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Vbc反偏历害时 三极管真的完全截止吗
极管的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如何区分
![极管的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如何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e2b9ef51f12d2af90242e6a2.png)
极管的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如何区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正偏工作在饱和区;发射极反偏集电极反偏工作在截止区;发射极反偏集电极正偏工作在反向放大状态.按老师的方法是:先假设是在饱和区,在计算CE两端的电压,以伏作为饱和区放大区的判断标准(小于则为饱和模式,大于则为放大模式);当ce间电压为无穷大时即为截止区!!另一个说明:三极管的三种状态三极管的三种状态也叫三个工作区域,即: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1)、截止区: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当发射结电压Ube小于—的导通电压,发射结没有导通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没有放大作用。
(2)、放大区:三极管的发射极加正向电压,集电极加反向电压导通后,Ib 控制Ic,Ic与Ib近似于线性关系,在基极加上一个小信号电流,引起集电极大的信号电流输出。
(3)、饱和区:当三极管的集电结电流IC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大Ib,Ic也不会增大,超出了放大区,进入了饱和区。
饱和时,Ic最大,集电极和发射之间的内阻最小,电压Uce只有~,Uce<Ube,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电压。
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相当于短路,常与截止配合于开关电路。
主要是根据两个pn结的偏置条件来决定: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也正偏——饱和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也反偏——截止状态。
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输入电压或者相应的输入电流来控制,例如:在放大状态时,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大,当输出电流在负载电阻上的压降等于电源电压时,则电源电压就完全降落在负载电阻上,于是集电结就变成为0偏压,并进而变为正偏压——即由放大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
当输入电压反偏时,则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成为了反偏,没有电流通过,即为截止状态。
正偏与反偏的区别:对于npn晶体管,当发射极接电源正极、基极接负极时,则发射结是正偏,反之为反偏;当集电极接电源负极、基极(或发射极)接正极时,则集电结反偏,反之为正偏。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精)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精)](https://img.taocdn.com/s3/m/439feb62a26925c52cc5bf3a.png)
• •
静态特性 MOS管作为开关元件,同样是工作在截止或导通两 种状态。由于MOS管是电压控制元件,所以主要由 栅源电压UGS决定其工作状态。图为由NMOS增强 型管构成的开关电路。
当UGS小于NMOS管的启动电 压UT时,MOS管工作在截 止区, iDS基本为0,输出 电压UDS ≈ UDD,MOS管处 于“断开”状态,其等效 电路为如右。
三极管动态特性Ⅱ
• 从左图可知波形起始部分和平顶部分都延 迟了一段时间,上升和下降沿都变得缓慢了。 为了对三极管的瞬态过程进行定量描述, 通常引入以下几个参数来表征:
– 延迟时间td——从+ VB2加入到集电极电流ic 上升到0.1ICS所需时间; – 上升时间tr ——ic从0.1ICS上升到0.9ICS所需 时间; – 存储时间ts ——从输入信号降到-VB2到ic降到 0.9ICS所需时间; – 下降时间tf ——从ic从0.9ICS 下降到0.1ICS所 需时间。
uB<0
uB<0 IB ≥ IBS IBS ICS 1β
ICS = (uCC -uCES)/ RC
ui ui 为高电平 为低电平 ui ui 为低电平 为高电平
动态特性 MOS管在导通与截止状态发生转换 时同样存在过渡过程但其动态特性 主要取决于与电路有关的杂散电容 充、放电所需的时间,而管子本身 导通和截止时电荷积累和消散的时 间是很小的。下面给出了MOS管组 成的电路及其动态特性示意图。
MOS管动态特性Ⅰ
• 当输入电压ui由高变低, MOS管由 导通状态转换为截止状态时,电源 UDD通过RDD向杂散电容CL充电,充 u i 电时间常数τ1 = RDD CL 。所以,输 出电压uo要通过一定延时才能由低 电平变为高电平;
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如何区分
![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如何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1891fef0f90f76c661371a42.png)
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正偏工作在饱和区;发射极反偏集电极反偏工作在截止区;发射极反偏集电极正偏工作在反向放大状态.按老师的方法是:先假设是在饱和区,在计算C E两端的电压,以0.3伏作为饱和区放大区的判断标准(小于则为饱和模式,大于则为放大模式);当c e间电压为无穷大时即为截止区!!另一个说明:三极管的三种状态三极管的三种状态也叫三个工作区域,即: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1)、截止区: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当发射结电压Ube小于0.6—0.7V 的导通电压,发射结没有导通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没有放大作用。
(2)、放大区:三极管的发射极加正向电压,集电极加反向电压导通后,Ib 控制Ic,Ic与Ib近似于线性关系,在基极加上一个小信号电流,引起集电极大的信号电流输出。
(3)、饱和区:当三极管的集电结电流IC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大Ib,Ic 也不会增大,超出了放大区,进入了饱和区。
饱和时,Ic最大,集电极和发射之间的内阻最小,电压Uce只有0.1V~0.3V,Uce<Ube,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电压。
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相当于短路,常与截止配合于开关电路。
主要是根据两个pn结的偏置条件来决定: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也正偏——饱和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也反偏——截止状态。
