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概述and平肝潜阳药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肝明目
• 2. 用于目赤肿痛,翳障,视物昏花。(不论虚
实,均可应用)
– 1)肝火上炎、目赤肿痛,~桑叶、菊花等; – 2)肝肾阴虚、视物模糊等,~熟地、山萸肉等。
• 3.此外,煅石决明尚有收敛、制酸、止痛、 止血之效,可用治胃痛泛酸、疮疡不敛及外 伤出血。
【用量用法】
6~20g,打碎先煎。
石决明
– 2) 肺热咳喘:~桑白皮、苏子、旋覆花等。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4. 用于血热吐衄,崩漏。
– 尤善治气火上逆,迫血上行之吐血、衄血。
– 1) 因热而胃气上逆,症见吐血、衄血、胸中烦热 者,~竹茹、半夏、白芍等。(寒降汤)
– 2) 血热崩中漏下,~茜草等。
– 凡病势上逆的热性病证皆可。
– 1) 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浙贝母、玄参 (消瘰丸)
– 2) 气滞血瘀癥瘕积聚:~鳖甲、丹参、莪术等。
【临床应用】
• 4. 用于体虚滑脱诸证。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本品煅用有与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之功。 适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证。
– 1) 自汗、盗汗证:~麻黄根、浮小麦 (牡 蛎散)
白蒺藜 刺蒺藜
刺蒺藜
【性能特点】
辛、苦,微温。入肝经。
功效
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 祛风止痒
蒺藜疗风疮而明目
刺蒺藜
罗布麻叶
一、药用来源
三、性能特点
二、处方用名
四、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罗布麻叶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
【处方用名】
罗布麻
罗布麻叶
【性能特点】
罗布麻叶
甘、苦,凉。有小毒。入肝经。
【用量用法】
9~30g,宜打碎先煎。 入丸散,每次1~3g。 外用适量。
凉血止血宜煅用;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宜 生用。
代赭石
【使用注意】
代赭石
• 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 久服。
刺蒺藜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药用来源】
刺蒺藜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
【处方用名】
• 2. 用于呕吐、呃逆,噫气等。
– 1)嗳气不舒、呃逆、呕吐,~旋覆花、半 夏、生姜等;(旋覆代赭汤)
– 2)胆火犯胃,胃气不降之呕吐,~龙胆草、 青黛等;(镇逆汤)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3. 用于气逆喘息 。
– 1) 肺肾不足,阴阳两虚之虚喘:~党参、 山茱萸、胡桃肉、山药等; (参赭镇气汤)
药材珍珠母
马氏珍珠贝
煅珍珠母
【处方用名】
珍珠母
珍珠母
【性能特点】
咸,寒。入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明目退翳
珍珠母
【临床应用】
珍珠母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
– 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 等,~白芍、龙骨、牡蛎等;
– 2)肝阳上亢,并有肝火上炎,~钩藤、菊 花等。
4.使用注意
• 1)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 别,故当区别使用;
• 2)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 • 3)阴血亏虚者,当忌温燥之品。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 石决明(A) • 珍珠母(B) • 牡蛎(A) • 赭石(A) • 刺蒺藜(C) • 罗布麻(C)
石决明
一、药用来源
– 2) 肾虚遗精、滑精:~沙苑子、龙骨、芡 实 (金锁固精丸)
– 3) 尿频、遗尿:~桑螵蛸、金樱子、龙骨 – 4) 崩漏、带下:~海螵蛸、山茱萸、山药、
龙骨
【临床应用】
• 5. 用于胃痛泛酸 。
– ~乌贼骨 等。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用量用法】
煎服,9~30g,入煎剂 宜先煎。 外用适量。 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宜煅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软坚散结-宜生用。
牡蛎
【相似药物比较】
龙骨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
长于镇惊安神,多用于心神 不宁病证;
煅后外用,吸湿敛疮,用于 湿疹、疮痈溃后久不收口。
牡蛎
1.心神不宁 2.肝阳上亢
长于平肝潜阳,多用于肝阳 上亢病证;
3.虚性滑脱诸证 兼能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
结病证;
煅后内服又能制酸止痛,用 于胃痛吐酸。
近江牡蛎
煅牡蛎
【处方用名】
牡蛎
生牡蛎 煅牡蛎
【性能特点】
咸,微寒。入肝、胆、肾经。
益阴潜阳
功效
重镇安神
生用
牡蛎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煅用
制酸止痛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临床应用】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珍珠母、钩藤 等;(镇肝息风汤)
3.配伍应用
