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农学院2020级《植物生物学》考试试卷(3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农学院2020级《植物生物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
1. 土壤中的水液进入根中后,可通过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直接进入维管组织。
()
答案:错误
解析:
2. 三出脉是樟科植物共有的一种特征。
()
答案:错误
解析:叶具三出脉是部分樟科植物所具有的特征。
3. 菊科植物花中花药合生成筒状,称单体雄蕊。
()
答案:错误
解析:单体雄蕊是指雄蕊花丝联合成一体,花药分离的雄蕊,如棉等。
菊科花药合生成筒状,为聚药雄蕊。
4. 光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绿光。
()[兰州大学2011研]
答案:错误
解析: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光的抑制作用
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加强。
对生长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是蓝紫光,特别是
紫外线。
光对寄生植物木本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对生长素
的破坏。
5. 子囊果和担子果都是子实体。
()
答案:正确
解析:子囊菌的子单一又称子囊果。
担子菌的子实体又称担子果。
6. 裸子植物无柱头、花柱,花粉不必萌发即可抵达胚珠;不形成花
粉管。
()
答案:错误
解析:裸子植物虽然不具柱头、花柱,但是其花粉粒到达珠孔后才,
形成花粉管。
7. 卵细胞是雌配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
()
答案:错误
解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体,精子是雄配子。
8. 在水生演替系列中,最先出现的植物是自由漂浮植物。
()
答案:正确
解析:水生演替系列为:自由言论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
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9. 恩格勒学派认为杨柳目是最原始的。
()
答案:正确
解析:本体恩格勒系统将柔荑花序植物作为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杨柳目植物为柔荑花序植物。
10. 百合科植物花部主要特征是花3基数,子房下位中轴胎座。
()
答案:错误
解析: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 精子器
答案:精子器又称雄器、精子囊,是指孢子植物和真菌产生的雄性生
殖器官,呈棒状、卵状或球状,外有一层早产外壁细胞构成的壁,其
内可产生多数具两条等长鞭毛的结构。
在藻类和真菌多由单细胞构成,在苔藓和蕨类植物形成由多细胞构成。
解析:空
2. 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生物生态系统包括
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
性四个。
解析:空
3. 单性结实
答案:单性结实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嫩芽的现象。
单
性结实的幼苗果实里不产生种子,形成无籽果实。
单性结实子房不经
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形成无籽果实的营养单性结实和子房必须通
过诱导作用才能调节作用形成无籽果实的诱导单性结实两类。
解析:空
4. 苞鳞
答案:苞鳞是指松柏纲植物中,位于珠鳞外侧的失去生殖能力的大孢
子叶。
细小有些种类的苞鳞较珠鳞细小而薄,有些种类的苞鳞则较珠
鳞大而突出。
当球果成熟时,苞鳞与珠鳞固化或愈合而不显著。
解析:空
5. 卵式生殖
答案:卵式生殖指因是指形状和形状都很悬殊的配子,精卵细胞结合
的繁殖方式。
大配子失去鞭毛,不能游动,为卵细胞,小配子有鞭毛
脂质能运动为红血球。
精卵结合有望成为合子(受精卵),再发育成
新个体,卵式生殖是一种高级的异配生殖。
解析:空
6. 假花学说
答案:假花学说是指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穗花完全一致,每1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反常退化雄花的雄花和雌花的理论。
该理论设想被子植物弯来自于裸子植物麻黄类中的弯位柄麻黄,雄花
的苞片变为花被,雌花的苞片变回心皮,每个雄花的小苞片消失其后,只剩下一个雄蕊,就算雌花小苞片消失后只剩下胚珠,着生于子房基部。
解析:空
7. 原生质体
答案: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有生命的物质组成的结构,包括细胞膜
(质膜)、细胞质、细胞核。
原生质体来源于扁枝,原生质是指组成
细胞的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体是组成细胞的肝细胞一个形态结
构单位,具有全能性。
解析:空
8. 颈卵器
答案:颈卵器是指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等的雌性生殖器官。
特别是
在苔藓植物中,其外形似瓶状,上部狭细为颈部,下部膨为腹部。
颈
部外壁由腹部一层不育细胞组成,中间颈沟内有一列一列颈沟蛋白,
腹部外壁由多层卵巢癌细胞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大型的
卵细胞。
解析:空
3、填空题(55分,每题5分)
1. 杨属适应风媒传粉的特征是:①花序;②花被;③雄蕊;④花常
开放。
答案:柔荑|下垂|无|4至多数|先叶
解析:杨属,常具有顶芽,芽鳞多片,风媒花,其适应风媒传粉的特
征有:柔荑花序下垂;没有花被;花具有杯状花盘,雄蕊4至常多数;花先叶开放。
2. 一般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其中包括、、和。
[湖南农业大
学2011研]
答案: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1个中央细胞
解析:
3.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和两大类型。
后者根据成熟后
果皮是否开裂,分为和两类。
答案:肉果|干果|裂果|闭果
解析:
4. 水生的真蕨植物的孢子囊生于。
答案:孢子果内
解析:水生的真蕨植物的孢子囊生于孢子果内。
5. 植物的向光运动是由于所致。