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输入电压或者相应的输入电流来控制,例如:在放大状态时,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大,当输出电流在负载电阻上的压降等于电源电压时,则电源电压就完全降落在负载电阻上,于是集电结就变成为0偏压,并进而变为正偏压——即由放大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
当输入电压反偏时,则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成为了反偏,没有电流通过,即为截止状态。
正偏与反偏的区别:对于npn晶体管,当发射极接电源正极、基极接负极时,则发射结是正偏,反之为反偏;当集电极接电源负极、基极(或发射极)接正极时,则集电结反偏,反之为正偏。
三极管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的理解方法图解
![三极管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的理解方法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65e74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b.png)
三极管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的理解方法图解三极管的三种状态三极管的三种状态也叫三个工作区域,即: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1)、截止区: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当发射结电压Ube小于0.6—0.7V的导通电压,发射结没有导通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没有放大作用。
(2)、放大区:三极管的发射极加正向电压,集电极加反向电压导通后,Ib控制Ic,Ic与Ib近似于线性关系,在基极加上一个小信号电流,引起集电极大的信号电流输出。
(3)、饱和区:当三极管的集电结电流IC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大Ib,Ic也不会增大,超出了放大区,进入了饱和区。
饱和时,Ic最大,集电极和发射之间的内阻最小,电压Uce只有0.1V~0.3V,Uce《Ube,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向电压。
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相当于短路,常与截止配合于开关电路。
作为电子初学者来说,模拟电路非常重要,模拟电路的三极管的应用是重中之重,能正确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是理解三极管的标志。
很多初学者都会认为三极管是两个 PN 结的简单凑合,如下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两个二极管的组合不能形成一个三极管,我们以 NPN 型三极管为例,如下图:两个PN 结共用了一个P 区(也称基区),基区做得极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正是靠着它把两个PN 结有机地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使三极管完全不同于两个单独的PN 结的特性。
三极管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形成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成为电流放大器件。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与其物理结构有关,三极管内部进行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初学者暂时不必去深入探讨。
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可以把三极管看作是一个电流分配器。
一个三极管制成后,它的三个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大体上确定了,如下图所示:β 和α 称为三极管的电流分配系数,其中β 值大家比较熟悉,都管它叫电流放大系数。
三个电流中,有一个电流发生变化,另外两个电流也会随着按比例地变化。
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基本判断方法
![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基本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a89f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5.png)
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基本判断方法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常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放大、开关等功能。
它有三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和放大状态。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状态及其基本判断方法。
1.截止状态: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其输入电流IB非常小,基极电压VBE小于开启电压2VBE(0.7V×2=1.4V),无法将电流放大为输出电流IC,此时三极管不起放大作用。
可以通过以下判断方法判断三极管是否处于截止状态:(1)测量器件各个引脚的电压:如果基极电压VBE小于1.4V,集电极电压VCE大于1V,则可以判定器件处于截止状态。
(2)测量基极电流IB:当基极电流IB非常小(一般小于0.1mA)时,可以判定器件处于截止状态。
2.饱和状态:当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其输入电流IB足够大,使得位于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pn结饱和,整个三极管相当于一条低电阻的导线。
可以通过以下判断方法判断三极管是否处于饱和状态:(1)测量器件各个引脚的电压:如果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VBE小于1.4V,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VCE小于0.2V,则可以判定器件处于饱和状态。
(2)测量基极电流IB:当基极电流IB大于一定值(一般大于1mA),可以判定器件处于饱和状态。
3.放大状态:当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其输入电流IB的大小能够控制输出电流IC的放大倍数。
(1)测量器件各个引脚的电压:如果基极电压VBE大于1.4V,集电极电压VCE大于0.2V,则可以判定器件处于放大状态。
(2)测量基极电流IB和集电极电流IC:当基极电流IB和集电极电流IC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一般二极管电流的100倍以上),可以判定器件处于放大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需要结合具体的电路情况和测量仪器来进行。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电路中的负载情况、电源电压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三极管工作在正确的状态下,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功能。
