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2.3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2.3水分子的变化同步测试
A. 氢

B. 煤

C. 酒

D. 汽油
4.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
分 ( )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5.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
1
B. 分子不再运动
C.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

D.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6.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氧化

B.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水由水分子构

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8.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9.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冰”是纯净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0.下列广告用语中正确的是()
A. 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不含化学物质
B. 水是生命之源
C. “超纯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D. 矿泉水中含有钾、钙、镁等多种物质,是一种健康饮品
11.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12.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
成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填空题
13.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与氢气做能源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氢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14.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________.
15.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_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3)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16.书写化学方程式须遵循两个原则:
(1)________ ;(2)________
17.现有以下六种物质:①硫酸铜②食盐③氢氧化钙
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铵⑥纯碱,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化
学式填空:
(1)常用于游泳池杀菌的盐________;
(2)在空气中易潮解的碱是________;
(3)为使馒头松软可口,在蒸馒头之前,可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一些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截去底部,留瓶口一段约10cm,瓶口用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由图可知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
四、综合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________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
(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________;
(4)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接触烧杯感到发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从微观上是因为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氧分子分成了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但是微观上观察不到,不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B
【解析】【分析】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正确.
C、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B.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B、煤气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酒精、氢气、汽油、煤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得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实验结论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实验还可以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通过实验现象和验证,可以得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故选A
【点评】电解水实验可以识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正确;
B、分子仍然运动,错误;
C、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小,错误;
D、分子构成不变,则化学性质不变,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水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为氧化物.A正确;
B、从宏观上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正确;
C、水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C
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才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错误.
故选D
【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水.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7.【答案】A
【解析】【分析】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C、加热过氧化氢能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
故A说法正确;
B、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 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B说法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b
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故C说法错误;
D、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生成气体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本题是有关电解水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对解决此问题必不可少.9.【答案】A
【解析】
【分析】只要抓住热冰是有水凝结而成的,也就是热冰的实质还是水,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物质本身并无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属物理变化.
【解答】A、“热冰”与水的成分一样,是由水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物质都有三态变化,热冰也不例外,故B错误.
C、水变“热冰”,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分子永远不停的运动,热冰也不例外,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物质的三态变化进行的探讨,涉及到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分析此广告的本义,应该是要说饮料中不含化学合成的物质,但由于缺乏基本的化学知识,而误把化学合成物质混淆成化学物质.说法不正确;
B、人体中就含有60%以上的水,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因此,这句广告语不存在科学问题;说法正确;
C、“超纯水”绝对卫生,但对人体无益,故说法错误;
D、矿泉水中的钾、钙、镁是指元素,不是单独存在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不科学说法进行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A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量筒中的水的主要作用
是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的体积,B不符合题意;C.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能起到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收集氢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集气瓶的炸裂.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据此判断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水的组成考虑.
二、填空题
13.【答案】携带方便;CaH2+2H2O Ca(OH)2+2H2↑
【解析】【解答】由于氢化钙是固体,故与氢气(气体)相比,它携带更方便;根据题意,氢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即反应物为氢化钙和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钙和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
2H2O=Ca(OH)2+2H2↑。

【分析】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4.【答案】CO2+Ca(OH)2=CaCO3↓+H2O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
2=CaCO3↓+H2O.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5.【答案】①;③;④;②
【解析】【解答】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氧气;故填:①;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故填:③;(3)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故填:④;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和
水.故填:②.
【分析】(1)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进行解答;(3)根据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16.【答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所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故答案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须遵循两个原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7.【答案】CuSO4;NaOH;Na2CO3
【解析】【解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硫酸铜具有杀菌作用,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纯碱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常用于游泳池杀菌的盐是硫酸铜,其化学式为CuSO4;
(2)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化学式为NaOH;(3)为使馒头松软可口,在蒸馒头之前,可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一些纯碱,化学式为 Na2CO3;
【分析】考查物质的用途以及化学式的书写
三、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氧气
(2)2H2O 2H2↑+O2↑
【解析】【解答】解:(1)水通直流电会分解,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氧气体积比2:1,由图示可知,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所以A 端为电源的正极.(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答案:(1)氧气;(2)2H2O 2H2↑+O2↑.
【分析】(1)根据水通直流电会分解,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分析.(2)根据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和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
四、综合题
19.【答案】(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 )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氧气二氧化硫
【解析】【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故答案为:(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硫+氧气二氧化硫.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
20.【答案】(1)2H2O 2H2↑+O2↑
(2)2Mg+O22MgO
(3)Zn+H2SO4═ZnSO4+H2↑
(4)Na2CO3+Ca(OH)2═CaCO3 ↓+2NaOH
【解析】【解答】(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故填:2H2O 2H2↑+O2↑;(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故填:
2Mg+O22MgO;(3)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4)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物是碳酸
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物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Na2CO3+Ca(OH)2═CaCO3 ↓+2NaOH.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第 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