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功能分区研究(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济南市功能分区研究
学生姓名:xxxx
学号:20xxxxxxxxxx
专业:xxxxxxx
指导教师:xxx
学院:xxxxxx学院
2015年5月25日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主要研究内容 (1)
2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理论 (2)
2.1城市功能分区的涵义 (2)
2.2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发展 (2)
2.2.1中国古代功能分区的理论和实践 (2)
2.2.2西方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理论 (3)
2.2.3对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践的修正 (4)
3济南市功能分区特征研究 (5)
3.1济南市简介 (5)
3.2济南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6)
3.2.1行政办公区 (6)
3.2.2商业金融区 (7)
3.2.3工业区 (11)
3.2.4住宅区 (14)
3.2.5教育科研区 (15)
3.2.6生态功能区 (16)
3.2.7环境功能区 (18)
3.3济南市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 (20)
3.3.1商业区存在的问题 (20)
3.3.2工业区存在的问题 (21)
3.3.2环境功能区存在的问题 (22)
4济南市功能分区优化对策与启示 (23)
4.1对济南功能分区问题的优化对策研究 (23)
4.1.1济南商业区发展对策 (23)
4.1.2济南工业区发展对策 (24)
4.1.3济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发展对策 (24)
4.2济南市功能分区特征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25)
4.2.1发展时序 (25)
4.2.2城市远景 (26)
5结语 (27)
5.1结论 (27)
5.2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济南市功能分区研究
摘要:城市功能区是实现城市职能的载体,集中反映了城市特性。

本文通过功能分区的相关理论及济南市相关实例等对济南市功能分区进行探讨,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济南市的未来发展规划。

此次研究有助于把握济南市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调整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功能分区的研究探索对实现济南市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济南市;功能分区;对策;未来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K901.2
A study on Jinan Functional Zoning
Abstract:Functional district of a city is a carrier of city function,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examples of Jinan city,the functional zoning are discussed.Solving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putting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Jinan
city.The research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patial pattern,and adjust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Jinan city.Studing on city function zon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Jinan city to achieve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Key words:Jinan City;Functional Zoning;Strategy;Future developent;Inspiration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城市功能分区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将城市中各配置要素,如工厂、仓储、住房等进行区域优化配置,组成一个彼此关联、布局得当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优良的条件。

依据功能分区的性质确定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城市总体规划一种重要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有了全新的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把握当代城市功能分区的特征,创新功能分区发展战略与路径模式,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友好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研究意义
城市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的一种空间载体,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内部功能趋于分化,为促进城市经济现代化,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划分,进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1]。

目前济南市功能分区仍有较多不合理之处,并产生了诸多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

通过对济南市功能分区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有利于解决其产生的问题,为济南市发展战略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奠定基础。

1.3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功能分区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研究,细致阐述了济南市功能分区的现状,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制定更为合理的功能分区的优化对策,力求开创兼具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会展和科教中心等多位一体的城市功能分区新格局。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城市功能分区的涵义及理论实践的发展进行论述。

(2)结合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济南市功能分区的现状进行实例探究,分析其不合理之处。

(3)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济南市功能分区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根据
当前功能分区的特征探讨以人为本、和谐高效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更好地发挥济南市的城市职能,以实现济南市经济社会稳步健康的发展。

2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理论
2.1城市功能分区的涵义
城市功能分区是指按照城市的主导功能对区域进行划分,形成在功能上相对统一、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功能区,构成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2]。

城市功能分区的出现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发展。

为防止概念混淆,应该注意区分城市分区与城市功能分区,二者的涵义并不相同。

城市功能分区是各要素在地域区段上的有机组合,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功能分区更强调加强、提升区域主体功能,如居住区、工业区、娱乐休闲区等;城市分区侧重点是对城市地段区域的划分,如中心城区、郊区、卫星城等。

2.2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发展
2.2.1中国古代功能分区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早在古代就对城市的重要功能实行功能分区。

《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记载。

《管子》中就记载了有关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这是研究古代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资料。

《管子·大匡》、《管子·小匡》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古代功能分区思想[3]。

中国古代城市最早在功能分区上的实践是将居住区与墓葬区分离。

古代的都城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城市的各种功能区一般会明显地划分出来,主要有象征皇权至上的宫殿区、用以储存物资的仓库区、生产日用品的作坊区、用以日常生活买卖的市肆以及贵族和平民百姓的居住区。

研究发现,自隋朝以后,历代王朝的都城的规划都有着一定规律,“宫城居中,市肆分设”是其基本原则。

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城(图2-1)的功能分区格局相当清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宫城居中、左祖右社、衙署在朝前、市场居皇城外四方”。

图2-1 明北京城
2.2.2西方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理论
工业革命催生了铁路枢纽、工厂等很多与城市相关的物质要素,为整合优化这些要素,西方功能分区的理论应运而生。