三极管放大饱和截止
![三极管放大饱和截止](https://img.taocdn.com/s3/m/023631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b.png)
三极管放大饱和截止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在电子电路中,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信号,实现信号的放大功能。
而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饱和和截止两种,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饱和和截止。
在三极管工作中,饱和指的是当输入电流足够大时,三极管的输出电流达到最大值,此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而截止则是指当输入电流很小或者为零时,三极管的输出电流也很小或者为零,此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三极管的放大功能是通过控制输入电流实现的。
当输入电流较小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输入电流的变化不会对输出电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无法实现信号的放大。
而当输入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三极管会进入饱和状态,此时输入电流的变化会显著影响输出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作用。
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特性使其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放大功能主要应用在放大器电路中。
放大器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较大的幅度,以便驱动其他设备或者传输信号。
而三极管的放大功能使其成为放大器电路中重要的元件之一。
三极管的饱和截止特性还可以应用于开关电路中。
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信号的开关功能。
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电路通路打开,信号可以通过;而当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时,电路通路断开,信号无法通过。
因此,三极管的饱和截止特性使其成为开关电路中重要的元件之一。
除了放大和开关功能,三极管的饱和截止特性还可以应用于多种电子电路中。
例如,三极管可以用来实现电流源,稳压源等特殊功能电路。
通过合理利用三极管的饱和截止特性,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功能的电子电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总结起来,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特性使其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放大器电路、开关电路还是其他特殊功能电路中,三极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利用三极管的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出高性能、高效率的电子电路,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
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特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三极管,设计出更加优秀的电子产品。
三极管的截止、放大、饱和三种状态的电流、电压说明
![三极管的截止、放大、饱和三种状态的电流、电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d276a6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7.png)
三极管的截止、放大、饱和三种状态的电流、电压说明三极管3种工作状态电流特征三极管有3种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
用于不同目的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不同。
三极管的3种工作状态说明信号的放大和传输下图所示是三极管工作在共发射极放大器中的信号放大和传输示意图,经过三极管放大器的放大后,输出信号幅度增大。
在共发射极放大器信号中,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变成了输出信号的负半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变成了输出信号的正半周。
信号的非线性失真非线性是指:给三极管输入一个标准的正弦信号,从三极管输出的信号已经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弦信号,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同就是失真。
下图是非线性失真信号波形示意图。
产生这一失真的原因是三极管的非线性,这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是不允许的,需要通过三极管直流电路的设计加以减小和克服。
三极管截止工作状态用来放大信号的三极管不应工作在截止状态。
若输入信号部分地进入了三极管的截止区,则输出信号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如果三极管基极上输入信号的负半周进入三极管截止区,将引起削顶失真。
如下图。
注意信号输入输出与波形正负半周的关系。
当三极管工作于开关状态时,三极管的一个工作状态就是截止状态。
开关电路中的三极管不是用来放大信号的,所以不存在失真问题,三极管放大工作状态当三极管用来放大信号时,工作在放大状态,输入三极管的信号进入放大区。
见下图。
这时的三极管是线性的,信号不会出现非线性失真。
在线性状态下,给三极管输入一个正弦信号,输出也是正弦信号,输出的幅度要高于输入幅度,如下图,说明三极管对输入信号已经有了放大作用,但是正弦信号的特性未变,所以没有非线性失真。
放大状态下,集电极反向偏置后,集电极内阻大,使三极管输出端的集电极电流不能流向三极管的输入端基极,如下图,使三极管进入正常放大状态。
放大状态下,发射极正偏后,发射极内阻很小,使三极管基极输入信号电流流入发射极,如下图,三极管进入正常放大状态。
三极管的饱和工作状态三极管在放大工作状态基础上,如果基极电流进一步增大许多,进入饱和状态,三极管失去放大能力。
三极管反向击穿原理
![三极管反向击穿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1908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a.png)
三极管反向击穿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三极管反向击穿原理呀!
