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结构设计工程应用
性能化设计在某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性能化设计在某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76d3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e.png)
建筑科技95性能化设计在某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张青峰,鲁 阳(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9)摘要:某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41.5m,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经过试算分析,不设置加强层结构刚度能满足国家规范相关要求。
结合现行规范和规程,介绍了性能化设计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设定了抗震性能目标,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及弹塑性分析,找到了结构的关键部位并采取可靠措施予以加强,为此类似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桁架转换本项目用于酒店、办公,地下3层,地上55层,建筑高度241.50m,主楼轴线平面尺寸为 45.0mx36.6m,平面基本柱网尺寸为 9.0m×图1 A 塔建筑剖面图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1.0。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钢管混凝土框架为一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特一级,41层转换结构构件、支承构件及其上下各一层竖向构件、竖向收进上下各一层的剪力墙均为特一级。
1 结构体系 1.1 结构选型本工程属于超B 级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由钢管混凝土柱、H 形或箱型截面钢梁及组合楼板组成。
地下室顶板无大开洞,顶板楼盖设计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1]3.6.3条,地下一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符合高规5.3.7条要求,计算嵌固端确定为地下室顶板。
计算时通过比对分析,发现在不设置加强层的情况下,结构刚度满足高规相关要求,最终确定不设置加强层的结构方案。
1.2 楼盖体系 塔楼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核心筒外围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2],转换桁架上下两层的楼板厚为150mm,地下室顶板板厚180mm,其余楼层的楼板厚度均为100mm。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22c7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5.png)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层建筑是指建筑物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建筑物,如超过100米的建筑物。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仅在视觉上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而且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承载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地基处理技术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和高度,对地基的要求较高。
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地基改良和基坑支护。
地基改良是通过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层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技术包括灌注桩、土挡墙、深层加固等。
基坑支护是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常用的基坑支护技术有钢支撑、混凝土墙、悬挂墙等。
二、结构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防水工程。
模板工程是指搭建模板、安装脚手架等工作,用于将混凝土浇筑成所需形状的结构。
钢筋工程是指将预制的钢筋布置在模板中,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和固定。
混凝土工程是指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结构体。
防水工程是指对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和漏水问题。
三、施工监测技术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施工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测量技术和监测仪器的应用。
测量技术是指对建筑物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了解建筑物的变形和运动情况。
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倾斜仪测量等。
监测仪器的应用是指在建筑物的相关部位安装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运动和变形情况。
常用的监测仪器有位移传感器、应变计、裂缝计等。
四、安全技术措施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建设安全通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装安全网等。
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实例分析
![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8b95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0.png)
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实例分析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轻量化等优势。
在建筑领域中,钢结构广泛应用于高楼大厦、桥梁、体育场馆等工程项目中。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实例,探讨其设计原理和施工过程。
一、钢结构设计实例分析1. 高楼大厦钢结构在高楼大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一个典型的实例是上海中心大厦。
这座632米高的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框架系统,设计采用了核心筒+框架结构,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同时,大厦内部采用了悬臂式拱桥设计,增加了空间的连续性和舒适度。
2. 桥梁工程钢结构桥梁具有较大的跨度和较小的自重,可以有效地满足现代交通需求。
例如,苏通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与铁路两用钢结构斜拉桥。
这座桥梁由苏州和通州两地连接,全桥主跨长1088米,采用了大跨度钢箱梁结构,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二、钢结构施工实例分析1. 预制钢结构施工预制钢结构施工是在工厂中进行生产和装配,然后再进行现场安装。
这种施工方式可以降低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
例如,广州塔是预制钢结构项目的典型例子。
该工程采用了空中钢结构加固技术,将主体框架部分预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和安全性。
2. 拼装钢结构施工拼装钢结构施工是将预制钢构件在现场进行拼装和安装。
这种施工方式适用于较小规模和简单结构的项目。
例如,北京体育馆采用了拼装钢结构施工技术。
该工程通过现场拼装建设体育馆主体结构,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实现了高质量的工程成果。