答案: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析:向光运动示范作用机理主要是单向刺激引起植物主要就体内的
生长素(IAA)编配不均匀造成的。
其运动方向与降温的方向有关。
凡运动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为正向性,背向刺激一方的为负向性。
多发
生在有辐射对称的器官里,如根和茎。
6. 关于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有两种观点,即和。
答案:古生代起源说|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
解析:对于被子植物起源时间的学说有二种:古生代起源说和中新世(或晚侏罗纪)起源说。
古生代起源说主要包括根据是在南非二叠纪
的地层中发现舌羊齿,这种舌羊齿为灌木,单叶互生,具有单性的生
殖结构中,舌羊齿是介于后面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汇的中间类型,初
衷又被当作现代被子植物的出发点。
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白
垩纪或晚侏罗纪,在东亚、北美、欧洲等北半球于白垩纪早期才出现
无可置疑的被子植物果然化石。
7. 金缕梅科植物为本,具毛;单叶生;子房位,花柱枚且;果,化。
答案:木|星状|互|下|2|宿存|蒴|木质
解析:金缕梅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下的科,常绿或落叶乔木和
乔木,具有星状毛;芽具鳞片或裸露;单叶互生;子房下位;花柱2,有时伸长,柱头尖细或扩大,宿存化;胚珠多数,着生于中轴叶状上,或只有1个而垂生。
果为蒴果,常室间及室背裂开为4片,木质化。
8. 葫芦科植物果实特称果,伞形科植物具果,十字花科植物具果,
豆科植物具果,壳斗科植物具果,菊科植物的果实为果。
答案:瓠|双悬|角|荚|坚|瘦果
解析:葫芦科植物果实为瓠果,稀蒴果。
伞形科植物的果实为双悬果,成熟时分离成2分果,悬在心皮柄上。
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为长角果
或短角果。
豆科植物兼具具有单心皮的雌蕊,形成荚果。
壳斗科植物
的果实为半包或全包坚果。
豆科植物的果实为连萼瘦果,顶端常具有
宿存的冠毛。
9. 藜科植物花的特征是:花,被,宿存。
答案:小|单|花萼
解析:藜科是菌门的大科之一,草本,具泡状毛,花小,单被,花萼
宿存;雄蕊对萼;子房2~3心皮结合,1室,基底胎座。
胞果,胚弯曲。
10. 根尖的根毛区又称,其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已分化完成,由
外向内包括、和三部分。
[湖南农业大学2012研]
答案: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
解析:
11. 在被子植物中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的的特征;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各器官的。
答案:韧皮部或与韧皮部组织有关的组织|表皮
解析:
4、实验题(5分,每题5分)
1. 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而感染这种病毒的
玉米植株非常矮小。
你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该实验不能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
霉素的含量。
答案:(1)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株长势基本相同的被矮化病毒感染的玉米幼苗,平分
成两份,标记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组(实验组)幼苗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乙组(对
照组)幼苗喷施等量的液。
③在相同且合适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观察并测量
两组玉米果实的平均高度。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甲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乙组,则说明病毒的作
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②如果甲、乙两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相差几组不大,则不能说
明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解析:空
5、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试举例说明伞房花序和伞形花序的异同。
答案:伞形花序和砂藓花序都属于属于无限花序,伞房花序和伞
形花序的异同及如下:
(1)伞房花序和伞形花序的共通点相同点
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的小花,开花的顺序
是在花序轴基部由下向上或由边缘向中间旋即进行。
(2)伞房雌花和伞形花序的革叶不同点
①伞形花序
花轴缩短,大多数花自花轴顶端生出,各花柄近于等长,各花常
排列成一圆顶形或一平面上,开花顺序由外向之内,如人参。
②伞房花序
着生在花轴上才的花,花柄长短不等,下部的花柄较长,越向顶
端花柄越短差不多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如梨、苹果。
解析:空
2. 秦仁昌教授(1978)将蕨类植物门分为哪几个亚门?请各举一例,并指出其主要特征。
答案:土蜜教授将蕨类植物分为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蕨亚门、真蕨亚门5个亚门,分别举例如下:
(1)石松亚门
石松,茎匍匐,孢子叶集成孢子叶球,孢子叶与营养叶异形,孢
子壁具有网状或颗粒状有著纹饰。
(2)水韭亚门
水韭,孢子体为草本,形似韭菜,叶具叶舌,孢子叶近轴面生长孢子囊,孢子有大小孢子之分。
游动精子具鞭毛。
(3)松叶蕨亚门
松叶蕨,孢子体分与根状茎和气生枝,无真正的根,仅有假根,小型叶,孢子囊生在枝端,孢子同型。
(4)楔叶蕨亚门
木贼,有根、茎和叶的分化,茎有较为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小型叶轮生成体壁状,孢子叶球竹子头状,孢子同型或异型,周壁具弹丝。
(5)真蕨亚门
蕨,孢子体有根、茎和叶的分化,茎为根状茎,有分枝,横卧地下,大型叶,幼叶拳卷,2~4回羽状复叶,孢子囊以孢子囊群的形式生于菌丝体叶的背面,孢子同型。
解析:空
3.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何作用?