你们知道吗,三极管就像一个神奇的小卫士,在电路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它为啥会反向击穿呢?这就好比一个人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终于到了极限,就“崩溃”啦!比如说,你在一个工作项目中,不停地被加任务,压力越来越大,到最后可能就扛不住了,这和三极管是一样的道理呀!
想象一下哦,电流就像一群奔跑的小人,正常情况下它们可以有序地通
过三极管。
但当反向电压变得超级大的时候,这些小人们就像是发了疯一样,疯狂地撞击着,结果就让三极管受不了啦,哎呀呀,这不就反向击穿了嘛!就好像你本来心情好好的,突然来了一群捣乱的家伙,把你的好心情全给破坏了。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做电路实验,就碰到了三极管反向击穿的情况,当
时我们都傻眼了,这咋回事呀!后来一番研究才明白过来。
你说这三极管也是挺神奇的呢!
其实啊,三极管反向击穿也不一定全是坏事哦。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呢!比如说,在一些特殊的电路设计中,就专门让它反向击穿来达到特定的效果。
哎呀,这是不是就像有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反而能激发出我们的潜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呀!
总之呢,三极管反向击穿原理就是这么奇妙又有趣,我们要好好去了解它、研究它,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呀!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三极管反向击穿原理更感兴趣了呢?。
三极管的饱和放大和截止
![三极管的饱和放大和截止](https://img.taocdn.com/s3/m/437e8f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b.png)
三极管的饱和放大和截止
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其具有饱和放大和截止两种工作状态。
在饱和状态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压很小,此时电流达到最大值;而在截止状态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压很大,此时电流几乎为零。
三极管的饱和放大和截止状态是通过控制基极电压来实现的。
当基极电压高于一定值时,三极管会进入饱和状态;而当基极电压低于一定值时,三极管会进入截止状态。
因此,控制基极电压是三极管工作的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饱和放大和截止状态常用于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
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饱和放大和截止状态,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开关的控制。
总之,三极管的饱和放大和截止状态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 1 -。
三极管饱和 放大 截止 倒置 -回复
![三极管饱和 放大 截止 倒置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2b67da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7.png)
三极管饱和放大截止倒置-回复什么是三极管?在电子学中,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常被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中。
它由三个控制结构互相连接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特有的电流驱动和电压放大特性。
三极管的分类和特性三极管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极性,其中NPN型的发射极连接到负极而PNP型的发射极连接到正极。
三极管的行为特性主要与电流和电压相关。
当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较低,处于截断状态时,三极管处于“关断”状态。
此时,信号无法通过三极管,并且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近似无穷大。
当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超过一定值时,三极管就会进入“饱和”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三极管可提供良好的电流放大。
在三极管的工作中,最常用的状态就是“放大”状态。
当基极电压被适当地施加在三极管上时,三极管会进行电流放大操作。
集电极与基极电位之差越大,三极管放大电流就越大。
根据三极管的工作特性,它可以被配置为放大器或开关。
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三极管的放大功能使其在音频放大器、广播接收器、电视机、无线电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放大器电路中,三极管被用作电流放大器。
放大器主要用于增大信号的幅度,从而使我们能够听到更强的声音或看到更明亮的图像。
放大器电路的一个常见问题是输入信号的波形会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负反馈。
负反馈是从放大器输出跟踪到输入,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然后调整输出以最小化失真。
三极管的负反馈是使用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连接。
三极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三极管还可以被用作开关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可以处于“饱和”或“截断”状态。
在三极管开关电路中,控制输入电流的大小可决定开关的状态。
基极电流很小时,三极管处于“截断”状态,开关关闭。
而当基极电流足够高时,三极管会进入“饱和”状态,开关打开。
三极管的开关电路通常在数字电路、计算机和逻辑门电路等领域应用广泛。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d4763bfe7c1cfad6195fa7a2.png)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放大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
饱和导通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怎么变化,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