• 1)阴虚阳亢者,~滋养肾阴药,益阴制阳; • 2)肝火上炎者,~清泻肝火药; • 3)兼心神不宁者,~安神药; • 4)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者,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
肝潜阳药并用; • 5)热极生风者,~清热泻火解毒药; • 6)阴虚亏虚之肝风内动者,~补养阴血药; • 7)脾虚慢惊者,~补气健脾药; • 8)窍闭神昏者,~开窍药; • 9)兼痰邪者,~祛痰药
珍珠母
【使用注意】
珍珠母
• 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慎用。
牡蛎
一、药用来源
五、用量用法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牡蛎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长牡蛎
大连湾牡蛎
【药用来源】
牡蛎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平肝潜阳
功效
清肝明目
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
朱砂
【临床应用】
石决明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1)尤善治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而肝阳上亢之头 痛眩晕者,~生牡蛎、生地、白芍等;(育阴 潜阳汤)
– 2)肝阳亢盛而有热象者,~夏枯草、菊花、钩 藤等。(羚羊角汤)
【临床应用】
石决明 平肝潜阳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概述】 1. 定义
•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 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 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范围
1)平肝潜阳药:
– 特点: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 药物, “介类潜阳”;多咸、甘、 寒,主入肝、心经。
–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热、安心神等。 – 适应证:肝阳上亢诸证。
赭石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代赭石
为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
赤铁矿
代赭石
【处方用名】
赭石(打碎生用,用以平 肝、降逆); 煅赭石(煅用,用以收敛 止血)
代赭石
【性能特点】
苦,寒。入肝、心经。
平肝潜阳
功效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2)邪热伤阴、虚风内动,~龟板、鳖甲等。 (大定风珠)
【临床应用】
牡蛎
• 2.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龙骨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临床应用】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3. 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积聚。
【临床应用】
珍珠母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 2. 用于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
– ~朱砂、琥珀、龙骨等。(珍珠母丸)
【临床应用】
珍珠母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 3. 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 雀目。
– ~石决明、菊花等。
【用量用法】
10~25g,宜打碎先煎。入丸 散,每次1~3g。外用适量。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 石决明)、皱纹盘鲍(毛底石 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 或白鲍的贝壳。
杂色鲍 皱纹盘鲍
石决明
白鲍
羊鲍
澳洲鲍
耳鲍
【处方用名】
石决明 生石决 煅石决明 九孔决明 千里光
石决明
【性能特点】
咸,寒。入肝经。
代赭乃镇肝之剂
代赭石
生用 煅用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等,~牛膝、 龙骨、牡蛎等;(镇肝息风汤)
– 2)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之头晕头痛,心烦 难寐,~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等。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使用注意】
石决明
• 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 溏者慎用。
珍珠母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珍珠母
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 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药用来源】
珍珠母
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 珍珠贝的贝壳。
功效
平阳安神 清热利水
【相似药物比较】
刺蒺藜 平抑肝阳
兼疏肝而散郁结,治疗肝郁气滞 证;
祛风明目,治疗风热目赤肿痛, 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罗布麻
肝阳上亢证
(力弱,多 为配伍用药)
兼清泄肝热,多用于肝阳上亢及 肝火上炎之头晕目眩;
平肝潜阳药学习结束
• 2. 用于目赤肿痛,翳障,视物昏花。(不论虚
实,均可应用)
