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维新变法运动教课方案
一、课标解读:
课标: 2-3-9 叙述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 , 分析近代中
国仁人志士研究中华民族中兴之路的艰辛。
课标解读:在近代,中国人民不卑不亢的抗争,使西方列强永久不可以消亡中国,但中华民族对中兴之路的初期研究充满艰辛。
本节课主要以叙述康有为、梁启超等财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运动的开始、发展、热潮与失败,对照洋务运动等自救活动,从中归纳出不一样的救国道路,并剖析其失败的原由和对我们的启示。
2-1-c-n-j-y
二、教材简析:
1、作用和地位:《维新变法运动》第八单元第三课,该单元以近代化的研究为主要线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以康、梁为首的财产阶级维新派为拯救民族危亡,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它是一场财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固然失败了,但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据有重要的地位。
是近代中国人民研究民族独立和国家兴盛的一次重要试试。
本课内容能够提及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启后就是说上节课所讲的洋务运动也就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法使中国兴盛起来,这就惹起了中国当时的财产阶级改进派在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研究——戊戌变法,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则引起了财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研究——辛亥革命。
因此本课在本书中拥有特别重
要的地位。
【版权全部: 21 教育】
2、教材内容:经过介绍中国财产阶级维新派困难找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失
败的过程,叙述了列强分割中国浪潮下,中国的知识分子所做的各种努力。
戊戌变法固然失败了,可是,它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对中国人民的
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成为中国财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前奏。
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教课目的
(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因由,知道维新变法运动所起到的启发
作用。
②经过剖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由,掌握运用历史唯心主义看法
辨证评论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理解戊戌变法是一次财产阶级的改进运动,理
解在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政治体系下,财产阶级改进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www-2-1-cnjy-com
( 2)、过程与方法
①经过制作图表,归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归纳、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
②经过课外查找和阅读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相关资料,学生初步掌握自主学习的基
本方法。
③经过对戊戌变法失败原由的小组谈论剖析,学生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研究性学
习的基本方法,挖掘学生透过现象看实质的思想潜能。
21 教育网
(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维新变法运动切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是进步的,培育学生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先进事物的意识和精神;②经过学习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复兴中华的崇高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建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世纪教育网天量课件、教课方案、试卷、教案免费下载第1页共 4 页
四、教课要点难点
要点:维新变法运动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戊戌变法的内容
难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由及历史意义。
四、教课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卑不亢抗争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停研究救国道路的历史。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保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三军淹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此时中国的民族财产阶级为拯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怎样?【根源: 21·世纪·教育·网】
创建情境:若是我们生活在那个年月,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怀中国前程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怎样拯救中华民族于风口浪尖之中?
【根源: 21cnj*y.co*m 】学生:回答的可能有多种,有的以为一定进行改革;有的以为要发展科学技术,
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以为一定进行革命等等。
【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师:总结: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一样方式的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有名的财产阶级改进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盛行——1895 年公车上书
1、时间: 1895 年
2、背景:《马关合约》签署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3、倡始人:康有为、梁启超
4、内容:反对讲和,恳求变法。
5、结果:受旧权力阻止而失败。
6、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公车上书失败后,财产阶级维新派经过哪些活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组织学会:按期集合演讲、谈论时政;创立报刊:发文章、译述西方著作;
创办学堂。
2、这些活动表现了财产阶级维新派哪些主张?梁启超:推行君主立宪制。
严复:主张变则强、不变则亡。
3、这些宣传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P103)
4、学生谈论比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差别?
(小组谈论,派代表回答后,共同总结: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
技术。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 21· cn· jy ·com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热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变法的背景:列强分割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阅读资料:资料一、“若不实时图治,数年以后,四邻交逼,不可以立国。
即无劲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21·世纪 *教育网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资料二、试问今天之时势这样,国势这样,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
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依据以上资料,谈谈光绪帝为何信心变法维新?
2、变法开始的标记:光绪帝公布“明定国是”诏书。
新世纪教育网天量课件、教课方案、试卷、教案免费下载第2页共 4 页
3、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内容参照 P104资料 1)影响:经济上:有益于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益于财产阶级参加政权;军
事上:有益于军事强盛;文化教育上:有益于流传财产阶级思想。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全部小组谈论:请联合 P104 资料 1、 2 和所学知识思虑以下问题
1、戊戌变法的举措能否全面表现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没有,它没有
波及设议院的主张,没有触动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完全的。
)
2、变法举措中为何没有波及设议院?(光绪帝其实不一样意改革政体;
维新派力量相对微小;维新派拥有妥协性和脆弱性。
)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戊戌变法失败标记着整个维新变法运动基本结束
1、叙述失败的大概过程。
2、思虑:维新运动盛行时阵容浩荡,变法运动获得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
却只连续了短短的 103 天,它失败的原由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和启迪?
失败的原由:主观上:维新派依赖一个无实权的皇帝,而离开人民民众,得
不到人民民众的支持;维新派拥有妥协性和脆弱性。
客观上:变法触动守旧派的利益,守旧派掌握实权又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权
力强盛;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等等。
性质:一场财产阶级的改进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影响: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促使作用;民族财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财产阶级的力量;成为中国财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奏。
2 ·1 ·c ·n ·j ·y
启迪:财产阶级改进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国必
须进行革命,颠覆清王朝的统治,成立民主共和制度。
21*cnjy*com
讲堂练习:多媒体出示资料:让学生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何“无力回天” ?谭嗣同为何说自己“死得其所” ?
21*cnjy*com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的是封建固执权力。
但因为阶级的限制性财产阶级维新派
没法获得成功。
谭嗣同说过外国都有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但中国还没有,因此他就想做第一其中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五)讲堂小结
1、联合板书,小结本课基本知识点。
热潮:戊戌变法
发展:思想流传
失败:戊戌政变序幕:公车上书
财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2、小结:戊戌变法的性质、失败的原由、影响、启迪
(六)课外作业
新世纪教育网天量课件、教课方案、试卷、教案免费下载第3页共 4 页
(七)教课反省
新世纪教育网天量课件、教课方案、试卷、教案免费下载第4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