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
1脚就是栅极,这个栅极就是控制极,在栅极加上电压和不加上电压来控制2脚和3脚的相
通与不相通,N沟道的,在栅极加上电压2脚和3
脚就通电了,去掉电压就关断了,而P沟道的刚好相反,在栅极加上电压就关断(高电位),去掉电压(低电位)就相通了!我们常见的2606主控电路图中的电源开机电路中经常遇到的就是P沟道MOS管。
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此时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此时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d20c8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b.png)
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此时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也就是发射极的电位低于基极时,发射结就会被正向偏置。
而当集电结正偏时,也就是集电极的电位高于基极时,集电结就会被正向偏置。
在这种情况下,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截止状态是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之一,此时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截止区域。
在截止状态下,三极管的电流非常小,几乎为零,所以没有电流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
同时,截止状态下,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不仅和发射结、集电结的偏置有关,还受到基极输入信号的影响。
只有在适当的偏置条件下,再配以适量的输入信号,三极管才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细说“三极管”(1)
![细说“三极管”(1)](https://img.taocdn.com/s3/m/7a08c73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7.png)
细说“三极管”(1)前期三极管相关内容: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当年模电老师为啥不这样教?)开关电源的开关管为什么选MOSFET,而非三极管三极管开关之加速电容1、什么是三极管我们一般说三极管是特指:晶体三极管是双极型晶体管(BTJ Bipolat)的简称,具有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组件。
晶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反向连接的PN结面,中间有一夹层组成的,因此,晶体三极管可有PNP和NPN两种类型,NPN型与PNP型两种晶体三极管的功能差别在于工作时的电流方向不同。
晶体管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发射极(Emitter,E)、基极(Base,B)和集电极(Collector, C)狭义的三极管就是指BTJ 晶体三极管。
由三个电极组成的一种电子元件。
有电子管三极管和半导体三极管两种。
电子管三极管由屏极、栅极、阴极组成;半导体三极管由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组成。
电子三极管 Triode 这个是英汉字典里面“三极管”这个词汇的唯一英文翻译,这是和电子三极管最早出现有关系的,所以先入为主,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极管这个词最初所指的物品。
因为最早是在电子管中使用,电子管三极管,沿用到晶体管之后,特指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
但是广义的我们是否可以把三个电极的都可以称之为“三极管”,那广义的三极管包含的范畴有点大:什么是三极管(也称晶体管)在中文含义里面只是对三个引脚的放大器件的统称,我们常说的三极管,可能是如下几种器件。
虽然都叫三极管,其实在英文里面的说法是千差万别的,三极管这个词汇其实也是中文特有的一个象形意义上的的词汇。
电子三极管 Triode (俗称电子管的一种)双极型晶体管 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J型场效应管 JuncTIon gate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 FET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英文全称V型槽场效应管 VMOS (VerTIca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注:这三者看上去都是场效应管,其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型槽沟道场效应管是单极(Unipolar)结构的,是和双极(Bipolar)是对应的,所以也可以统称为单极晶体管(Un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截止、饱和失真的原理及解决方法
![截止、饱和失真的原理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aa4da9dd3383c4bb4cd2d5.png)
摘要:晶体三极管在现代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功能是放大功能和开关功能,本文主要针对三极管的放大功能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晶体管在放大电路中出现的非线形失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给出了非线形失真的原因极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非线形失真解决办法1 三极管的非线形失真当我们用三极管对信号进行放大的时候,目的是对信号有一定比例地放大,如果不能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相比就改变了性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信号失真,而这种失真是由于对原信号进行非线形放大而产生的,我们称为非线形失真。
2 非线形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图一2.1 截止失真现在以NPN型三极管为例说明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失真原因的分析,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三极管的发射节相当于一个二极管,而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所加电压与通过电流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相同。
