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西省钦州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广西省钦州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中装满水,缸中水面分别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缸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F甲>F乙D.F甲<F乙
2.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受力被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小车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B.木筏沿着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浮力等于木筏自身重力
C.水桶提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小
D.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3.某某同学在实验时,如图甲所示,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6N,他想知道测力计是否可以倒过来使用,于是他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手拿挂钩,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进行实验。
如图4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你认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一定小于2.6N B.一定等于2.6N
C.一定大于2.6N D.不能确定
4.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杠的是
A.筷子
B.瓶盖起子
C.撬棒
D.核桃夹
5.2019年6月17日晚,我国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列有关地震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产生次声波
B.强烈地震引发珠峰雪崩,冰雪石块飞速涌下,人们能听到地震时产生的声音
C.由于惯性,救援人员必须提前在飞机还未到达目标区域上方时投放物质
D.直升飞机升空时,因螺旋桨高速转动在桨上下表面形成压强差使飞机所受升力大于重力
6.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C.拉力F的功率为4W
D.有用功为120J
7.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钳子B.镊子
C.天平D.筷子
8.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穿防滑鞋B.旅行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9.下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
C.在轴承中装有滚珠
D.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
10.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kg,M的体积为3×10-3m3,在物体M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g取10N/kg)。
下
面分析不正确
...的是()
A.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大小为400N
B.动滑轮重力为70N
C.当物体M没有露出水面时,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绳子的拉力为730N
D.当物体M没有露出水面的过程中,该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95%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浮力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汤圆上浮。
若一个汤圆的体积约为
20cm3,那么它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所受浮力约为______N(g取10N/kg)。
12.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或者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
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图为铺设在地板下的管道.这种取暖方式利用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利用水为媒介是因为水这种物质具有________的特性.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的质量为1000kg,进水温度为55℃,出水温度为40℃,这段时间里水向外放热________J.[已知c水=4.2×103J/(kg·℃)]
14.如图所示,小明手握杯子静止时,发现杯中的柠檬片漂浮,薏仁米沉底,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杯子中间的橡胶圈是利用了橡胶________(选填“导热性差”或“硬度大”)的特点,其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
15.赛艇的桨是费力杠杆。
(______)
A.正确
B.错误
16.如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 N,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 Kg,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
(g=10N/kg)
17.在体育考试中,巴鲁伊克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忽略空气阻力,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球的机械能________。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进入冬季以来,德州地区雾霾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据科普介绍,形成雾霾天气的主
要污染物是PM2.5,而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那么,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9.(6分)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其测量工具是_____,它是利用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标规定:________为100℃。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如图所示用该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请在图中标出该滑轮的支点O,动力臂l1和阻力F2。
(______)
21.(6分)如图所示,小木块在水平向右10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图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右边的钩码往右移动________格。
23.(8分)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小明做了以下的实验:实验一,将压强计上带有橡皮膜的探头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稳定后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如图乙所示,将透明塑料瓶的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后压入水中,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向平时,观察橡皮膜的凹陷情况是否改变,请你解答:
(1)分析实验一,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2)分析实验二可知,倒入瓶中液体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3)甲、乙两个实验分别通过观察_____和_____来显示液体压强的大小,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其中一种的优点是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如图所示,高为0.3m、底面积为1 10-2m2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满水。
求:
(1)水的质量;
(2)将一个实心均匀圆柱体物块A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后,整个容器在物块A放入前后的总质量的变化量Δm总是物体A质量的0.6倍,求物体A的密度。
25.(10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
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
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1kg/m1.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物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和题意可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且水的深度h相同,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AB错误;
甲、乙缸装满了水,玩具鸭子漂浮,根据图示可知,乙缸中鸭子排开水的体积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缸中鸭子受到的浮力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小车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车所受重力没有做功,故A正确;B.木筏沿着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因为两人在木筏上,所受木筏受到的浮力等于木筏自身重力加上两人重力,故B错误;
C.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故C错误;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故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当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时,并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重力大小之和。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2.6N。
4.A
【解析】
【详解】
A. 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符合题意;
B. 瓶盖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C. 撬棒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D. 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详解】
A.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产生次声波,故A正确;
B .强烈地震引发珠峰雪崩,冰雪石块飞速涌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地震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故B 错误;
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为保证空投物资落到预定区域,救援人员必须提前在飞机还未到达目标区域上方时投放物质,故C 正确;
D .直升飞机升空时,因螺旋桨高速转动在桨上下表面形成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所受升力大于重力,飞机才能起飞,故D 正确。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n =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3s 物=3v 物t =3×0.2m/s×10s =6m
