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1
3月31日早上黑河学院志愿者联合会成员及演出人员踏上了去敬老院的校车。
此次敬老院一行让我感慨很多,这是我第一次去敬老院,敬老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乱也没有那么的华丽,他只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楼,一座十分干净的小楼。
当校车进入敬老院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不由自主的全部站起身来向车外探望着。
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早已在路的一侧整齐的站着,一直鼓着掌欢迎大家的到来,他们每个人的微笑都那么真实、那么质朴、那么自然。
我们参观时有一个老人问:“你们是从北京来的吗?什么时候回去?我可以和你们一起走吗?我想去看看首都。
”这是一个老人的梦想,他渴望看到首都。
是的,这里的每一个老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他们却很难再实现,而我们呢?又有多少人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很多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是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他们还为了我们精心的准备了一个节目《爱的奉献》,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每个人都吝啬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爱心的话,那么我们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份苦涩与孤独。
以前的自己很渺茫,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我想人活着是为了
爱与责任,是为了感谢与爱。
院长在临走时曾说过:“感谢上天给了我健康的身体,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同时还能用我的双手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
回到学校之后,我的心情也一直没有平息,他们的微笑、言语,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说真的情绪一直很压抑,那晚我一夜都没有睡,我想他们,真的想。
这次我们去敬老院,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每一份爱心,让我们的社会变的更加和谐。
更加美好。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2
敬老孝老,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美好品德。
一个人没有孝心,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的亲人和我都是有孝心的人。
人们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姑姑们就跟没嫁似的,至今和奶奶、爷爷的感情深厚。
每一次母亲节时大姑都会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奶奶家。
而每次奶奶就像赔了多少钱似的,直啰嗦,硬是不收,不过最终都是以不辜负大姑的一番苦心,无奈之下的收下礼物。
大姑还总是依靠自家是做买卖的,给爷爷奶奶买价格低廉、质量又好的电器、交通工具等。
小姑婆家是卖牛肉的,每次来爷爷奶奶家都会给爷爷奶奶带来美味可口的牛肉,让爷爷和奶奶享尽口福。
而我的爸爸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带许多鲜美的羊肉,给爷爷奶奶做羊肉汤喝。
可惜我们小孩儿没有能力挣钱,但我们会用包含着尊敬和敬爱的种种语言来“讨好”爷爷奶奶,他们都会不禁乐呵呵地笑起来。
虽然我不会下厨,但我会帮爷爷奶奶添柴。
每次饭后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收拾饭桌、扫扫地,摆放椅子。
我还会给奶奶讲我上学时所发生的一切趣事。
每次奶奶都乐开了花,更加有活力了。
20xx年正月初,爷爷虽说小病一场,可是惊动了我们一大家子人。
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
小姑不顾工作忙,大姑不顾店里生意,都一心的照顾爷爷。
就连我们小孩子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陪伴着
爷爷,给爷爷带来欢乐。
爷爷在家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渐渐地康复了。
我想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百善孝为先”,以前我和家人做到了,今后我还会继续和亲人们一起做下去,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3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更是每天晚上都给我讲《二十四孝故事》。
由于我只是听故事,并没有真正见证过“孝”,导致我对孝的理解只是停留在那王祥卧冰求鲤的寒冷上;停留在郭巨埋儿的无奈无情中。
可后来我从妈妈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孝”。
20xx年初,我隐隐约约察觉到妈妈有些不对劲,每天总是早出晚归的。
过了一段时间谜底就被揭开了xx姥姥住院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里也一直担心着姥姥。
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彻底不回家了,她为了能够好好照顾姥姥,在医院里申请了陪床。
妈妈每天都在医院里陪伴着姥姥,给姥姥说话解闷。
姥姥病情较重,已经不能正常吃食物了,只能吃一些流食,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姥姥的病情没有好转,吃饭也变成吃一半吐一半了。
每次妈妈端着自己做的粥,拿着小勺子一勺一勺的喂姥姥吃,边喂边将吐出来的污垢清理掉。
每天下午妈妈都会推着姥姥出去看夕阳。
下楼时,妈妈抬着轮椅;上楼时也抬着。
每次出去看落日后妈妈的手都会被晒得红彤彤的。
十几天后姥姥出院了,不是姥姥康复了,而是姥姥已经放弃治疗了。
妈妈跟着去了姥姥家,和大姨一起在姥姥的床前打地铺。
每隔二十分钟就会给姥姥翻一次身,再揉一揉姥姥的手和脚。
每天天不不亮就起床给姥姥煮饭。
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
这些事情妈妈和大姨做起来毫无怨言,一心只停留在无微不至的照顾姥姥的身上。
可姥姥还是去世了。
坐在去往姥姥葬礼的车上,我抬头看向妈妈,只见她早已泪流满面。
