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鲁国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鲁国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
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B.若NaHA溶液的pH<7,则H2A一定是强酸
C.将NaOH溶液加入到NH4Cl溶液至中性时,溶液中c(NH4+)=c(Cl一)
D.常温下,将pH=11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12
参考答案:
A
解析:A、盐酸与醋酸都是一元酸,与氢氧化钠按1:1反应,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n(HCl)=n(HAc),故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正确;B、如NaHA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但不能确定HA-是否完全电离,则不能确定H2A是否强酸,错误;C.将NaOH溶液加入到NH4Cl溶液至中性时,溶液中c(NH4+)+ c(Na+)=c(Cl一),错误;D. 常温下,将pH=11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10,错误。

2. 14g铜金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用1.12L(标准状况)O2混合,通入水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9.6g
B.6.4g
C.3.2g
D.1.6g
参考答案:
B

3. (7分)某品牌奶粉被鉴定为所含亚硝酸盐残留量高出正常值7. 8倍,长期食用可能致癌。

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若有 2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质量为_______g。

(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淀粉、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

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

(填编号)
(3)某厂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用NH4Cl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NaNO2 138
(2) ③⑤
(3)NaNO2+NH4Cl=N2↑+NaCl+2H2O
【知识点】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解析:(1)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生成物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降低,NaNO2是氧化剂,若有2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有2摩尔NaNO2被还原,质量为2mol×69g/mol=138 g;
(2) 根据2NaNO2+4HI=2NO+I2+2NaI+2H2O知酸性条件下NaNO2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而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鉴别NaNO2和NaCl选试剂③⑤;
(3)根据NH4Cl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得:NaNO2+NH4Cl=N2↑+NaCl+2H2O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是关键。

4. 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
①H2S水溶液是弱酸,HCl水溶液是强酸②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入氯水有单质硫生成
③硫、氯气分别与铜和铁反应,其产物是FeS、Cu2S、FeCl3、CuCl2
④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5.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ΔH= +Q kJ·mol-1(Q>0)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kJ
D. 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BD

6. 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
参考答案:
D

7. 国庆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右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5H21O4
B.分子中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BC

8.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4OH-===AlO+2H2O
B.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I2+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D.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中,A错误;B、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而自身被还原为水,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C、氢氧化钠足量,生成的是碳酸钙、碳酸钠和水,C错误;D、过氧化钠不能拆开,D错误,答案选B。

9.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2O2(g)==CO(g) △H2
②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
③H2(g)+1/2O2(g)==H2O(l) △H5 2H2(g)+O2(g)==2H2O(l) △H6
④CaCO3(s)==CaO(s)+CO2(g) △H7 CaO(s)+H2O(l)==Ca(OH)2(s) △H8
A.①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C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B.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 2OH- + H2O == AlO2- +2 H2↑
C.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
D

11.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N A个NaCl 分子
B.常温常压下,22.4LCl2与足量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一定条件下,2.3gNa与足量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D.28g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3 N A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晴】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④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
4N 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 A等。

12.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2A B(g)+C(s),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使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体
B. 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体
C.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参考答案:
A

13. a A n+、b B(n+1)+、c C n-、d D(n+1)-电子层结构相同。

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单质的还原性:B > A D.原子序数:B > A > C > D
参考答案:
D
1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 N 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
C.0.1 mol的CaC2中含阴离子数是0.1 N A
D.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 N A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1mol甲醇中含有C-H有3mol,故错误;B、
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故错误;C、碳化钙的电子式为,0.1mol碳化钙中,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正确;D、碳在溶液中存在形式有:HCO3-、CO32-、H2CO3,则三者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错误。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②③⑥
B. ④⑤⑥
C. ①④
D.②⑥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9分)六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装有以下稀溶液①FeSO4、②H2SO4、
③BaCl2、④H2O2、⑤Al(NO3)3、⑥NaOH。

(1)某同学想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用试管取少量上述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而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他能成功吗?(填“能”或“不能”)。

(1分)
(2)实验中发现,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1分)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后的时间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1分)该组涉及氧化还原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分)
(3)鉴别后,该同学又用FeSO4做了三个体现Fe2+还原性的实验,每次加入上述两种已鉴别的物质的溶液与其混合。

试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2分)。

(2分)
参考答案:
(1)能(1分)
(2)⑤和⑥(1分);①和⑥(1分),4Fe(OH)2+O2+2H2O=4Fe(OH)3(2分)
(3)①②⑤ : 3Fe2++4H++NO3—=3Fe3++NO↑+2H2O
①②④:2Fe2++2H++H2O2 =2Fe3++2H2O
①④⑥ : 2Fe2++2OH—+H2O2 =2Fe(OH)3↓(三个选两个,每个2分,共4分)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1)根据上述数据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大X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宜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
C. 加催化剂
D. 分离Z
(3>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Z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下列图像不能表明该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4)44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开始充入1 mol X气体和3mol Y气体进行反应。

在某时刻测得c(X)=0.45 mol,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某容积固定的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当X、Y起始物质的量一定时,仅改变一个外界条件对Z体积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I为标准):
①曲线Ⅱ政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线Ⅲ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8. (16分)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如: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化合物I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完全燃烧需要消耗_____mol O2。

(2)化合物III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
参考答案:
19. 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

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已知:RCOOH RCOCl;D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B→C的转化所加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CH3COCl+E→F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

⑵有关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属于芳香烃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可以发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D.1mol G最多可以跟4mol H2反应
⑶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⑷F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③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
氢原子
⑹已知:工业上以氯苯水解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

苯甲酸苯
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试写出以苯、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用)。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