答案:水在植物心灵活动中的作用如下:
(1)参与细胞的组成
水是细胞质的主要就组成部分,细胞质的酸度为70~90。
(2)参与代谢反应
水是许多代谢过程中的反应物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参与细胞的生长
细胞分裂和伸长都需要水分。
(4)参与物质的溶解
水是植物物质的吸收与运输过程中曾的必需溶剂。
(5)维持膨压
水分维持植物种子的膨压,以保持植物固有的姿态。
(6)调节体温
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植物的体温。
解析:空
4. 列举出4个缺素症为植物叶片缺绿的元素,并简述其特征。
答案:缺素症表现为植物叶片缺绿的元素及其特征如下:(1)氮
氮是构成酶的主要成分成分,是叶绿素组分,所以缺氮自我感觉缺绿症。
缺氮症状为:生长受抑;叶缺绿,呈黄白色;茎、叶柄、叶脉呈紫色;由于氮是可再利用元素,在植物体内容易转移,老叶中的含氮化合物和叶绿素、蛋白质等的分解产物转移到幼叶后,在幼叶内叶和根又合成新的不含氮化合物,故缺磷症状常从老叶开始,逐渐向幼叶扩展。
(2)镁
钙是叶绿素组成成分。
缺镁症状为:叶脉间缺绿,叶片逐步形成褐斑坏死;缺素症从老叶轮开始。
(3)硫
硫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缺硫症状为:生长受抑;叶缺绿;
花青素形成;缺素症从老叶轮开始。
(4)铁
铁是形成原演化成叶绿素酸酯所必需的,无铁时不能形成原叶绿
素酸酯,不能合成叶绿素。
缺铁症状为:叶缺绿,因铁在植物体内不
易移动,缺铁症状从幼叶开始。
解析:空
6、论述题(10分,每题5分)
1. 什么是溶液培养?植物的溶液培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湖南农
业大学2010研]
答案:(1)溶液培养的含义
溶剂培养法又称水培法,是将植物根系浸没在含有全部培养少部
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或植物的方法。
(2)花粉的溶液培养中的注意事项
①营养液中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要矿物质平衡。
溶液培植法中营养物质全由人工无菌供给,养分的形态、种类、
浓度、供应时间均由人工控制,应保证营养元素的平衡。
②溶液的胆固醇酯适中,防止某些成分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不溶物。
药草的缓冲性小,某些营养元素被植物吸收可能会导致酸碱度的
变化,植物种子须要防止过酸过碱对植物的影响。
同时,由于酸碱性
的变化可能会阴阳液体内某些导致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物。
③注意对溶液模块通气,防止光线对根系的直接杜绝曝晒。
液相环境相对缺乏气体,缺氧会导致幼苗植物根系呼吸作用受挫,
发生腐烂,因此必须定期向氯化钠每季度系统补充气体,同时,光照也会影响根系生长。
解析:空
2. 试讨论衰老的调控机制。
答案:衰老的调控协调机制如下:
(1)营养物质的变化诱导衰老
由于生殖器对营养物质的竞争力较强,一次性开花的一些木本植物在开花结实后,大量养分从营养器官运入生殖器官被再利用,致使营养器官动脉硬化。
糖含量的变化是诱导衰老的信号分子。
(2)阳离子和活性氧加速衰老
①自由基又称活性氧(ROS),是指具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
生物体内存在并影响衰老的自由基有羟自由基(·OH)、烃氧基(R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超氧物自由基(HOO·和ROO·)、单线态氧(1O2·)等,其均含氧,且比氧更活泼。
植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降解会导致ROS的释放。
②ROS对植物产生氧化伤害作用是多方面的:促进许多不可或缺酶如Rubisco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的降解;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膜的结构和功能;加速乙烯的生成;参与衰老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过程等,从而促进植物种子的衰老。
③在植物体内存在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维生素E、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等。
植物体内自由基清除剂可随时清除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但
一旦植物体内抵御氧化伤害的协调机制效率下降,或产生活性氧的能
力增加,二者失去平衡,自由基积累,会加速衰老。
(3)激素调控衰老
①乙烯
诱导衰老的主要激素,乙烯是果实成熟的促进因子,乙烯也促进
叶片的衰老。
吡啶稳态是叶片衰老的调控因子,尿素的存在加速叶片
的衰老,但乙烯不是诱导衰老的启动因子,乙烯未必引起幼嫩叶片的