我默默地倚在妈妈身上给她递着纸巾,心里充满了悲伤和难过。
妈妈做的一切我看在了眼里,也牢记在心里,我明白了孝的含义。
所谓“孝”就是上面半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
子要敬老爱
老,要细心的陪伴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以及源源不断的给老人爱和关怀,这就是“孝”。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4
无爱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当这个世界需要爱的时候,作为志愿者便有了存在的价值。
其实应该这样说吧,是我们得到的爱很多因而有责任和义务把爱心传播开来。
我们到了敬老院的时候,那里的管理员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在那里转了一圈,给我们大概的介绍一下,男生在院子里帮管理员打扫卫生,女生就三五一队去找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聊天,谈心,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很多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时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从他们眼中看见的忧郁,那是一种思乡的忧郁。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禁的在想自己惹家长生气的情景,不禁的畅想未来自己,我以后会不会想他们一样孤独寂寞呢?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的对自己的父母,好好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如果每个人都吝啬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爱心的话,那么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份苦涩的泪水,还有孤独。
以前自己很迷茫,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今天终于让我体会到了,我想人活着是为了爱与责任,是为了感谢与爱。
今天终于让我明白这个道理,今天让我明白这个道理是老人们的言语激励了我,我要感谢各位老爷爷老奶奶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次敬老院之行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学会的怎么付出爱,还让我学会了怎么得到爱。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千万不能自私,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因为他们曾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他们理应得到这种爱。
我希望会
有更多的人加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让我们爱的力量不断的壮大!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5
去年夏天,我去了养老院。
预约时间是下午3点,但是直到下午4点才有人到,我加入了河南省志愿者协会,这是一个通过互联网互相联系的志愿者组织。
所有活动都是自愿的。
养老院环境不错,名字叫艾欣养老院,设施相当齐全,有医疗室和老人活动室。
但是进入老人住宿区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而且大部分老人都是坐轮椅的,只是腿脚比较虚弱。
这家养老院是盈利的,护理价格不一样。
除非是高级护理,否则不可能一直有专人陪老人聊天,所以这些老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一起。
特别希望我们这样的志愿者和他们聊聊天,推着他们出去走走。
首先,我帮助一位老妇人从轮椅上下来,在房子里走来走去。
5点多,太阳下山了。
我推着另一个老太太出去散步。
我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她长得像我奶奶,脾气很好。
不像其他满腹牢骚的老人,她总是为别人着想,为世界着想。
她对我说:“你们年轻人这么忙,可以来这里陪我们。
非常感谢!”我说我还是学生,她有点惊讶:“难得,不影响学习。
”我告诉她,在我的家乡,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是不光彩的,好像孩子不孝顺一样。
奶奶说:“孩子太忙了,真的不方便。
”原来,奶奶出生在北京,在铁路上工作。
因为工作分配,她的孩子有时候在北京,有时候在郑州或者其他地方。
也许是奶奶。
我觉得这些老人都不是很善良。
相反,有些人很凶。
这次真正陪伴老人的志愿者不多。
他们几个一直在外面放屁,哄堂大笑。
一个像我一样坚持陪伴老人的志愿者对我说:“我们没有和他们在一起。
”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6
今天去敬老院了,一大早起床就是为了去当一会志愿者,去看望下敬老院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因为他们在那里会很孤独寂寞的,所以我想为他们解闷。
早上,天灰蒙蒙的,我和部门的同学一起来到敬老院,一开始我们还很害怕过去跟他们聊天,后来想了想,我们来这干什么的,就是
来这跟他们聊天的啊。
所以我们分好小组过去了。
在跟他们聊天过程中了解到了他们每天都是怎么过的,应该每天都会有像我们这样的志愿者过来送温暖,跟他们聊天,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并非广州本地的。
从他们口中还知道了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子女有工作而不能照顾他们,所以才把他们送去的,我只希望他们那些当子女的要时常去看望他们,其实我们去看望他们都不是最主要的,其实他们最想看到的就是他们的子女,我们去到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份温暖,一份爱心,可以暂时抚慰他们思念孩子的心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跟老爷爷、老奶奶聊天都好像跟自己的爷爷、奶奶聊天那样,他们还叫我要努力读书,将来要有出息。
我和师弟师妹们都和老爷爷、老奶奶聊的很开心,临别时我还有种依依不舍之情。
从这次去敬老院的情况来看,我想我要常常奉献一点爱心,才能收获一点开心,大家加油,青协加油。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7
中午刚过,我们x班的同学就聚集在一起,前往位于爱情朝阳区的松堂关怀医院。
