早贪黑,延长营业时间。

每天的营业额只有不足200元,那就少进货,
勤进货,精打细算,亲力亲为,尽可能减少运营成本。

肯吃苦,又肯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开店不久,付兆柱就与抚松制药厂取得联系,以赊销、代销的方式解决了本钱不足的问题。

创业艰难,然而付出终有回报,渐渐地,药店经营走上正轨,逐年盈利。

而抚松县的经济
形势也逐年好转,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都不断提升,为药店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条件,药店规模不断扩大,营业额逐年增加。

然而付兆柱并不满足于现状,如何打破现有个体经
营的诸多限制,使经营更加商业化、规范化?经过细致的考察论证,他瞄准市场,抓住机遇,
果断地改变经营模式,紧跟县委县政府关于“松抚一体化、建设长白山区域重要发展中心”的
部署,按照网点建设理性化、科学化,着重贴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抚松建立了富仁堂
大药房连锁店,在松江河建立了连锁六店、七店,在北岗建立了九店,及时打造了抚松——北岗——松江河金三角医药销售网络。

通过连锁经营这一模式,迅速地扩大了经营规模。

2013年,富仁堂大药房成功通过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GSP认证,成立了白山市富仁堂医药连锁
有限公司,当时公司名下拥有12家门店,营业面积约1400平方米,经营药品上万种,这是抚
松地区第一家医药行业连锁企业。

公司成立以后,所有的门店实行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
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知
名度,获得了百姓的信任。

多年以来,公司不断调整经营结构和营销战略,注重对员工的培养
和锻炼,并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利用抚松大街店处于县中医院对面
的有利位置,开展了“送药上门、代购奇缺药品”的服务项目,诚信的经营理念和灵活的服务
方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百姓的信赖。

付兆柱深深知道,医药行业是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行业,是全社
会关注的热点行业,因此,30余年以来,他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完善公司管理体系,严把进货关,重视培养和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仅2017年春天,就斥资30万元邀请工商管理学
院资深讲师对店面员工进行培训。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诚信经营,使富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
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1年12月,长白山地产药店被吉林省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吉林
省质量信得过药店”;2003年,被白山市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放心药店”;2004年2月,被白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2005年,被吉林日报社会事务调查监
督委员会评为“吉林人民口碑金奖单位”;2006年7月,被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信息中心评为“全国市场诚信联盟企业”;同年9月,在吉林日报社会信誉百姓评价活动中,付兆柱被评选
为“吉林人民满意的金牌形象使者”;2007年6月,长白山地产药店荣获吉林省社会信誉调查
中心授予的“吉林省服务满意单位”荣誉称号;7月,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
2009年、2010年两度被中国企业商业信用评价中心评为“AAA级中国诚信企业”;被抚松县委
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被省工商联授予“吉林省名企名店”。

2016年,白山市富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通过了北京国富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信用状态评定,被评定为A级信用
企业。

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先进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社会与群众的认可
与支持,使富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到2016年,公司已经拥有门店
17家,总营业面积近3000平方米,安排就业人员80余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2名。

抚松县个人慈善事业第一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付兆柱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个人发家致富的喜悦之中,而是牢记共产党
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宗旨,将慈悲的目光投向社会。

他经历过
创业的艰辛和困境,也曾经在普通百姓给予的关注和信任中重拾信心,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念。

因此,在他的心底,始终存在着一份对社会、对身边百姓的理解与感恩之情。

创业之初,虽然起步艰难,但是如果遇到百姓存在买药困难的情况,他都会尽量帮助解决——老人出门不方便,他便派员工送药上门,甚至亲自上门送药;特殊患者买不到稀缺药品,
他便想方设法寻找正规进货渠道,为患者代购药品;困难家庭暂时支付不起药费,他就容许过
后付账,甚至将药品直接赠予患者……在他的门店,患者感受到的不仅是笃定的信任和托付,
更是如春天般的温暖和关爱。

越是与百姓密切接触,越是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越是对百
姓投注了深情的关切,付兆柱越是感觉到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利益来源
于人民,自然也要回馈于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5年,药店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效益日渐增加。