由于建设的无计划性,目的性差,产生了仓储区、工厂、住宅、商场等混杂在一起的局面,生活、生产混乱不堪,进而导致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瘟疫爆发等事件。

从19世纪末起,一些学者、专家等开始探讨现代城市的功能分区,诞生了一些经典的功能分区概念。

如法国T·加尼埃的“工业城市”和英国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图2-2)等。

于1933年拟订的《雅典宪章》是城市规划历史上的重要文献,针对功能分区方面,它提出了居住、工作、游憩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独立又不可分离的平衡关系,建立维持这种联系的交通网是明智之举。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把城市进行分区和平衡布置的前提下,保证了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更加明确了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

二战后,一些国家都以比较重视的态度来按照合理功能分区的原则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城市和新建城市。

现代城市规划应该按照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规划城市。

通常有以下这些主要的功能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仓储区、交通区等;有些城市还有科教文化区、行政办公区、生态功能区等。

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不是绝对地、机械地对城市用地进行划分。

例如,居住区主要布置生活服务设施和房屋建筑,但也可以布置一些对环境无污染的工业企业;商业区主要布置商业中心和有关的交通运输、仓库存储等设施,同时又必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生活服务设施等。

然而市级行政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化教育设施等,一般相对集中地布置在独立的地段或区域内。

图2-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图解
2.2.3对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践的修正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城市功能分区理论实践的的发展。

1977年底拟订的《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不能过分追求划分严格清晰的功能分区,否则会损害城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要努力创造集多功能、综合性于一体的环境。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图2-3)是最典型的完全强调功能分区而建成的一个精美城市。

城市的功能区被分割的相当清晰。

主要有行政、商业、旅游、居住、文化、体育等功能区。

巴西利亚功能单一的地区主要有位于市中心的中心商业区、位于市郊的住宅区和以科研教育为主的文化密集区,它们彼此独立,在城市功能上的支持与关联比较薄弱,这些地区之间交通可达性差,使得城市功能的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机能不良等问题。

历史的实践经验证明,功能分区既要有其主导功能,又要具有联系各项生产活动的综合功能。

1970年开始建设的英国新城米尔顿·凯恩斯,把行政、经济、工厂和文化管理机构等有机地布置在居住地段附近,使城市各项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居住区,没有设置相对集中的工业区。

这样做的优点是促进了就业和居住的用地平衡。

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对传统功能分区理论的修正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新城市主义”对邻里之间的定义是:紧凑的、步行友好的、混合使用的。

提出邻里应该保持
人口的多样性,同时要保证拥有多种用途。

这些都是基于西方城市严格的功能分区理念而提出的。

图2-3 巴西利亚平面图
3济南市功能分区特征研究
3.1济南市简介
济南,简称“济”,是副省级城市、中国一线城市,同时也是山东省省会,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会展和科教中心。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而被称为“泉城”,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东西连通华中地区与山东半岛,南接长三角经济圈,北连首都经济圈,是京沪经济轴和环渤海经济区上的重要交汇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本文从济南市(图3-1)的6区、1市、3县的大致范围入手,具体探讨了有关行政办公区、商业金融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科研区、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发展的现状。

图3-1 济南市行政区划图
3.2济南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3.2.1行政办公区
济南市正在调整优化行政办公用地布局,通过土地置换和整合,逐步形成省、市、区相对集中的办公区[4]。

济南龙奥大厦(图3-2),是济南市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场所,位于济南经十东路奥体中心旁,现为济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驻地,建筑面积近40万平米。

有43个工作部门(如发改委等)、10个直属事业单位(如园林绿化局、市政公用局等)。

据统计,约有86.8%的市政府部门在此驻地,因此龙奥大厦是济南市的行政办公中心。

山东省人民政府(图3-3)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1号。

图3-2 龙奥大厦区位图
图3-3 山东省政府区位图
3.2.2商业金融区
(1)目前济南市建立起了市、地区和片区—社区三级商业服务中心体系。

商业主副中心(图3-4)在历下区和槐荫区,泉城路为市级商业主中心,新建的燕山、腊山为两个市级商业副中心。

主城区的商业区(图3-5)拥有洪楼片区、西市场、无影山、英雄山、大观—人民商业中心;在王舍人、贤文片区建设了高新区、凤凰山和王舍人片区商业中心(图3-6);在西部城区建设了经济开发区片区商业中心、长清文昌(图
3-7);东部城区商业区(图3-8)建设了郭店、彩石、孙村片区商业中心。

图3-4 主副商业中心区位图
图3-5 主城区商业区位图
图3-6 王舍人片区商业中心
图3-7 文昌片区商业中心
图3-8 东部城区商业区位图
(2)建成了区域、地区和社区三级金融设施体系。