只有加到发射节上的电压高于U on(开启电压)时,发射节才有电流通过,而当发射节被加反向电压时(只要不超过其反向击穿电压),只有很小的反向电流通过,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号需要放大,有较强的信号,有较弱的信号,也有反向的信号,根据PN结的特性,当加到发射结上的信号为较弱的信号(小于开启电压),或者是反向信号时,发射结是截止的,三极管是不能起到放大的作用,输出的信号,也出现严重的失真,此时的失真,称为截止失真。
2.2 饱和失真在了解三极管的饱失真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三极管的饱和导通,我们知道,当三极管的的发射结被加正向电压且U BE>U on,三极管的发射结有电流通过,以NPN三极管为例,三极管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时,发射区通过扩散运动向基区发射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 E;其中一小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 B,又由于集电极加反向电压,所以从发射极出来的大部分电子在集电极电压作用下通过漂移运动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I C。
3极管正偏与反偏
![3极管正偏与反偏](https://img.taocdn.com/s3/m/01da59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2.png)
3极管正偏与反偏【最新版】目录1.引言2.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正偏状态4.反偏状态5.应用实例6.结论正文一、引言三极管(Transistor)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元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等功能。
它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其中发射区和集电区由 n 型半导体制成,而基区由 p 型半导体制成。
三极管可以处于正偏和反偏两种状态,根据这两种状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三极管的结构如图 1 所示,它由三个区域组成: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发射区与集电区之间有一层很薄的基区,其主要作用是控制电子流。
在三极管中,发射区与集电区之间的电流放大是通过基区的控制作用实现的。
图 1 三极管结构示意图三、正偏状态1.发射结正偏:当发射区与基区之间的电压为正时,发射区的电子会进入基区,形成电子流。
2.集电结正偏:当基区与集电区之间的电压为正时,基区的电子会进入集电区,形成电流。
在正偏状态下,三极管可以工作在放大区,用于信号放大。
例如,在无线通信设备、放大器等领域,正偏状态的三极管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传输。
四、反偏状态1.发射结反偏:当发射区与基区之间的电压为负时,发射区的电子不会进入基区,基区没有电子流。
2.集电结反偏:当基区与集电区之间的电压为负时,基区的电子不会进入集电区,集电区没有电流。
在反偏状态下,三极管可以工作在截止区,用于开关控制。
例如,在数字电路、电源开关等领域,反偏状态的三极管可以实现开关控制功能。
五、应用实例1.信号放大:在无线通信设备、放大器等领域,正偏状态的三极管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传输。
2.开关控制:在数字电路、电源开关等领域,反偏状态的三极管可以实现开关控制功能。
六、结论通过分析三极管的正偏和反偏状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路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状态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三极管工作截止状态的条件
![三极管工作截止状态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bfae3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e.png)
三极管工作截止状态的条件
三极管在工作时,截止状态是其一种重要的工作状态。
要使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基极电压低于截止电压:三极管的截止电压是指当基极电压低于一定值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非常小,可以近似为零。
因此,使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必须满足基极电压低于截止电压。
2. 集电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在截止状态下,集电极电压必须高于发射极电压,这是为了防止三极管处于反向饱和状态,从而引起电路故障。
3. 没有输入信号:在截止状态下,三极管必须没有输入信号,即基极没有被激励,否则将导致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或饱和状态。
总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是电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必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实现。
- 1 -。
发射结和集电结全部反偏,三极管工作在()。
![发射结和集电结全部反偏,三极管工作在()。](https://img.taocdn.com/s3/m/3655d0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e.png)
发射结和集电结全部反偏,三极管工作在()。
三极管是一种主要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的电子元件,由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组成。
其中,发射区和集电区都有一个PN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
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向偏置时,则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当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发射结和集电结全部反偏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势垒增高,电子不能从发射区流向基区,也就不能从三极管的基极控制电流的流动。
同时,集电区和基区之间也存在势垒,导致集电极无法接收电荷。
因此,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全部反偏时,三极管无法放大信号或开关电路。