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所医院一定有有别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医院的地方。
我们的同学中以前没有人到过这样的环境中,也没有人了解这里的情况,但我们相信,在这个特殊的医院里,一定会有夕阳的美,会有时间刻出的年轮,会有激励年轻一代奋进的力量,任何一位爱情生都应当到这个特殊的社会中看一看。
那天的天气格外的好,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谈论着路边的美景,就连路途的颠簸也被我们视为是在坐过山车,好像将要去郊游的喜悦。
可当踏进松堂关怀医院大门,看到院子里那些围坐一圈一言不发晒太阳的老人时,我们无语了,一路上的欢笑声在那一刹那停滞了,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得灰蒙蒙的……
解除困惑
为了不打扰老人,大家决定先派班长和我进到医院与已经联系好的张老师碰面。
从医院大门口到住院楼也就不过一百米的距离,可我却觉得那段路是那么长,脚步是那么沉重。
当我从老人身边走过时,
他们纷纷朝我们看,好像要说些什么,又好像期盼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不知道……
见到张老师并说明来意后,张老师很快把同学们领进了医院主楼。
随后只听张老师一声“李院长”,一个约么50来岁的男同志放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来。
“他就是我们的院长,让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医院。
”
李院长博学而健谈。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了解到松堂关怀医院创建于1987年,是全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李院长就是这家特殊医院的创始人,来这里住院的爷爷奶奶大都患有绝症。
他们在年富力强时为国家付出了许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他们老了,辛勤劳累了一辈子的他们本该享福,可现在却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是命运的安排吗?……可这些老人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他们在尽力过好自己余下的每一天。
面对生命中不多的时光,老人们的心态是乐观的,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是否该对自己的生命重新思考呢?人的一生再多也不过30000多天,真正为国家做贡献的时间更短,我们不该碌碌无为。
人的生命是一条射线,我们可能只了解自己的生日,却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人的生命是一条线段,有起点,也有终点,就看我们怎样对待人生。
李院长对我们说:“你们可能只知道过去的历史,但对于1949年以后的历史,却不一定全面了解。
而对于这段历史,这些住在医院的老人们却非常了解,他们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我们决心在关怀和帮助这些老人的同时,也多了解他们的“故事”,因为他们每一位都是有故事的人,同时他们也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老人不老
在张老师告知大家注意事项后,我们来到花园去陪伴刚刚从身边经过的那些爷爷奶奶。
这些老人中最年长的有100多岁,最小的也有81岁了,可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体会得到,他们内心仍旧是年轻的。
为了与老人们拉近距离,我首先走到他们中间说明了我们的来意,
爷爷奶奶很高兴,要我们为他们唱支歌,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几位同学送出一首《明月几时有》,爷爷奶奶陶醉地欣赏着,并打着拍子,我看得到他们皱皱的面颊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护士小姐让一位爷爷也为我们唱了一首歌,是首英文歌,爷爷唱得很好听,带着感情唱,我觉得这歌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
接下来她又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奶奶。
奶奶今年90多岁,可美貌不减当年,她为自己亲手涂了鲜红色的指甲油,很是抢眼,而且奶奶有个很好听的名,叫做大美人儿,只要我们称奶奶为大美人儿,她总是非常高兴,会一直的笑。
奶奶还问我怎么不涂指甲油,我一时没回答上来,只是觉得奶奶的心真得很年轻,我,都比不上。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韩爷爷。
在花园里呆了一段时间,太阳公公也要休息了,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被大家分批推进了住院楼。
我们选择了韩爷爷,一位性格开朗、十分慈祥的爷爷。
韩爷爷很随和,即使在我推他进病房门,轮椅不小心撞了下门框时,爷爷依然笑笑说没关系,让我把轮椅退后一下继续向前推。
爷爷进了屋不肯躺下休息,坐在轮椅上和我们聊天,显然他是喜欢我们的。
韩爷爷是一位老教师,一直教语文,也带过其他的课,知识十分渊博。
其实《窗前明月光》这首李白的诗早已家喻户晓,可韩爷爷却要给我们讲讲这首诗。
开始我一脸的疑惑,可当韩爷爷告诉我们其实诗中的床不是我们所睡觉的床,而是一口井的时候,我才开始明白韩爷爷的用意……他让我们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里学到了一些非常特殊的知识。
谢谢韩爷爷!当我们向韩爷爷说我们要离开时,韩爷爷又送给我们一首英文歌,以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很感谢韩爷爷呢?唱完歌后,我看得出韩爷爷显然已经十分疲劳了,它的身体虽然看起来很硬朗,但其实还是很虚弱的,它需要护工把他抬到床上,为他脱衣、为他翻身!可他仍然在对我们微笑,把最坚强的他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一霎那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韩爷爷都能如此笑对人生,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
让我最受感动的是那位“的确良”爷爷。
这个爷爷是发明的确良布料的人,在那个年代很是光荣。
如今却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刘扬就
一直抓着他的手,给他温暖,陪他聊天。
最后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回学校了,“的确良”爷爷握着刘扬的手不停的叮嘱她路上要小心,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多么好的爷爷啊!自己的身体都如此虚弱了,却还关心着我们这些素为谋面的孩子们!