建成该体系是充分利用了济南市作为中央“一行三会”一级分支机构驻地的区位优势。

通过建设东部汉峪金融服务中心(图3-9),加强了旧城区金融管理和服务功能;建设了崮山、腊山、唐冶地区级金融中心;并在社区服务中心配置了金融设施。

图3-9 汉峪金融服务中心
(3)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了贤文、汉峪、燕山、腊山、崮山商务会展集中区;建设了泺口服装、北园家居饰材、段店汽车交易和王舍人钢材等十二个批发市场群(图3-10)。

图3-10 四大市场批发群区位图
3.2.3工业区
(1)市区“五区六园”(图3-11)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不断地发展,济南将分散的工业进行整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五个工业区和六个工业园,进而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确定其功能。

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为充分发挥合理的区位优势,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的研究生产、电子信息产业以及生物制药等产业。

王舍人工业区:在优化提升现有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子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型产业。

孙村工业区:重点发展食品医药、交通设备、电子信息等产业。

郭店工业区:重点发展环保新材料、机械设备等产业。

主城区内的丁家、党家、药山、腊山、担山工业园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业等科技含量高、可附加值高、能耗较低、无污染的环保型都市工业。

东部城区的章锦工业园以发展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为重点,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

图3-11 五区六园分布图一
五区六园分布图续图
(2)周边县区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平阴工业园区(图3-12),是济南市着力打造的“西部工业区”,也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始建于1995年7月。

图3-12 平阴工业园
济北经济开发区(图3-13)是省级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开发区发展很快,“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电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图3-13 济北经济开发区区位图
商河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的批准已于2006年更名为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图3-14),是省级的经济开发区,共划分为玉皇工业小区、兴商工业园、高科技工业园、新兴产业园等,近年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建设,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图3-14 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区位图
章丘工业基础雄厚,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机械制造业、交通装备生产、精细化工产业、食品饮料生产四大产业。

因农业结构合理,其都市农业发展迅速,章
丘大葱、明水香稻、龙山小米等颇有盛名,章丘已成为省现代化农业的试点市之一。

位于章丘市的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图3-15)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提升核心区域,辐射产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的战略构想,从高起点进行规划、按照高标准进行建设、使用高效能进行管理,最终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以主项目区为主导,化工产业园、空港产业园、赭山工业园、城东工业园四大产业园为辅翼的大发展格局。

图3-15 明水经济开发区区位图
3.2.4住宅区
济南市不断优化整合旧社区并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初步形成了相应的居住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具有代表性的有历下区的中海·奥龙观邸、保利·大名湖(图3-16),市中区的雅秀园,天桥区的清泉名苑、历城区的数码港大厦,高新区的莱茵小镇,槐荫区的槐苑欣城等。

在主城区的东部开发建设了龙洞、汉峪、张马、田园新城等居住区;东部城区开发建设了唐冶新城(图3-17)、彩石、孙村等居住区;在西部城区重点开发建设了平安、崮山、文昌等居住区。

图3-16 保利·大名湖区位图
图3-17 唐冶新城
3.2.5教育科研区
济南市在教育科研方面,不断建设完善教育科研基地,形成了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建设和人口布局平衡和谐的教科设施布局。

旧城片区,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资源,形成了文东教育科研中心区(图3-18)。

在西部城区的崮山片区建设了以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科研中心区(图3-19),中心城区建设了二环南路高等教育集中区,东部城区建设了彩石等高等教育集中区,逐渐实现了高等教育设施的合理布局。

图3-18文化东路区位图
图3-19 长清大学城布局图
3.2.6生态功能区
把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研究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空间分异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地域特点等,可将济南市域(图3-20)划分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黄河沿岸湿地保育、北部平原农林、山前平原农业、中心城城市建设五个生态功能区。

(1)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以为生态环境服务作为其主导功能。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重点,通过绿化荒山、退耕还林、治理小流域环境、恢复矿山开采区原貌、调控水源等措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而减缓水土流失的程度,通过建设生态廊道等方式,使水源得涵养能力得到加强,保护南部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并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治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

(2)黄河沿岸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
黄河沿岸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以生态环境服务作为其主导功能。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重点,在保证黄河沿岸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黄河大堤标准化堤防建设为基础,保护黄河自然景观和现有的沙滩、湿地、草滩、林木,进行湿地保育和生态林的建设工作。

(3)北部平原农林生态功能区
北部平原农林生态功能区以生产服务作为其主导功能。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重点,建设农林生态产业链,建成农副产品供给区,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

(4)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以生产服务作为其主导功能。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重点,加强生态城镇建设,加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建设,为中心城的周边的生态支持能力打下基础。

(5)中心城城市建设生态功能区
中心城城市建设生态功能区以生活服务作为其主导功能。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重点,加强保护泉水方面的建设,使济南逐渐恢复其特有的泉城风貌景观;通过建设绿地斑块、生态廊道和绿色隔离区,形成高效的、美观的城市绿化和园林体系。