三、钢结构合理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1. 结构安全性钢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结构的荷载、强度和钢材的选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精度钢结构施工的精度对于结构的性能和外观质量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构件的尺寸、拼装精度和焊接质量等指标。
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
![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8722257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e.png)
接方式,实现了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02
该工程采用双塔连体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结构安全、
经济性和建筑美学效果的统一。
案例总结
03
连体高层结构设计需重点关注连体部分的构造和连接方式,以
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案例总结与启示
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 多种因素,如结构体系、连接方式、 抗震性能等,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本主题旨在探讨多塔与连体高层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 点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02
多塔高层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特点
结构体系复杂
多塔高层结构由多个塔楼组成, 各塔楼之间通过连廊、连接体等 结构形式连接,形成复杂的结构
岩土介质离散化为一系列刚性或柔性单元,模拟岩土介质的变形和破坏
行为。
03
连体高层结构设计连体结构类型 Nhomakorabea01
02
03
刚性连体
通过刚性连接件将两个或 多个塔楼连接在一起,形 成一个整体结构。
柔性连体
塔楼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 连接,允许一定的相对位 移。
半刚性连体
结合刚性和柔性连体的特 点,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柔 性。
结构设计要点
协同设计
考虑整体结构的协同工作, 确保各塔楼的承载能力和 稳定性。
连接部位设计
对连接部位进行详细设计, 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抗震设计
考虑地震作用对连体高层 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 抗震措施。
结构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
稳定性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进行离散化,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结构的性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f4a93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8.png)
设计阶段的遵循和应用
设计阶段: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均需遵循。
遵循内容:遵循结构体系、抗震设计、荷载组合等要求,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 性。
应用范围: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和高度大于24米的工业建筑。
实施方式:通过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确保 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单击添加标题
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规范的主要内 容 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规范的发展和 展望
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规范概述
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规范的实施和 应用
高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 高层建筑的定义:指高度超过一定范围的高层建筑物,通常根据楼层高度和 建筑规模进行划分
• 高层建筑的特点: * 楼层高度大,垂直交通量大 * 结构受力复杂,抗震要求 高 * 基础承载力要求高,基础埋深大 * 消防要求高,安全性能要强 * 建筑功 能多样化,设计灵活性强
理念和技术。
规范融合:结合 我国实际情况, 将国际标准与国 内规范进行有效 融合,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规
范。
交流合作:加强 与国际同行的交 流与合作,共同 探讨高层建筑结 构设计规范的发 展方向和未来趋
势。
人才培养:重视 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人才的培养, 提高我国在这方 面的专业水平和
质量检测和验收的遵循和应用
质量检测:确保 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的合理性和安 全性
验收标准:遵循 国家相关标准和 规范,确保建筑 质量达标
遵循规范: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规 范是建筑行业的 强制性标准
应用范围:适用 于高层建筑结构 的设计、施工和 验收等环节
浅析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218c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9.png)
浅析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高层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减轻了建筑重量,降低了建筑成本,因此在现代土建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其优势和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日渐成熟。
传统的高层建筑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但在近年来,钢结构作为新一代建筑结构体系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
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配合使用的构造体系能够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可以精确制造,在建造过程中减少浪费,缩短施工周期并提高施工效率。
而且,高层建筑的设计一般都有要求,比如视野开阔、层高不同、跨度大等,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在这些方面往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而钢结构由于其优良的可塑性能够满足这些特殊设计要求。
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适应设计要求,满足特殊需求。
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优势和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钢结构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钢结构的重量轻,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自重,减小了地震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也减小了建筑物的外振幅度,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的要求相对较低,施工难度小,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