与我们来时心情不一样的是,若大的医院,并没有发现要死要活的老人,也没有让我们感到这里的老人不快乐。
整个医院充满了人文气息:院领导的办公室完全是透明爱情,任何一位病人、家属或是志愿者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你所要找的医生在哪,他们在做些什么;医院的墙壁随处可见一些珍贵的照片,它们记载着老人们的欢乐与微笑;每位老人的床头分别放着不同颜色的卡片,它代表着老人的健康状况,例如蓝色的代表你可以与老人交谈、粉色的代表老人病重你需要握着老人的手让他感受你的温暖……这是因为松堂关怀医院为老人们送去的幸福,老人的家人们也会非常高兴与欣慰。
提倡全社会关爱老人,办松堂关怀医院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不是走出去亲眼所见,是没有这样的体会的。
在此,我代表所有前去松堂关怀医院的志愿者们向那些爷爷奶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给予我们关爱他人的机会!祝福他们快乐永远!
博大的爱
作为一名志愿者去松堂关怀医院看望那些老人,我们感到很光荣,她让我们深深明白了世界上还有一种爱叫博爱。
平时我们总是关注亲情、友情与爱情,然而博爱却是超乎这一层面的:它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它会把爱播洒给每一个人、播撒到每一寸土地。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爱情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因为他们曾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他们理应得到这种爱。
我们会一直关注他们,我们会一直去看望他们,我们会用最真挚的心带给他们最真诚的关怀,我们将会把这个叫做博爱的东西传承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后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产生这样一
个社会问题:年轻人忙于工作而顾不了家,普通医院又无力接收那些长期占用床位甚至生命将要走向终点的老人们;而这一群体的确需要热情入微的服务,可国家一时又拿不出资金建立更多的临终关怀医院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有识之士伸出热情之手。
李松堂在国内创办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此举是在帮助国家完善社会公益事业。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到松堂关怀医院奉献爱心,虽然力量有限,但却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同时也可开阔视野。
这是一次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近距离真实地了解国情,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公共管理事业献力。
敬老院慰问心得体会篇8
三月的春风是和煦的,三月的春风是温暖的。
在这样美丽的季节里,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学雷锋活动。
由全校十八个班级每班派一名学生参加。
我很荣幸地被挑选上了。
那一天,我们提着蜂王浆。
果篮。
麦片等上好的补品随着队伍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浦东新区最负盛名的浦兴敬老院。
数百名爷爷奶奶们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并与老人们聊天。
谈心。
顿时,冷清的敬老院一下子热闹起来……我遇到了一位老军人,他个子很高,足有一米八十多,穿着一身将校服,两颊和下鄂的胡须随风摆动,目光炯炯有神,言谈间仍然流露着当年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威武雄姿。
当我把精心制作的手工品——朝鲜族小木人送给他时,他竟落下了泪。
原来,他是抗美援朝中的一位陆军上校,曾经与一位非常好的政委并肩作战,这位政委也是朝鲜族人,当年只有二十几岁,但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小心被子弹击中,不幸牺牲。
……老军人和这位政委的英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文艺表演。
各个班级的表演节目各不相同,有古筝演奏,相声快板,唱游音乐,讲说评书等,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我的讲说评书“北京保卫战”了。
我的开头是这样的:爷爷奶奶们,你们知道2008年中国的一件大事是什么吗?话音未落,一位老奶奶大声说道:“当然是北京奥运会啦”。
“对了!别看现在北京是一座繁华,美丽,和平的现代化大都市,可是当年却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