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采取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措施等。

图3-20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3.2.7环境功能区
(1)环境空气功能区
柳埠镇(图3-21)、白云乡、明水镇、翠屏山、大寨山、崮山镇、龙洞、灵岩寺等8个区域为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

(2)水环境功能区
黄河(济南段)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大致范围是,北店子、大王庙、田山引黄闸上游1000米、下游500米范围的黄河干流水域,鹊山水库库区、玉清湖截渗沟外界为界及沉沙池,狼猫山水库192.5米水位线内、卧虎山水库130米等高线内、锦绣川水库251米等高线内和垛庄水库305米水位线内库区及陆域。

黄河(济南段)的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是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剩余180.5公里河段,狼猫山、垛庄、卧虎山、锦绣川水库的周边小分水岭山脊线向水坡内除去一级保护区面积外的区域。

小清河(济南段)干流河段小清河入口至韩仓河港沟12.10公里河段、济钢干管
至济青高速3.86公里以及下游500米至辛丰断面34.18公里河段、小清河入口至巨野
河狼猫山水库31.13公里河段、芽庄湖至漯河相公庄18.77公里河段、小清河入河口至绣江河垛庄水库87.70公里河段、徒骇河入河口至徒骇河支流大寺河大安村36.97公里河段、徒骇河入河口至徒骇河支流垛石河盐场村13.91公里河段、德惠新河济南段27.94公里河段、德惠新河入河口至德惠新河支流改貌河毛清支沟17.48公里河段、德惠新河入河口至德惠新河支流商中河南河头39.82公里河段、展小庄至黄河支流汇河陈氽10.77公里河段、石店、钓鱼台及崮头水库为农灌用水功能区。

玉符河、城西洼、北大沙河、郎溪河、南大沙河、水质净化一厂下游500米至济青高速公路段、水质净化一厂至水质净化二厂段及下游500米至小清河京福高速段、护城河、东泺河、西泺河、全福河、工商河、腊山河、大辛河、兴济河、玉绣河、柳行头河、漯河杏林水库至相公庄段、绣江河明水河至金盘村段是景观娱乐用水区。

徒骇河(济南段)杜张水库0.58平方公里库区、夏口桥至展家桥段57.80公里干流河段是工业用水功能区。

小清河(图3-22)京福高速断面4.60公里至干流睦里庄河段是河流源头水质保护区。

图3-21 柳埠镇区位图
图3-22 小清河流域图
3.3济南市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
3.3.1商业区存在的问题
商业街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商业集群[5],以带状街道建筑形态为主体呈网状辐射,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商业及服务设施按一定规律组成的。

商业街作为商业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

济南商业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商业街布局不合理,对顾客吸引力差。

济南市的有些商业街的长度过长,会使顾客感到疲劳,同时众多商业要素被稀释,商业集聚的特点被弱化。

商业街过短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商业效益,例如济南市泉城路商业街,由于其长度过长,使得各种商业店铺紧凑性差,进而对业态吸引力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顾客很容易疲劳[6],大型商业项目也存在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如银座商城、银座地下广场等是济南市销售额排在前列的商场,但由于商场之间距离较远,使得商业集聚作用难以形成[7]。

尽管泉城路一带是济南市商业中心,然而泉城路商业街的商业环境没有达到车水马龙的氛围,其聚客能力也没有达到其商业地位的要求。

(2)商业街功能定位不够准确。

济南的商业街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体现在购物方面,然而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相对缺少,无法更全面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的服务定位和经营结构出现雷同,对于多形式、多层次、多结构的消费需求更是无法满足。

另外,各商场的专柜设置、楼层布局、门面招牌等方面相似性高,创意较少,大大降低了对顾客的吸引力,经济效益也就不能保证。

(3)泉城路商业街(图3-23)问题比较明显。

泉城路现有的主要问题:一是商业区域不够集中,商业业态分布也比较零散,品牌效益与整体形象不佳,品牌号召力过弱,竞争力小,进而制约了泉城路的人气、业态和发展空间;二是步行街规划的不够理想,由于泉城路步行街宽度较大,商业人气汇聚起来就会有一定难度,而且泉城路机动车辆络绎不绝,步行街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来来往的车辆会对顾客的购物过程产生干扰,导致购物环境恶劣;三是消费群体总体偏向低端,休闲和运动类商品占据该地段经营品种的大半,大品牌和高档商品较少,商品没有自己的特色,大路货数量相当多,使得商业的档次降低,这些就决定了消费群体的低端化。

图3-23 泉城路商业街平面图
3.3.2工业区存在的问题
(1)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的混乱性和规划的随意性。

很多都市型工业园区都是在原有工业的基础上,经过整合用地,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建立起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地方主管部门没有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忽视了园区的整体性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