这一年7月,抚松县仙
人桥镇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道路被冲毁,房屋被损坏,许多百姓生活陷入困境,
而镇医院的药品也被大水冲走,严重影响了因灾伤病人员的救治工作。

付兆柱得知这一消息,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向灾区运送了价值7000余元的应急药品,为受伤生病的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使人们感受到了被关爱和帮助的温暖,为人们点燃了重建家园的信心。

而付兆柱也从人们感激
的目光里感受到了奉献的价值,有时候,付出比获得更加能够让心灵感受充实与满足。

从此,
他开始走上了一条公益慈善之路,这一走,已是20余年。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抚松县消毒药品供应紧张,一度缺货,他毅然将店内存放的价值5000余元的84消毒液无偿捐赠给红十字会,体现了一名医疗从业者慈悲为怀、不计个人利益
的高尚品质。

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远在千里之外的灾情牵动了付兆柱的心,他个人向灾区捐款1.3万元,并发动和组织医药同仁为灾区募集善款1.8万余元;紧接着,四
川省玉树地震他个人再次捐款1万元。

2012年,抚松县沿江乡发生洪灾,付兆柱个人捐款1万元;2013年,露水河镇爆发特大洪水,他再次个人捐款1万元,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大灾大难面前,他总是以迅疾的反应和慷慨的赠予诠释同胞手足之情,展示了一名共产党
员自觉奉献的社会责任感;而在日常点滴的小事之中,他又展示出自己温情细致的一面。

抚松
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总人口约32万,抚松县第一高级中学是全县最高学府,聚集了来自全县14个乡镇100多个村屯的优秀学子。

然而这其中,不乏品学兼优却因种种原因面临求学困境的
孩子,每一年,付兆柱都会有计划地到学校了解情况,对生活存在困难的孩子给予各种帮助。

2003年——2005年,资助一中特困学生李新华1万余元,帮助其完成高中学业;2006——2008年,一中特困学生徐忠娟又在他的资助下顺利读完高中;此后的每一年,他都会资助几名困难
学生,直到现在,资助善举从未停止。

2016年5月,付兆柱收到来自吉林大学一年级学生强越
的一条微信,微信写道:“付叔叔,我的学习及生活环境都很好,你不要惦记我,我现在没有
什么可以报答你的,只有努力学习,将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好人。

”这是一个接
受过他的资助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其实,像这样对他充满感激的孩子很多很多,他的
每一次善举,对孩子来说,就是给予一份生活的希望,一种对未来的成全。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付兆柱还每年为一中的学科竞赛出
资购买奖品,抚松一中每一届的“富仁堂杯”学科竞赛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状元。

因为对
教育事业的全力支持,2010年8月,付兆柱被抚松一中正式聘请为“终身名誉校长”。

这是他自己最为珍视的头衔之一——自豪,不是因为自己多年的投入,而是为那些可以在青青校园里茁壮成长的孩子。

孩子是未来和希望,老人则是岁月的记忆,是厚重的历史。

一个社会如何对待老人和弱势群体,从某种角度上可以反映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何对待老人和弱势群体,则能够反映这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付兆柱不仅常年资助一中乃至县内其他乡镇中小学的困难学生,还在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抽出时间和精力,关注敬老院以及其他弱势群体。

2000年,他向抚松县松郊乡敬老院捐助价值4000余元的常用药品和保健品,用于充实敬老院的卫生室,提高老人们的医疗保健条件。

2006年,他到泉阳镇孤儿院看望孩子们,并捐助善款1000元。

2010年向县慈善会捐款6666元。

泉阳镇错草村双胞胎姐妹张凤、张贺父亲病逝,母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两个孩子面临辍学,2012年,抚松县工商联了解到这个情况,专程到其家中探望,决定组织会员捐助善款为这个家庭建造新房,短短时间筹集建房款8万余元,其中付兆柱个人捐赠5000元。