故A 错;
B . 因为
=100% =100%=100%=100%=80%33W fs fs f W Fs F s F
η⨯⨯⨯⨯有物物绳总物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380%320N 80%48N f F =⨯=⨯⨯=
故B 正确;
C .拉力做的功为
W 总=Fs 绳=20N×6m =12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120J 12W 10s
W p t ===总 故C 错误;
D .有用功
W 有=fs 物=fv 物t =48N×0.2m/s×10s =96J
故D 错。
故选B 。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
B. 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 天平的左右力臂是相等的,是等臂杠杆,不符合题意;
D. 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点睛】
联系生活经验,要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
8.B
【解析】
试题分析:鞋底有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行李箱下安装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故B正确;用力捏闸,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故C错误;路面上撒沙子,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9.B
【解析】
【详解】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在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C不合题意;
D.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甲可知
n=2
s=2h=2 10m=20m
由图乙知,拉力F做的功W=8000J,由W=Fs得,拉力
F=
8000J
20m
W
s
==400 N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M的重力
G=mg=76kg×10N/kg=760N
物体M 浸没在水中,则
V 排=V =3×10-3m 3
物体M 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103kg/m 3×10N/kg×3×10-3m 3=30N
则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
F 拉=G-F 浮=760N-30N =730N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n =2由F =12
(G-F 浮+G 动)得, G 动=2F-G +F 浮=2⨯400 N-760N +30N =70N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于物体未露出水面,物体受浮力作用,则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 有=(G-F 浮)h =730N×10m =7300J
货物以0.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 的高度,由s v t
=可知,运动的时间 10m 20s 0.5m s
s t v === 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做的总功是8000J ,所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7300J =91.25%8000J
W W η==有
总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小于 增大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汤圆上浮。
[2]汤圆所受浮力
33-631.0?10kg /m ?10N /kg?20?10m =0.2N F gV ρ==浮水排
12.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 增大压力 增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2]根据压强公式
F
p
S
可知,刀钝了切不动,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减小受力
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3][4]或者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13.热传递比热容大 6.3×107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水地暖”取暖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2)“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且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释放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
(3)水放出的热量:Q放=cm水(t−t0)=4.2×103J/(kg⋅℃)×1000kg×(55℃−40℃)=6.3×107J.
14.密度导热性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杯中的柠檬片漂浮,是因为柠檬片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薏仁米沉底,是因为薏仁米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所以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
第二空.橡胶的导热性较差,杯子中间的橡胶圈防止烫手;
第三空.其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5.A
【解析】
【分析】
【详解】
赛艇的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正确。
16.0.20.222×10-5
【解析】(1)图中金属块的重力G=2.2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2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F浮=G−F拉=2.2N−2.0N=0.2N;(2)由题图可知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G=2.2N,∵G=mg∴金属块的质量是m0.22kg;(3)∵F浮=ρ水gV排,∴金属块的体积V=V排=
2×10−5m3.
点睛:(1)由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求出浮力;(2)根据G=mg求出金属块的质量;(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是金属块的体积,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金属块的体积。
17.增大减小不变
【解析】
【详解】
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
由于忽略空气阻力,则没有机械能损耗,即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不变,机械能不变。
第一空.动能增大。
第二空.重力势能减小。
第三空.机械能不变。
18.不属于
【解析】
【详解】
PM2.5是微小物体,是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是分子,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
19.冷热程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解析】
【详解】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我们用是温度计作为测量温度的工具;
[3]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摄氏温度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是1℃。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解析】
【详解】
动滑轮的支点O在绳子与边框的接触点上,动力F1为绳子的拉力,方向向上,阻力F2为动滑轮和被提升物体重力的和,方向竖直向下;过支点O向动力作用线画垂线,就得到动力臂l1。
如图所示:
21.
【解析】
【详解】
因为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作用在木块的底面上(也可画
在其重心上),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为10N.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力臂 1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这样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方便测量力臂;
第二空.由图知道,杠杆左边是2个钩码,钩码所处位置为A点,距离支点是2个格,而
杠杆右边是1个钩码,钩码所挂处距离支点是3个格,所以,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知道,需要将右面的一个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23.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小于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液体压强计的优点是液体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均可探究(利用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更能直观的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将压强计上带有橡皮膜的探头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由实验现象可知,对于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第二空.当内外液面向平时,橡皮膜向内的凹陷程度变小可知,相同深度下水产生的压强比瓶内液体产生的压强更大,所以该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第三空、第四空.甲乙两个实验分别通过观察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和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来显示液体压强;第五空.液体压强计的优点是液体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均可探究,而利用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更能直观的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 (1)3kg ;(2)332.510kg/m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密度公式计算,可知水的质量为
3223110m 0.3m kg/3110kg m m V hS ρρ-⨯⨯⨯=⨯===水水
(2)物块A 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后,会排出同体积的水,则总质量的变化量为
m m m ∆=-总物水
由变化量Δm 总是物体A 质量的0.6倍,可知
0.6m m m m ∆=-=总物水物
则
0.4m m =水物
0.4V V ρρ=水物物物
即
332.25105k /m .g ρρ⨯==物水
答:(1)水的质量为3kg ;
(2)物体A 的密度为332.510kg/m ⨯。
25.(1)18N ;(2)8N ;(1)2.25×101kg/m 1。
【解析】(1)由图知,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即深度为0时,测力计的拉力即为物体的重力,则重力为:
;
(2)如图,物体浸入水中后,受到浮力,所以拉力减小,当拉力不变时,说明物体已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
(1)根据求得物体的体积为:
, 根据得物体的密度为:。
点睛: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求出浮力后,根据可求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再结合物体的重可求物体密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