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低洼稻田种植莲藕与套养泥鳅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低洼稻田种植莲藕与套养泥鳅技术
作者:王维新,白燕
来源:《河北渔业》 2013年第9期
王维新,白燕
(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莲藕是我国南方地区较常见的水生蔬菜品种,随着品种的改良及种植技术的进步,近些年
北方地区也开始试种,比如西北、华北,甚至东北的省份。
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
宜的品种,采用合理的引种及莲藕生产措施,生产一茬是没问题的。
北方很多地区也种植水稻,很多低洼稻田在雨季容易涝,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水稻的种植效益并不高,引种莲藕
不失为改变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效益的良策。
因为莲藕单株个体大,适宜低密度栽培,根茎在
泥中,茎叶主要在水面以上,相比水稻耐更高的水深,有较大的水体空间,所以耐涝,并适合
与泥鳅等水产品混养,以充分利用水体,增加综合效益。
1莲藕品种的选择及运输
北方地区无霜期短,所以应选择早中熟品种,如鄂莲4号。
其叶柄长140 cm,叶椭圆形,
叶径75 cm,花白色带红尖,主藕5~7节,长120~150 cm,横径7~8 cm,单支重5~6 kg,梢节粗大,入泥深 25~30 cm,皮淡黄白色。
9月可开始收老熟藕2 500 kg左右,生食较甜,
煨汤较粉,亦宜炒食。
一般最初种植要从有种植历史的南方种藕区引进藕种,要根据农时季节
提前安排。
由于北方春季气温回升迟,昼夜温差大,应该在4月中下旬,当夜间最低气温维持
在0 ℃以上时,开始联系运输。
选择种藕除符合本品种特性特征,还应注意挑选藕身粗壮、整齐、无损伤、无病害、顶芽完整的子藕或孙藕作种藕,其单株藕重以0.5 kg为宜。
这样的藕种具2~3个腋芽,繁殖能力强。
运输期间注意防冻、保湿,可以加盖草帘并洒水,尽量避免碰撞,损伤藕身,特别是顶芽。
2保护地育苗
为尽快提高生长温度,克服北方低温期长的劣势及应对天气的突变,可采用保护地育苗,
这样可以减少生产的季节性限制,使植物避开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育成长;可以延长或提
早植物的生长期和成熟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具体可利用水稻育秧的小拱棚高密度保苗20~30 d,在整平的畦面上下挖5 cm左右,将运输来的藕种平铺,覆盖泥土,浇水3~5 cm。
需用
塑料薄膜覆盖。
温度调节:从定植到萌芽期间,外界温度较低,棚膜要密闭,尽量提高棚内温度。
在棚内温度高于35 ℃时,棚两端打开通风。
棚内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0 ℃。
日平均气温
23 ℃以上时,揭除覆盖薄膜。
3水田处理
兼顾养殖泥鳅的藕田应选择避风向阳、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底质肥沃多腐殖质、无农药
污染的地方。
将田埂加宽加固,并在田埂四周用网片或塑料布做好防逃围墙,围墙高出田面30 cm,埋入地下30 cm,防止泥鳅钻洞逃逸。
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5~8 m2、深60 cm以上的凼。
与凼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 cm,坑和沟的面
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和化肥及藕田晒田时作为泥鳅的栖息场所,
同时又便于集中捕捞。
整田及施肥:将水田翻耕耙平,在翻耕前施基肥,一般施腐熟厩肥45 000 kg/hm2,或腐熟人粪尿再加青草30 000 kg/hm2、生石灰1 200 kg/hm2。
4藕种大田移栽及管理
待拱棚内的种藕顶芽的基节上长出不定根,顶端长出2~3片小叶,外界气温又已稳定在
15 ℃以上时,方可定植于大田。
种藕的田块深耕耙平后,放进5 cm左右的浅水栽植。
排种时,按照藕种的形状用手扒开淤泥,然后放种,放种后立即盖回淤泥。
通常斜植,藕头入土深10~12 cm,后把节梢翘在水面上,种藕与地面倾斜约20°,这样可以利用光照提高
土温,促进萌芽。
排藕的方式很多,有朝一个方向的,也有几行相对排列的,各株间以三角形
的对空间排列较好,这样可以使莲鞭分布均匀,避免拥挤。
种植时要求四周边行藕头一律向田内,以免莲鞭伸出田埂外。
一般来说,藕莲的种植密度一般为,行距为1.7~2.6 m,株距为
0.5~0.7 m,用种量2 250~3 750 kg/hm2。
水位调节及生长期追肥调节按照莲藕的一般生长
要求进行。
5泥鳅放养及投喂
放养鳅苗前,应用生石灰对鱼凼、鱼沟进行消毒,并施入畜禽粪肥等有机肥以培育饵料生物,用量为1 500~3 000 kg/hm2。
泥鳅放养前7~8 d向藕田中加注部分新水,放养时,应
先用浓度为2%~3% 的食盐水浸洗泥鳅种。
泥鳅种可一次放足,放养密度要视藕田条件、泥鳅
苗种的规格及饲料补充供应情况而定,一般放养450~750 kg/hm2。
放养后的最初一周内不用
投饵,以后每隔3~4 d投喂1次米糠等易得的农副产品下脚料或蚯蚓等。
开始时将饵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以后逐渐缩小食场,最后集中在固定的鱼坑内。
每隔1个月,待泥鳅正常摄食后,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8:00-9:00,投喂量根据具体情况调节。
根据水质状况及时换水。
6杂草及藕鳅病虫害控制
在藕田中套养泥鳅,可以充分利用田中的生物资源,实现生物互利,饵、肥等物质的多级
利用。
泥鳅能吞食部分莲藕的害虫及杂草的嫩芽,莲藕为泥鳅净化了水质。
所以杂草及病虫害
比单一种养殖要轻得多。
不过仍旧要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在藕种定植前,通过农业防治、物理
防治等无公害方法,适当使用除草剂控制杂草。
莲藕生长期如果病害发生,应选用生物农药及
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泥鳅的影响。
泥鳅的病害可通过投喂药饵及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
质基本可解决。
7泥鳅与莲藕的收获
泥鳅生长快慢不一,可以利用地笼等网具定期捕大留小,最后在10月份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5 ℃左右时,为避免泥鳅钻泥,可降低水位集中进行捕捞。
莲藕也是在10月份采收,目前一
般采用高压水枪冲水的办法挖藕,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挖出的藕可
以即时出售,也可以储藏,根据市场供需及价格灵活销售,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如果水源有保证,田埂较高,可以原田越冬,可以陆续采挖鲜藕至来年春季下一个种植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