叶片衰老,叶片只有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对乙烯信号产生反应。
②细胞分裂素
延缓衰老,由于细胞分裂素可吸引营养物质,细胞分裂素延缓叶
绿素和蛋白质降解,维持Rubisco和PEPC的活性,保护膜的完整性,维持SOD和CAT的活性;同时,细胞分裂素可刺激多胺细胞周期的
形成,多胺抑制ACC合酶的形成,减少乙烯的生成,可清除自由基。
③GA
阻止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并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ABA可消减细胞分裂素和GA的作用,促进衰老。
(4)胁迫影响衰老
病原菌侵染、水分胁迫、由臭氧和UVB诱导胁迫的氧化胁迫等可诱导植物体在除了未成熟就发生衰老。
不同胁迫反应的信号途径与衰
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明显交叉,如SA、JA和乙烯信号分子参与调控
植物对病原菌反应及环境胁迫反应的基因表达,这些途径也参与调控
衰老的基因表达。
(5)遗传控制衰老
①衰老是遗传程序控制的主动发育进程,在衰老早期,叶片中多数mRNA水平显著下降,如编码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多数蛋白质的,随着叶柄衰老而表达急剧下降。
②基因在衰老时被诱导表达,这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参与大分子的降解、氧化代谢的解毒、防卫机制的诱导以及信号和调控反应等,使细胞的等为代谢活动从合成代谢为主转向降解代谢为主。
如催化乙烯生物合成的ACC合酶和ACC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增强,产生大量乙烯;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基因表达增强,参与降解物的转化与再分配。
解析:空
7、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禾本科植物茎的表皮中的短细胞()。
A.木质化和硅质化
B.栓质化和硅质化
C.角质化和栓质化
D.角质化和木质化
答案:B
解析:
2. 杨柳科植物的花为裸花,是指其()。
A.因先花后叶而花序裸露
B.无苞片、花裸露
C.无花被、雌、雄蕊裸露
D.子房裸露、不被毛
答案:C
解析:花被是指于花萼与花被片的总称。
萼片与花被片都有的花为双雌蕊被花,其中缺一的为单被活,单被茶花有的全为花萼,如甜菜;有的全为花冠,如荞麦、百合等。
无被花又称裸花,是指植物花被余下退减,雌、雄蕊裸露的花,如杨、柳等。
3. (多选)“肥料三要素”是指()。
A.磷
B.氮
C.钾
D.钙
答案:A|B|C
解析:作物需要较多的氮、磷、钾,而有机物中含量却较少,要用肥料补充。
通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素”。
4. 水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A.蒸腾拉力
B.根压
C.内聚力
D.吐水
答案:A
解析:水分在导管中运输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主要动力。
5. (多选)地钱下列结构中,属于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的是()。
A.胞芽
B.精子器
C.假根
D.孢蒴
答案:D
解析:项,假根属于成体世代。
项,胞芽组成胞芽杯,最后形成叶状体,属于配子体世代。
项,精子器位于雄生殖努的托盘内,属于配子体世代。
E两项,地钱由孢蒴、蒴柄和基足3部分组成的孢子体,属于孢子体世代。
6. P3+3A3+3G(3)是()的花程式。
A.百合科
B.天南星科
C.樟科
D.泽泻科
解析:此花辐射对称,花被6,2轮;雄蕊6,2轮;雌蕊3,为百合科。
7. 生物膜不具有()。
A.选择透过性
B.内吞和外排作用
C.对称性
D.流动性
答案:C
解析:不对称性、流动性、选择透性是生物膜的主要就特征。
不对称性主要是指膜脂和膜蛋白的不,与及种类和数量的差异,这可以保证膜功能的不对称和方向性,保证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
流动性包括膜脂和膜蛋白的生物膜流动性。
透性是指活细胞的细胞膜有只让一些物质通过,不能让其他生物体通过的不能性质。
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多肽的一个重要特征。
8. 韭菜割后又能继续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活动的结果。
A.居间分生组织
B.顶端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解析:
9. 松柏类植物具有发达的分泌组织,其分泌组织属于()。
A.分泌道
B.分泌腔
C.乳汁管
D.分泌细胞
答案:A
解析:
10. 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昼开夜闭,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
