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魂:象牙塔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2 年 )中 国才 真正 开始致 力 于建立 一种 11一 97 , l
心, 而且肩负引领社会变革的使命。
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越来越密切 ,走 出象牙 塔并非是对象牙塔精神的简单否定 ,也并不意味
着告别象牙塔 、 放弃象牙塔。恰恰相反 , 象牙塔精
神依然要作为大学的核心和灵魂而存在 。在2 世 O 纪, 象牙塔 的存 在不是 没有 根 据 的 , 它摆 脱 了外界 的束缚 , 放弃了暂时利益 , 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 探索的 自 律的场所 8。大学能发展至今 , 其原有
它们 所服 务 的社 会 的不 可分 割 的部 分 ” 。2世 … 1
作为象牙塔的内涵,探索解决大学 自身发展与社
会需 求 矛盾 的道路 。
2 象牙塔与象牙塔精神 .
“ 牙 塔 ” IovTw r 象 (vr o e)一 词 最 早 源 自圣 经
《 旧约雅歌》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 的各方 ,
上 , 象 牙塔 精 神 之核 心 , 灵 魂 , 于 大 学 坚 持 其 之 在 不懈 地 , 持人 类最 初 的 “ 秉 闲逸 的好 奇 ”永 恒追求 , 真理 , 从必 然 王 国走 向 自由王 国 。 大学 与社会 其他 机构 的特殊 性 区别在 于大 学是 生 产前 沿知 识 的机
没有中断的机构约有8个 , 5 这其 中包括7 所大学。 0 大学之所以历经如此之久而不消失 ,其原 因大概
就是 因为大 学一方 面不 断创新 ,伴 随社会 不 断进
期之一 ,那种对真理追求 的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
势 力 的过 程 中 维 护 大学 自治 与 学 术 自由 的历 史
传统 , 2 因此有人将大学称之为“ 象牙塔 ”象牙 ,
塔精 神 由此 而生 。
纪,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 与之相适应 的企业式大 学 在全球 范 围 内成为 一种大 学 的新范 式 ,大学 受 外部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不可能再孤立和远离 社会 , 大学早就走出了“ 象牙塔” 社会对大学的需 。
真 善美 。
2 当今时代下的象牙塔与象牙塔精神 . 2
哈佛大学第2 任校 长德里克 ・ 5 博克 ( e k Dr — e
B k 认为 , o)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大学是象牙塔 “ 的说法 过时 了 。 反 , 一 张庞 大而 复杂 的关 系网 相 有 把大学和社会其他主要机构连接起来。在这种情 况下 ,传统的学术保护含义 已变得越来越模糊不 清” 。2世纪初 , [ 0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 了大学 的第 三种职能即为社会提供直接 的服务 , 扩展了大学 的职能 , 使大学走 出了象牙塔 , 大学不 再 只是教学和纯学术研究 , 远离社会。2 世纪末 , O
面 , 要是 指 “ 主 与世 隔 绝 的梦 幻 境地 、 避 现 实生 逃 活 的世 外 桃 源 、 隐居 之 地 ” 。在 汉语 中 , 牙 塔 的 象 外延 涵 义 主要 是 指 “ 比喻脱 离 现 实 生活 的文 学家
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 。西方大学成立之初 , 曾经有 过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 在反对教会势力与王权
具有 自治权和学术 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 。 [ 1学 ”1 ‘ 3‘ 术 自由, 兼容并包 ” 是蔡元培倡导 的大学精神 , 他 用这种精神 ,引领一批学人开创了具有一代 “ 风 骨” 的北大精神。梅贻琦以“ 大学之道 , 明明德 , 在 在新 民, 在止于至善” 作为大学精神的注解 , 出 指 大学之道重于大学之用 。西南联大是我们所熟知 的。西南联大由几所学校在非常艰难 困苦的条件 下临时组建 , 当时颠沛流离 , 办学条件很差 。可是 艰难困苦的条件阻挡不住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 究和对真理的追求 。 令人惊异的是 , 学校在这样的 条件 下竟 然培 养 出大批 的优 秀人 才 。杨振 宁教 授
回忆 这一 历史 时说 ,西 南联 大是 他 收获最 大 的时
的象牙塔精神作为重要 的精神支柱得 以保 留, 这
是大学走在学术与知识前沿的重要原因,也是大 学保持其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的重要精神纽带 。美 国当代教育家克拉克 ・ 克尔发现 ,在西方世界 中,
12 年之前成立而至今仍然存活、 50 功能相似 、 历史
(. 1 广西教 育学 院 广西 南宁 邮编 :30 3 50 2 ; 北京 邮编 :0 1 1 109 )
2北京航 空航 天大 学高等 教 育研究所 .