钢材有较好的可塑性和抗疲劳性,使得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和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关于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这也将对土建工程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钢结构的材料、制造技术以及施工工艺也将不断革新,使得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成熟,也将对土建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dd78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3.png)
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其中,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结构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决定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探究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应用,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史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建造房屋的历史。
早期的房屋主要采用木头、土坯等自然材料建造,其结构设计和承重能力都比较简单。
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人开始使用石材和巨石建造金字塔等伟大的建筑物,此时结构工程技术开始有了一些发展。
到了中世纪,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出现,使结构工程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
罗马式建筑采用拱形和穹顶的结构,哥特式建筑采用拱形和尖塔的结构,这些结构都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扭矩。
同时,在中世纪,人们还开始使用水泥和石灰混合物来建造建筑物,这一技术也有利于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
到了近现代,结构工程技术有了更快的发展。
20世纪初期,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开始逐渐被引入建筑工程中。
1929年,美国建筑师兰德克雷特发明了钢筋混凝土,该材料结构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中后期,建筑工程中出现了大型跨度的悬索桥、钢筋混凝土拱桥等结构,标志着结构工程技术的高峰发展。
二、结构工程技术的现代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工程的需求,结构工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高层建筑和地铁在高楼大厦和地铁的建设中,结构工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高楼大厦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承受更多的扭矩和挤压力,因此,建造高层建筑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工程技术。
地铁的建设也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地下建筑、地质条件等因素,这些都需要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考虑。
2. 桥梁和隧道桥梁和隧道的建设也是结构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大型跨度的悬索桥和斜拉桥需要采用更加精密的结构设计技术,以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应用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a101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应用混凝土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物,它们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应用,包括结构体系、梁柱系统、墙体系统、地基处理、加固措施等方面。
一、结构体系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建筑物的骨架,直接影响其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重和风荷载等荷载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刚性较强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核心筒结构、桥架结构等。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柱和梁组成的框架体系,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一般采用双层框架或三层框架结构,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框架结构还可以采用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核心筒结构核心筒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墙体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核心筒结构在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优点在于受力均匀、抗震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等。
3.桥架结构桥架结构是一种由桥架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通常用于地形复杂的地区。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桥架结构可以采用两根以上的桥架,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梁柱系统梁柱系统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梁柱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抗震性能。
1.梁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梁的截面一般采用矩形、T形或L形等,同时还需要采用加强筋或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度。
此外,梁还需要进行足够的防火处理,以提高其耐火性。
2.柱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柱的截面一般采用正方形或圆形,同时还需要采用加强筋或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刚度。
此外,柱还需要进行足够的防火处理,以提高其耐火性。
三、墙体系统墙体系统是核心筒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混凝土超高层建筑中,墙体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1.混凝土墙混凝土墙是一种由混凝土构成的墙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4f7b56804d2b160b4ec074.png)
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建筑的结构造型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它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从结构设计出发,建造出美观、实用、经济的建筑作品一直就是建筑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和追求方向。