– 1)肝火上炎、目赤肿痛,~桑叶、菊花等; – 2)肝肾阴虚、视物模糊等,~熟地、山萸肉等。
• 3.此外,煅石决明尚有收敛、制酸、止痛、 止血之效,可用治胃痛泛酸、疮疡不敛及外 伤出血。
【用量用法】
6~20g,打碎先煎。
石决明
– 2) 肺热咳喘:~桑白皮、苏子、旋覆花等。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4. 用于血热吐衄,崩漏。
– 尤善治气火上逆,迫血上行之吐血、衄血。
– 1) 因热而胃气上逆,症见吐血、衄血、胸中烦热 者,~竹茹、半夏、白芍等。(寒降汤)
– 2) 血热崩中漏下,~茜草等。
– 凡病势上逆的热性病证皆可。
– 1) 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浙贝母、玄参 (消瘰丸)
– 2) 气滞血瘀癥瘕积聚:~鳖甲、丹参、莪术等。
【临床应用】
• 4. 用于体虚滑脱诸证。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本品煅用有与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之功。 适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证。
– 1) 自汗、盗汗证:~麻黄根、浮小麦 (牡 蛎散)
白蒺藜 刺蒺藜
刺蒺藜
【性能特点】
辛、苦,微温。入肝经。
功效
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 祛风止痒
蒺藜疗风疮而明目
刺蒺藜
罗布麻叶
一、药用来源
三、性能特点
二、处方用名
四、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罗布麻叶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
【处方用名】
罗布麻
罗布麻叶
【性能特点】
罗布麻叶
甘、苦,凉。有小毒。入肝经。
【用量用法】
9~30g,宜打碎先煎。 入丸散,每次1~3g。 外用适量。
凉血止血宜煅用;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宜 生用。
代赭石
【使用注意】
代赭石
• 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 久服。
刺蒺藜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药用来源】
刺蒺藜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
【处方用名】
• 2. 用于呕吐、呃逆,噫气等。
– 1)嗳气不舒、呃逆、呕吐,~旋覆花、半 夏、生姜等;(旋覆代赭汤)
– 2)胆火犯胃,胃气不降之呕吐,~龙胆草、 青黛等;(镇逆汤)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3. 用于气逆喘息 。
– 1) 肺肾不足,阴阳两虚之虚喘:~党参、 山茱萸、胡桃肉、山药等; (参赭镇气汤)
药材珍珠母
马氏珍珠贝
煅珍珠母
【处方用名】
珍珠母
珍珠母
【性能特点】
咸,寒。入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明目退翳
珍珠母
【临床应用】
珍珠母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
– 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 等,~白芍、龙骨、牡蛎等;
– 2)肝阳上亢,并有肝火上炎,~钩藤、菊 花等。
4.使用注意
• 1)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 别,故当区别使用;
• 2)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 • 3)阴血亏虚者,当忌温燥之品。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 石决明(A) • 珍珠母(B) • 牡蛎(A) • 赭石(A) • 刺蒺藜(C) • 罗布麻(C)
石决明
一、药用来源
– 2) 肾虚遗精、滑精:~沙苑子、龙骨、芡 实 (金锁固精丸)
– 3) 尿频、遗尿:~桑螵蛸、金樱子、龙骨 – 4) 崩漏、带下:~海螵蛸、山茱萸、山药、
龙骨
【临床应用】
• 5. 用于胃痛泛酸 。
– ~乌贼骨 等。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用量用法】
煎服,9~30g,入煎剂 宜先煎。 外用适量。 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宜煅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软坚散结-宜生用。
牡蛎
【相似药物比较】
龙骨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
长于镇惊安神,多用于心神 不宁病证;
煅后外用,吸湿敛疮,用于 湿疹、疮痈溃后久不收口。
牡蛎
1.心神不宁 2.肝阳上亢
长于平肝潜阳,多用于肝阳 上亢病证;
3.虚性滑脱诸证 兼能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
结病证;
煅后内服又能制酸止痛,用 于胃痛吐酸。
近江牡蛎
煅牡蛎
【处方用名】
牡蛎
生牡蛎 煅牡蛎
【性能特点】
咸,微寒。入肝、胆、肾经。
益阴潜阳
功效
重镇安神
生用
牡蛎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煅用
制酸止痛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临床应用】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珍珠母、钩藤 等;(镇肝息风汤)
3.配伍应用
• 1)阴虚阳亢者,~滋养肾阴药,益阴制阳; • 2)肝火上炎者,~清泻肝火药; • 3)兼心神不宁者,~安神药; • 4)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者,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
肝潜阳药并用; • 5)热极生风者,~清热泻火解毒药; • 6)阴虚亏虚之肝风内动者,~补养阴血药; • 7)脾虚慢惊者,~补气健脾药; • 8)窍闭神昏者,~开窍药; • 9)兼痰邪者,~祛痰药
