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物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生物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第一部分生物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诊娜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小麦和玉米的2CO 固定量随外界2CO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 .小麦的2CO 固定量与外界2CO 浓度呈正相关
B. 2CO 浓度在100mg .L-l 时小麦几乎不固定2CO
C. 2CO 浓度大于360 mg'L-,后玉米不再固定2CO :
D. 4C 植物比3C 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2CO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绩扣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4.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6.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D.核糖体蛋白基因
7.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够科学解释(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的适应性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8.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
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
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D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俄哼型雲—
9.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拢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l-—-遮免疫无法产生、
D .垂常小鼠象疼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 2CO 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6126C H O 分解成2CO 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 .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 .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 .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 .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1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13.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 )
A.自养、厌氧B.异养、需氧
C.白养、需氧;D.异养、厌氧和需氧
14.下图为一个真核基因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示,对该基因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编码区是外显子,编码区是内含子
B.非编码区对该基因转录不发挥作用
C.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D.有三个外湿子和四个内含子
15.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c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16.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为携带者。

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
17.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

最合理的应对方法是( )。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18.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20.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
链。

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

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NA合成的抑制物能作用于AB段
B.为获得多倍体,使用秋水仙素溶液作用于BC段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D.该图示也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22.美国研究人员对80名患有耳朵炎症的儿童分别采用注射抗生素和口服抗生素治疗。

结果显重,注射抗生素的病人,痊愈的时间要比口服抗生素的病人快3天至5天,而且治愈率达85%,而口服抗生素的治愈率为59%。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B.该项研究的结论是注射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更有效
C.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抗生素会因为消化作用而失效
D.该项研究中实验对象被分为两组,每组40人
23.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两个实验的各项比较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材料可以相同
B.都需要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以促进染色剂进入细胞
C.染色剂都是活细胞染料
D.都需要利用生理盐水来维持实验过程中细胞的生活状态
24.下列哪些哆尹的性状是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A.体内淋巴细胞的DNA整合了病毒基因的艾滋病患者
B.接受骨髓移植后,血型由O型变成A型的白血病人的A血型
C.父母正常的血友病病人
D.生活在山区的甲状腺肿大症患者
25.以下是一个研究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衰老的原因的实验:向离体叶片的局部(a)施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磙素,在同叶的另一部位仙)施以一定浓度的氨基酸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b处的氨基酸集中到a处。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建立在“叶片衰老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这一观点之上
B.实验中的离体叶片应处在适宜进行光合作用的环境中
C.应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实验中所用的氨基酸进行标记
D.实验表明,细胞分裂素促进叶肉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延缓了叶片衰老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I.现有等量的A,B两个&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

在25℃条件下,瓶内02含量变化如图所
示。

请回答:(8分)
(1)在t1--t2期间,瓶内O: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A、B种子释放CO:量的变化趋势是————一
(2)在0—t,期间,广口瓶内的C0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Ⅱ.(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 l00.-.200mg.L-I),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

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

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rag.L—,)、蒸馏水、喷壶……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
(3)————————————————————————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27.I.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回答:(9分)(1)图中a线段表示——————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此时Na件—————————(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J总是由胞体传向——————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的结合。

Ⅱ.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_______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_______。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形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汗液的蒸臣发和_______增加散热。

28.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12分)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l紫花:白花=1: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寝据F: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
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于B基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

设想通过基因丁程技术,采用重组的Ti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
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

右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DNA片段的重组Ti 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一②————————③——————————
29.免疫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物质的侵害所形成的特殊防御
机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HIV是具有包膜的——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请简述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3)除了AIDS外,还有其他免疫缺陷相关的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可通过骨髓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法进行部分治疗。

①骨髓移植,其实质是_________移植,能替代受损的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重建。

②基因治疗。

取患者的____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将正常的____转入受体细胞后,再回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

第二部分教育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颖婪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A.德育过程乒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我国现行学制属于( )。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都不属于
3.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比重过大,学生会( ,)。

1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4.STS的思想的实质是( )。

A.人文思想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C.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D.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5.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在( )。

A.注意集中能力B.注意稳定能力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7(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实际,谈谈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

(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5.A
6.A
7.D
8.C
9.B10.D11.D12.A13.D14.C15.B16.B17.A18.B19.C20.D
二.双项选择
21.ABC22.BD23.BCD24.ABD25.AC
三、非选择题
26.[答案]I.(1)有氧呼吸;快;先递增后递减(2)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02
Ⅱ.(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置成4种浓度(要求在o~lOOmg.L-I、100~200mg.L-I、200~300rag.L-I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

(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实验结果预测:如配置的浓度为0、50、150、250mg.L—,,折线图为
27.1,静息;Omv;内|
(2)轴突末梢
(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Ⅱ,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
骼肌收缩:皮肤毛细管舒张
28.(1)两
(2)AaBb aaBB ,AAbb,aabb (3)AabbxaaBB AAbbxaaBb遗传图解(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红花:白花=9:3:4
(5)T-DNA ②标记基因③复制原点
29.[答案J(1)RNA(逆转录)。

(2)病毒侵人寄主细胞后,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然后分别指导合成大量的病毒遗传物质(RNA)和病毒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3)①造血干细胞(干细胞)
②淋巴细胞(脐带血细胞)外源基因(目的基因)
第二部分教育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二、论述题
(1)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3)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2.[答案)直观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教学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的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

其缺点是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

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2)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

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

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
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
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

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
完整、稳定。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