摘 要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中国高等教 育学术界 日趋功利化 , 导致 象牙塔精神缺 失。 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 求, 大学需重构 象牙塔精神。 另一方面, 大学与政府、 社会的 关系越 来越 紧密, 已走 出象牙塔 。大学 自身发展 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所产生的这种 矛盾 早 如何调解?有必要重新审思大学的象牙塔精神的内涵, 索大学在现有发展 矛盾下的改革 探
2 — 3
为众大学争相效仿的典范。 可见, 现今的大学早已
走出了象牙塔, 不再远离社会 , 而是与社会发展休 戚相关 ,不 再处 于社会 的边 界 ,而是 成为 社会 中
所谓 ‘ 近代 ’ 高等教育机构借搬西方模式 的形式 , 但丝毫未受西方人所理解的学术 自由和大学 自治 价值观的影响。一直到了蔡元培, 在其努力下 , 才 系统地 、 有意识地引进 了大学 自治的模式 , 及与学 术 自由相关的价值观。”[ ]“ 1 只有在这一时期 2
21 0 0年 第 】 期 ( 总第 15期 ) 0
广 西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G A G II0 U U Y A U B O U N X A Y × E U NX E A J
NO. , 0 0 12 1
( e  ̄ N 15 Sf i O. ) 0
大学之魂 : 象牙塔精神
钟 大鹏- 张艳 红z
研 的使命 , 还承担高等教 育的“ 第三使命 ” —— 即
促进国家 、 地区和学校 的经济发展 。在美 国, 大学 的技术成果转化不仅填补了科研与生产间的 “ 鸿 沟”而且成为大学重要经济来源。美 国麻省理工 , 学 院和斯坦福大学在这方面高深学问的历史 , 追 求真理是大学孜孜以求的使命 。正是这一使命要 求大学必须保持一贯的高贵 、 纯洁的传统 , 即大学 需具备非功利的永恒追求真理 的象牙塔精神 。纽
曼认为 , 大学是国民追求真理 的中心。 他充分论说
了“ 真理是很多头脑在一起 自由运作的结果 ”“ ,大
学是一个推动探索 ,使各种发现得 到不断完善和 证实的地方, 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 , 使错 误 通过 思想 与思 想之 间 、知识 与 知识 之 间的碰撞
暴露于众的地方。” 洪堡认为“ … 大学是由参与真 理追求的师生组成 的学者共 同体 ”大学不容置疑 , 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教学 ,应当 “ 用科学来培养学 生” 。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 , 学者的活动 必须只服从于真理的标准 ,而不受任何外界任何
随着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 正逐步和部分地实施 了产业化管理 ,中国高等教 育学 术界 也 日趋 功利 化 , 大学越 来越 成为 “ 育工 教 厂” 学术工厂” 社会经济正在进行着整体性变 和“ 。 革, 而其他相关社会改革却显得有些滞后 , 由此而 导致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与传统高等教育发展 轨迹偏离 , 学术精神缺失。 一些有识之士热切呼吁 大学应重建象牙塔,担心大学在未来因缺乏象牙 塔指引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另一方面 , 随着高等 教育的发展 , 高等教育与政府 、 社会的关系 日 益密 切,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 布鲁贝克认为 , S . 高 等教 育政治论 哲学 盛行 ,学 院和大学 已经 成 为 “
学、 自由选课 、 自由研究等方法都集 中反映了时代 的先进教育观 ,实践 了一个时代的崭新的大学理 想 。同时 , 大学 的象牙塔精神是基于认识论 的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之上的大学精神。美国前 国务 卿基辛格博士就任之前 ,哈佛大学请求其辞去大