本文将根据结构设计的特点、结构形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入手,对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一些分析介绍。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应用1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追求不断提高,这需要建筑行业不断开拓创新,建筑的设计建造不仅需要经济合理,还需要美观安全,这给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牵涉面很广,它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造难度、经济预算和整体效果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必须首先深入了解结构设计的特点、结构形式应用范围、影响因素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和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避免无根据的天马行空结构设计,最后给建筑的施工和成本带来管理困难。
2 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近年来建筑结构设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它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范围还是延续着多年来的结构设计经验,其主要特点有:1.水平方向的应力方面。
作为低层建筑,一般情况下以建筑重力为主的竖向载荷决定着结构设计中的受力控制。
在水平受力方面,因为其楼层低,载荷小等特点,使得水平应力基本不对结构设计的稳定等造成大的影响。
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是与楼层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加之水平载荷的风载荷和地震的影响,它的数值随着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动而有着较低层建筑更大的变动。
所以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水平载荷才是结构设计决定性因素2.结构延性方面。
对于底层建筑而言,更加注重的是竖向的结构延伸性,因为其主要的受力是集中在重力为主的竖向应力,它的建筑风格更加固化和硬质一些。
而对于高层建筑,考虑到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风载荷以及地震载荷,它的结构设计需要更加柔和一些。
为了应对建筑结构塑性变形后还能有较强的变形能力,这就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延展性较强的材料和特殊的工艺方法,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延展性。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和结构设计案例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和结构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b584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9.png)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和结构设计案例一、高层建筑结构概念高层建筑结构是指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其结构体系主要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
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范围:高层建筑的高度通常在10层以上,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略有不同。
2. 竖向荷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需要承受建筑物的自重、设备重量、家具重量等竖向荷载。
3. 水平荷载:高层建筑还需要承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这些水平荷载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更大。
4. 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这些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不同。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的介绍: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栋30层的高层住宅楼,总高度为99米,建筑面积为25000平方米。
该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形状为矩形,长宽比为4:3。
2. 结构设计: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基础设计、主体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等方面。
基础采用桩基,主体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一级。
3. 结构分析:本工程的结构分析采用SAP2000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结构的自振周期、位移、剪力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影响,本工程还进行了弹塑性分析,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4. 优化设计:为了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工程还进行了优化设计。
通过调整剪力墙的数量、布置和尺寸等参数,使得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达到最优。
同时,还对结构的节点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5. 施工图设计:根据以上分析和优化结果,本工程进行了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包括基础施工图、主体结构施工图、楼梯施工图等。
在施工图中,详细标注了各构件的尺寸、材料、连接方式等参数,为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6. 结论:本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分析、优化和施工图设计,使得该高层住宅楼的结构性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简述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317b5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f.png)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简述建筑结构设计是针对建筑物所需承受的荷载进行设计和计算的一个过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建筑结构设计旨在通过优化结构形式、选取合适材料、确定稳定性、合理地分配荷载等措施,使得建筑物在安全、经济、美观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1.保证建筑物安全。
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通过对建筑物需要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形式,确保建筑物在承受应力时不会发生危险或损坏。
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还考虑了地震、风等不同的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以满足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2.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对于地震带的建筑工程来说,建筑结构设计就更为重要。
设计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对建筑物的威胁,并采取合适的防震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其中包括确定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板等材料,以及确定建筑物结构的强度、刚度等指标,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不受损失。