在实际电路中,发射结和集电结很少会同时反偏,通常至少有一个结是正向偏置的。
这样,三极管才能进行放大或开关操作。
例如,当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时,基极输入的微弱信号可以放大到较大电流输出,用于放大电路;当三极管的基极输入一个较高电压时,使得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也正向偏置,这时三极管就可以作为开关电路使用。
总之,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反偏时,处于截止状态,无法放大信号或开关电路。
而在三极管实际工作中,发射结和集电结通常至少有一个是正向偏置的,才能进行放大或开关操作。
三极管截止条件
![三极管截止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46cb6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1.png)
三极管截止条件
三极管的截止条件是指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为零,也就是说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三极管的截止状态能够使电路断开,因此在电路设计中,经常会利用三极管的截止状态来实现特定功能。
例如,利用三极管的截止状态可以实现开关电路中的开关功能,使电路能够实现开关控制。
三极管的截止条件可以通过改变基极电流来实现。
当基极电流很小或者为零时,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很小或者为零,从而达到截止状态。
三极管的截止状态是三极管的基本工作状态之一,在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掌握三极管的截止条件对于电路设计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截止失真 饱和失真原理及解决方法
![截止失真 饱和失真原理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4091e0ec3a87c24028c4b6.png)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原理及解决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摘要:晶体三极管在现代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功能是放大功能和开关功能,本文主要针对三极管的放大功能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晶体管在放大电路中出现的非线形失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给出了非线形失真的原因极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非线形失真解决办法 1 三极管的非线形失真当我们用三极管对信号进行放大的时候,目的是对信号有一定比例地放大,如果不能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相比就改变了性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信号失真,而这种失真是由于对原信号进行非线形放大而产生的,我们称为非线形失真。
2 非线形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分类截止失真现在以NPN型三极管为例说明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失真原因的分析,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三极管的发射节相当于一个二极管,而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所加电压与通过电流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相同。
只有加到发射节上的电压高与uon(开启电压)时,发射节才有电流通过,而当发射节被加反向电压时(只要不超过其反向击穿电压),只有很小的反向电流通过,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号需要放大,有较强的信号,有较弱的信号,也有反向的信号,根据PN节的特性,当加到发射节上的信号为较弱的信号(小于开启电压),或者是反向信号时,发射节是截止的,三极管是不能起到放大的作用,输出的信号,也出现严重的失真,此时的失真,称为截止失真。
饱和失真在了解三极管的饱失真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三极管的饱和导通,我们知道,当三极管的的发射节被加正向电压且Ubeuon,三极管的发射节有电流通过,以NPN三极管为例,三极管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发射节加正向电压时,发射区通过扩散运动向基区发射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其中一小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又由于集电极加反向电压,所以从发射极出来的大部分电子在集电极电压作用下通过漂移运动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I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Ib小到截止后,集基极间反偏得很历害时,集基间电子的漂移电流加剧,由于Rc 分压结果导致,Vo下降,从而又反过来导致漂移运动减缓,从而V o又上升,从而产生了震荡。
如采用钳位(或自举后),因Vce锁住较高,加上负半周电压幅值过大,导致Vbc间反偏电压过大,从震荡更易产生。
但如采用镜流源负载后,即可避免这现象吗?
此处震荡频率约为:当信号f=1KHz时,T=100/5=20us,f=1/(20*1000000)=0.05*1000000=50*1000=50KHz
另一种状态时Q点改变:如下当信号频率为f=10KHz时,
当信号频率由1KHz变为10KHz,f=500KHz,如上
但信号频率由10KHz变为100KHz时,信号频率由1KHz变为5000KHz,如图
如采用镜像电流源作为负载呢?如下,依然震荡
在约为一个信号周期内,比信号频率多50倍,即约为:50倍的信号周期,托载在直流倍号上,峰值不变,但就震荡波交流幅值变大,f越大,能量越强(错误:可能由于三极管BC 间寄生了电感效应:寄生电感与漂移运动体电阻和Cbc极间电容产生了RLC振荡,达到动态平衡,因为:加了电流耦合出时,并未改变震荡频率;只是起到了滤波效果,减小了幅值)。
如在BC间加钳位二极管,进行Vbc反偏时的钳位及放电呢?是否可以减小震荡?实验如下:采用高频电阻耦合出来,再用示波器分析一下震荡波形。
如下:
加了电流耦合出时,并未改变震荡频率;只是起到了滤波效果,减小了幅值。
当加下耦合电容时,便又寄生了原倍号频率的方波振荡等。
此振荡或许为:RC震荡或RLC震荡了。
如图:参见高频电子第二章(学习TL494cn目录下)有理论解答了。
把Vbe反偏时,产生的失真叫尖顶余弦脉冲失真。
(尖顶失真)
茹贝尔反馈网络需用要《高频电子阻抗匹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