2013年9月,抚松县工商联开展了“新年新衣”爱心捐赠活动,富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7家会员企业大力支持,为仙人桥小学、松江小学、泉阳中学、仙人桥敬老院的98名儿童和13位孤寡老人送去了御寒棉衣,其中富仁堂为活动捐助善款2000元。

2016年抚松一中高一学生石浩洋因尿毒症住院,付兆柱在县收藏协会发起了24小时爱心捐助活动,仅一天时间就募集善款3771元。

自投入公益慈善活动至今,付兆柱捐赠灾区、救助贫困弱势群体、支援教育的钱款、物品累积金额已达到200余万元。

他多年坚持的善举,影响了身边及社会诸多力量投入慈善事业,带动了抚松县公益救助组织的发展。

2003年,他被白山市慈善会评为“慈善救助双日捐先进个人”;2005年被吉林省慈善会评为“慈善救助先进个人”和“吉林省慈善爱心人士”;2006年再次获得“吉林省慈善爱心人士”荣誉称号;2012年,在第四届“吉林慈善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慈善志愿者”称号……他的企业有明晰的财务制度和账目记录,而做慈善他从来不记账,这些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帮助过多少人,而被救助过的人们始终记得他,他的事迹在抚松大地上广为流传,许多百姓评价他为“抚松县个人慈善事业第一人”。

抚松县民间支援文化事业第一人
付兆柱自称商人,却结交了许多文化界的朋友,与朋友们在广泛的文化领域里交流,使他产生了更多的对文化的敬畏感和与文化的亲近感。

童年时代的他就对存在于民间的老物件感兴趣,蒙上了岁月风尘的老旧物件,仿佛总是在无声地诉说一段历史、一场故事,而他则能够从心底读懂这些故事,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早在1982年,他便正式涉足收藏领域,近四十年来,他为了搜寻有价值的老物件,不仅走遍了抚松县的大小村屯,还经常奔走于全国各地乃至泰国、朝鲜等国外市场。

慢慢地,他积累起许多珍贵的藏品:老酒厂的酒、古老罕见的货币、老式工具、生活器具、书籍文献资料……这些藏品各自以苍老的姿态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它们正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悄悄退出历史舞台,越是所剩无多,这一份收藏事业就越显得弥足珍贵,他在满足了自己收藏嗜好的同时,其实也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纪念。

因其收藏事业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收藏经验,也因其为人豁达大度,具有领导能力,付兆柱被推选为抚松县收藏协会会长。

艺术的门类是相通的,近年来,付兆柱先后加入了县书法协会、县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等文化行业协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支援文化事业。

为了实现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基本功能,使老版县志重新焕发生机,为时人所用,2014年,抚松县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召集志愿者30余人,对1930年繁体字竖版《抚松县志》重新进行简体字横版电子文档录入,并拟
出版纸质版本。

2017年初春,付兆柱个人出资1万元,印刷了这本民国老县志。

县志印刷之后,并不在市场流通,而是以赠阅的方式,惠及全国各地有需求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学者。

据了解,重新录入简体字版地方志在吉林省各县市尚属首次,该县志的翻录刊印,为抚松县的历史和文
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珍贵资料。

不仅是刊印县志,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县书法协会的很多文化活动,付兆柱都积极支持,
因此,2016年,他正式被聘请为抚松县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抚松县书法协会名誉主席。

季节赋予我们相同的春夏秋冬,而不同的人总能在不同的时段里演绎不同的精彩。

付兆柱,这个土生土长的抚松人,在平凡的岁月里,以自己的智慧、毅力和真诚收获了信任、收获了财富,又以一颗悲悯苍生的慈心、一份果敢与坚定的担当,为美丽的参乡抚松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为富且仁”的佳话。

201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政协理论与实践汇编》一书,由
杨振菊撰写的付兆柱的事迹文章《如水至善载仁德》收录其中。

财富是一个人的能力,而善良是一个人的选择。

我们为这个社会付出什么,社会将终究回
报我们什么。

富仁堂的医药济世之功成全了这个企业的声名远播;而付兆柱多年以来的公益义举,也为抚松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相信,在参乡抚松广袤的大地上,“为富且仁”的佳话将
继续传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