珍珠母
【使用注意】
珍珠母
• 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慎用。
牡蛎
一、药用来源
五、用量用法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牡蛎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长牡蛎
大连湾牡蛎
【药用来源】
牡蛎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平肝潜阳
功效
清肝明目
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
朱砂
【临床应用】
石决明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1)尤善治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而肝阳上亢之头 痛眩晕者,~生牡蛎、生地、白芍等;(育阴 潜阳汤)
– 2)肝阳亢盛而有热象者,~夏枯草、菊花、钩 藤等。(羚羊角汤)
【临床应用】
石决明 平肝潜阳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概述】 1. 定义
•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 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 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范围
1)平肝潜阳药:
– 特点: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 药物, “介类潜阳”;多咸、甘、 寒,主入肝、心经。
–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热、安心神等。 – 适应证:肝阳上亢诸证。
赭石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代赭石
为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
赤铁矿
代赭石
【处方用名】
赭石(打碎生用,用以平 肝、降逆); 煅赭石(煅用,用以收敛 止血)
代赭石
【性能特点】
苦,寒。入肝、心经。
平肝潜阳
功效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2)邪热伤阴、虚风内动,~龟板、鳖甲等。 (大定风珠)
【临床应用】
牡蛎
• 2.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龙骨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临床应用】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3. 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积聚。
【临床应用】
珍珠母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 2. 用于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
– ~朱砂、琥珀、龙骨等。(珍珠母丸)
【临床应用】
珍珠母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 3. 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 雀目。
– ~石决明、菊花等。
【用量用法】
10~25g,宜打碎先煎。入丸 散,每次1~3g。外用适量。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 石决明)、皱纹盘鲍(毛底石 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 或白鲍的贝壳。
杂色鲍 皱纹盘鲍
石决明
白鲍
羊鲍
澳洲鲍
耳鲍
【处方用名】
石决明 生石决 煅石决明 九孔决明 千里光
石决明
【性能特点】
咸,寒。入肝经。
代赭乃镇肝之剂
代赭石
生用 煅用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1.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等,~牛膝、 龙骨、牡蛎等;(镇肝息风汤)
– 2)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之头晕头痛,心烦 难寐,~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等。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使用注意】
石决明
• 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 溏者慎用。
珍珠母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二、处方用名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六、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珍珠母
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 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
【药用来源】
珍珠母
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 珍珠贝的贝壳。
功效
平阳安神 清热利水
【相似药物比较】
刺蒺藜 平抑肝阳
兼疏肝而散郁结,治疗肝郁气滞 证;
祛风明目,治疗风热目赤肿痛, 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罗布麻
肝阳上亢证
(力弱,多 为配伍用药)
兼清泄肝热,多用于肝阳上亢及 肝火上炎之头晕目眩;
平肝潜阳药学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