建筑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能。
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工艺等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造价。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尽可能地选取适用、经济、可靠的材料,设计出能够保证安全的结构形式,并采用更高效的施工工艺,来降低建筑物的成本。
4.改善建筑物的美观性。
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而且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
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形式美观、构造合理、布局协调等方面,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在结构设计中,也可以通过增加柱子、加高墙体等变化结构形式的方式来丰富建筑的外观效果。
总体而言,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一个设计合理、结构稳定的建筑物可以保证人们的安全,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性能,并在外观上令人赏心悦目。
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9bb997ee06eff9aef807f8.png)
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分析王玮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DOI:10.32629/bd.v3i4.2265[摘 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剪力墙结构和多种框架结构共同组成的一种承重结构,其具有空间布置灵活、施工方便、抵抗水平荷载能力高等方面的优点,是目前高层建筑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结构体系。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征以及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对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特征;设计原则;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设计要点;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主要的结构形式,其凭借其良好的抗震及抗风性能,在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以下就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受力特征。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由框架与剪力墙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受力形式,建筑低楼层一般剪力墙的位移比较小,并且能够承受大部分的水平力。
而建筑上部分结构则会发生较大的位移,并且具有外侧的趋势,但是因为框架具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照剪切型曲线变形,除了要承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同时还承载了将剪力墙拉回的附加水平力。
(2)抗震特征。
结合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受力特点,为提高其抗震能力,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剪力墙刚度与框架的比例,以此来提高结构体系与框架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
在设计框架剪力墙系统时,还需要对地质进行分析,合理确定建筑抗震等级。
2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的分析剪力墙结构工程主要是指用来承受风荷载或者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为了发挥其作用,在剪力墙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性原则。
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可以从技术手段以及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着手。
例如,在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将原材料的含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力求达到在不损害建筑的安全性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原材料的最大用途。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和应用 林定睿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和应用 林定睿](https://img.taocdn.com/s3/m/25ca6978f121dd36a22d82b3.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和应用林定睿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高层建筑尤其是不规则高层建筑大量出现,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不规则性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使得建筑结构时需要具备更高的分析要求和更复杂的分析精度,文本主要分析了发展现状,基本结构,以及实际应用不规则性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高层建筑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研究与应用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候,因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结构经常出现不规则性,主要就是体现在局部楼板不规则、竖向自身刚度不规则以及凹凸不规则等,所以,在实施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需要准确判断设计建筑不规则性,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层建筑设计不规则性不但能够提供良好视觉效果,也能影响建筑整体安全性,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不规则性,完全设计建筑结构的效果和作用。
1 高层建筑不规则性的发展现状伴随着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国家经济,开始大力发展建筑行业,为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需要不断更新和改变设计理念,从传统的对称设计规则和理念变为多样、新颖、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如不对称、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因为不断改变的思维意识,越来越多出现复杂外形的设计结构,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形式,基于此,未来高层建筑发展方向就是不规则设计,虽然不规则设计方式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建筑美感度,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强度,怎样在保证稳定、安全的基础上,设计独特的不规则建筑形式,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2 划分高层建筑中不规则结构2.1 平面不规则结构种类平面不规则设计结构主要包括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规则三种形式,从以上三个角度来着重分析高层建筑平面设计不规则形式。