时成对合拢,这种由外部的无定向刺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为()。
A.向性运动
B.感性运动
C.趋性运动
D.生理钟
答案:B
解析:项,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
项,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运动的定向引起。
项,趋性运动是指具有自由运动能力的生物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引起拥有一定方向性的运动。
项,生理钟是指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战略的质和量的现象。
11. 水杉接近于柏科,是因为叶和种鳞着生方式是()。
A.螺旋状排列
B.簇生
C.交互对生
D.轮生或交互对生
答案:C
解析:
12. 植物对冰点以下低温的适应能力为()。
A.耐寒性
B.抗冻性
C.抗寒性
D.抗冷性
答案:B
解析:冷胁迫是指冰点以上腹满的低温;冷害是指对冰点以上指将的
低温对植物产生的伤害。
冻胁迫是指冰点以下使植物组织结冰的低温;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抗冻性是指植物对冰点
以下低温的。
13. 下列哪种运输既可以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也可以逆着电化学势梯度进行(主动运输)?()
A.离子载体运输
B.反向共运输
C.离子泵运输
D.离子通道运输
答案:A
解析:载体纤维运输通过膜上离子载体进行,载体蛋白有选择地与质
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通过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媒介将物质转移
到膜的另一侧。
载体运输可以是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运输(被动
运输),也可以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主动运输)。
14. 锦葵科的雄蕊类型是()。
A.多体雄蕊
B.二体雄蕊
C.四强雄蕊
D.单体雄蕊
答案:D
解析:项,二体雄蕊是指植物的雄蕊有分离和连合的变化,连合有在
花萼小枝部分或在花药部分,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一束。
项,锦葵科属
于单体雄蕊,单体雄蕊是指植物的内有雄蕊多枚,花药完全分离,而
花丝彼此连结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
项,多体心皮是种子植物产
生花粉的器官,由花丝和花蕊两部分组成,最南端花被的内方或上方,在花托上呈轮状或螺旋状排列。
项,四强雄蕊是指被子植物花中雄蕊
存的指由一种形式,植物的花有雄蕊6枚,其中4枚花丝(位于内轮)较长,另2枚花丝(位于外轮)较短。
以十字花科植物为代表。
15. 二体雄蕊的植物是()。
A.小麦
B.茄子
C.大豆
D.番茄
答案:C
解析:二体雄蕊是指植物的雄蕊有分离和连合的变化,吉田町有在花
丝部分或在花药部分,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两束。
豆类属于二体雄蕊植物。
16. 苏铁植物的营养叶为()。
A.一回羽状复叶
B.鳞叶
C.单叶,羽状深裂
D.单叶,全缘
答案:C
解析:
17. 存在于光合链中的含Fe的电子传递体是()。
A. PC
B. PQ
C. NADP+
D. Fd
答案:D
解析:铁氧还素(Fd)是含有Fe的电子传递体。
18. 下列哪种元素是固氮酶成分,在氮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对豆科植物的增产作用显著?()
A. Mo
B. B
C. Ca
D. Mg
答案:A
解析:钼(Mo)以钼酸二价盐的方式被植物吸收,是菌类必需元素中需要量最少的一种。
豆科植物中,钼对氮的固定和硝酸盐的氮同化是
极为重要的,其他元素不可替代。
19. 下列藻类植物中,具世代交替的是()。
A.多管藻
B.衣藻
C.颤藻
D.水绵
答案:A
解析:多管藻旧属的植物体直立或部分匍匐,匍匐枝上具1或2个细
胞组成的假根,上生直立枝,自其上辐射分枝,具有世代交替。
20. 证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存在两个光系统的是()。
A.荧光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B.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C.红降现象和希尔反应
D.希尔反应和荧光现象
答案:B
解析:红降现象是指虽然叶绿素在波长为680~700nm仍有强的吸收,但是光合作用效率在680nm以上时急剧下降的现象。
双光增益效应是指对在波长700nm和波长600nm的光照射下,依序光合作用的速度。