学教授职务 ,其 中所传达 的现代大学理念就是大 学 的独立性 , 知识 与权力 之 间 , 在 始终保 持 大 学 的
和“ 究 与教 学 相 统一 ” 原则 , 研 的 实施 “ 习 纳 ” 教
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 以真理为 友” 这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 旨——求是 。 崇真。 可见 , 追求真理也是大学的使命 。 大学里这 种永恒的追求真理的过程是非功利的, 纯粹的, 高 尚的,犹如象牙塔的高贵纯洁一样彰显着人性 的

2 大学象牙塔精神的内涵 . 1
21 大 学必须 具有 一定 的独 立性 .. 1
何谓“ 大学” 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 ? 一般教科
2 2一
书上定义为 : 大学是具有选择 、 批判 、 传承和创造 人类文化职能的文化社会组织 ,它通过文化 的手 段创设教育环境来达 到教育 目的和影响教育效 果。 在西方大学史上 , 有许多关于大学的命题影响 了而且仍在影响着大学的发展 ,如大学是学者的 社团、 大学是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场所 、 大学是 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大学是独立思想和
压力 , 如教会 、 国家或 经济 利益 的影 响[ 。哈佛 大 学 校 训 的原 文 , 是用 拉 丁文 写 的 ,mi s lo 也 A c a, uPt
A c sA i o e sd A iu E I A , 为 “ mi r t l,e m c sV R T S 意 u st 以
之道。
关键 词 : 象牙塔
象牙塔精 神
大 学 文章编 号 :06 9 1(00)102 —4 10 — 40 2 1 O— 0 20
中图分类 号 : 0 G3
文 献标 识码 : A
1 问题 .
求与大学 自身发展所产生的这种矛盾如何调解 ?
是否需 要重 建象 牙塔 ? 因此 , 有必要 重新 审思 大学
已不复存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 , 信息技术不
但改变了知识 的本质 , 还引发了高等教育的重构。
美 国、 国、 英 加拿大 、 日本等发达 国家的高等教育
系统建构了企业式大学 的范式。这些国家大学的 发展表明, 大学正在逐渐地 、 同程度地朝这一范 不 式转化。企业式大学不仅承担传统大学教学与科
尊 严 , 持大 学存 在 的内在理 由。 保
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大学发展都表 明了大学正在经 历不同程度 的转型。 大学作为象牙塔 , 学者们埋头
于科 研或 教 学而不 考 虑产 品 的市场 销售 性 的年代
21 大学应具备非功利的永恒追求真理 的 .2 . 精 神 象牙塔象征高贵 、纯洁。大学在独立性基础
批判的中心,这些命题反映了不同高等教育哲学 或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 也反映了不同时期 , 同社 不
会政治 、 经济 、 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不同的需要。 尽管 国内外关于大学 的分类林林总总,这里 所提的“ 象牙塔”尤指综合性研究大学和文理学 , 院。 大学具备象牙塔精神之前提, 在于大学的独立 性。 作为象牙塔的大学必须是独立的, 不依附于政 府或其他的组织机构 , 具备独立运行 的模式 , 否则 只能是一个附庸机构。 大学具备独立性 , 最根本的 体现是大学的 自 治。西方大学是建立在大学独立 自治的基础上的。 这不仅在英 国著名神学家 、 教育 家约翰 ・ 亨利 ・ 纽曼 的古典 大学理念 中有充分体 现 ,而且从德国现代教育之父威廉 ・ ・ 冯 洪堡建立 柏林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真正鼻祖开始 ,更是牢 牢地奠定了大学学术 自由、 教学 自由 、 学习 自由作 为基本的大学制度 。柏林大学倡导 的“ 学术 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