2.1.1 平面刚度偏心平面刚度偏心包括两种形式,平面外刚度和平面内刚度,平面外刚度就是垂直荷载作用方向的刚度;平面内刚度就是具备一致与荷载作用方向的刚度。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全文)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b01c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d.png)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全文)范本一:技术手册第一章概述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第二章钢结构住宅简介2.1 入门知识2.1.1 钢结构住宅的定义2.1.2 钢结构住宅的特点2.2 钢结构住宅的历史和发展2.2.1 国内外发展历程2.2.2 钢结构住宅的发展趋势2.3 钢结构住宅设计要求2.3.1 结构设计要求2.3.2 火灾设计要求2.3.3 隔音设计要求第三章钢结构住宅建筑材料3.1 钢材3.1.1 钢材的分类和性质3.1.2 钢材的选用原则3.2 混凝土3.2.1 混凝土的种类和性质3.2.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3.3 砌体3.3.1 砌体的种类和性质3.3.2 砌体的施工要求第四章钢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4.1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步骤4.1.1 结构设计步骤4.1.2 火灾设计步骤4.1.3 隔音设计步骤4.2 钢结构住宅的施工工序4.2.1 基础工程4.2.2 结构施工4.2.3 门窗安装4.2.4 内部装修第五章钢结构住宅质量控制5.1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1.1 施工监督与检验5.1.2 质量评定与验收5.2 施工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5.2.1 施工质量事故的分类与原因5.2.2 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式附录:参考文献附件:施工工序图注释:1. 钢结构住宅:指以钢材作为主要承载结构的住宅。
2. 结构设计要求:包括承载力设计、稳定性设计等。
3. 火灾设计要求:包括防火隔离、防火材料选用等。
4. 隔音设计要求:包括内部隔音、外部隔音等。
5. 钢材的性质:包括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6. 结构施工:指钢结构的焊接、螺栓连接等工序。
7. 内部装修:包括砌体墙面装修、地板装修等。
8. 施工监督与检验:包括质量检测、进度监控等。
9. 质量评定与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和验收。
10. 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式:包括责任追究、整改措施等。
范本二:研究报告第一章引言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高层钢结构住宅概述2.1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定义和特点2.2 目前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状况2.3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优势与挑战第三章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3.1 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3.1.1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形式3.1.2 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3.2 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3.2.1 钢结构节点连接技术3.2.2 钢结构施工工艺与装配速度3.3 组合结构与节能技术3.3.1 组合结构的优势与应用3.3.2 节能技术在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第四章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工程实践与案例分析4.1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施工实践4.1.1 施工组织与管理4.1.2 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问题4.2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工程案例分析4.2.1 A项目4.2.2 B项目4.2.3 C项目第五章风险与挑战5.1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技术风险5.2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管理风险5.3 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市场风险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结论总结6.2 发展前景与展望附件:参考文献目录注释:1. 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等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f7ed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9.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层建筑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提供更多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然而,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各种自然力所带来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如风力、地震力等。
因此,设计师需要借助土木工程中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的选择和加固是至关重要的。
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重量是巨大的,因此地基必须足够坚固以支撑建筑的重量。
土木工程师通过分析土质、地基表面形态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适合高层建筑的地基类型和加固方案。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深层基坑加固等。
其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更好地承受建筑的重量和外部力量。
相比之下,传统的砖混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土木工程师通过钢结构的应用,可以设计出更轻巧、更坚固的高层建筑结构。
另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火灾安全。
由于高层建筑的人口密度较大,火灾发生的风险也更高。
土木工程师需要设计出有效的防火系统,包括消防设施、逃生通道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火灾模拟和风险评估,以确保人员能够及时疏散和安全撤离。
此外,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来说具有很大威胁。
土木工程师需要进行地震动力学分析,确定合适的抗震措施。
常见的抗震措施包括设置防震支撑系统、加固建筑结构等。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施工方便性和工期的控制。
高层建筑通常存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需要设计出易于施工和装配的结构形式。
同时,还需要进行工期的合理规划和控制,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81a2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1.png)
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现代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高层建筑不仅要具备美观的外观,还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每方体积超过3m³的混凝土结构。
与传统的小体积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单次浇筑面积大、结构整体性好等特点。
在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往往用来浇筑高墙、大梁等承重构件,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大体积混凝土的优势2.1 结构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能够承担较大的荷载。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层的高度相对较大,所受力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构构件,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2.2 抗震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抵消地震产生的能量,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高层建筑中,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造成严重威胁。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2.3 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各种外界条件的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和复杂性,其暴露在各种气候条件和环境中,容易受到风化、腐蚀等影响。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性能,保证建筑物的长期使用。
3. 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具体应用3.1 高墙的浇筑在高层建筑中,高墙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之一。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墙,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还能有效地减少接缝的数量,降低渗漏和开裂的风险。
3.2 大梁的浇筑大梁是高层建筑中承重能力较强的横向结构构件。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梁,能够提供更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抵抗所承受的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结构设计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地基基础设计、结构计算结果分析,最后针对高位转换的加强措施进行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措施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65182m2,主塔楼地面以上84米,共25层(1~6层为裙房),其中1~6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2~5.5米,7层为住宅会所,8至25层为住宅,层高2.9米。
塔楼平面为u形。
地面以下为两层地下室,底板顶面标高为-8.7米,地下室主要用于设备用房和小汽车库,其中地下二层为平战结合六级人防地下室。
本工程各土层(岩层)从上至下划分为:①人工堆积层:以素填土为主,平均厚度2.57米;②耕土层:主要成份为粘质粘土或粉土平均厚度1.6米;③冲积层:以粉土为主,局部夹有粉砂和中砂,平均厚度1.79米;④残积土:以粉土为主,平均厚度4.34米;⑤全风化岩:岩石已风化成粉土或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4米;⑥强风化岩: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平均厚度2.67米:⑦中风化岩:以褐红色粉砂岩为主,局部夹微风化岩,层厚1.5~9.4米,平均厚度5.73米;⑧微风化岩:以砾岩为主,部分为粉砂岩,顶部埋深13~23.3米。
本工程基本风压值wo =0.5kn/m2,按7度近震设防,ⅱ类场地。
外墙及分户墙为190厚砌块,内隔墙为120厚砌块,砌块容重为
13kn/m3。
2结构体系及其设计
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本工程主塔楼及裙房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裙楼竖向结构由电梯井筒、落地剪力墙及框架组成;主塔楼竖向结构由电梯井筒、剪力墙肢、短肢剪力墙组成。
根据使用功能需要, 将主塔楼四周框架柱在7层以上转换为短肢剪力墙,第六层设梁式转换层。
抗震等级按高层建筑正常提交一级采用:剪力墙取为一级,框架采用一级。
由于转换层高度受限制,为减小转换梁截面尺寸,改善结构的受力性态,经与建筑设计配合,尽量使短肢剪力墙一端支承在框支柱上,使得短肢剪力墙与转换梁协同工作,减小转换梁单独工作时的应力集中。
3 基础型式
地下室底板处为全风化岩及强风化岩,且岩层埋深起伏较大,故采用冲(钻)孔桩,一柱一桩,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持力层为微风化粉砂岩或砾岩。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3.7mpa,岩石桩端承载力标准值q p=7000kpa;桩长约5~12米,入岩深度0.5m;桩身砼强度等级c30。
4 结构计算结果及分析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基于墙元的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对本工程的结构进行了计算。
本工程计算总层数为27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25层。
具体结果见表4、表5、表6。
4.1计算结果分析
①结构平振第一自振周期t1在2.06~2.28之间,
t1=0.076~0.084n(n为计算层数),说明结构刚度较大。
②结构第三周期t3为扭转振型,其中t3/ t1为0.72,小于《高规》0.9的限值,说明结构抗侧力构件平面布局合理。
③结构构件最大水平位移与楼层平均位移之比,最大值为1.38,大于1.2而小于1.5,说明结构扭转效应较为明显,但在合理范围之内。
④从表五可以看出,地震作用下x向最大楼层反应力在转换层出现畸变点,结构设计应采用相应的加强措施。
⑤x、y 方向转换层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分别为1.1284、1.05, 说明结构竖向结构布置合理。
⑥satwe计算结果显示,与转换层相连的短肢剪力墙超筋较严重。
进一步用tbfem程序进行计算分析,应力集中在转换梁短肢剪力墙交接处。
表中显示了转换梁短肢剪力墙等应力线,与之相比较,同时给出了将短肢剪力墙改为满跨支承的整片墙等应力线。
可以看出,与整片墙相比,短肢剪力墙应力较集中于墙肢。
文中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框支剪力墙在转换层上部的墙体所受内力很大,易破坏。
为此,结构
设计时,将第七层墙肢加长、加厚,同时,框支柱尽可能延升至第七层。
5 高位转换的加强措施
工程转换层设在第7层楼面,属高位转换。
有关研究表明,高位转换的落地剪力墙及框支柱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出现裂缝,所以设计高位转换层时,应增加转换层下部剪力墙及框支柱的延性。
采取以下工程措施:①.结构分析采用空间薄壁杆件模型的tbsa和采用墙元的satwe两套程序进行计算。
考虑施工模拟。
②.严格按照抗震设计五准则,即强竖弱平(强柱弱梁),强节弱杆,强剪弱弯,强压弱拉,强竖根来进行结构设计,对结构的底部区域及错层处剪力墙进行加强处理③.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控制在0.5以内;框支柱轴压比控制在0.6以内;框架轴压比控制在0.7以内。
④.落地井筒砼外墙在转换层以下加厚至450mm。
⑤.转换层楼板采用200mm 厚,设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大于0.25%;同时转换层上层即第8层楼板亦加厚至130mm设双层双向配筋。
6 总结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任务复杂繁重,设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规范,努力提高理论知识,依据工程的实践经验,把握工程设计要点,针对其中不足的地方,采取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工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